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教育理论下数学教学的探索与研究

2024-06-18 07:16谢建英
新教育·科研 2024年5期
关键词:思政教育小学数学

谢建英

【摘要】文章通过探讨如何结合数学实例培养学生的思政意识,拓展学科资源深化思政教育的方法,以期能够在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探讨逆推法、类比法和模型法的运用,旨在通过体验团队力量、鼓励勇于探索和厚植创新精神,生成更高层次的思政价值,帮助数学教师更好地融入思政教育理论,提高数学教学的思政效果,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关键词】小学数学;思政教育;思政意识

思政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正确的价值观,使其在知识学习的同时,具备社会责任感和创新能力。作为一门学科,数学教学也有着巨大的潜力来推动思政教育的实施。通过本文的探究,希望能够为基于思政教育理论的数学教学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进一步推动思政教育融入学科教学,提升教育质量,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一、结合问题实例,培养学习思政

1.逆推法,启迪批判思维

逆推法是指通过从问题的解决出发,逐步向前追溯问题的来源,引导学生对问题的本质进行思考和批判,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在数学教学中,逆推法可以帮助学生从已知结果出发,逆向推导出问题的解决过程,从而进一步理解数学概念和原理。

教学“表内乘法”时,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基本的乘法表,让他们列出2的倍数,3的倍数等。然后,教师可以提出一个问题:“如何计算某个数字的5倍数?”这时,可以引入逆推法,让学生尝试反向思考,从结果“5的倍数”出发,试图找到规律。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想一想,如果知道某个数的5倍,那么该数是多少?通过这个问题,引发学生思考乘法表内的规律和特点。接着,教师可以提出5×7=35,然后问学生,如果知道某个数的倍数是35,那原来的数是多少?通过这样的问题,学生可以运用逆推法,从结果出发,想办法推导出原数是多少,并讨论不同的思路和策略。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拓展思考的问题,例如讨论为什么乘法表中的数字排列方式是这样的,或者是挑战学生找出乘法表中的某种规律。通过这些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乘法表内的规律。逆推法要求学生逆向思考问题,培养学生对问题的深入思考能力,学生不再仅限于简单的记忆和机械应用,而是能够主动地思考问题的本质。逆推法不仅能够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能培养学生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思考,形成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的习惯。

2.类比法,发展迁移能力

类比法是指通过将不同领域、问题或情境中的共同特征进行比较和相似性发现,从而启发学生发展跨学科的迁移能力。类比法鼓励学生将一个领域的知识、技能或思维方式应用到另一个领域,帮助他们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拓展思维的广度和深度。

教学“三位数乘两位数”时,可以巧妙地应用类比法。上课伊始,教师并未直接展示算法,而是先让学生回忆“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学生信心满满地将已掌握的计算步骤复述一遍,教师在黑板上记录他们的发言。随后,教师在学生复述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如果我们现在要计算398乘以46,我们能运用刚才的思路吗?”学生开始思考,主动尝试答题。他们发现将两位数与三位数相乘,可以类比之前学习的方法,将其拆解成更简单的部分—398乘以40加上398乘以6。教师细心引导,让学生讨论找出类比中的共通之处与必要的调整。他们在探索中体会到乘法的层层递进,同时也加深了对乘法原理的理解。“这就像我们在生活中遇到新情况,也要灵活运用过去的经验和知识来解决。”教师在总结中提出鼓励与启发。通过类比法,学生可以发展迁移能力,使得他们在学习新知识时更具有灵活性和巧妙的应变能力。

3.模型法,激活建构意识

建构法旨在通过学生自主参与、探索和建构知识,促进他们的认知和思维能力的发展,建构意识指学生对于学习内容进行主动构建和整合的能力。该方法强调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引导者,通过提供问题、情境、资料和工具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

