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光甫
摘要:乡村振兴是国家一项重大战略决策部署,人才振兴是实施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职业教育在乡村人才振兴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针对当前乡村人才振兴在数量、质量、结构、教学资源等方面的问题,提出瞄准乡村振兴人才发展所需、完善赋能乡村人才振兴培养体系、创新乡村人才培养模式、优化职业教育赋能乡村振兴教学资源、出台职业教育赋能乡村人才振兴激励机制等实施策略,为赋能乡村人才振兴提供一定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职业教育;乡村振兴;乡村人才振兴;人才培养模式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的重大国家战略,是党中央基于解决我国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和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必然选择,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性、全局性任务,关系到中国式现代化整体推进,体现了人民群众对精神与文化更多的价值追求。乡村振兴的核心要素在于人才,人才振兴是实施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在推动乡村振兴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2018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破解人才瓶颈制约,要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1]2019年1月,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为广大农村培养实用人才。”[2]2021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提出“在乡村振兴中要把乡村人力资本的开发放在首要位置,吸引各类人才在乡村振兴中发挥自身能动作用。到2025年,乡村振兴各领域人才规模不断壮大,乡村人才初步满足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基本需要。”[3]2022年5月,新修订并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以下简称新《职业教育法》)提出,职业教育要培养高素质乡村振兴人才。[4]2022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提出“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乡村工匠培育计划……发挥职业学校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基础性作用。”[5]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6]
综上所述,国家印发的一系列关于乡村振兴的文件,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实施乡村振兴的高度重视。
赋能乡村人才振兴既是时代赋予职业教育的责任担当,也是促进自身发展的重大机遇。在新的发展背景下,职业教育赋能乡村人才振兴,培养出更加符合乡村振兴发展需求的人才,使职业教育准确把握培养的人才能够更好地实现人的价值取向,满足乡村人才振兴发展需求,既是赋能乡村振兴社会价值的重要体现,又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内在需要。职业教育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其内在价值属性,而乡村振兴亟须大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二者之间具有天然契合度,通过培育技术技能型人才赋能乡村振兴的发展,体现了职业教育外在的服务功能。
一、职业教育赋能乡村人才振兴的价值追求
职业教育的适应性不是单向的人才输出,而是两个独立组织的耦合,一方面必须结合乡村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因素,另一方面还必须遵循职业教育自身发展规律,构建与其适应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使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标准更加符合乡村振兴的需要。人是促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的共同结合点,在明确职业教育赋能乡村人才振兴前提下,有必要了解人的个人发展需求及社会价值追求。[7]
(一)职业教育满足人的工具性定位
