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不是选择题

2024-06-17 04:02:10利泽
求学·理科版 2024年10期
关键词:口音译员口译

利泽

虽然同属于外国语言文学类,但相对于“英语”“商务英语”等主流英语类专业,翻译专业显得比较小众。目前国内开设翻译专业的本科院校不多,只有不到300所,且大部分集中在“985”“211”或外语类专业院校。

对比几乎每校必有且招生人数众多的英语专业,翻译专业的人数实在是太少了,以至于没有什么存在感,经常被习惯性遗忘。尽管如此,身为翻译专业的老学姐,我还是想和大家聊聊这个专业经常被议论的一些问题,以打破人们对翻译专业的刻板印象和非黑即白的认知。

英式口音 or 美式口音,很重要吗?

就像人们总是习惯以貌取人一样,翻译行业也很喜欢以口音是否地道来判断译员的专业水平。

自我入行以来,耳边关于英音和美音哪个更好的争论就一直没有停止过……诚然,一口流利地道的英语是译员的加分项,但是翻译最根本的任务还是把信息传递准确,口音并不是最重要的因素。在学习翻译的初始阶段,我们更应该先注重内容的传达,而后再慢慢修正自己的语音语调。

记得刚上大学的时候,很多同学的发音都带着方言口音,其实,不管是什么口音,只要是发音正确,便也无伤大雅。

在后续的听译过程中,我们还会遇到更多难以分辨的口音,如印度英语、俄式英语……需要我们多多接触类似音频,熟悉它们与主流英音、美音的不同点,以避免陷入因口音而无法翻译的尴尬境地。

相较于口音,口语应用能力才是英专生们的痛点,而展会则是很好的锻炼机会。比起国外学生,我们缺乏沉浸式的语言学习环境,所以更需要开口说、大胆说。

翻译的语境时刻都在变化,翻译服务的对象有可能是海外经销商,也可能是需要协助讲解历史景点的外国游客,我们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平常的积累就非常关键,遇到不会的专业术语要及时查阅复盘,增加自己的语料库,让自己的知识储备更加丰富,才能更好地应对不同的翻译环境。

机翻 or 口译,哪个更出色?

机翻,即机器翻译。

说到机翻,同学们肯定会想到百度翻译、谷歌翻译这类网络翻译软件,使用时只需将原文复制粘贴到文本框内,几秒钟就能得到译文。但咱们翻译行业所说的机翻跟大家所理解的并不是一回事。

机翻(CAT,Computer-Aided Translation),一般运用在笔译上,虽然也借助相关的计算机软件进行辅助翻译,但并不依赖于计算机的自动翻译,其核心技术是翻译记忆。简单地说,就是将前人的翻译成果储存下来,作为语料库。之后的每一次翻译,译员就可以直接在现有的语料库的基础上进行人工翻译及校对,使用已有的翻译结果进行匹配填充,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看世界。这不仅极大地提高了翻译效率,而且因为翻译成果是经过大家学者思考核验过的,比起网站的自动翻译,要更加精准贴切。

此外,机翻还会收录各类文体的不同表达,例如使用新闻文体翻译时其语言简短精练,而使用抒情性散文文体翻译时则能够凸显原文的隽永之美。

了解了什么是机翻,再来说说口译。

口译,可以分为交替传译(简单来说,就是发言人先说完原文,译者再进行翻译,时间上有先后顺序的区分,简称“交传”)和同声传译(即译员在不打断讲话者的情况下,同时将内容翻译给听众,简称“同传”)两种。

提到口译,同学们肯定会觉得非常高大上。那么,你们知道,在上口译课前,我们要做好哪些准备吗?

其实,最重要的准备就是吃饱早餐!一般口译课程都会安排在早上,因为这门课需要大脑始终处于高速运转状态,极耗体能,而如果不吃早餐,没有足够的糖分供应,大脑无法集中注意力,智商就容易“掉线”,跟不上听力片段,自然就无法顺利翻译了。

上课时,一般我们先从影子跟读开始练习口脑协调,即选择一些简短片段进行同时跟读,等到把握节奏、进入状态之后再循序渐进地过渡到学习交传、同传。

课前除了要多翻阅资料核查相关术语,还要学会使用速记符号辅助记忆,这是非常关键的一步,例如用“2”代替February(2月),用“×”代表失败、不幸,等等,以求最大限度地保留信息,这样口译出来的内容才能更加贴近原意。

除了开设基础的语音课和读写课,口译训练时还会学习一些英语国家概况、跨文化交流的课程,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英语世界的风俗习惯和日常礼仪,这类课程一般在大三大四学年开设。

至于机翻和口译,哪个更出色,我的回答是,缺一不可。

Appear or Disappear,

We don't care

很多时候,译员都处于“在线隐身”状态,会议的观众只能听见译员的声音,而看不到其“庐山真面目”。即使译员罕见地出现在台下的观众席,往往也是坐在较为边缘的位置,扮演“传声筒”的角色。由于不是主要嘉宾,译员通常没有什么存在感,会在各种宣传照片里“消失”,担任着“隐形神秘人”的角色。尽管时常被忽略,但这丝毫不会影响我们的专业素养和对翻译工作的严谨态度。

那么译员通常会坐在哪儿呢?

