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紫蕊 戴心雨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程度的提高以及互联网等新兴技术的发展,国外文化的冲击让青年逐渐遗忘了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民俗文化的影响力逐渐减弱。而通过探寻,本文试图全面了解刘圩镇斑山的文化景观和民俗,将创新与实践相结合,以激发民族自信,增加民族自豪感、认同感,同时发展文旅产业,赋予斑山文化景观时代魅力,焕发新的生机。
类型多样的斑山文化
斑山又名为斑峰,总高度达11.5米,坐落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刘圩镇刘圩街东北1里,是当地非常有名的景点之一。民国《邕宁县志》记载:“县东南百里,全山皆石,颜色铁红,杂以青黑色,故名斑峰。山有三峰隆起,登巅而望,四下低平,颇有独尊气势。”从光绪年间到今天,经过一百余年的沉淀、充实、发展,围绕斑山已经形成了多种类型的斑山文化,经过笔者发掘调查,认为主要有自然景观、红色文化、书院文化、音乐文化和民俗文化等几个方面。
一、自然景观——马鞍湖
马鞍湖是一个天然湖泊,湖形独特。一湖分为两侧,好似马鞍两侧,两侧风景各不相同,故由此得名马鞍湖。数十年来,马鞍湖的旅游价值一直没有被人发掘,养在深闺人未识,但当地的村民们却对马鞍湖有着深厚的情感。马鞍湖原是郁江—邕江的一条支流,1957年,周边村庄为了灌溉农作物,便兴建了马鞍水库,水库的建立养活了周围流域的人民。整个马鞍湖面积约1500亩,水深5~6米。古人信奉山有神仙,水有神龙。当地曾有一个故事,传说当年有一位神仙带着小白龙来到斑山后被斑山的秀美风景所吸引,便打算长居于此。为了自己的小白龙也能有一片栖息之地,神仙便创造出了一个美丽的湖泊,这就是现在的马鞍湖。马鞍湖碧波荡漾,风光秀丽,白鹭翻飞,政府也有意向将其打造为一个休闲、养生的旅游胜地。
二、红色文化——斑峰烈士陵园
刘圩镇斑峰烈士陵园位于刘圩镇刘圩村罗坡斑山脚,占地面积400平方米,这里安葬着5名烈士,分别是黄金多、何福谦、马焕章、孟繁新、王起山。1964年11月,南宁县刘圩区(2005年改为青秀区)将他们的骨骸安葬于此,并在此立碑让后人永远铭记。2013年1月,当地对斑山革命烈士纪念碑进行了重新修缮,以便人民群众更好地缅怀英雄先烈。
为进一步加强烈士纪念设施保护管理,政府部门有意将其打造成青秀区红色教育基地,将红色基因融入血脉,让英烈精神薪火相传,表达了对英雄们的深切缅怀和对现代青年们的深情关切,要发扬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优良传统,自信自立、守正创新。
三、书院文化——斑峰书院
斑峰书院是刘圩镇当地一座保存较为完整的古建筑。因靠近一座名为斑山的独具特色天然砂页岩巨石,所以书院便取名为斑峰书院。它是由黄玉吾等刘圩镇乡绅与村民于清光绪四年(1878)集资建成。斑峰书院的教学活动与社会功能主要分为讲学、藏书、祭祀三大类。潘文藻(蒲庙良信那祚村人)为斑峰书院的主讲。1998年,斑峰书院被列入南宁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7年,斑峰书院被公布为广西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早年间斑峰书院有着一榜三举人、一门三进士的佳话。这三名举人分别是钟德瑞、谭夜园、梁润堂,三魁同榜。三进士分别是钟德祥、钟德瑞、钟刚中,两代三人均为恩科进士,这在广西科举史上实为绝无仅有,钟氏家族也由此成为广西科举家族中的名人。
虽然斑峰书院已经经过了百年的洗礼,但是至今仍在发挥它的作用,每逢国庆与春节,书院都会举办书画展且有众多人来参加活动。斑峰书院与斑山、马鞍湖相映成趣,以“一山一湖一书院”的格局,构成刘圩镇最迷人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组合。斑峰书院作为庙堂式古建筑,古朴雄伟,书香气息浓厚;其诗词文化历史源远流长,耕读文化传统与人文气息更是浓郁,拥有着深厚的儒学传统。
四、音乐文化——刘圩八音
杜佑《通典乐典》论及八音,乃为:金(钟、镇、饶)、石(磬)、丝(琴瑟)、竹(箫、凳)、鲍(笙、竿)、土(坝、击)、革(畿、雷鼓)、木(祝、敌)八类。而刘圩八音的演奏乐器由二弦、秦琴、鼓、锣、钹、大唢呐、小唢呐、无孔笛(壮族民间乐器)和壮岳鼓等组成,乐器及乐队编制为:一人奏大鼓、一人奏岳鼓、一人奏高边锣、一人奏大饶,多达17人吹奏。刘圩八音通常用于农村的婚嫁、祝寿、新居落成、迎宾等喜庆活动,表达了人民对壮乡文化的自信以及对民族团结精神的自豪。刘圩八音目前收录的乐曲已有一千多首,所奏曲目都源自壮族民间戏曲。著名曲目有《八仙贺寿》《仙姬送子》《大开门》《小开门》《师公调》等。刘圩八音曾因音色优美、曲调婉转受邀到北京、杭州等地表演,受到了各地人民的喜爱和认可。如今,八音已成为刘圩民间艺术知名的文化品牌。
五、民俗文化——斑山庙会
斑山庙会是南宁市刘圩镇附近一带壮族和汉族居民同乐的一项民间习俗。其通常会在每年正月初七举办春季庙会,四月十五举办夏季庙会,在这个传统民间习俗节庆里,镇上人家会准备美味佳肴热情款待八方来客,有舞狮队、八音队以及抬着巨型花炮的队伍走街串巷。这些活动对形成其特色民俗文化起到了重要作用,寄托着人们心中的思念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祝愿人们幸福安康。
斑山庙会的社会功能十分丰富,既可用于村民祭祀,又具有一定的娱乐社交功能。综合体现了壮汉两族多种文化形态,同时又将宗教活动与民间民俗活动进行有机结合,既娱人又娱神,满足了当地居民对信仰的需要,同时又大大丰富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2014年,斑山庙会经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成功入选第五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斑山文化的传承与保护现象