职业教育从人力资本关于人的工具性定位出发,提出了培养具有现实能力的社会需求的人才。同时,人力资本理论从教育与社会两个方面探讨人的发展需求,提出教育和健康影响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并从促进经济增长的角度对人的价值定位进行分析,指出社会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影响人的社会收入差异,进而关注人的工具性价值。
职业教育活动的核心主要是围绕人的发展,并根据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调整人才培养的规格,且要依据人的不同发展阶段进行有差异的培养。作为一种类型教育的职业教育,其特点主要是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为密切。同时,职业教育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主要目标,其培养的人力资本在乡村人才振兴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满足乡村产业转型升级和技术更新迭代的需求。换言之,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是通过不断教育人,去培养人、塑造人、成就人,从而促进人的综合素养能力不断提高,使个体在生产一线中创造社会价值,从而实现个体在社会中的自我价值,即职业教育突出了培养人的工具性价值。职业教育赋能乡村人才振兴主要体现在两类人群:第一,对于退伍军人、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新型职业农民等群体而言,通过职业教育培训,提高了他们所需要的专业知识、职业技能,从而使他们获得更好的人生发展空间、就业质量及乡村更高的人力资本,为乡村振兴提供可持续发展的人力资源;第二,对乡村适龄教育对象的初中或高中毕业生而言,接受职业教育,使他们圆了上大学梦,并学到了真正的技术技能本领,实现“职教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家”,成为职业教育阻断乡村脱贫的重要推动力。可以说,通过职业教育,发挥人的内在潜力,不断调整人力资本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让人力资源的结构匹配乡村产业发展,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实现其社会价值。
(二)职业教育赋能乡村人才振兴的价值性异化
职业教育赋能乡村人才振兴,主要通过不断提高人的文化素养和职业技能水平,满足乡村人才振兴需要,即实现人的个性化和社会化。由于个性化和社会化本应是通过教育实现统一性的发展,但职业教育在赋能乡村人才振兴过程中,产生了“离农”的个性化和“为农”的社会化理论藩篱。“离农”主要强调的是个体本位方面,从个体角度出发,乡村居民通过职业教育获得专业知识,提高技能,为了个体发展而离开农村,追求自己的美好生活;而“为农”主要强调的是社会本位方面,从乡村社会发展角度出发,乡村居民通过职业教育获得相应专业知识,提高职业技能,能更好地赋能乡村振兴。现阶段,这种理论与实践的冲突是乡村发展存在的主要短板,难以支撑个体价值的实现。一方面,个体通过职业教育获得应有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追求获得更加美好生活的权利,对于学生而言,无论未来是从事“离农”还是“为农”事业,都应该大力为其提供支持;另一方面,职业教育要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使命,注重个体思想政治教育,使其未来站在更高的维度,正确认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彼此关系,统筹自身与社会发展,促使自己能够明大德、顾大局、担大任,积极融入到乡村振兴的经济社会发展当中,从而为个性化“离农”和社会化“为农”的统一提供可能。随着国家美丽乡村振兴建设的深入推进,未来乡村生态建设环境将更加美丽。[8]个体通过接受高质量的职业教育,获得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个体愿意扎根乡村、服务乡村、建设美丽乡村,是职业教育发展中重要的外部保障。
(三)职业教育赋能乡村振兴人才的全面发展
教育的内在价值取向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职业教育作为以培养技术技能人才为目的的类型教育,有责任将学生培养成具有高科技技术使用思维的新时代大学生,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发挥重要作用。职业教育的功能定位和价值导向直接指向乡村经济社会发展,与乡村振兴有着天然的内在联系,在赋能乡村人才振兴中发挥着重要的功能。乡村振兴以促进乡村居民的共同富裕作为落脚点,其共同富裕不仅要体现在物质财富层面,还应体现在文化精神需求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实施乡村振兴为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乡村居民共同富裕奠定了坚实基础,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证。职业教育要践行以人为本的社会新发展理念,增强职业教育的适应性,体现新时代发展要求,为促进乡村振兴、人民致富作贡献,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乡村居民通过接受职业教育,不断提高知识、技能、创新能力、经营理念等,不断挖掘自身的内在潜能,实现对未来的价值追求。同时,要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离不开在社会当中不断实践(即同社会生产劳动相结合),而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类型教育,正是以实践性为主要特征。因此,要实现乡村人才振兴和个性化发展,必须将职业教育的育人方式融入到乡村的社会实践当中(即与社会生产劳动相结合),将课堂搬到田间地头,将教育融入生产实践,使学生在乡村的实践中获得知识,提高技能,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养,更好地赋能乡村人才振兴,早日实现乡村现代化。
