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强强
蒙古族舞蹈艺术源远流长,扎根于悠久的游牧文化和传统民俗,在国内外广受欢迎。当代的蒙古族舞蹈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末,舞蹈编导们通过深入生活,挖掘民间传统舞蹈的风格和韵律,提炼生产劳动中的形象和动态,创作出融合民族特色和时代精神的作品,这是蒙古族舞蹈从“民间”向“剧场艺术”迈出的重要一步。在2023年“荷花奖”民族民间舞终评中,伊金霍洛旗乌兰牧骑选送的另一支舞蹈《马铃儿摇响幸福歌》再次以奔放热情、痛快淋漓的舞蹈惊艳了全场。《马铃摇响幸福歌》巧妙地将传统民族舞蹈与赛马文化相融合,生动展现了马的性格、风采以及人与马的和谐相处,本文可以结合蒙古族《马铃摇响幸福歌》中的舞蹈语汇,并由此对民族民间舞蹈创作的特征展开分析。
创作背景简介
《马铃摇响幸福歌》是伊金霍洛旗乌兰牧骑50多年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的产物,是该团队在文艺作品质量提升工程中的一项重要成果。伊金霍洛旗乌兰牧骑在创作中一直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原则,这体现在他们对于作品主题选择的关注。《马铃摇响幸福歌》选择了贴近普通人生活、反映人民幸福的题材。舞蹈作品通常以音乐和舞蹈为主要表现手段,通过形象、音乐等元素展现人们的生活、情感和价值观,这种以人为本的创作导向有助于触动观众的共鸣,使作品更具有感染力和吸引力。伊金霍洛旗乌兰牧骑一直致力于提升文艺作品的质量,这不仅包括舞蹈的技术水平,还包括剧情、编排、音乐等方面。《马铃摇响幸福歌》作为其创作的一部分,应该受益于团队的不懈努力。通过对技术的精湛掌握和对艺术表达的深刻理解,该舞蹈作品有望在表现形式和艺术内涵上都有所突破。
伊金霍洛旗乌兰牧骑成功打造出一系列精品剧目,舞蹈《父亲的靴子》等7部作品入选自治区“五个一工程”。成功打造出《鄂尔多斯婚礼》《圣地百灵》《蒙古传说》《盛世欢歌伊金霍洛》等精品剧目。原生态音乐会《牧民歌唱共产党》获国家文旅部建党100周年“百年百部”重点扶持项目。同时曾获得过一系列的荣誉称号,而且分赴2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文化交流演出,为当地文化赢得了赞誉。这也是对该团队创作水平的一种肯定,同时也促进了民族文化的国际传播。这些作品的成功可能为《马铃摇响幸福歌》的创作提供了借鉴和启示。各个作品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联系和互动,共同推动了伊金霍洛旗乌兰牧骑的艺术创作水平的提升。
民族民间舞《马铃摇响幸福歌》的 舞蹈语汇分析
舞蹈语汇指的是舞蹈中所使用的各种动作、步法、姿势、表情以及与音乐、舞台布景等元素相结合的艺术表达方式。舞蹈语汇是舞者表达情感、讲述故事、传达观念的手段,它包含了舞者在舞台上使用的所有动作元素,从简单的舞步到复杂的动作序列,再到舞蹈的整体结构和编排,都构成了舞蹈语汇的范畴。舞蹈是一种集视觉、听觉、感觉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
一、舞蹈构图方式
舞蹈构图方式是舞蹈创作中极为重要的一环,它涉及舞蹈中各个元素在舞台空间中的有机组合和呈现。舞蹈构图方式包括了舞者的位置、动作的编排、舞台布景等元素,通过这些元素的合理组合,形成动态的画面,使观众在舞台上看到的不仅是舞者的舞姿,更是一幅生动的舞蹈画卷。舞蹈构图方式的巧妙运用可以使舞蹈作品更具有观赏性、表现力和艺术性。相较于传统舞蹈,当代民族民间舞更加注重空间感的表达,通过巧妙的空间变化和舞者间的位置关系,呈现出更富有层次感和立体感的舞蹈画面。
