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教育的生活美学

2024-06-18 02:44杨九俊
江苏教育研究 2024年5期
关键词:好玩开放

摘要:张颖震老师以美好生活为根本追求,引导学生将教育与生活进行美学连接。他的课堂是开放的,生活是学习的资源,课堂常常超越教室空间,“美术+”的跨学科学习为常态;他的课堂是好玩的,学生体现着主体的参与性、思维的进阶型和情感的愉悦性;他的课堂培育了学生带得走的素养,学生拥有了求知的热情、美术的表达力和审美的人生态度。

关键词:生活美学;开放;好玩;带得走

中图分类号:G40-01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24)05-0051-06

徐州一中有深厚的美术教育传统,李可染先生曾在这里执掌教鞭,朱德群先生曾作为学子在课堂上涂抹点染。而今,国家级名师张颖震老师践行走进教育的生活美学,创生美学浸润教育、美学浸润生活的新画卷。

一、开放的课堂

走进教育的生活美学,意味着生活与美育的融通。在张颖震老师那里,呈现的基本样态就是开放的课堂。

(一)生活进课堂

在颖震的课堂里,既有经典的专业的元素,又有校园生活、日常市井生活的融入。以“一中鉴宝大会”为例,“一中鉴宝大会”是一个专题性的公开展示、交流分享的艺术鉴赏平台,以学生参与组织、学生“出场”为主要表征。“鉴宝大会”课前15分钟,每4人一组,现场抽签,选作品、定顺序、明分工、出方案,后30分钟,每组3分钟“鉴宝”时间,教师稍做补充。“鉴宝”的目标很明确,就是让学生在多元而开放的课堂上成为学习的主人,能够灵活运用费德门鉴赏四步法尝试分析陌生的作品。费德门鉴赏四步法是由美国艺术评论家费德门提出的一种美术鉴赏程序,运用描述、分析、解释、评价四步,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全面剖析一件艺术作品。“鉴宝大会”为学生掌握费德门鉴赏法创造了平台,而其主题则有向生活打开的系列。如“校园文化专场”,颖震带着学生品味校园里的每一处“风景”,石刻碑廊、青铜钟鼎、校史浮雕、老校门、手印墙、灵璧石……这些“熟悉而陌生的作品”通过学生有趣生动的讲述,瞬间被赋予了更多生活美学的神韵,亦让徐州一中这所百年老校有了更多值得挖掘与传承的精神。还有日常生活用品趣味加盟专题,如“生活美学道具专场”。随着笎子、红花布、遮阳伞、垃圾箱的趣味加盟,“生活美学”再次成为课堂的主题,学生在惊讶之余,由衷感慨“艺术还能这么玩!”眼前的这群孩子终将走进社会,走进生活,如果他们今后能将学到的艺术融入平凡的生活,那将是何等的惬意与自豪!艺术不是悬于半空的楼阁,其实就在我们身旁,无时不刻隐藏在平凡的生活中,需要我们以慧心来挖掘,以慧眼去发现。所有的美,都是来源于实践,来源于用心体会,来源于对生活点滴的珍惜,来源于对瞬间和对细节的捕捉,来源于对世界和对人生的热爱。颖震正是在这些方面用心用情。

(二)课堂的多样式

颖震的课堂有时不是美术教室,而是另一个生活空间。如“徐州汉画拓片专场”,他特意将美术课转场于图书馆,让学生身处偌大的文化空间,心无杂念尽情感触汉画的意韵。当学生面对这些精美的拓片,以个性的语言诠释它们穿越千年的“前世今生”,虽不尽完美,却有别于他人。有时上课会调到晚上,理由很简单,为让学生的自主学习方式能够更好地融入美学之境。团市委组织的民间美术进校园活动为“鉴宝大会”提供了绝好的资源。白天的美术课因光线充足而缺少博物馆般沉浸式体验的氛围,颖震于是将美术课安排至晚上,在夜色的“掩护”下徐徐展现艺术品曼妙的影像。课堂还可能就设在大自然、日常原生态的真实情境中。颖震不要求学生在课堂有限的时间里完成一幅“美妙”的作品,而是让他们在室外开放的空间能够畅想到“更多的可能”。课堂学习也可能是主题性社会实践活动,如“行走的艺术”。一所博物馆的价值,不在于教化,而在于启蒙,从云龙山坡的博物馆到云龙湖畔的汉画像石馆,从户部山的明清建筑群到广大北巷的李可染艺术馆,颖震带领学生一路走来,找寻徐州厚重的历史,感触家乡丰富的人文,让“舞动汉风”不再是一种口号,而是实实在在地走进学生的心灵深处,让他们在拓展课外知识的同时,提高自身的艺术综合素养。