其实我们一般在会场角落的“小黑屋”里。“小黑屋”,也就是业界常说的同传箱、同传间,即会议期间提供给译员工作的地方,通常位于会场的中后方,是一间面积非常小的房间,或是只有几块挡板围合而成的空间,内部仅能放下一桌几凳。因为里外墙面通常是黑色,比起会场内部各种射灯主灯来说,同传箱里的灯光过于简单,显得相对晦暗,所以被我们冠以“小黑屋”的称谓。

译员一般会在会议开始前就来到“小黑屋”里,进行翻译前的各种准备工作,包括检查同传设备是否正常、了解嘉宾座位和发言顺序,等等。

“小黑屋”一般留有窗户,里面可以随时观察会场情况,特别是台上发言人的状态,这是为了方便译员了解会议进展,从而随机应变,更好地跟进流程。比如说,某次会议上一个重要嘉宾因突发疾病身体不适,原先15分钟左右的发言时间锐减到了5分钟,打乱了会议的节奏。这时会议主持人就需要临时救场,译员也要跟着随机应变,做出实时、准确的翻译。

这种躲在幕后,把控全局的感觉,也蛮爽的不是?

考试和实战,两手都要硬!

翻译专业和大部分英语专业一样,一般不需要参加大学生英语四六级考试,但需要考取的证书比普通专业的同学多得多。除去英语专业四级和专业八级考试,还有CATTI(全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一二三级口笔译等证书需要考,一些自我要求较高的同学还会尝试挑战全方位考察听说读写能力的雅思和托福考试。

当然,除了考试,翻译更是一门注重实战的专业,毕竟翻译能力是需要实际运用的,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对我们专业而言,每年的广交会就是大显身手的好时机,同学们会互相鼓励、成群结队地前往展会担任译员,大部分同学的第一次口译经历就是这样来的。记得当时我和同伴互相加油打气了好久,才鼓起勇气报名,然后战战兢兢、小心翼翼地开始了我们翻译生涯的首次挑战。

在参会过程中,如果遇到某些专业术语不会说,就尽量用一些相近的词语和句子来代替,努力让对方理解主要意思即可。此外,我们还努力帮助外商解决会场出现的大大小小的问题,最后,我们的热情服务和工作态度得到了外商的赞扬,离开前他们中有的人还留下了名片和联系方式,希望下次有机会再邀请我们担任翻译。

而我们也在迈开了第一步之后,战胜了自己内心的恐惧,打开了一个之前从未接触过的新世界。

至于就业,据我所知,我们专业有的学长学姐被外派到其他国家工作,年薪基本都有六位数;有的留在国内做外贸工作,收入也相当不错;有的追求稳定去当了英语老师,虽然收入不高,但不用太过奔波劳碌,而且有的人可以到辅导机构去当英语辅导老师,比如我认识的一位教雅思课的英语辅导老师一天的课时费就有近千元。

可见,这屈指可数的几条出路看似狭窄,但能把其中一项做好做深做精,也同样前景光明。

正如文章题目所言,翻译从不是非此即彼的选择题,我们要学会辩证地看待它的正反两面,从中找到平衡点,做出理性的判断和思考。

猜你喜欢
口音译员口译
法国立法禁止嘲笑他人口音
环球时报(2020-11-30)2020-11-30 05:18:52
别人都在说英语,只有中国人在说口音
你说话的口音反映出什么?
国际公关(2018年4期)2018-09-04 23:22:54
会议口译中译员的译前准备研究——一项基于上海译员的问卷调查
中外口译研究对比分析
口译中的“陷阱”
英语学习(2017年3期)2017-04-10 23:21:37
EAP视听说对英语口译关联迁移的增效性——以交替传译为例
论机器翻译时代人工译员与机器译员的共轭相生
外文研究(2016年3期)2016-03-17 12:41:05
译员与翻译企业的劳资关系及其和谐发展
天中学刊(2015年4期)2015-08-15 00:51:01
论心理认知与口译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