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歌曲钢琴伴奏的演绎艺术

2024-06-18 23:30晁雨涵
三角洲 2024年13期
关键词:青玉案钢琴伴奏艺术歌曲

古诗词艺术歌曲钢琴伴奏在古诗词艺术歌曲中的作用十分重要,二者要紧密一致才能创造出美的通感和新的风格,古诗词艺术歌曲钢琴伴奏需要演奏者一定的技术要求,将西洋乐器中国化,让古诗词艺术歌曲中所包含的民族风味表现出来,让古诗词的深度和广度更加丰富,也让情感表现得更加形象。本文从不同版本的《青玉案·元夕》分析如何演绎好古诗词艺术歌曲的钢琴伴奏。

中国古诗词歌咏与伴奏渊源

古诗词是古典文化的瑰宝,古诗词歌咏形式也有着三千多年的历史,“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古语的描述充分为我们描述了词语节奏与声音韵律的递进关系。语言不能表达的情感就用诗歌表达,用诗歌不能表达的就用歌唱来充分表达,歌唱不能表达的就会情不自禁手舞足蹈。诗词歌赋就自然而然走到了一起,“以诗和歌”的形式将经典与现代相融合,诗词借助音乐将经典传唱,歌曲借助诗词文化提高音乐质量,深度挖掘诗词背后的内涵,因此大量的古诗词艺术歌曲应运而生。

随着社会的发展,古人的音乐活动不再局限于单一的咏唱形式,加上丝绸之路的互通使更多乐器如胡琴、箜篌、打击乐、丝竹乐等加入,在诗词咏唱的作品中,诗词旋律和乐器伴奏相互融合,相辅相成。近代作曲家在创作过程中,借鉴西方作曲技法,也越来越多地使用钢琴伴奏,使得钢琴伴奏在声乐作品演唱中有不可或缺的地位。

《青玉案·元夕》作品简介

《青玉案·元夕》出自南宋著名豪放派诗人辛弃疾。他的作品有六百余首,主要思想是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强烈的民族精神。辛弃疾从小目睹宋朝老百姓被剥削的日子,内心有着强烈的民族认同感,想要收复平原,国家太平,但在南迁之后不被朝廷重用。这首作品是在面对强敌压境时,南宋统治者不思进取粉饰太平,辛弃疾满腹报国之心却无路请缨,他怀着满腔悲愤写下这首元夕。他的家国情怀在词中全部展现了出来。

敖昌群版《青玉案·元夕》为无再现的单二部曲式,全曲共45小节,慢板速度,a羽七声清乐调式,旋律轻柔,线条走向较为平铺直叙。敖昌群的作品古朴、大气,前奏—主歌—副歌遵循原词的部署。代表作有《我爱你,中华》《夕照嘉峪关》等。

李砚版《青玉案·元夕》为再现的单二部曲式,层次丰富,全曲共59小节,4/4拍,由柔板到行板,#f羽雅乐七声民族调式,旋律跌宕起伏。结构为A,B,A,B,B1。李砚是中国新兴作曲家,创作了近百首音乐作品,代表作有《凤求凰》《青玉案·元夕》《白头吟》等。

如何演绎好古诗词艺术歌曲的钢琴伴奏

声乐作品的完美表演离不开钢琴伴奏的加持,要经过演唱者和伴奏者的共同努力,二者相辅相成,提高艺术表现力,突出古诗词韵味,才能将古诗词作品的艺术性最大程度地表现出来。

一、对作品进行系统而全面的理解

对于作品而言,演唱者和演奏者是继词曲作家后的三度创作者,因此拿到一首艺术歌曲作品时,要首先对其词曲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社会环境等进行了解分析,这些对作者的创作理念和风格有着直接的影响。以《青玉案·元夕》为例,词作者辛弃疾的背景前面已经介绍,曲作者以李砚为例,李砚作曲家在沉淀之期受到央视采访“敦煌的儿女(现任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老师的视频,深受鼓舞,被撒贝宁老师形容樊锦诗老师的一句“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影响而创作,第一句弱起与曲作者内心“静下来”的内心符合,而后有了这首作品。因此,伴奏者在对作者有一定的理解后才能有效地将作曲家的想要抒发的情感表现出来。而两首不同版本的元夕创作手法上的迥异很大一部分就是因为两位作者所处的时代不同。