二、职业教育赋能乡村人才振兴的现实困境
(一)职业教育赋能乡村振兴人才数量不充足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国家需要培养长期扎根于乡村田间地头、服务乡村事业的数以万计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满足乡村振兴的需求。[9]然而,目前职业教育在赋能乡村人才振兴中培养的人才数量存在严重不足,呈现出一种供给侧与需求侧严重失衡的状况。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民对于土地的依赖程度显著降低。乡村工作的相对低收入与城市工作的高报酬形成了明显反差,使乡村本土人才外流现象严重,而“外地”人才又不愿回乡村就业和发展,一定程度上阻碍乡村振兴对人才的需求。当前,乡村在产业、商业、医疗、教育、环境等基础设施方面还远不如城市的条件优越,难以吸引本区域外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来乡村就业、创业。同时,区域内的乡村青壮年劳动者大多数在义务教育结束后将会选择继续进行高一级教育深造或外出到城市务工、经商等,特别是具有一定技术技能或能工巧匠的人员在城市中能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并能获得较高社会经济收入,而真正留在乡村建设家乡的专业人才并不多见,留守在乡村的人员大多为老弱妇幼,乡村在性别、年龄、学历、素质结构等方面普遍呈现失衡的状态。同时大多数农村外出年轻人经过长期城市生活后,不太愿意主动再回乡村发展,使得农村外出劳动力回流率呈现逐年降低趋势。
因此,乡村振兴人才匮乏、乡村“空心化”现象[10]导致乡村发展乏力、滞后,而乡村产业经济发展落后导致从“户籍”所在地走出去的大多数职业院校毕业生不愿再回到当地发展。2022年,由教育部发布《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白皮书》指出,在我国职业院校学生中,来自农村地区学生的比例占70%以上,这些学生通过接受教育,好不容易才走出乡村,毕业后选择在城市发展(生活)是大多数学生的梦想,且部分职业院校学生毕业后即使在城市找不到理想的稳定工作,也不愿再回到乡村发展。
(二)职业教育赋能乡村振兴人才培养质量不高
进入新时代以来,随着乡村产业结构的转型与升级,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越来越受到乡村振兴事业的青睐。职业教育特别是乡村职业教育面向赋能乡村人才振兴的第一线,其人才培养质量关系到乡村振兴的推进。[11]因此,职业教育要发挥自身的独特优势,承担历史使命,积极培养数以万计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以满足赋能国家乡村振兴建设的需要。然而在现实中,乡村(县域)职业教育办学条件和办学水平与地级及以上城市举办的职业教育存在较大差距,多数乡村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水平堪忧。从相关学者研究获得[12],大多数中职学校讲授专业课的教师少,讲授文化课的教师多;学校老教师较多,年轻教师较少;课程设置实训课程学时占比偏低,专业理论课学时较多,技术技能培养基本流于形式。职业教育同时承担着管理、育人、培训等多重功能,例如,许多乡村(县域)职业学校除了承担一些社会人员继续教育、农村劳动力、新型职业农民、下岗失业人员、退伍军人、在职职工、老年大学、社区教育等培训工作外,还承担区域内职业技能等级鉴定工作,造成师资队伍总体上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双师型”教师严重缺乏等问题,根本无法满足赋能乡村人才振兴的需求。
(三)职业教育赋能乡村人才振兴培养体系不健全
从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结果来看,我国大约有5.1亿人生活在乡村,占总人口的36.1%。[13]在农村劳动力中,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12.6%,高中文化程度占16.7%,初中文化程度占56.0%,小学文化程度占13.7%,未上过学的占0.8%。[14]因此,从整体来看,我国农村高中以上学历的人员占比不到40%,同时,我国各地区乡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也存在较大差距,职业院校学生群体结构较为单一,其接受新知识、新技能的能力较慢,培养难度较大。因此,并不是简单地在职业教育各相应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前添加农业或者农村等涉农字样,就能够实现乡村人才培养。职业教育缺少围绕乡村发展的全产业链布局,缺少针对乡村产业新业态变化及时调整专业动态管理机制,缺少乡村发展全产业链与专业群的有效衔接,培养出来的人才不能满足乡村振兴的需求。在乡村振兴人才培养过程中,职业教育要保证课程体系中课程前后的科学合理衔接,明确乡村人才发展通道,为乡村人才培养的专业化与可持续化发展提供根本保障。但是,培养对象的特殊性使得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在培养目标、功能定位、培养方法等方面面临诸多挑战。