一、部分斑山文化或已消亡,或正在消亡
在不断发展与进步的时代浪潮中,斑山的文化受到了一定的冲击,有些文化已经开始有了消亡的迹象。尤其是像斑山庙会,刘圩八音此类民俗和音乐文化,由于没有固定的介质,此类文化的传承完整度就相对较低。除此之外,刘圩镇由于地处偏僻,近年来还属于比较落后的状态,因此,许多年轻人都会选择去外地发展,导致刘圩八音此类音乐文化仅能在老一辈中流传,与年轻人逐渐脱离。而斑山庙会只在每年特定的时间举行,举办频率不高且程序较复杂,年轻人很少主动操办,参与度不高,因而随着时间流逝,村里老一辈人去世后,一些民俗文化也慢慢消亡了。
二、部分斑山文化被加以创新利用
自2008年以来,刘圩镇根据斑山书院的文化,积极开展乡情教育,创办农家书屋,将书屋的宗旨定为“读者至上,服务第一”并积极贯彻到每一项服务工作中。该农家书屋的创办真正发挥了“为农家”的作用,通过收集当地居民群众的阅读需求,扩大书屋的图书种类,完善知识结构,解决了多年来农村居民看书难、看报难的问题。同时,书屋的创办培养了村民的阅读习惯,提高了他们的知识水平和文化素质。
斑山文化的精神内涵以及开发传承
刘圩镇的斑山文化是独属于这片土地的丰富宝藏,是我们祖先智慧的结晶。它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居民广泛吸收其中的精神养分,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展现出中华民族强大的生命力和丰富的创造力,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多年来,刘圩镇居民对于当地文化遗产努力保护和传承发扬的过程也在无形中加强了大家的凝聚力和家园意识。
南宁市正在有序推进2001年《南宁市不可移动文物保护专项规划》,目前已经通过专家评审。《规划》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工作规划,对南宁市不可移动文物的价值和现状进行评估,对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单位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当前,文旅融合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活跃态势,已成为影响未来文旅产业和区域发展的重要因素。文旅融合发展是推动刘圩镇斑山文化振兴的重要形式,创新推动资源融合利用,打造文旅发展新模式,让诗和远方融为一体。
一、当地乡村与旅游资源优势分析
刘圩镇位于南宁东部,风景优美,文化底蕴深厚。其中我们所研究的斑山有“一山一湖一书院”的自然人文景观和斑山庙会等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是当地丰富且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民间庙会是一种规范化、程式化的信仰仪式,不仅可以为人排忧解难,也可以让人重塑精神信仰。
二、当地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
基础设施较为落后。由于刘圩镇地理位置较为偏僻,到南宁市区暂未开通系统的交通系统,指示牌较少,道路狭窄且没有大型停车场,游客的交通出行存在较大问题。
对于本土文化的挖掘不够深入。虽然刘圩镇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但是景区的整体开发不足,对于本土文化的挖掘缺乏一定的创意和深度,难以让游客发现当地鲜明的特色和文化形象,形成深刻记忆。
三、改善措施
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政府应该加强对当地的重视程度,进一步加大乡村旅游投资和扶持,加快完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的脚步,改善当地交通不便的情况,加快道路建设,提高景区设施规范,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和保障,加快推动乡村旅游发展。
深入发掘本土文化,利用本地优势吸引游客。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利用斑山和马鞍湖这一独具特色的文化景观,发挥自身优势,打造山水度假村,让长期在都市奔波的游客短暂脱离城市的喧嚣,感受绿水青山的宁静与松弛。
运用现代成熟媒体技术让斑山传统文化走入大众视野。面对社交媒体的蓬勃发展,斑山需要找到适应这个时代的发展方式,运用现代技术不需要太多的经济投入且又以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出现,更加方便有效。
广西南宁刘圩镇自然环境优美,人文底蕴深厚,拥有独特的旅游资源。刘圩镇应当积极发展当地优秀的景观文化,以促进我国民俗文化的多样性保护。同时凭借当地遗产文化,引起人们对文化景观的关注,使文化景观与时代接轨,焕发新的生命力。
作者简介:
钱紫蕊,2002年生,女,汉族,江苏南京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科学文化;戴心雨,2004年生,女,汉族,江苏南京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科学文化。本文系2023年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家园遗产视野下广西南宁刘圩镇斑山文化传承与利用研究”(项目编号:202313830037)研究成果。作者单位:广西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