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进
此文系河南省商丘市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论文,立项编号:L202306326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科学的态度与创新精神已经成为了我们高中物理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它要求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逐步学会独立思考,最终达到能够自主学习。但是,就现在的教学形式来看,许多学校的物理探究式教学太过于形式化,没做到让学生真正地融入其中,课堂活跃的氛围是具备了,可是却没有将学生的思维带动起来,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我们物理教师缺乏探究式教学的策略。因此,高中物理教学对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了,物理教师应该在实践中积极探讨有效的探究式教学策略,在师生的互动过程中实现学生与教师的信息交流,锻炼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关键词;高中物理 探究 教学
按照新课标要求,学生的学习方式需要改变,这种改变,并不是全部将传统的学习方式改变,而是让师生之间的互动得到大力提倡,物理教学应该与实际相结合,因课制宜,选择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只有这样,物理教学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我们物理教师的任务就是将书中的重难点讲解透彻,挖出问题的症结所在,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学会自己去思考问题、学会与人讨论、学会合作共赢,从而实现锻炼学生思维的目的。在学习物理过程中的重难点得到解决,说明学生己经掌握了解决此类问题的基本方法时,教师就可以以课后巩固为目的,精选例题让学生进行课堂讨论。这种讨论不要只是流于形式,而应该让学生各抒已见,积极讨论,勇敢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讨论的形式也多种多样,可以分小组讨论,也可以集体讨论。例如,在课堂讨论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在黑板上进行演练,把自己的想法展示给全班同学,进行全班评议,让其他学生指出这种思路的可取之处与不足,并且让学生自己去调整自己的方案,做到精益求精。教师也可以让学生以口述的形式表述出来,对于讨论的形式,教师不必要去限制,目的就是使学生乐于去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通过这种讨论,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信息得到了有效的交流,思维也得到了深广的发散,进而走向更高物理的认识阶段。而这种认识靠教师单纯的说教是不可能实现的。
随着新时代的发展,社会对学生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各个学科探究类型的习题不断推陈出新,究其目的也是为了使学生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所学知识。而现在的实际情况是,普通高中学生的思维和探究能力还没有达到平均水平,如果教师不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一味地实行探究式教学,效果将不会很理想,并且对部分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也是一种打击。因此,教师在进行探究式教学时要把握好学生的实际能力以及探究水平,选择适合她们的探究点,给学生一些适当的引导,让学生之间进行探究。这样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的同时,还可以偶尔当一下“科学家”,感受一下物理探究的喜悦,学生学习和探究的能力在不知不觉中便得到了提高。
在物理教学中实施探究式教学时,一些物理教师认为探究式教学的重点在教学过程,对于结果不太重视。而实际上,探究式教学的过程与结果都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科学探究的大前提是对科学知识的掌握与理解。特别是对于大多数的高中学生而言,自身的探究能力本来就很低,就更应该注重对科学知识的学习与掌握,因为探究式学习的各个方面都需要运用科学知识。
探究式物理教学是有基本要素和基本的研究方法的,他的基本要素就是现象、问题、方法,基本的研究方法就是假设、实验、对比在这样的探究试验教学中,学生的身份从原来的“路人”变成了“主人”,积极参与其中。在探究式实验教学中,能很好地提升学生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使他们明白在物理知识学习中资料收集和实验方案设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而使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积极性更加高涨。
探究性教学是一种以科学知识为基础,依赖探究性实验来解决物理问题,从而获取物理知识的教学方式。它是一种新崛起的教学模式,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就目前而言还没有成熟的教学案例可以用来借鉴,这对教师而言无疑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因此,教师一定要积极探索,主动查阅探究式教学相关方面的图书资料,不断地丰富自己的物理教学经验,争取探索出一条具有新时代特色的探究式物理教学模式。综上所述,探究式教学的实施与推广,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合理地进行科学的探究性物理教学,切忌照搬其他地域的模式。对于普通高中学生来说,探究式教学应该引导与探究并用,进行引导性的探究,
在教师与学生的合作探究学习中,师生思想都得到了很好的交流,各自的信息也得到了互换,师生之间也更加有默契,且在探究过程中,学生的探究性思维得到了很好的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也得到了很好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探究性教学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 . 王巧丽 ,任新成 . 物理通报 2019,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