1. 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缺乏乡村人才需求的针对性。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清晰与否,直接影响乡村人才培养质量。过去,职业教育对培养服务乡村振兴这一后备力量相对不足,主要倾向于培养面向服务城市建设与发展的人才。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对象的主体是普通学生群体,其生源主要来自于普通高中及少量中职学生,形式相对单一,其培养目标是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当下,职业教育赋能乡村振兴,其培养对象来自于不同地区、不同层次的普通农民、新型职业农民、下岗职工、退伍军人等乡村劳动人员,其培养对象多数为低文凭的弱势群体,对实用人才的需求多样,对知识结构、技术技能水平需求也有差异。加之许多乡村职业教育办学目标存在“普教化”倾向,学生在校所学的大多数是专业基础文化知识,对岗位职业技能的实践训练严重不足,偏离了职业教育办学规律,导致乡村职业教育办学特色不鲜明,吸引力不足。
2. 人才培养功能定位不清晰,且深入一线调研不深入。职业院校对乡村振兴人才所具备的综合素养了解不到位,针对性不强,大多数职业院校还是以普通学生群体专业人才培养为主,缺乏深入了解乡村振兴真正需要什么类型的人才以及人才质量规格、[16]乡村人才应该具备哪些工作能力及以这些能力应该具备什么样的标准和水平等,导致乡村振兴人才的培养目标与对乡村振兴人才的实际需求不符,培养出的人才为乡村振兴服务发挥成效不够明显。
3. 人才培养方法较为单一,教学方式吸引力不足。目前,职业教育赋能乡村人才培养多以理论知识讲解为主,深入田间地头的实践操作性课程较少,对虚拟仿真、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不够,缺乏用手机短视频、网络直播等线上教学方式方法,不能满足当代乡村人才随时方便参与、想学就学的教育需求。
(四)职业教育赋能乡村振兴人才的教学资源不优质
目前,乡村振兴亟须大批“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这也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职业教育赋能乡村振兴人才需要的主体。除一些涉农专业以外,与乡村振兴息息相关的现代信息技术、市场营销、电子商务、现代物流、旅游管理、智慧养老等专业越来越受到乡村振兴人才的青睐,但是现实中,职业教育赋能此类人才所需教学资源严重不足。
1. 现有课程资源中的课程内容相对陈旧。首先,职业教育中的相关课程内容依然按照传统教学模式进行专业设置,未能根据乡村人才实际需求做出相应调整,涉农专业与其他服务乡村发展的专业之间割裂情况较为严重,忽视了相关专业在赋能乡村人才振兴中的地位和作用,一些职业教育管理人员片面地认为涉农专业才是培养乡村振兴所需的人才,缺少职业教育涉农专业群与乡村产业链结构协调性的建设;其次,“农业+”专业(群)在职业教育建设中没有得到高度重视。课程资源更新不够及时,大多数课程资源与乡村人才实际需求相脱节,偏重理论知识,新知识、新技能融入较少,无法为乡村振兴“一专多能”型人才提供优质的、前沿的多样化教学资源;最后,现有课程资源对乡村振兴的人文素养及工匠精神教育重视不够,缺少对乡村人才创新创业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培育。乡村振兴既要塑形,又要铸魂,如教学资源中对乡村人才“爱农”“知农” “兴农”情怀的教化和熏陶能力不够,教学资源缺少对道德情操和优秀传统农耕文化蕴含的人文精神教育,大多数课程资源内容仅注重对乡村人才某一领域理论基础知识及技术技能的教育,缺少全面性,致使培养的乡村人才与服务乡村振兴的热情不高、后劲不足。
2. 缺乏“双师型”教师团队。教师是开展一切教育工作的基础,对于职业教育而言也是如此,再加上职业教育的特殊性,对教师教学能力要求更高,而乡村依然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洼地,且具有理论基础知识与实践技能教学于一体的“双师型”教师不足,乡村职业院校的教师培养和培训体系尚存在先天缺陷,教师在专业知识、生产实践等方面存在系统性结构失衡,同时还存在教师学历水平总体不高、专任教师数量严重不足、生师比偏高等问题,难以满足赋能乡村人才振兴的需求。
三、职业教育赋能乡村人才振兴的实施策略
(一)瞄准乡村振兴的人才发展所需
职业教育要从乡村人才的实际需求出发,找准乡村振兴的人才需求定位,精准对接乡村振兴中农业产业升级、乡村经济转型、乡村人员素质提升等需求,以提升乡村人员文化基础教育和专业技能水平。
1. 职业教育要将“农业+”专业群建设作为赋能乡村人才振兴的主要渠道。乡村人才培养最终还应落在专业建设上,要围绕乡村发展全产业链布局,针对乡村产业新业态发展及时调整专业办学方向,使专业群与乡村发展全产业链衔接。专业建设是实现乡村人才振兴的有力支撑[16],只有建立完善的“农业+”专业群培养模式,才能为乡村振兴提供根本的人才保证。同时,职业教育要围绕乡村主导产业及乡村特色产业做好“农业+”专业群的规划。