(三)跨学科学习

美术+文学。“叶绘四大名著”是一次很有趣的美术课,师生在探讨文学的同时进行艺术创作,以艺术的形式展现文学的价值,文创的过程又彰显着环保的理念。艺术是全面发展的技能,枯叶是自然散落的载体,四大名著则是耳熟能详的经典,当三者邂逅于美术课,便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四大名著的经典场景在原本回归大地的枯叶中重现,孩子们以线描的方式呈现,并对环保观念进行了饱含趣味的实践。

美术+音乐。颖震在讲授《传统与革新——从巴洛克到浪漫主义》这节课时不可避免地涉及名作中的裸女,如鲁本斯《劫夺吕西普斯的女儿》、安格尔《大宫女》、德拉克罗瓦《自由引导人民》等。如何化解这些看似“敏感而尴尬”的话题,让学生能够正确理解画作传达的唯美意蕴?他尝试让学生在不同旋律的音乐疏导与心理暗示下,淡化具象的裸体画面,转而去关注抽象的艺术内涵。音乐与绘画有着最为紧密的联系,当我们闭眼去静静聆听一段熟悉的曲调,心与手会很快很自然地串联在一起,在想象中勾画出不同强度的线条,而这些起伏多变的线条便是我们对艺术最直观、最直白的印象。

美术+话剧。颖震在“鉴宝大会”的基础上又创意出“生活美学剧场”,他要求学生以北宋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为背景,以家国情怀为主题,以生活道具为载体,通过话剧融创去找寻艺术别致的一面。“生活美学剧场”的初衷是让学生在繁忙的课业外找寻生活与美学的关联,再以这种千丝万缕的关系去重塑自我的人文素养与家国情怀。“生活美学剧场”像是一个大熔炉,它可以包罗万象生发多元,启迪学生诸多观察,引发他们更深的思考。

美术+考古。颖震在讲到《中国古代雕塑艺术》时谈及秦兵马俑的发现、挖掘、修复、研究与保护,他发现学生似乎对“洛阳铲”很感兴趣,于是从“淘宝”买来真实的教学“物件”,课后带着学生真实操作了一把。在满足他们好奇心的同时,也让这节课从另一种角度得以拓展。

美术+兵法。颖震在摄影的过程中总结了一些套路与方法,编写了《我的摄影三十六计》,后来又发现,其中有些兵法策略亦可推陈出新,适用于美育课程的创意实践,如欲擒故纵、反客为主、假道伐虢……他将美的沉思折射于自己的美学理念中,再以具体的作品、真实的案例呈现出美最原始的光环。

这些教学实践体现了跨学科的双重特点,内容上有内在的连接,形成新的知识形态;外在的学习方式变革,都是以学生参与为主。在具体实施中他又注意处理好两个关系:一是学科立场,美术与其他学科的“美术+”,都有明确的美术学科的教学目标,指向美术素养的培养;二是引导学生从多学科的视角认识事物,分析问题,创新表达形式。

二、好玩的学习

教学的一个基本矛盾是知识与情感的关系。颖震老师解决这对基本矛盾的切入点,是让美术课变得好玩。

(一)参与性

知识、能力都应有自我建构的过程,通过“参与”,打破主客区分,学习者成为知识(能力)的主动建构者。美术是具有能力属性的学科,更是要“做”、要练、要精益求精的,参与是学习最主要、最基本的方式。

参与是全身心的。美术是一种“手艺”活儿,当然要“做”。颖震的美术课上学生是“做”的,而这种参与是全身心的。首先是身体的、具身的,在此基础上又是身脑并用、认知与情感交融的。比如“灯影剧场”是对艺术底蕴和精神世界的呈现,创作中不仅得其形,更要“神似”。课堂上学生有如身处神话的剧场,传统的师生关系、教学环境、学习氛围在这里发了微妙的变化。看似“随心所欲”的课堂背后有着一条牵引艺术灵魂的主线,那就是让学生在变幻的教学情境中感触艺术多种可能的存在。颖震一直力行充满“动感”的生活美学课堂,希望所有学生能够“做”起来,这种做,既指思维上的,也有肢体上的。在“紧张刺激”的课堂氛围中,每个人都有着明确的任务与分工,学生自然会全程投入,让教学效果事半功倍。光与影、人与布、台前与幕后、理想与现实,在45分钟的时段里交错与转换,一布相隔,演绎的却是两幕不同的“艺术人生”。

