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促进共同富裕的作用机制与实践路径

2024-06-17 10:00郎闯
中国集体经济 2024年17期
关键词:作用机制共同富裕

郎闯

摘要: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是适应新时代农业发展的经济形态,不仅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也是推动共同富裕的重要手段。文章系统阐释了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带动农民共同富裕的逻辑基础和作用机理,分析了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在新发展阶段面临的困境和挑战,从共同富裕的视角提出,通过增强农村集体经济自身造血能力、优化产权要素配置提高增值收益、完善集体经济组织现代治理体系、构建常态化乡村人才培养机制等途径,有效激发农民共同富裕的内生动力,为赋能乡村振兴提供强劲动力。

关键词: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共同富裕;逻辑基础;作用机制

一、引言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陆续出台系列支持政策,推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开展集体成员确认、集体资产量化、股份合作制改革、集体经济组织登记编码等工作,提供财政、金融、人才、用地等方面系统支持,为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营造良好环境。在顶层设计引领下,各地积极探索新型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径,迅速推进产权明晰、成员明确、运营规范、分配合理的合作制经济。这些合作制经济持续发展,形成了利益共享、民主管理、平等协商的集体经济组织。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农村土地的集体所有制性质,发展新型集体经济,朝着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迈进。在新的发展阶段,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对于推动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有利于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农民成为真正的集体经济组织的主人,切实保障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和集体收益分配权益。同时,它有利于积聚人才和资本,壮大集体经济,为农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此外,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能够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总体上看,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壮大,将更好地释放农村的发展潜力,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为实现共同富裕和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

二、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促进共同富裕的逻辑基础

(一)生产力高质量发展:夯实农民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

一方面,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通过股份合作制的经营模式,可以整合之前分散、利用不足的农村土地资源,突破土地细碎化的瓶颈,实现土地规模化、集约化利用,为适度规模化经营创造有利的自然地理条件,夯实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要素基础。另一方面,国家高度重视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举措予以积极支持和引导,包括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等,多管齐下为其深度融合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引进现代农业生产技术等关键要素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有力促进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加快转型升级步伐,推动实现产业更新换代、生产方式根本性变革。在积极的政策环境激励下,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能够借助政策东风,引入社会化服务机构、吸纳专业人才等优质资源要素,科学构建覆盖产前、产中、产后全流程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和经营管理体系,推行“生产托管”“代耕代种”等新型生产经营模式,有效整合土地、资金、技术、人才等各类资源,大幅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切实降低生产经营成本,最终实现农村生产力整体水平的显著提升,为农民共同富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生产关系持续改善:推动农民共同富裕的制度保障

随着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集体经济组织的产权主体得到明确,集体经济组织与成员之间的产权关系也变得清晰,这为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分配结构优化和科学合理的收益分配提供了扎实的制度基础和法律保障。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实现了集体公共积累与农民个人收入分配的有机统一,既满足了集体经济组织自身发展需要,也让广大农民直接分享到了集体经济发展的红利。具体来说,通过明晰产权主体,可以构建符合农村经济发展规律和农民利益的集体产权制度体系,如实行股份合作制、入股分红等合理引入农民参与和分享集体经营性资产收益。这有利于维护农民在集体经济组织发展过程中的权利,使其既享有集体公共服务和公益性支出,又可以通过股权、分红等方式分享部分经营性收益。另一方面,集体公共积累所体现的公益性特征是维系集体经济组织正常运行和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也是推动农民共同富裕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度保障。通过不断壮大集体经济和丰富农民财产性收入来源,使农民在发展中获益,是实现农民共同富裕、乡村共同富裕的制度基础。因此,必须合理提取和使用集体公共积累,既满足集体经济组织自身发展需求,又推动农村公共服务建设,改善农村公共环境和设施,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完善集体产权制度,理顺集体经济组织与成员关系,合理确定公共与个人收益分配,不仅有利于激发集体经济组织活力,也给农民带来直接经济利益,是真正实现共同富裕、让广大农民实现小康的制度保障。这需要进一步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建立科学规范的收益分配机制,促进集体经济和农民收入双丰收。

(三)产权关系划分明晰:推进共同富裕的重要经济生态

实现共同富裕需要扩大经济总量,也需要合理分配。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在产权处理上,努力实现产权清晰和流转顺畅有利于充分激发农民积极性,推动集体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相比传统集体经济,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在产权处理上更加科学合理,为实现共同富裕奠定了坚实基础。产权明晰是充分调动积极性、合理确定分配方式的前提,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有效保证。推进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让农民真正成为主人,能够有效保护他们的权益,使他们获得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然而,要真正做到产权明晰划分,还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工作:一是加快推进农村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要尽快完善集体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制度,明确土地承包经营权利主体,完善权属证书内容,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服务。加快发放集体土地经营权证和承包权证,确保到2025年底,全国60%以上的农户拥有集体土地经营权证。二是健全产权保护长效机制。要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和长久保护的法律法规制度体系,保障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益不受侵害。同时,要建立健全集体土地所有权和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侵权责任追究制度,依法惩处侵害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行为。三是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推动要素向集体经济组织倾斜,形成生产要素均等交换、均等使用的市场体系。鼓励和引导各类生产要素向集体经济组织流动,增强集体经济组织的市场竞争力。