《马铃摇响幸福歌》作为当代蒙古族舞蹈的代表之一,在舞蹈构图方式上展现出独特的特点。首先,舞台的空间运用突显了草原广袤、辽阔的特色。舞者的位置和移动轨迹巧妙地表达了蒙古族人与马相伴的场景,使观众仿佛置身于草原之中。其次,动作编排体现了蒙古族舞蹈的律动美。通过对音乐的有规律表现,舞者的动作风格显得连贯、自然而流畅。这种律动美不仅使舞蹈更具民族特色,也使观众更容易沉浸在舞蹈的韵律之中。《马铃摇响幸福歌》中的舞蹈构图方式在传承蒙古族舞蹈传统的基础上融入了现代元素,使得舞蹈既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又呈现出现代审美的特点。
二、服装道具的运用方式
首先,道具作为文化符号,承载着蒙古族历史、传统和生活方式的象征。它们不仅丰富了舞蹈的视觉效果,更通过特定的符号和形式传递着丰富的文化信息。道具的运用使舞蹈作品更具深度,观众能够通过道具更直观地感受到蒙古族独特的文化精髓。其次,道具在舞蹈中的巧妙运用可以强化艺术表达力,使舞蹈更具感染力和观赏性。通过与舞者的互动,道具成为舞蹈故事情节中的重要角色,不仅通过形态上的美感激发观众情感共鸣,也在艺术构思上为舞蹈作品增色不少。
在舞蹈《马铃摇响幸福歌》开场中,马摇铃的运用不仅带有仪式感,更展示了草原生活的活力。舞者通过摇动马摇铃,仿佛在诉说草原故事,使观众从一开始就沉浸在蒙古族文化的氛围中。在舞蹈的高潮时,马摇铃的运用通常会更加激烈,通过动作的编排和音响的加强,营造出一种磅礴的氛围,使整个舞蹈达到高潮。在舞蹈结束时,通过马摇铃渐行渐远的演绎,与开头形成呼应。引导观众产生意犹未尽之感。在服装的运用上,《马铃摇响幸福歌》中,舞者穿着华丽的蒙古袍表达庆典仪式的隆重与注重,马摇铃和蒙古袍的运用通常是有机地相互配合的。舞者通过马摇铃的摇动展现草原生活的自然与和谐,而蒙古袍的颜色和图案则强化了舞者在舞台上的形象,使整个舞蹈更具有层次感和表现力,通过对服装道具的巧妙运用,舞蹈编导能够更好地突出蒙古族舞蹈的风格特征,强化舞蹈表达的意义与意境,使其更具审美价值。这种整合运用为舞蹈创作提供了丰富的表现手段,丰富了蒙古族舞蹈作品的艺术内涵。
三、舞蹈形象的塑造
舞蹈形象是编导以有节律的动作过程和姿态,创造出的一种能够反映对象本质特征的飞舞流动的形象。在舞蹈创编中,形象塑造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不仅仅是舞者表演的外在呈现,更是整个舞蹈作品所要传达的思想、情感和审美的集中体现。形象塑造使舞蹈作品具有直观动态性,通过舞者身体的动作、姿态、手势等,观众能够直观地感受到舞蹈所要表达的内容,增强了舞蹈作品的传达力和表现力。同时,通过舞者的表演,能够突出舞蹈作品所要展示的主题或文化特征,使观众对舞蹈内容有更为深刻的认识,表达出特定的情感状态,使观众能够共情,更好地理解舞蹈作品所传达的情感。
《马铃摇响幸福歌》是一支男子和女子组合的群舞,以“蒙古马精神”为主题。在舞蹈形象的塑造上,该作品通过独特的舞蹈艺术思维,展现了草原儿女的意志品质、团结奋斗和独特品格。首先,蒙古马精神的展现。舞蹈以“蒙古马精神”为主题,通过舞者的动作、姿态和手势,生动地展现了草原儿女不畏艰辛、纵横驰骋的精神特质。马的性格、风度、风采及韵味被淋漓尽致地体现,使观众在舞蹈中感受到了蒙古族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其次,国家制度光辉照耀下的草原儿女。舞蹈通过舞者的表演,展现了草原儿女在党的光辉照耀下,守望相助、团结奋斗、一往无前的独特品格和精神。舞蹈形象呈现了一段草原儿女在建党百年以来取得的奇迹和光辉历程。舞蹈编导在塑造形象时,通过有序的舞蹈动作、精心设计的姿态和表情,运用舞蹈语汇和道具,创造出具有直观动态性、典型性、情感性和审美性的艺术形象。
四、舞蹈动作的处理
舞蹈动作是舞蹈语汇的基本组成部分,它是舞者表达情感、传递信息的主要方式之一。在舞蹈创编中,动作的设计和处理不仅仅是为了完成一个特定的舞蹈动作,更是为了达到表达主题、传递情感、塑造形象的艺术效果。动作的处理不同于生活中的随机运动,而是经过精心设计和安排,使之成为舞蹈作品的有机组成部分,具有一定的艺术张力和审美效果。舞蹈动作的处理涉及动作幅度、力度、节奏、速度、高低、大小等多个方面的因素。通过对这些因素的巧妙搭配,舞者能够更充分地表达舞蹈的主题,增强舞蹈的艺术感染力。动作的处理不仅仅是技巧层面的问题,更是一种对情感的深度诠释,是舞者与观众之间情感的共鸣。