这种参与是融入生活美学的。日常生活现象都成为审美的对象,身体也成为审美表达的有机组成。比如“掌上四大名著”,将身体作为一件艺术作品的一部分,也是生命的一种呈现方式。在掌心作画是孩子们小时候最爱的涂鸦,重拾顽童之趣提笔作画,此时此刻,学生的双手既是绘画的主体,又是创作的对象,承载了更多生活与美学间的微妙转换。细细的笔尖在手中舞动,线条时而圆滑时而尖锐,时而细腻时而粗犷,经过一段“美丽的挣扎”,竟也呈现出一幅绝美的图画。绘画不一定拘泥于装裱格调,也不必对工具与材料有着过分的苛求,或许简单的手绘也有着别样的魅力与收获。

这种参与还可以包含参与教学过程的设计与组织。如“名画·连环话”,“名画”指美术教室周围布置的28张印有中外名画的挂布,而“连环话”则是引导学生用生动的语言、逻辑的思维、丰富的想象、深刻的内涵去选择挖掘至少3幅“风马牛不相及”的名画关系,在有限的3分钟里创意表达一段简短而完整的“思创”故事。这项任务对于学生又是一次挑战,相较先前的“鉴宝大会”与“生活美学剧场”,“名画·连环话”显然更复杂些,要求也更高,看似游戏化的过程实则考验学生的综合能力与人文素养。眼前的这些画布内容大多源于高中美术教材中的艺术经典,当它们以大尺寸高清的美学道具出现于美术课堂时,便即刻被赋予了值得品味与研究的价值。任务布置下去,每位同学都很认真,全心投入其中,生怕自己在台上没能展示出优秀的一面。学生们即兴的表达既天马行空、无拘无束,又深入浅出有理有据,将学科知识、校园生活、时政热点等话题巧妙融入其中,用一组画呈现出一个人不一样的文化底蕴与精神世界。

颖震常在课堂上说,高中有限的美术课不可能讲完课本上所有的内容,却可教给学生诸多认识美的方式与方法,这样他们就会在生活中主动地浸润美,进而懂得融合所学,最后以参与者的身份来创造美。

(二)进阶性

颖震的美术课是带领学生通过浸美、研美、创美拾级而上的。浸美是基于真实情境的,是在情境场景中感受美。如“行走的艺术”引导学生在研学过程中由外而内地去感叹;“鉴宝大会”则是让学生学以致用,在课堂上敢于表达对身边艺术近乎直白的理解与判断;“摄影三十六计”则是以另一种“出圈”方式将艺术之美带出课堂,试图以生活为趋向探讨美学的课题。研美则是要运用探究性、研究性的学习方式,将审美与思维发展融合起来。当学生初步理解了摄影的美学意义,再学以致用,以光影剧场为舞台,真实体验艺术带来的快感,便也成就了“光影剧场”的教育价值。“名画·连环话”亦是让学生在理性表达的基础上能够有个性而深刻的思考。创美其实就是一种理想化的“邂逅”,这里的“邂逅”是艺术探寻的至高境界,学生将毕生所学融于自身,在美的基础上发现与表达更高层次的美。校本课程《舌尖上的汉画》正是一个样例。

《舌尖上的汉画》学生们都很喜欢,在美术教室品味“艺术”的同时,也享受着快乐。在他们心中,艺术似乎不再是博物馆中深沉而严肃的经典,也不再是课本上的图片,而是近在咫尺、如影随形的生活点滴。课程缘起央视策划的一次活动,几所学校根据节目组要求通过创意呈现出一本“奇异的书”。在此过程中,颖震老师团队创意的《中国徐州汉画壮馍典藏》脱颖而出,成为一本可以“吃”的书。它将徐州的汉文化与食文化通过传统书简的形式串联在一起,把传统美育中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汉文化、有情有义的徐州精神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融合,通过以劳育美,提升学生的审美品位和人文素养。汉画壮馍的横空出世让人眼前一亮,活动结束后,观众怎么也没料到,他们的作品会在比赛现场分而食之,既环保又卫生,更重要的是理念上的革新,原来文化是可以“吃”的,艺术是可以“品”的。当《舌尖上的汉画》以连环画的形式华丽呈现时,再次刷新了孩子们对文创的认知。艺术就是这样有趣,以艺术的形式去表现新的艺术,同样是在传承与弘扬艺术的经典。在项目充实过程中,不断有新成员加入,在这个“流动”的文创团队中,同学们各自发挥着不可小觑的作用,或撰文、或编剧、或配音、或插图、或手语……以多种方式演绎着这段“穿越千年的邂逅”。当美食遇上艺术,当艺术走上餐桌,两种不同的滋味跨越千年而邂逅,孩子们品尝的是壮馍,回味的却是文化。

