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分层教学的实践研究

2024-06-18 19:31:42张帆谢添翼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24年18期
关键词:分层教学策略目标

张帆 谢添翼

分层教学是指根据不同学生在知识水平、能力素质以及掌握知识的能力差异,将他们有选择性地分为几个小组并且保证小组成员各方面的能力相近的一种教学方法。《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要求:“关注学生个体差异。”“体育与健康课程在高度关注对所有学生进行激励与指导的基础上,针对不同身体条件、运动基础和兴趣爱好的学生因材施教;提出不同的学习目标,选择适宜的教学内容,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与学习评价方式,为学生创造公平的学习机会,促进每一位学生产生良好的学练体验,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更好发展。”由于初中生正处于身体快速发育的时期,不同学生的身体素质、爱好以及对运动知识和技能的接受能力差异很大,因此,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常常导致学生对体育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呈现两极分化的情况出现。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可以采取分层次教学,使不同学生都能得到主动练习、交流合作的机会,从而提高学生的体育训练兴趣。在此,笔者就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分层教学作了一定的实践研究。

一、教学对象分层

了解和分析学情是分层教学的基础,教师要做到对每个学生有足够的了解。首先要了解学生的基本信息、身体形态特征、身体素质、心理条件和个性特征,然后才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采取不同的教学手段。另外,还要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进行动态跟踪,从而有利于教师更好地给学生正确而及时的学习反馈。在分层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素质、技术水平、课堂学习表现将班级学生动态地分层为A、B、C三层。A层学生:这一层次的学生是所有学生中学习能力最强的学生,他们能够很好理解教材内容,熟练掌握技术动作要领,在学习中有一定得思考能力,对学习中出现的问题能够自主地解决。B层学生:属于课中基本能掌握动作,但技术稳定性还不够的学生。C层学生:属于技术动作难以掌握,学习积极性不高的一类学生。例如,在排球垫球教学中,对C层学生可以把完整动作分解为若干个分解动作练习,让他们首先从简单的分解练习开始,等他们能够完成一系列的分解动作之后,再逐步加大难度,但不易操之过急,比如在完成击球部位的练习后,可以要求他们把把击球部位和判断落点结合起来练习,不一定要求他们垫的多准、多协调。另外,这部分学生在教学中是教师重点辅导和其他学生重点帮扶的对象,所以教师一定要有耐心,学会与他们更好的交流,对他们进行人文关怀,让他们体会到遇到困难,只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和老师、同学的帮助,一定能够克服困难,最后解决学习困难。

二、教学目标分层

目前标准化、统一化的课程设置对于很多天赋好的学生显得很简单,而对于领悟能力与天赋较差的学生又显得很难,导致无法让每个人都能在学习中获得较好的自信心。这种一刀切的教学后果势必造成俗话说的“学优生吃不饱,学困生吃不了”的现象,所以,为了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能力的范围内取得收获,并在学习中树立自信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制定出不同的教学目标。A层学生的目标是发展身体基本活动能力、培养健壮体魄,发展志趣特长和个性,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B层学生的目标是发展基本活动能力,掌握所学运动技能,提高身体素质,养成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对C层学生,我们制定的目标是发展身体基本活动能力,提高身体素质,促进身体正常发育,培养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习惯。同时,教师要鼓励学生根据教材要求,结合自身实际,自行拟定学习目标,自行选择学习内容,从而是目标更具实效,也可以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内驱力,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所以教学目标的分层就是根据课程目标和各层次学生的实际,以及学生自行拟定的学习目标来确定学生的分层目标,目标分基本目标和发展目标。

三、教学策略分层

教学策略的制定和实施是分层教学的关键,因而在制定教学策略时要起点低、层次多。在体育课堂开始时,体育教师要尽量地寻求平衡点,同时要逐渐地展开分层次教学策略,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比如,在体育游戏时,教师要制定不同的教学策略,对A层次的学生较多的采用自主学习和创新学习的策略;B层次的学生采用情景教学法和演示教学法,为他们创造生动的课堂环境;C层次的学生采用激励教学法,激发他们对学习的兴趣,让他们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教学过程中教学策略一定要灵活多变,充分利用好体育课堂的空间优势,为能力较强的学生创设发展和提升的机会;对身体一般的学生,在保证他们原有基础之上,确保能力有所提高;此外,要尤其照顾和关心身体相对虚弱的学生,或者有心理身体障碍的学生。为他们提供比较宽松的环境,让他们在观察和反复的训练中体会体育课堂内容的技巧,并逐步掌握新知识、新技巧,提升体育能力和自身的身体素质。

四、教学评价分层

教学评价是体育课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是激励学生进步的有效手段,很多教师往往忽视了这一重要环节,新课程标准指出,要“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所以如何给学生一个合理、科学、客观的评价,不仅是一种激励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学习的手段,也是我们教师需要重视的一个问题。在分层教学中,对于不同层次学生的评价标准也是不一样的,制定的评价内容应该能使大部分学生在自己能力的范围内得到最合理的评价,定量化的内容可以根据学生层次不同,设定不同的级别。另外对于不同学生在实际教学中,对他们的评价风格也要不同。例如,A层学生学习能力强,掌握技能快,在肯定他们在学习上的成绩之外,还应要求在情意表现和合作精神上有所进步,这类学生适合自评和组内互评。而B层学生和C层学生在学习能力方面不如A层学生,他们在自信心上有所欠缺,所以对于他们的评价,教师应主动积极,对于他们在学习中的进步应多给与言语上的表扬,对于失败应多以鼓励为主,帮助他们树立信心。

猜你喜欢
分层教学策略目标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甘肃教育(2020年14期)2020-09-11 07:58:08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甘肃教育(2020年4期)2020-09-11 07:42:16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甘肃教育(2020年22期)2020-04-13 08:11:14
一种沉降环可准确就位的分层沉降仪
工程与建设(2019年2期)2019-09-02 01:34:14
雨林的分层
有趣的分层
我们的目标
跨越式跳高递进与分层设计
体育教学(2009年11期)2009-07-14 04:02:26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