2.职业教育的乡村人才培养方案要“接地气”。职业教育赋能乡村人才振兴,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是关键。将乡村发展实际所需作为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依据,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前要充分做好乡村人才实地需求调研和论证,以体现乡村人才文明乡风、人文素养、管理能力等综合素养提升为方案实施目标,以推动乡村人才振兴发展的实际效果及群众满意度为方案评价标准。
3. 加强职业教育专兼职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队伍水平。高水平师资队伍是实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前提,打造一支知识渊博、实践教学能力强的师资队伍,确保职业教育教师教授能力与赋能乡村振兴人才的发展需求相适应,从而为乡村人才振兴提供坚实支撑。加大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注重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提升,从而为乡村振兴提供优秀的技术技能人才。职业教育要注重外部引进和内部培养“双师型”教师,摒弃“唯学历”“唯论文”“唯职称”“唯奖项”等教师评价标准。积极聘请行业企业能工巧匠、农业技术能手(师傅)或者乡村技艺大师等担任专业实训课、实践课教学任务,并强化他们“爱农”“知农”的理想信念,进而保证教学的连贯性。
政府机构、农业农村部门要统筹、健全工作机制,做好乡村人才振兴的协调和规划工作,形成乡村人才振兴工作合力,同时要做好当前乡村人才振兴的发展需求的摸排。一方面,政府及农业农村部门要深入不同地区调查乡村人才学习需求、学习基础和学习环境等情况,掌握乡村人才振兴发展需求清单和存在的问题,系统性设计乡村人才振兴发展规划,建立乡村人才振兴成长的培育、培训工作机制,提升职业教育教学资源利用率;另一方面,政府机构、农业农村部门要充分发挥其在职业教育和乡村人才需求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做好重点地区、重点产业乡村人才振兴需求调研和研究工作,解决职业教育赋能乡村人才振兴中的难题,使职业教育与乡村振兴人才之间实现无缝衔接。这样既能根据乡村产业转型升级和乡村人才需求变化及时调整赋能乡村人才培养目标及方向,又能为乡村人才创设良好的学习需求,提升乡村振兴人才的赋能效率。
(二)创新职业教育赋能乡村振兴的人才培养体系
1. 建立持续的、创新性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策略。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不是短时间所能解决的,而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的工程。因此,职业教育要注重对乡村人才培养的一体化思维,而非碎片化、暂时性的培养。职业院校要把乡村人才的培养作为自身学生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规范的、科学的管理和培养机制,明确其入学条件、程序及标准等要求;职业院校要在专业设置、培养模式、学制设置、课程替代、教学管理等方面为乡村人才振兴提供多元化的学习选择模式,为乡村人才振兴的“一专多能”型人才提供多元“绿色”的上升发展通道,不仅关注乡村人才经济收入水平提高,还要注重其法治意识、生态意识、治理水平、文明乡风等的培养。
2. 深入推进中职教育、高职教育一体化建设。职业教育要积极与地方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相关院校、行业企业建立密切联系,共同促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推进中高职教育一体化建设,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满足乡村人才振兴的多样化发展需求。[18]中高职院校应在乡村人才振兴所需的专业设置、培养模式、教学方式、课程体系、教学管理、职业技能训练等方面做好彼此之间的沟通和协调工作,实现中高职院校人才培育的有效衔接。在培养模式上,可探索开展“2+3”或“3+2”等衔接办学培养模式;在课程设计上,中高职课程内容设计要体现前后的接续性和差异性,要避免所开设课程的重复性,保证乡村人才所学专业基础知识和技术技能的递进性和层次性;在教学方式上,中高职教育要结合各自学习阶段专业特点进行理论和实践教学,对中职学习阶段的学生要筑牢专业基础知识,加强其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对高职学习阶段的学生要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3. 加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相互融通。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及乡村产业结构不断转型升级,乡村振兴建设对高素质各类型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因此,乡村振兴人才选择继续深造的意愿越来越强烈。