(三)愉悦性

游戏化的学习方式。颖震曾谈到自己的一个追求:“让学生在笑声中恋恋不舍地下课。”这使得他的美术课大多像一场“游戏”。如“艺术品鉴争霸赛”,这种模式,看似简单,实则复杂,他虽“经营”多年,仍在反复推敲与斟酌。随着不断调整,赛制已愈加成熟,能够让学生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尽情发挥,率性表达。“艺术品鉴争霸赛”中的必答题是男女生轮番随机上阵,抢答题与风险题则为毛遂自荐,三个回合的较量让比赛高潮迭起悬念层出。比赛环节起承处插播了三段《射雕英雄传》个性音乐,让学生心潮起伏,热血澎湃。赛题以美术课本知识为主,灵活穿插中国传统文化与世界热点话题,并以实物、图片、视频、音乐等多种形式出现,题目前后之间彼此关联,成系列化,由一条主线串联起所有问题,让学生在错综复杂的题海中感触艺术的多元。比赛只是一种学业考察的呈现方式,而最终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将学到的东西灵活多变地释放出来。

审美化的高峰体现。颖震的美术课上,扑克既是一项娱乐游戏,也是一种绝妙的创作载体。如果能有效利用牌面上既有元素进行二次创作,让学生手中的文创扑克成为调剂学习与生活的艺术品,那么,这次看似无意的实践或许会改变他们对美学的一些认知,原来艺术是可以“玩”的,“俗”与“雅”往往一步之遥,只要跨过这道坎,再平凡的物件有时也会迸发出意想不到的生命力。颖震还让学生参与一中新校区标识系统设计,本身就是件有意义的事,尤其是Toilet设计则更让学生兴奋不已,他们认为:自己的作品“中标”后至少会陪伴所有一中人三年韶光。标识的存在亦是传播的过程,既影响他人对艺术的关注,也激励自己对艺术的尊崇。

如何总结与提炼学科融合与美育的要旨,颖震又想到了传统的连环画。每次活动结束,总会留下大量图片与文字,稍加整理,便可汇编成册,通过连环画的形式将融创过程记录下来。这既是一项收尾的过程,也是新项目开始的方向,更是打开学生创造新视野的天窗。现阶段他已汇编了22本文创连环画,并将其归为了三类: 生活类、美学类、生活美学类。生活类以旅行游记为主,美学类以专业素养为主,生活美学类以课程案例为主。连环画图文并茂有故事性,能够将教学过程完整地呈现出来,并能够通过阅读拓宽课程结构。书中这些案例是颖震自己实打实经历过的,每一页都能讲出一段故事,传递一种思想,逐渐成为他不断探究“生活美学”课程审美化的高峰体现。

三、带得走的素养

颖震经常收到徐州一中毕业生的来信来电,学生们表达的是对张老师美术课的眷恋和感激。更多的学生未必给他来信来电,但他们谈及自己生活中有点审美的底子时,都会提及张老师给大家带来的“走进教育的生活美学”。

(一)求知的热情

颖震带给学生的,首先是对生活、对艺术的热情。现在北京大学就读的徐欣彤说起张老师,是惊异张老师的“敢为”,能从流水线似的应试教育模式中跳出来,让学生享受艺术,享受生活,激发了同学们对美术、对求知、对生活的热情。还有位参加工作多年的同学,又返身去攻读艺术史的博士,这位同学本科读的是日语,硕士读的是管理,为什么又去读个艺术史的博士呢?她告诉张老师:“三十多岁了,张老师播下的种子似乎发芽了,就想做点自己喜欢的事,学点自己喜欢的专业。”徐州一中的毕业生对有审美元素的事物都喜欢“鼓捣”,他们说,这是受张老师喜欢“折腾”的影响,相信这种习惯会使自己享受到学习和生活中不一样的美好滋味。