学习“正方体和长方体”时,教师准备一些可以拼装成正方体和长方体的学具,比如木块、纸板等。然后向学生展示这些模型,引导他们观察并比较两种不同几何形体的特征,可以让学生先观察正方体的特征,比如所有的棱都一样长,所有的面都是正方形等;然后再观察长方体,比如有两对相等的面,但相邻的面不一定相等,等等。接着,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际的操作,让他们用模型搭建或拼装出正方体和长方体。学生可以通过自己动手操作,感受正方体和长方体的立体感,加深对这两种几何形体的理解。在学生掌握了模型的基本特征后,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分析和比较两类几何形体的异同。例如,可以让学生比较正方体和长方体的边、面、顶点的数量,然后引导他们总结出正方体与长方体的区别。

二、拓展学科资源,深化审美思政

1.观察实物图案,引导抽象想象

通过观察实际物体或图案,学生深入了解其形状、结构、变化等特点,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抽象思维和想象力的训练。这个方法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使他们能够从实际的图案或问题中发现规律,并能够将这些观察得到的规律应用到其他类似的情境中。

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时候,教师可以准备一些与长方形和正方形相关的实物图案,例如铅笔盒、纸箱、画框等。让学生观察这些实物,并思考它们的形状特征和属性。通过观察实物,学生可以直观地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外形特征以及它们的相似之处和区别。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抽象思维,鼓励他们尝试将实物图案抽象成几何图形,并进行比较,教师可以提问:“你观察到的纸箱或者画框的形状是否可以抽象成长方形或正方形?它们的边长和角度是否相等?”学生通过思考和比较,逐渐理解到长方形的对边相等且互相平行,而正方形的四条边相等且四个角都是直角。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的引导。例如,可以让学生举一些日常生活中存在的长方形和正方形,如校门牌、书桌、窗户等,引导学生将这些实物图案与抽象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相联系,加深他们对几何形状的认知。

2.赏析经典作品,感知逻辑美感

通过细致的观察和深入的思考,教师引领学生理解并欣赏经典作品中所呈现的逻辑结构和美学价值。通过对经典作品的细致观察,包括图画、音乐、文学作品等,理解作品所表达的内在逻辑和结构,理解作品背后的逻辑规律和美学原则。

当学习“有余数的除法”时,选取《西游记》中孙悟空与红孩儿的故事情节作为素材。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赏析这段经典的故事情节,并提出一个与有余数的除法相关的问题:在孙悟空与红孩儿的战斗中,孙悟空每次打红孩儿都可以剩下2个桃子,如果我们知道孙悟空打红孩儿总共打了15次,那么他共享受了多少个桃子?这个问题涉及到有余数的除法,学生需要运用除法的知识计算出孙悟空所享受的桃子数量。通过这种教学方法,学生不仅可以加深对有余数除法的理解和应用,同时也能培养学生对逻辑关系以及文学作品的赏析和理解能力。通过与经典作品的结合,学生可以感受到数学在现实生活和文学作品中的应用,培养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动力。

3.融合艺术教育,涵养生活情趣

在数学教学中将艺术与生活相结合,通过艺术教育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能力,让学生在审美和创造中得到生活情趣的提升与享受。融合艺术教育的目的是通过艺术的审美体验,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他们对美的敏感度和热爱。

在学习“圆”时,首先,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欣赏一些艺术作品中使用了圆形元素的例子,学生可以观察并描述这些作品中圆形的使用方式。接下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手工制作来表达圆形的美感和运动感,学生可以使用不同颜色的纸张切割出圆形,可以将这些圆形组合在一起,创造出动感和层次感。他们可以运用不同的技巧和材料,如折纸、粘贴、彩绘等,使作品更加丰富多样。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设计一个主题或故事,并在手工制作中表现出来。例如,他们可以创作一个以圆形元素为主题的立体装置,通过布置和圆形相关的方式,表达出一个故事情节或主题意念。此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在手工制作中运用不同的色彩和纹理,以增加视觉效果和表达力。通过这样的艺术创作活动,学生可以在学习“圆”的过程中,培养对艺术的欣赏和理解能力,同时涵养生活情趣。通过数学教学引入艺术元素,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同时体会艺术的美。在数学教学中注重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引导他们用艺术的方式表现数学概念,通过绘画、雕塑等形式呈现数学概念,增加学习的趣味性。

