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2024-06-18 19:31:42王丹凤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24年18期
关键词:藤野初中语文语文

王丹凤

摘要:理论和实践表明:在学校教育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充分发展学生的潜在个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行为习惯。作为语文教师,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把学生带到一个更加广阔的平台,让学生会学习、会运用,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什么是“自主学习”呢?顾名思义,就是学校教育中,在坚持教师的有效主导作用下,学生能够自行确定相应的学习目标,或者按照教师的既定目标,选择一些比较适宜的学习方法并能对此作出策略性的反思和调控,并在最终对学习结果进行自我评价的一种学习实践活动。

理论和实践表明:在学校教育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非常有利于充分发展学生的潜在个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行为习惯。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1)努力创设问题情境,有效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俗话说:“学起于思,而思源于疑。”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作为组织者、主导者和施教者,我们要善于通过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等方式手段,“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能力和习惯,为学生创设一种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例如,在教学《愚公移山》时,我借助教材中对“杂然相许”解释的差异性创设了良好的问题情境:“文中对于‘年且九十的愚公提出了平险移山的问题,大家表现出来的态度怎么样呢?”学生的回答是“杂然相许”。接着教师再问:“教材中对‘杂然相许的注解是——‘大家异口同声地表示赞成。杂然,纷纷的意思。许,赞同的意思。那么请同学们根据文中内容作出比较,对‘杂然相许一句应该作出怎样的解释才能相对合理一些呢?”这一问题随即起到了“一石激起千层浪”的作用,学生热烈地讨论起来,最后全班同学基本接受了一种结论——从“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仅从这一句话中我们就可以看出,全家是建立在民主讨论的基础上最终统一了对愚公移山的提法,有鉴于此,把‘杂然相许这一句应当解释为‘纷纷地表示赞同比较合理,而不是‘异口同声!”如此这样,教师在引而不发之中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值得一提的是,在初中语文自主学习活动中,只要学生在认真思考的基础上能够提出问题,我们就要第一时间给予他们肯定、认可和欣赏,因为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然后在条件成熟之际,引导他们逐步解决这样的问题。

(2)努力发挥主导作用,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在论及“教师主导作用”之中,对“鱼渔教学法”作出了非常形象化的说明:在学校教育中,如果教师体现出“带着知识走向学生”的思想行为特征,这不过是“授人以鱼”的现象;而如果教师体现出“带着学生走向知识”的思想行为特征,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授人以渔”。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把阅读与写作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用结合和知行统一,有效地培养他们的自主探究能力。例如,在教学鲁迅先生的《藤野先生》一文时,可以作出如下教学安排:本文题目写的是“藤野先生”,为什么在开头不写藤野先生,却要出人意外地写“标致的”“清国留学生”?藤野先生为什么会对鲁迅先生依然弃医的决定流露出非常悲哀的神情?既然鲁迅先生是一个“太不用功”的学生,为什么还会得到藤野先生的特别关照呢?组织学生在上述问题的讨论中明白这些都触及人物性格、文章选材和主题思想之后,再引导学生根据以上几个方面就某一位教师来讨论交流自己的看法,最后布置一个常说常新的写作任务:“如果要写自己的教师,你们应该如何来安排材料和组织材料呢?”这样,教师就能有效地让学生通过学用结合的实践与感悟,逐步形成对阅读与写作之间关系的个性化理解。

(3)努力延伸教学环节,有效深化学生的自主综合实践。

有人曾经这样说过:“过去教科书是学生语文学习的全部生活,如今社会生活是学生语文学习的教科书。”这就是说,在学校教育中,我们要通过各类途径和方法,积极开展包容度很强的“大语文观”的综合性实践教学活动,努力把课堂教学活动与课外延伸拓展有机结合起来,把理论知识教学与社会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起来,把基础知识传授和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有机结合起来,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实践精神和创新意识。教材中一些具有生活气息的文本内容,其教学重点是通过引领学生品味其中的优美意境,教会他们如何才能认真有效地去观察和感受生活,并能从中善于发现生活中许多美好的事物和现象,从而有效激发学生表达美好感受的强烈愿望。比如,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中的《社戏》、《回延安》、《安塞腰鼓》,都富含比较浓郁的生活气息,也能有效地呼唤起初中生对实际生活的许多共鸣。对此,我们在课堂上可以采用认真诵读与深切品味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与生活体验中不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从而培养他们热爱社会、热爱生活的精神。在此基础上,还可引导学生走出教室、走进社会,积极开展以“走进生活、亲近社会”为主题的实践活动,既让学生深切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又能真正提高他们语文综合实践的能力。

此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要想有效提高初中语文的自主学习能力,我们还要充分结合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改革机制,从而有效改变学生自我认知的倾向性、自主行为的调控力,以及认知动机、风格和技能,进一步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努力发挥更大的教学效应。

总之,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有这样一个意识,不能整天把学生关在教室里“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把学生带到一个更加广阔的平台,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运用,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猜你喜欢
藤野初中语文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井冈教育(2022年2期)2022-10-14 03:11:04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快乐语文(2021年35期)2022-01-18 06:05:52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甘肃教育(2021年12期)2021-11-02 06:30:12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5:56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5:20
藤野先生谈鲁迅
藤野先生眼中的鲁迅
藤野先生眼中的鲁迅
追问,让文本解读走得更远……——从《藤野先生》的阅读教学所想到的
语文知识(2014年8期)2014-02-28 22:00:35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