在《马铃摇响幸福歌》中,舞蹈动作的处理承载了表达草原文化、展现蒙古族精神风貌的重要使命。舞者通过对动作幅度、力度的变化,使得舞蹈更加生动有力;通过对快慢、高低、大小的变化对比,使得舞蹈更加富有层次感。舞蹈动作的处理不仅展现了蒙古族舞蹈的独特韵律,更使观众沉浸在草原风情之中。蒙古族舞蹈的韵律特点中,腕、肩和臂被视为最具表现力的身体部位。在动作处理中,这些部位的运用被赋予了更为鲜明的特征。舞者通过对腕部的灵活运动、肩部的韵律起伏以及臂部的独特造型,展现了蒙古族舞蹈独有的动感和优雅。《马铃摇响幸福歌》通过对蒙古族舞蹈传统和当代舞蹈语汇的巧妙融合,成功地塑造了具有独特韵律和时代气息的舞蹈动作。这种处理不仅丰富了蒙古族舞蹈的艺术形式,也为观众呈现了一场既传统又现代、既激情澎湃又充满内涵的舞蹈盛宴。
五、与音乐的契合
音乐是一门听觉艺术,而舞蹈则是视觉艺术,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在舞蹈创编中,对音乐的深刻感知是舞蹈编导至关重要的能力之一。理解音乐的基础,感受音乐所传达的情感,对构思舞蹈内容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对音乐的深刻感知是舞蹈编导理解并融入音乐元素的基础。这包括对音调、音色、节奏、速度等音乐要素的准确理解。只有深入感知音乐,舞者才能更好地理解和表达音乐所要传达的情感。在理解音乐的基础上,舞蹈编导要构思与音乐相契合的舞蹈内容。这不仅包括整体节奏的搭配,还需要考虑舞蹈情感的走向、高潮的安排等元素。舞蹈编导通过对音乐节奏的敏感把握,设计出更加贴合音乐的舞蹈语汇。
六、舞台灯光布景的运用
舞台灯光布景是舞蹈创作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它通过照明、色彩、光影效果等手段,为舞蹈作品呈现一个合适的舞台环境和氛围,营造视觉冲击力,强化舞蹈表现的感染力与艺术性。舞台灯光布景可以帮助舞蹈作品创造出合适的时间与空间感。通过灯光的明暗、色彩的变化以及投射的光影,可以塑造出舞蹈作品所需要的不同时间与空间环境,使观众融入舞蹈的情节中。舞台灯光布景还可以帮助突出舞蹈作品中的重点和亮点。通过灯光的焦点调整、光线的照射、阴影的塑造等手法,可以突出舞蹈作品中的关键部分或者精彩瞬间,增加观众的关注度与观赏的乐趣。
在舞蹈《马铃摇响幸福歌》中,舞台灯光布景可以通过调整灯光的明亮与暗淡,营造出晨曦初露或者夜幕降临的感觉,使观众感受到不同时间段的氛围。当舞者展现出欢快、快乐、幸福的情感时,舞台灯光布景可以选择明亮、温暖的色彩,通过照亮整个舞台,营造出喜庆欢腾的氛围。舞台灯光布景可以通过选择与蒙古族文化相契合的色彩,如蓝色、白色、红色等,营造出具有草原氛围的视觉效果,使观众感受到蒙古族文化的独特魅力。在舞蹈《马铃摇响幸福歌》中,灯光通过从舞台上方斜射下来,营造出马蹄飞扬的感觉,配合舞者的动作,展现出蒙古族舞蹈的独特魅力。
总结起来,民族民间舞《马铃摇响幸福歌》作为当代蒙古族舞蹈的代表,集合了传统的民族舞蹈元素和对当代文化需求的回应。通过对马铃声的巧妙运用,它生动地描绘了草原上人与马的和谐画面,展现了蒙古族舞蹈对传统的尊重和对当代舞蹈语汇运用的创新。《马铃摇响幸福歌》作为蒙古族舞蹈的代表之一,更是通过将传统民族舞蹈与走马竞技文化相结合,成功地展现了马的性格、风采,以及人与马和谐相处的场景。这一作品在形式上既延续了传统,又在创新中焕发出新的艺术光彩。它的成功不仅仅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更是对当代社会的回应,体现了编导们对于蒙古族文化的深刻理解和当代审美的把握。
(作者单位: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