敖昌群老师的成长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所以其曲风在蓬勃发展的新中国的影响下就开始融入了一些西方作曲技法,但其民族色彩更为浓烈;而李砚老师生活在日新月异的当代,深受西方文化的影响,所以虽然同样是采用古诗词和民族调式相结合的手法,但其注入了许多的新元素,如中间的变奏,就使歌曲听起来既有浓浓的民族调式感又有浓郁的异域风情。敖老师的作品以平缓柔和的手法刻画出一个孤寂清高的内心形象,李砚老师的作品以直接的变奏手法描写出了一个恢弘大气的人物形象。由此可见,只有对词曲家的背景有一定深刻的理解,才能浅显地将作品的大致情感基调了解清楚,更有助于对歌曲准确的演绎和与声乐演唱者更好的配合。

古诗词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文化底蕴非常浓厚,语言上凝结着古人的智慧,平仄押韵,自然雅致,题材也丰富多样。古诗词歌曲既是融合文化和音乐的产物,也是传承文化的载体。而在艺术歌曲这一体裁中,词更是其基础,诗词的平仄对歌曲的流动感和韵律感十分重要,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艺术歌曲的创作和表现。“凡音之起,皆由心生”,伴奏者要对词本身的感情和韵律进行研究,才能达到用心去演奏作品。《青玉案·元夕》这首作品有着辛弃疾不为统治者同流合污的深刻的情感内涵。伴奏者还要对诗词典故做一些考证,加之对歌词韵律声韵的研究,了解歌唱者依字行腔,为伴奏的呼吸,音色表现出来。古诗词和其他艺术歌曲有一定的区别,所以在触键上和对钢琴音色的把控要注意突出中国作品的民族韵味,在音色上模仿民族乐器的声音效果。敖昌群老师的版本中在第一段“星如雨”后的伴奏采用四分柱式和弦好像雨滴狠狠砸落在地上和作者的心中,两次“蓦然回首”也都使用了柱式和弦,但是情感要逐次递增,渐强,把音乐传递给钢琴;李砚老师的版本在前奏部分用高八度的倚音营造出火树银花的极美意象,“玉壶光转”伴奏使用切分音符使觥筹交错之情景生动地表现了出来。由此可见对歌词内容的清晰了解不仅能够在伴奏上造势,也能将每个字词句的情感内容表现出来,加强歌曲情感和韵律感。

旋律是音乐的灵魂。中国艺术歌曲结合欧洲和我国传统的作曲技法创造出适合古诗词艺术歌曲的风格和旋律走向,尤其是这首元夕在极富民族色彩的同时又有异域味道。伴奏者要根据旋律的跌宕起伏、节奏速度的张弛有力、句法的划分等依托歌唱者塑造出形象的作品轮廓。结合伴奏声部的织体,体会不同的情绪变化,使作品的张力变大。《青玉案·元夕》两个版本的旋律走向以及曲式结构虽然并不相同,但在演奏时一样需要对旋律进行依附和衬托,在旋律空白处对其补充呼应。敖昌群老师的版本的伴奏在对旋律的每一步进行都有造势,使下一句旋律自然而然地延展开;李砚老师的版本在“花千树”“星如雨”伴奏都延续旋律仿佛烟火缓缓落下,将词曲作者想要抒发的感情更好地连接起来,使感情色彩更加浓郁。由此可见,作品的旋律声部和伴奏部分相辅相成的重要性。

二、和演唱者的融合

钢琴伴奏者在伴奏时是对其艺术修养和对作品感悟能力的体现。首先要注意的是钢琴与人声“主次”关系的划分,为了避免喧宾夺主的情况出现,要明确以钢琴为主和以声乐为主的部分;其次要根据作品的结构,前后情感不同要有对比,以及对主副歌不同的层次要注意划分,从审美的角度表达作品的内涵。在李砚老师的元夕中,A段的旋律部分钢琴伴奏起到润滑和声的作用,在触键上注重手法确保音量,起到“次位”辅助作用;而在间奏过后,伴奏部分的热烈将意境和情绪烘托出来,为演唱者提供更好的意境支撑,演唱者也要注重自身演唱水平的提高,和钢琴伴奏相辅相成,与第一段情绪作区分。钢琴伴奏和演唱者是密不可分的关系,为了使作品更加透彻地表现出来就离不开二者的相互配合,从而为观众带来视听盛宴。