三、设计主题活动,生成价值思政

1.游戏活动,体验团队力量

在数学教学中,通过设计和组织有趣的游戏活动,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和感受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在游戏活动中,学生需要分工合作、制定策略、与团队成员充分沟通等,通过共同努力来解决游戏中的问题和挑战。

在学习“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由3-4名学生组成。教师为每个小组准备一套小数加减法的题目卡片,其中包括一些简单的加法和减法运算,例如0.5 + 0.3,0.8 - 0.2等。每个小组的题目卡片都不同。每个小组选出一名队长,其他成员则是队员。队长负责抽题并解答,队员则协助进行计算和讨论。教师设定一个时间限制,比如10分钟,小组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尽可能多的题目,并将答案写在纸上。时间结束后,教师收集每个小组的答案,并逐一核对正确与否。教师宣布得分最高的小组,并给予奖励。通过这样的团队游戏活动,学生可以在小组中相互合作,共同解决小数加减法的题,他们需要相互交流、协作和分工,以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尽可能多的题目。这样的活动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对小数运算的理解和熟练度。游戏过程中,学生需要一起讨论、制定调查计划,分工合作,共同解决实际的数学问题,从而加强团队合作力量。

2.实验活动,鼓励勇于探索

教学中,教师通过设计和组织实验活动,鼓励学生主动、积极地进行实践探索和自主学习。实验活动可以让学生亲自动手,通过观察、操作和实践来探索和发现数学规律,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在学习“条形统计图”时,教师可以布置一个实际问题,例如让学生对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进行调查,并统计每个运动项目的喜爱程度。为了更加生动,可以使用小球或其他图形来代表喜爱程度,如每个学生用一个小球投入不同高度的容器中。学生进行实验,根据调查结果,用不同长度的条形表示每个运动项目的喜爱程度。学生可以使用彩色纸、绘画等材料来制作条形统计图。他们可以根据实际调查数据,调整条形的长度和高度,使图像更准确地反映喜爱程度的差异。在制作完成后,学生可以互相展示自己的条形统计图,并进行讨论和比较。教师和学生一起分析图像,比较不同运动项目之间的喜爱程度,并回答一些问题,如哪个运动项目最受欢迎,哪个运动项目最不受欢迎等。最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分享他们在实验中的观察和发现,促进学生的思考和交流。通过这样的实验活动,学生能够亲身参与制作条形统计图,从实践中学习和理解统计图的制作原理和表达方式。通过实验活动,学生将会通过实际操作来验证和应用数学知识,将更深入地理解数学知识,增强其数学素养。

3.实践活动,厚植创新精神

实践活动是指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实验探索等方式参与到实践中,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中,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能够寻找问题、提出假设、进行实验验证、总结规律,并能够独立思考,并从中获得实践经验和新的思维模式。

回顾“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时,教师设计一个实践活动,要求学生在一定时间内完成一些数字计算问题,并记录下每个问题的解答步骤和答案。在活动中,教师可以提供一些数字例子,例如:54 + 27,82 - 39,69 + 18,75 - 46等。学生需要运用他们所学的加法和减法知识来计算并求解这些问题。学生可以和同伴组成小组,共同解决问题。他们可以尝试不同的计算方法和策略,如分解法、调整法、借位法等。学生完成活动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和分享,让他们展示自己的解题方法和策略。教师可以提出一些拓展问题,让学生挑战运用创新思维解决更复杂的加法和减法问题。学生可以尝试应用数学模型,制定规则或建立关联,以提高计算的效率和准确度。教师鼓励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积极提问、探索和思考,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并加入数字例子,学生能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加法和减法的知识,培养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计算技巧。通过实践活动,学生将能够提升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问题意识和处理事情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力。

通过本文的探究,我们深入探讨了思政教育理论下数学教学的创新方式和方法,未来,我们期待在思政教育理论指导下,进一步完善数学教学内容和方法,使之更好地贯穿于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文世全.立德树人视域下小学数学课程思政实践探索[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3(48).

[2]陈文梅,兰淑.小学数学落实课程思政的实践向度[J].中国教育学刊,2023(04).

猜你喜欢
思政教育小学数学
网络发展对大学生思政教育带来的挑战及应对策略
新媒体在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论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探讨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