新《职业教育法》以法律的形式明确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融通,促进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学习成果融通、互认。[19]因此,以国家资历框架建设为契机,构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纵向贯通、横向互认的现代教育体系,通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采取弹性学制、全日制与部分时间制结合等多种形式,为乡村人才培养建设更加完善的教育框架,同时也为乡村人才打通学历提升、职业晋升的通道,更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乡村人才振兴的需求。开展乡村人才继续教育,保障乡村人才学习渠道也是建设学习型社会、构建终身学习体系的重要体现。乡村人才完成规定的学时后可取得相应的学分,经学校认定后以学分的形式计入学生学习档案,符合规定条件的可转换为对应学历教育的课程学分和成绩,通过考试获得相应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或职业资格证书),并按相同或相近课程的替代原则进行学习成果的有效积累与转换,达到一定规定学分要求的,可获得接受高一级别学历教育的机会,这样既能激发、调动乡村人才的学习积极性,又为乡村人才提供继续深造和终身学习的机会。
(三)创新职业教育赋能乡村振兴的人才培养模式
1. 要充分发挥多元主体赋能乡村人才培养的作用。《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要引导行业企业深度参与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促进职业院校加强专业建设、深化课程改革……,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20]因此,职业院校要积极与政府机构、科研院所、乡村集体、行业企业等机构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不断创新乡村人才振兴培养模式,真正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根本。如,政府发挥引导作用,以市场为纽带提供资金支持,形成“政府支持为辅+市场引入为主”的资金支持模式。职业院校可根据乡村产业发展实际需求,与乡镇行业企业、乡村集体合作,构建区域产教融合共同体,开展“订单班”或“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既保障其就业岗位,又消除他们的未来就业之忧;加强乡村人才振兴的实践培育,依托乡镇集体、农业企业等平台,共同搭建一批实践实训教育基地,拓展乡村人才振兴实践空间,促进校园与乡村有机结合,从而不断强化人才的实际应用能力,促进乡村人才全面发展。总之,通过多方协同配合,为乡村人才振兴搭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育人平台。
2. 构建分层分类乡村人才培养模式。依据各类人才身心发展规律,结合乡村人才的发展需求,构建涉及职业技能习得、职业素养、专业知识学习等工学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分类分层开展人才培育工作。对于与乡村第一产业相关的涉农人才,如当地畜禽养殖、农作物种植、果树育苗等,在不耽误乡村人才农业生产前提下,实行“送教下乡”“送技上门”,把课堂搬进田间地头,就近提升他们的农业科学生产技术技能;对于乡村第二产业生产过程中的一线技术人员,注重乡村产业生产规律,实施工学结合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在进行理论教学的同时,注重实践实训教学,强化技术技能等实践操作能力的培育;对于参与乡村振兴行业的相关人才,不仅要注重专业技术技能教学,还要注重思政教育、人文素质等方面的教育,培养他们热爱乡村、扎根乡村、奉献乡村的精神。
3. 积极推广“互联网+”线上教学在乡村人才培养中的应用。充分利用数字化技术,“互联网+”线上教学可有效减轻乡村人才学习的经济成本,也可为不同的人才提供差异化的培育方案。一方面,为乡村振兴人才提供弹性的个性化学习方式,学习者可依据个人学习时间、学习爱好、学习空间,只要有需要学习的知识,就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另一方面,降低乡村人才接受职业教育的费用,减轻乡村人才学习的经济负担。进行“互联网+”线上教学时,可以通过远程教育、公众号等形式上传专业教学内容,使手机成为乡村人才学习的“新农具”,让学习者与教师随时进行一对一的沟通和联系。同时,更加注重师生之间的互动,满足学生不同内容、不同阶段学习的需求。当然,线上教学还需要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探索和优化,对适合采用“互联网+”线上教学的部分课程,可以大力提倡与推广;对于部分侧重实践操作性较强、不适合线上教学的课程要实施线下实践教学,并采用微视频、虚拟仿真等方式进行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四)优化职业教育赋能乡村振兴教学资源