(二)美术的表达力

美术属于能力的学科,能力是表现方“可看见的”,美术的核心素养,如图像识别、美术表现、创意实践等,都是要“做”出来,要用“产品”表达的,颖震在教学中对此十分关注。颖震格外重视学生美术基本功的训练,他常常把精益求精、如琢如磨挂在嘴边。他常对学生说,好玩是要有本钱的,创意是要有根基的,要求学生对美术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下足功夫,培养自己对形式、色彩、构图、风格、文化内涵准确的感受与理解。过硬的基本功特别是形式感的训练,使学生们在形象表达时能意到笔到,在言语表达时能言意兼得。

这种表达力往往包括了对形式和意蕴的完整理解,深层次地体现着学科育人的价值。2018年颖震带队进京参加国际青少年创新设计大赛,这项活动注重人的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探索创新人才选拔新模式。当年参赛的竞翼队队长宋梓赫回忆:“我们的参赛作品《中国“速质”》结合国情展现出中国的快速发展,而后来无论是《万国同心》《致行乾坤》,亦或《国风雅粹》《川流九域,润泽八方》,无一不以国家为核心,展现出在各方面全球化、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大国的责任与担当,这是精神与文化最好的传承。作为徐州一中的学子都认为‘天下兴亡,我的责任,比赛带来的不仅仅是个人的感悟与思考,更多的是培养家国情怀,建立青少年的使命与担当,在文化入侵严重的现在,做到文化自信,理性地看待中华传统与外来文化,在回首过去的同时更好地走向未来。”

这种表达力还体现着他的生活美学观,引导学生从不经意的生活细节中去发现美学元素。2024年寒假前,颖震给学生布置了一项作业,将大量用过的明信片发给大家,要求学生利用纸张背面的元素进行二次创作。这种作业形式他已经坚持了很多年,那就是破旧立新,在“疏忽”中找寻新的“可能”。颖震觉得这样的作业或许会慢慢影响学生今后发现美的眼光,看待美的态度,创造美的方式,原来美可以如此“平凡”,如此“低调”。这些年,国家各级各类学校都在抓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美育同样可以做些文章,在布置的美术作业中引导学生从生活、科技、思政、非遗等层面展开丰富的想象,再以这种想象去表达他们对美的追求。如果每次布置的作业仅为常规而未挣脱传统的束缚,那所做的一切终将归于平淡,只有让“不可能”成为“可能”,最后的任务才会因“刺激”而“精彩”。

(三)审美的人生态度

颖震的美术课上,总希望学生能够在愉悦沉浸的氛围中从内心深处体悟艺术的美好。正是在他创生的“生活美学”引导下,同学们渐渐明晰了前行的目标与方向。

徐州一中2003届学生迟歆曾问:“张老师为多少人打开了那样的一扇门,不得而知。但是作为曾经的学生,带着儿子外出郊游,告诉他‘处处是文章,鼓励他发现生活点滴之美。想起二十年前张老师如是教育我们,恍如昨日。”颖震说他的美术课就是“走进教育的生活美学”,其实是在无意识地带着学生们从“生活美学”走向“美学生活”,进而成就未来的“美好生活”。

2018年这位同学在给张老师的推文中留言:“今天带着儿子去参观博物馆,给两岁的儿子讲‘汝、官、哥、钧、定宋代五大名窑,讲各种时代的造像,讲文房清供的用途……总会想起张老师带着我们去徐州博物馆,或是在美术课上的讲授,激发我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对艺术的追求,这种教育在我们的心中埋下了一颗美好的种子。我们未必会在高考中获得最优异的成绩,但是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收获的却是完整而有趣的人格。”2023年这位同学再次留言:“这么多年,毕业的学生几近不惑,虽然身体与精神经历着现实与生活的磨砺,但内心对于美的认知和追求从未改变。这种对美的追求,是疲惫时透着琥珀微光的天青茶盏,是深秋残阳夕照中的蝈蝈鸣叫,是光影斑驳人潮汹涌的路边广告,是流云变幻睡莲印象中的莫奈。”显然,颖震老师教的不仅是美术,更是人生。培养了学生的审美的人生态度是他最重要的教学成就。

责任编辑:颜莹

收稿日期:2024-02-15

作者简介:杨九俊,江苏省教育学会名誉会长,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江苏省特级教师。

猜你喜欢
好玩开放
“好玩”的数学让培智数学课堂更精彩
“好玩”的教育
关于有效思品课堂的几点思考
基于多元与开放的同课异构教研模式研究
让小学数学课堂变得好玩
苹果软件更“开放”更“中国”
原来,语文课可以更“好玩”一些
让课堂“好玩”起来
鲁迅是个“好玩”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