三、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促进共同富裕的作用机制

(一)以土地集体所有制为前提,保留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优越性

2017年以来,我国启动了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基本完成了集体资产的清查、股份合作社的登记等工作,初步建立了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运行机制。新的农村集体经济以农村土地的集体所有制为前提,农民为主要成员,共同参与经营管理。在集体经济的建设、改革和发展过程中,集体所有制一直是制度基础。传统集体经济源于“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公社制度,从经济关系与产权边界的角度出发,将三级集体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单元,随着三权分置工作的推进,通过城乡联动式改革促进农村集体资源资产权利分置和权能完善,所有制的实现形式更加多元,集体产权在我国农村地区得到了有效保护与发展。

(二)以明晰产权设置为基础,盘活集体成员资格的使用权

新型集体经济在强化集体所有制的前提下,以成员联合或合作为基本原则,通过市场机制优化资源配置,利用股份合作的方式,实现从“共同占有”到“股份占有”的转变,赋予个人对集体资产处置、收益、占有等权限。在清产核资和成员界定的基础上,通过将集体经营性资产以股份形式量化到本集体成员,明晰集体产权归属,同时,通过市场化运作将组织成员打造成为经济共同体,进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化大生产,变共同共有为按份共有,保障集体成员的福利与权利不被侵害,为集体经济市场化运营奠定基础。

(三)以内部治理有序为保障,提升运行管理机制的规范性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运行管理规范化,组织成员以严格规章制度管理、经营、服务于集体经济组织,集体成员能够有效参与经营决策与民主管理,具备较强的集体归属感、参与感和服务意识,有利于乡村治理的不断优化。同时,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在治理架构上更加科学合理,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组织体系、决策机制,厘清了与村两委职责与边界,有效克服了政经权责不清、分工不明和集体成员参与度不高等问题,能够正确处理好“统”与“分”之间的关系。

(四)以凝聚乡村共识为主线,激发实现共同富裕的原动力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通过赋予农民在集体经济组织中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了农民发展生产、参与集体事务的积极性,使农民在参与集体经济发展过程中获得成就感和认同感,成为构建农民持续增收内生动力的根本保证。同时,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具有俱乐部属性,组织成员不仅享有资产收益分配权,而且彼此之间的竞争压力相对较弱,更容易形成利益共同体,这为凝聚农村发展共识奠定了基础。特别是当集体经济组织的发展与成员个人利益能够达成高度统一时,组织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必然极大增强,集体行动能力显著提高,有效避免了农民"原子化"问题,大幅降低了组织运行成本,切实提升了资源利用效率,夯实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根基,为实现农民共同富裕提供了强大原动力。

四、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促进共同富裕的现实困境

(一)发展动力不足面临的困境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由于其内生动力不足,普遍面临难以形成发展合力、缺乏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等问题。随着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村集体难以实现“能人带动”,当前基层干部普遍缺乏专业化的管理和资本运营能力,难以带领村民致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民主管理制度还不健全,村民参与决策和监督的积极性不高。同时,部分集体经济组织存在“大锅饭”思想,项目选择和资金使用缺乏透明度,这都制约了其发展活力的进一步激发,使得集体经济组织失去了重要的内生发展动力。由于集体经济组织自身规模较小、信用记录不足等原因,很难获得金融机构的支持,融资难、融资贵问题长期存在。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集体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也增加了财务风险。要实现集体经济组织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解决这些发展动力不足的问题,打通要素流动的壁垒,充分调动各类生产要素参与集体经济建设。

(二)治理结构不优导致的经营困境

新型集体经济在追求共同富裕的过程中,面临着治理结构不合理而带来的种种经营困境。首先,在外部治理上,集体产权的虚置状态使得产权归属不明确,收益不透明,分配不公开,难以在市场中成为与其他市场主体平等的角色。尽管已经取得了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但集体经济组织的封闭性特征使其难以与其他市场主体进行公平竞争。这无疑制约了新型集体经济的发展。其次,在内部治理结构上,现有的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存在交叉任职的情况,这种政府代管的管理体制不利于发挥市场的配置作用,还影响了组织的自主性,导致集体经济组织进一步弱化。这使得新型集体经济组织难以建立科学、高效的内部治理结构。再者,现行的集体产权制度与市场经济体制之间存在着系统性矛盾,使得集体经济组织既得不到政策支持,也难以融入市场竞争。这成为制约新型集体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如何解决新型集体经济与市场经济体制之间的矛盾,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最后,当前新型集体经济所面临的困境还包括人才匮乏、技术落后、信息不对称等问题。这些问题制约了新型集体经济的发展,难以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如何吸引人才、提高技术水平、获得信息支持,同样是新型集体经济亟须解决的问题。