1. 注重强化课程资源的导向性。目前,经过多年的努力,职业教育虽然培养了数以万计的乡村振兴发展所需人才,但受乡村自然条件限制,大多数培养出来的人才不愿意回到乡村就业或创业,即使有一部分人才回到乡村发展,也是临时进行“过渡性镀金”或“基层锻炼”,存在“人在乡村心在城”的现象,并没有真正地想留在乡村去推动乡村产业发展,这反映出乡村人才的思想认知方面尚未与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形成契合。为此,应在课程资源中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地方文学历史、民间艺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科学致富观等思政元素融入专业教学活动,让乡村人才主动爱农、积极为农、致力兴农,逐渐认识到在乡村工作不再是过去风里来雨里去、汗流浃背的原始农耕模式,新时代的乡村环境已经发生了改变。现在与乡村相关的农业种植业、养殖业、畜牧业、加工业、渔业等乡村产业正如火如荼地发展,乡村振兴步伐大步前进,只要愿意扎根乡村、服务乡村及在乡村就业创业的人员,同样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也同样可以展现自己的才华。
2. 加大职业教育课程资源的整合力度。职业教育要以“农业+”专业群为核心建设,一方面积极与兄弟高校、农业类院校、科研院所、乡镇各行业企业等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提高校外各相关机构课程资源的引入力度,为职业教育提供优质课程教学资源;另一方面加强校内各专业课程教学资源的整合与深度融合,使其充分发挥有效作用,实现课程资源共建、共享。通过不断从外部引进优质课程资源、在内部有效整合和融合相关资源,构建一套信息互通、资源共享的协同发展模式,促进课程资源不断更新迭代,确保课程资源的时代性、应用性和实践性。
3. 大力推进数字化课程教学资源建设。职业教育要基于乡村人才振兴的实际诉求及成长规律,发挥职业教育培养乡村人才的先天优势,充分利用数字化教学平台,以数字化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积极推进课程教学资源的数字化建设,提高课程数字化教学水平,从而提升乡村人才的学习便利性和知识前沿性。政府部门加大对课程教学资源数字化建设的资金投入力度,引入较为前沿的、先进的农业现代化数字化资源平台与数字技术,将其融入到乡村人才培育的全过程之中,从而不断强化乡村人才培养的内容与形式,提高课程教学资源的有效利用率,满足乡村人才的学习之需。
(五)建立职业教育赋能乡村振兴人才激励机制
1. 国家应出台参与职业教育的倾斜政策。由于大多数乡村距离城市中的职业院校较远,交通不太便利,乡村人才经常往返于城市和乡村之间接受职业教育所负担的费用相对较高。同时,乡村人才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对接受职业教育的认知程度不是太高。因此,政府应为接受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人员提供学费减免和补贴等政策,这样一方面可以减轻他们接受职业教育所承担的学习费用,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倾斜政策,勉励他们认真学习,提高自身技术本领,还可以激励更多的乡村人员积极参与到职业教育学习当中,为乡村振兴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同时,国家应为服务乡村振兴的人才单独设置一定比例的学历提升定向招生计划,例如,在乡村工作5年(或8年)以上,允许他们可以报考高职、本科及更高层次的学校,为他们的学习成长提供一定的保障。
2. 建立职业教育赋能乡村振兴人才的激励机制。目前,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发展程度仍差距较大,乡村的生活环境、乡风文明建设、生态环境及其教育、医疗等基础设施条件与城市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要使乡村振兴人才任劳任怨地扎根在乡村,服务乡村、建设乡村,仅依靠职业教育本身还远远不能实现预期目标。第一,要给乡村人才提供实实在在的政策红利,如薪酬待遇、交通补贴、职称评定、乡村就业奖励、创业贷款优惠、在“评优”“考公”“提干”等服务保障和激励制度上做“加法”,同时要给予各级各类乡村人才必要的精神激励,如表彰和授予荣誉称号,引导其为乡村振兴干事创业,吸引更多人才投身到乡村振兴当中;第二,提升乡村公路、供水、供气、环保、教育、医疗、网络、物流、文化、商业等基础性建设,推动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逐渐缩小与城市发展的差距,使乡村人才在乡村工作也同样能享受到与城市一样优良的基础设施条件;第三,营造良好的乡村人才振兴氛围。要弘扬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美丽的社会风尚。“劳动光荣”的社会氛围是职业教育赋能乡村人才振兴的重要基础。[21]加大宣传、推广职业教育赋能乡村振兴的成功经验、人员事迹和典型案例的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振奋乡村人才的精神,打破他们固有的社会偏见,让更多的人员充满对未来乡村振兴美好的期待,激励他们参与乡村振兴的热情和信心,同时对服务乡村、扎根乡村人才的先进事迹加大宣传力度。
