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丹丹
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再到双减,中国教育又迎来了伟大的变革。那么什么是双减政策呢?从通知来看,双减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而“双减”的实质,就是要求教师放手、放权,要求学生学会自律、自控,学会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要让学生跳出固定型思维,走向成长型思维,构建自主性班级管理模式尤为重要!下面,我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所谓自主性班级管理,就是班主任通过有效组织,充分调动与发挥全体学生的主体参与性,实现班级的自主管理。在此过程中,班主任要努力尝试各种策略,积极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性班级管理。
一、自主性班级管理的开展原则
1.努力转换管理理念,重视学生自我成长。在自主性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应不断审视自己,转换角色,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尊重学生的人格,同时也要注重学生的发展差异。班主任要时刻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尤其要帮助后进生树立信心,激励全体学生的自我提升。
2.尊重成长规律,形成班级管理体系。教育就是在尊重学生成长规律和需求的前提下,通过最有效的方式和途径,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在班级自主管理的过程中,针对孩子的不同年龄段,班主任要有侧重地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和自主管理能力,充分尊重学生的成长规律,循序渐进。
3.发挥学生个性特长,推动特色班集体的形成。学生成为班级管理的主人,充分发挥个性特长与聪明才智,特色班集体的形成往往也就水到渠成。在自主性班级管理背景下,班主任往往可以只扮演导演、指导者、参与者的角色,让学生大胆地自主建构,比如参与班级环境创设、班纪班规制定、班级文化营造、学习生活制度与计划的执行等,进而慢慢形成独特的班级文化特色。
二、自主性班级管理的引导策略
1.建立制度,培养学生主体参与能力,实现自我管理。
实践证明,由学生共同参与制订的计划,不仅学生的主体性能得到充分发挥,目标的达成率更高,而且班级管理成效也更为显著。一是制订管理制度。无论是班级工作制度,还是专题活动计划,班主任应充分发动学生共同参与制订。这样不但能集思广益,而且还能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和执行制度的自觉性。二是完善管理制度。在制订管理制度的过程中,班主任要充分吸纳学生的意见,营造民主管理的气氛。三是及时调整管理计划。
2.创设机会,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班干部是班级的中流砥柱,是班主任的得力助手。在学期初,班主任可采用“竞争上岗”的方式选举班干部。自愿参加竞选的同学上台演讲,宣读自己竞选的职位、原因及具体做法,然后再由其他同学无记名投票,决定新一轮班委会成员。这样既可以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又可以让乐于为班级服务的学生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接受锻炼,展示自己的风采。有同学们的信任作为后盾,无形中激发了班干部的主人翁意识,班级的核心运转起来就更加富有朝气和活力。通过民主方式选出的班委,更顺应“生”心,也才更省心,有利于他们工作的开展,更有利于班级的管理。
为了让学生更充分发挥主体作用,班主任应重视以下几点:一方面,要根据学生特点合理分配岗位。在分工时,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特点与优势进行恰当的岗位分配。尽量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当班干部,都能积极参与班级建设。选好班干部后,还要进行任职前培训,使他们明确职责,知道自己在什么时候该做什么、怎样做。另一方面,发现问题要及时指正。如果发现班干部工作不到位、工作方法失当,要及时纠正引导或及时轮换。
3.开展活动,在活动中塑造自我,激励自我
班主任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充实学生的学习生活,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首先,班主任对班级活动的认识要到位,要有计划、有步骤、有目标地做好活动的策划。好的班级活动一定是有助于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活动主题的确定、内容的选择、过程的安排等,都要考虑到活动的教育性、发展性。
其次,要让学生成为班级活动的主人。“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成为学生成长的家园,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班级中成长”,这是时代的呼唤,也是教育对班主任的要求。
再次,开展班级活动能弥补课堂教学的空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刺激学生的求知欲望,促使他们主动探索更多的奥秘,这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比如,为增强学生的诗词储备,可模仿央视开展班级《古诗词大赛》,以此来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喜爱,在活动中积累古诗词,培养文学素养;为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可以在每天早读让学生轮流分享成功励志小故事;为提高学生的科技实践能力,可以开展科技小实验、变废为宝等活动,以此启迪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乐于学习、学会学习。
4. 注重评价,让学生自我反思,重新认识。
在引导学生开展自主管理的过程中,班主任应着重培养孩子的自我反思能力。因此,班主任应注重评价,明确评价对班级管理与学生发展的意义。一是要引导学生明确责任,重视自身评价。首先让学生通过写管理周记的方法对自己进行剖析,然后在班会上,由班长主持,小组讨论,每位学生发表看法。由此,在群体中正确认识自我并且公开、公正评价自己,进而达到促进学生自主管理与主体成长的目的。二是实行评选,给予奖励。班主任可在期末组织全班进行综合评议,设置一些奖项对优秀班干部予以奖励。由此引导学生明白,诚心奉献班级、乐于为大家服务、维护集体利益,一定能得到大家的认可,受到奖励。
总之,让学生自我管理,每个人成为班集体的主人,是当今社会培养人才的必由之路,也是班主任的重要课题。开展自主性班级管理,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不仅真正锻炼学生的能力,还真正解放了老师,这样的班级管理,能够通过师生的相互配合,进而以达到“管是为了不管,教是为了不教”的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