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2024-06-18 19:31:42万香颖殷燕舞王琦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24年18期
关键词:被除数倍数自学

万香颖 殷燕舞 王琦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在教学基础知识、训练技巧的同时,通过学生的看、想、说、做等,训练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 从自学中培养独立思考能力

自学,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为了获取新知识而独立开展的学习活动。要培养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我们可以从学生的自学中进行。开始时,教师可以提出自学要求或编写自学提纲,让学生在教师正式上课之前按自学要求或对照自学提纲在课前或课内自学课本。自学时可以讨论,看不懂的地方可以先做记号,然后问同学或者教师。经过一段时间训练之后,可以逐步从依赖自学提纲过渡到不依赖自学提纲,最后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学。通过这个途径,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知识和掌握技能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比如在教学部编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P74“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教学时,按照思维能力培养的要求,首先体会什么是周长。1.教师谈话,引导出加工小布艺的事情,让学生说一说在加工之前要做好哪些准备,引出要剪好小布艺布料和需要的花边;2.提出问题:怎样确定粉色小布艺的花边要多长呢?鼓励学生小组合作,利用准备好的工具解决这个问题;3.充分发挥各小组测量粉色小布艺的方法和结果,并进行交流和讨论,最后教师指出:花边的长就是小布艺的周长。

二、从训练中培养灵活的思维能力

练习是使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它是沟通知识与能力的桥梁。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精心设计有指导性的课堂练习,是培养学生思维灵活性和发展学生逻辑思维的主要途径。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当学生学习完一个新知识后,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和要求,从这几方面精心设计练习:1.围绕教学的重难点设计专项练习;2.针对易错易混淆知识设计对比性练习;3.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设计变式练习;4.根据不同程度的学生实践不同层次的练习……至于出现这种情况,主要原因是没用理解倍数的真正意义,倍数的真正意义是在整数除法中,被除数除以除数所得的商是整数,而且没用余数,我们才能说被除数是除数的倍数,倍数是两个数的关系(被除数和除数的关系),所以,单纯说一个数是倍数那是错误的。

猜你喜欢
被除数倍数自学
说说“倍数”
巧用“倍数的和”
商一定小于被除数吗
同样是倍数,为啥还不同
基于先学后教 培养自学力
教学与自学
对“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的认识和思考
甘肃教育(2020年2期)2020-09-11 08:00:46
沈尹默:如何自学书法,才能少走弯路?
艺术品鉴(2020年6期)2020-08-11 09:36:46
被除数可能是几
被除数可能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