陈大伟
摘 要: 伴随着我国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越来越多的学校重视学生健康积极向上的学习。对于初中语文课堂的学习而言,更应该积极构建阳光的语文课堂。语文学习需要把握教材内容的思想精华,特别需要中学生开拓思维、发挥想象。因此,构建阳光的语文课堂是非常有必要的。
关键词: 阳光语文 课堂构建 构建方法
引言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很多教师一味地给学生灌输知识,缺少与学生之间进行沟通和交流,不利于学生积极健康发展。尤其是初中学生,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快速期与关键期,对以后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初中语文教师要重视初中学生的情感,争取让学生在阳光的环境下学习,从而使每位初中学生在快乐与阳光中健康学习与成长。
一、增加语文学习与生活融和
在初中语文学习内容中,包含许多经典古诗、文言文、戏剧、散文等优秀中华文化,许多语文课文与我们的生活有很大的联系,如果认真学习其中的内容,就能够从中学到许多人生的哲理。因此,对于初中语文教学而言,要让初中学生将课本内容与我们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例如在学习朱自清的《春》这篇文章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观察,也可以举办一些关于和春有关的诗词大赛等,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在生活中感受到春的气息,以生活的视角审视这篇文章,真正在课堂上学习这篇课文的时候,学生就可以把自己的情感与作者表达的情感相结合,从而达到令人意想不到的学习效果。语文来源于生活,又影响人们的生活,把初中语文的学习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就会提高初中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增强课堂学习的活力,从而在阳光与活跃的课堂气氛中学习。因此,将语文学习与生活相融合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鼓励学生积极回答课堂问题
初中学生正处于思维能力的活跃期,有些时候如果教师提出一些问题,有的学生会单凭自己的想法回答,从而使学生回答的结果与老师想要的答案大相径庭,导致有些教师批评学生,造成学生害怕回答问题的心理。对于这种情况,教师应该从实际出发,找出学生回答问题产生这种答案的原因,而不是一上来就给予学生批评,学生的整节课的心情可能就被教师的几句批评所影响,教师要用正能量的语言与态度和学生进行交流,这样学生在老师的激励与鼓励下,就会自觉改正自己的缺点。因此,初中教师要理解学生,关爱学生,经常给予学生一些鼓励与帮助,对于学生在课堂上回答的问题,教师要用一种眼光看待,给予他们赞美,让学生继续努力,这样就能使整个学习过程欢乐和充满阳光。
三、积极营造欢乐的课堂氛围
欢乐的课堂氛围需要教师的引导,尤其是语文学习,包含许多人生道理和哲学思想,而且对于语文的学习来说,许多问题没有固定的答案,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因此,对于语文学习来说,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在课堂上积极进行讨论,同学们各自发表观点与意见,然后进行积极的讨论,同时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等工具播放相关的图片与视频等活跃课堂气氛,让初中学生在多种形式的课堂中感受语文知识的魅力。对于每一位初中的学生来说,如果能够给予他们足够的热情与欢乐的学习氛围,就会大大激发每位初中学生的热情,构建阳光的学习课堂就非常容易。
四、给予学生合作交流的机会
合作与交流是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应该有的常态,对于一些初中学校的教师来说,上课比较古板与传统,不了解学生的想法,这样就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学生思想方面的问题,从而使课堂气氛严肃,学生不敢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思想,阻碍了教师与学生的沟通,课堂教学效率得不到有效提高。因此,对于教师来说,要想在充满活跃与阳光的课堂中学习,就要给学生提供课堂交流与合作的机会,给予学生足够的空间,让他们畅所欲言。例如,教师在分配了一个题目之后,可以给一个班级的初中学生进行分组,让学生先在自己的小组内进行讨论,之后可以全班进行发言,其他小组的学生也可以反驳。这样一种学习方式可以使初中学生的思维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从而保证了初中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与积极性,大大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初中学生思考的热情,从而使语文课堂的学习更加阳光与积极向上。
结语
阳光的学习心态是每个人都应该具有的精神状态,但是初中学生处于学校的学习氛围与环境中,必然会受到学校整个环境的影响。初中语文教师有责任与义务让初中学生在阳光的环境中学习。因此,语文教师在初中课堂教学中要营造和谐的课堂学习氛围,增加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的交流,鼓励每一位学生积极踊跃回答问题,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使学生感悟人生的哲理,这样才能构建阳光的语文课堂,从而使初中学生快乐健康地学习与成长。
参考文献:
[1]王忠槐.谈“阳光语文课堂”的构建[J].西部素质教育,2016,02:167.
[2]胡新萍.让孩子沐浴在语文的阳光中——优化语文环境,创建本色语文课堂[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10:100-102.
[3]吴瑞香.妙语让语文课堂更灿烂阳光——谈语文课堂的语言教学艺术[J].教育教学论坛,2014,12:55-56.
[4]张继松.让语文课堂沐浴“优化”的阳光[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5,08: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