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娜
摘要:在初中数学的单元教学中,为了体现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把单元知识看作一个教学环节的整体来引导学生全面地掌握所学章节的内容,在单元教学的实施中,教学设计是实现真正高效学习课堂的关键。为强化学生对单元整体教学的认识,对单元整体教学的设计进行了深入地探讨和实践,从而推进高效课堂建设。
引言:根据数学知识的逻辑性和连贯性,对教学单元进行整体规划,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和应用这一单元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将整个课程的内容紧密联系,形成一套完整的教学网络。在初中数学大单元的教学设计中,对数学知识整体性的认识以及对大单元教学的实施,能使初中数学的课堂更高效。
一、初中数学大单元教学设计的理念
1.初中数学大单元教学理念的简要概述
初中数学大单元教学设计是在对整个单元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单元教学的核心主题思想,并根据教学内容选用适当的教学方法来实施单元教学。相较于传统课堂教学,大单元教学更注重知识的整体性和它们之间的关联性。大单元教学要想真正达到好的效果,要在教学实践中把它分成各个阶段来完成,其主题思想要在课堂环节多次应用。在确定了教学目标之后,教师要对大单元进行知识分解,考虑章节的衔接,也要保证知识的层次和连续,使学生逐步建立起一个完整的初中数学认知体系。
2.初中数学大单元教学的设计意义
通过对初中数学教材的分析,可以看出同一章节的知识点是相互联系的,这就是单元教学有别于其他教学模式的特点,也就是说,把各种教学要素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初中数学教学体系。在实际教学中,通过单元的整体教学设计可以加强学生对初中数学的理解和掌握,避免出现所学知识脱离实际生活的问题。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教学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对知识的接收程度,因此大单元整体教学的设计是提高教师教学质量的关键一步,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有利于教师把握教学内容。在单元设计的研究过程中,教师能更好地掌握数学单元教学知识脉络,根据重要性进行分类,合理地安排时间和教学的进度,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益。通过对单元的整体式教学,使学生对课程的学习过程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对课程的重点和难点有一个明确的认识。
二、教学案例单元目标及解析
初中数学阶段重点研究的两个平面图形间的关系是全等和相似,以“全等三角形”单元的教学为例,概述大单元教学内容。
本章以三角形为例研究两个图形间一种特殊的关系---全等,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全等三角形定义、性质、判定和应用。本章重点研究了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得出全等三角形研究的一般思路,先概括共同特征,得出定义,然后研究性质与判定,最后研究其应用。全等三角形研究的问题和研究方法将为后面特殊的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相似三角形的学习提供思路,而且全等是一种特殊的相似,全等三角形的内容是学生今后学习相似三角形的重要基础.本章还借助全等三角形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推理论证能力,主要包括用分析法分析论证问题的条件和结论,掌握证明题的一般论述过程。利用三角形还可以证明线段、角等元素相等,所以本章的内容也为后面学习四边形、圆等内容打下基础。
1.单元知识结构图
2.单元目标及解析
(1)理解全等三角形概念,能识别全等三角形中的对应元素(对应边、对应角)。学生若能准确的找出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和对应角则达成此单元目标。
(2)构建三角形全等条件的探索思路,体会研究几何问题的方法。
(3)探索并理解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会灵活运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为证明线段相等或角相等提供了方法。学生若能在教师的引导下概括出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理解判定方法的含义,会用判定方法进行一些简单的证明,则达成目标。
(4)会利用尺规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和已知角的平分线,并能用“边边边”的判定方法解释作法的合理性。学生要明确尺规作图的基本要求,并能解释应用的数学原理。
(5)探索并证明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能用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和逆定理解决问题。学生能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观察,测量等方法,进一步发现角的平分线的性质,能准确表述性质的内容,能运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和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证明角的平分线的性质。
(6)总结几何图形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渗透类比的数学思想。学生要能利用角的平分线的性质来构造全等三角形,证明与线段相等有关的简单问题。
在课堂教学中,如果单元主题能够被多次应用,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会有意识地去了解和消化“全等三角形”方面的知识。在单元教学设计中,应及时总结反思,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应用数学的有关理论知识,从而实现单元教学的意义。通过归纳总结,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适当的知识拓展,使他们能更好地理解相关知识,并且学习怎样把单元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要引导学生对本单元所学内容进行再整理,落实单元教学,一方面协助他们查找不足,另一方面指导学生把知识联系起来,升华单元主题,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结束语:中学数学大单元教学是新课程体系下的一项全新的教育观念,这种教学思想在中学课堂上逐步被应用,目的在于使学生接受全新的教育观念,掌握“整体”和“单元”的概念。为了使初中生能更好地适应新课程的教学,教师要做多一些尝试,用发展的理念促进教学活动的高效进行,使他们能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完善知识体系。其次,教师要善于学习和运用单元整体教学的方法,灵活多变,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创造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高效的数学课堂。
本文系鹤壁市教育科研课题《大单元教学环境下的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研究》(2023-JKLX-056)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