3. 完善乡村人才评价标准。一方面要改变过去以唯学历、唯科研论文等做法,只要是一心一意服务乡村、建设乡村、发展乡村,并在乡村行业产业领域内做出较大贡献,都是乡村振兴所需要的人才,都应纳入乡村振兴人才评价体系当中;另一方面建立完善的乡村振兴人才职称评定与晋升体系,根据乡村人才的业绩开展人才评价,在职称评定、评先评优、职务晋升等方面优先考虑,在全社会营造一种热爱乡村人才的良好社会氛围。特别是对于从事乡村振兴的贫困偏远地区及条件相对恶劣的乡村人才,更要关注并给予特殊评价倾斜。
结 语
职业教育作为赋能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类型教育,与乡村振兴人才联系最为紧密、最为直接,是赋能乡村人才振兴的新引擎,可以切实解决乡村人力资源短缺、村民素质不高的问题。职业教育担负了更多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在赋能乡村人才振兴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满足新时代乡村振兴对各类人才发展需求,更好地服务于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要将职业教育与乡村人才振兴进行有机结合,协调发展,为乡村振兴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乡村振兴提供更有力的人才和技能支撑,使乡村经济得到长足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新华社.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 2018(05):4-16.
[2] [21]国务院. 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18(05):9-16.
[3] 新华社.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21(07):22-28.
[4] [20]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EB/OL].(2022-04-21)[2023-7-26].https://www.gov.cn/xinwen/2022-04/21/content_5686375.htm.
[5] 新华社.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21(07):8-12.
[6]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党的二十大报告[EB/OL].(2022-10-25)[2023-7-21]. https://www.gov.cn/xinwen/2022-10/25/content_5721685.htm.
[7] [8][13]徐春梅,吕莉敏.职业教育服务乡村人才振兴的价值追求与功能定位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2(12):32-37.
[9] 陈明霞.职业教育助推乡村人才振兴的价值、问题与对策[J].教育与职业,2022(01):21-27.
[10] 刘宝民,张志增 职业教育助力乡村振兴的政策依据、内涵与保障.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22(10):12-18.
[11] 郭金梅. 职业教育赋能乡村人才振兴的内在机理与路径[J].河北职业教育,2023,7(02):10-14.
[12] 瞿晓理.职业教育“赋能”乡村振兴:实践与优化[J].职业技术教育,2021,42(13):59-64.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第七号)[EB/OL].(2021-05-11)[2023-6-26] https://www.gov.cn/xinwen/2021-05/11/content_5605791.htm
[15] 国家统计局:2021年大专及以上学历农民工占比为12.6%[EB/OL].(2022-04-29)[2023-6-28] [Z].https://cj.sina.com.cn/articles/view/5115326071/130e5ae7702001nr7u.
[16] 马建富,蔡巧燕.助力乡村人才振兴:职业教育发展的理念、作为与策略[J].职业技术教育,2021,42(18):7-12.
[17] 谯欣怡,覃红羽.农村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教育逻辑、实践困境与发展对策[J].成人教育,2022,42(11):60-66.
[18] 林克松,刘璐璐.后扶贫时代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角色困境及行动策略[J].职教论坛,2021,37(11):36-42.
[19] 王志远,朱德全.职业教育高质量服务乡村振兴的逻辑证成与发展路向[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44(02):205-212.
[22] 朱德全,曹渡帆.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空间逻辑——基于对乡村空间分异格局的审视[J].职教论坛,2021,37(11):3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