前奏、间奏和尾奏在整个作品的演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他们既是独立演奏,又要注意和演奏者的衔接和引导,钢琴伴奏要利用伴奏充分将情绪带动起来,让演唱者身临其境,从而提高演唱质量。以《青玉案·元夕》(李砚曲)为例,模仿古筝拨弦的前奏(1~5小节)作为开头,有着渲染气氛的重要作用,伴奏者在第一个音符开始前就要进入作品的情感状态,酝酿好情绪,为演唱者渲染奠定一个良好的感情基调,并给予演唱者速度节奏的暗示;间奏(24~26小节)伴奏由单一的旋律织体转为紧密的十六分音符的柱式和弦,将情感一下由缓慢悠扬进入欢快紧张的氛围,并为接下来第二段情感对比做了引入,避免情绪过度僵硬;在尾奏部分这首作品并没有过于繁琐地进行,而是和旋律声部一起结束,从55小节到结尾伴奏以高八度的六连音营造出空灵悠远的氛围,给观众一种随着余音渐行渐远的意境渐渐淡出,更加扣人心弦。

钢琴伴奏有时也能将人物心理详细地刻画出来。一部作品要感染观众就离不开“声”“情”结合,以情动人心弦,作为作品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钢琴伴奏不仅起到能够渲染气氛的作用,还能隐晦地将人物的心理、感情刻画出来。在上面第三部分提到,两首元夕表达情感的角度不同,在敖昌群老师的元夕中,开头前奏在a小调上奠定了基础,右手高声部旋律上行,左手低声部旋律下行,拉开音域,逐步加厚和声,将诗人下定决心逐步叹出不得志、无可奈何的情感,加之旋律声部开始大附点的吟诵感将诗人一步一顿的形象生动刻画出来;李砚老师的版本中,特殊的间奏使前后音乐形象截然不同,使不愿同流合污的悲愤转变为大义凛然的英雄无畏的形象跃然纸上。可见钢琴伴奏也是可以在一首作品中表情达意,向观众传输情感的。

钢琴艺术指导不仅仅是弹出伴奏,更应是作为艺术指导在作品演绎中发挥必不可少的作用,好的艺术指导不仅不会让观众听出演唱者的失误,而且能让演唱者最大限度地发挥出自身的优势。在表演一首作品时,艺术指导要和歌唱者相互配合,句子衔接处要给予演唱者气口,避免演唱者进声过于仓促,因此在演唱过程中需要保留谱面基本原貌的基础上做一些减慢的处理,以供歌唱者更好地换气。而在一些较长的保持音时,在拍子的后期会出现气息不足导致歌唱者声音晃动,为避免这一情况,艺术指导可以稍加速度隐秘地将长音时值缩短,使人声和琴声相融,达到和谐的统一,保证歌唱效果。为了更好地表现艺术作品,钢琴艺术指导也要根据不同的情形对谱子进行二次创作,在深度理解声乐作品和作曲家的艺术风格上适度地进行二次创作更能发挥艺术指导的艺术修养和诠释作品的能力,和演唱者一起将作品的音乐魅力发挥出来,以造就最好的歌唱效果和舞台效果。

综上所述,要理解《青玉案·元夕》的内涵情感,将审美特征融入对作品的诠释,并且在对作品进行诠释时要随歌唱者的演唱需要做出调整,才能更好地传达歌曲的韵味,达到钢琴和人声的完美融合,使艺术歌曲的呈现更加完美。

中国古诗词文化博大精深,是我国文明的精华。而古诗词艺术歌曲是以古代经典诗歌为船,辅之以现代音乐作曲技法为桨,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音乐相结合,将经典再创作。通过分析如何和演唱者配合演绎好古诗词歌曲,更好地掌握作品要表达的思想感情,领会钢琴伴奏的重要性,将古诗词作品更好地展现出来,体会古典文化的意境与美感,将经典作品咏流传。

作者简介:

晁雨涵,2001年3月出生,女,汉族,河南焦作人,河南大学音乐学院2023级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为钢琴演奏与钢琴伴奏艺术。

猜你喜欢
青玉案钢琴伴奏艺术歌曲
艺术歌曲《望终南山》的演唱分析
形、韵、意——咏叹调《有一颗爱心飘落》钢琴伴奏分析
“拨乱反正”时期的艺术歌曲创作
《青玉案·元夕》
青玉案·元夕
浅谈舞蹈基训课的钢琴伴奏
钢琴伴奏在民族声乐演唱中的作用
乐感的培养与钢琴伴奏的实践学习
谈艺术歌曲《忆秦娥·娄山关》的钢琴伴奏
锦诗:青玉案·元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