(三)运行机制不完善衍生的福祉困境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各地发展参差不齐,究其原因在于现行制度和运行机制不完善。一方面,相关法律法规建设仍相对薄弱,配套管理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部分集体组织的财务管理和民主监督不到位,缺乏对经营的约束,增加了改革的难度。另一方面,民主决策机制不完善,权力和监督机构不独立,监督范围和形式单一,导致权力制衡作用难以有效发挥。这些因素共同导致了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运行机制不健全,难以进行有效经营。

五、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促进共同富裕的实践路径

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是推动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重点是在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基础上,做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科学把握各种模式的优缺点和适应性,探索多样化发展途径提高集体经济收入和服务带动能力,循序渐进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

(一)增强农村集体经济自身造血能力

一是因地制宜选择适合区域实际的产业发展模式,依托各地集体资产分布、地理交通区位、经济发展水平等基础条件,结合各种模式适宜的发展环境和应用的具体区域,分别选择可行的集体经济模式。如资源型地区可发展特色农业、旅游业,交通便利地区可发展物流仓储,经济发达地区可与外来企业合作发展工业园区等。充分发挥本地区优势,选择最具竞争力的产业方向。二是探索实行多种土地规模经营模式,促进农村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实现从生产到销售的全过程参与。可以采取“互联网+”的方式,利用数字技术更好地连接上下游企业,实现供应链协同高效运转。也可以与农业龙头企业合作,实现产业链上中下游一体化发展。此外,还可以通过土地股份合作制的方式,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土地经营。三是推进农业产业升级,通过智能化技术手段,夯实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技术要素基础。同时大力发展设施农业、休闲农业等,引入创新理念,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此外,还要加强标准体系和品牌培育,提升农产品附加值,走差异化竞争道路。四是构建新型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信贷支持力度,并提供个性化金融产品和服务。建立风险补偿机制,鼓励金融机构为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提供融资支撑。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建立网贷平台,为乡村集体经济提供线上融资渠道,完善政策性融资担保体系,助力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融资。

(二)优化产权要素配置提高增值收益

首先,明确集体产权分配规则,确保多方主体利益平衡。主要增加农民对集体经营性资产增值收益的分配比例,使资本进入带来的收益在企业与农民间公正分配,实现资本与农民真正互利共赢。比如可以通过股份合作制给予农民一定比例的股权,让其共享集体经营性资产的部分增值收益。同时还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利润分配机制,确保农民获得合理回报。其次,整合城乡资本、管理、技术等要素,建立农村生产要素市场化网络联结和互补,创新集体经济运营模式。在资金要素方面,深化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入市改革,规范城市资本进农村途径,防止资本寡头垄断,维护农民权益。可以通过引入竞争机制,吸引多家资本共同进入,避免单一资本控制集体资产;还可以建立第三方监管,制定资本进农标准,确保资本合法合规进农。通过培训,提高农民运用现代生产要素能力,增强现代经济主体地位。具体来说,要深入开展农业科技培训,指导农民掌握先进的种植养殖技术,使用精准化农机装备等;还要通过信息技术培训,帮助农民利用数字化工具开展经营,懂得电商、直播带货等新业态。通过技术转移和服务,提升集体经济组织对现代技术的接受能力。这既促进技术乡村应用,又使农村通过技术创新获得新动力,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可以建立技术引进和转移的服务平台,实现科研院所与集体经济组织的对接,促成技术成果转化这既促进技术乡村应用,又使农村通过技术创新获得新动力,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

(三)构建常态化乡村人才培养机制

首先,通过培养和选拔人才队伍,为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不断注入新活力,具体来说,可以面向返乡创业人员、在校大学生、退役军人等群体开展培训,使其掌握现代经营管理知识,了解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运作规律。培训内容可以包括财务管理、人力资源、销售渠道开拓、供应链建设、电子商务运营等。同时,还要开展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辅导,组织这些人才进入集体企业实习,在实践中学习企业运作、管理决策等。这需要与高等院校和职业教育机构合作,开设农村集体经济管理、农业产业链运营等专业方向的培训项目,以培养理论知识扎实、实践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同时推动引进外部优秀人才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任职,通过国家支持政策吸引拥有现代经营管理意识和能力的各类人才投入乡村振兴。其次,建立开放透明的人才引进和评价机制,实行岗位聘任制与合同管理制相结合,按照激励与约束相统一的原则,制定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和管理人员的薪酬体系、绩效考核办法,充分调动人员工作积极性。最后,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重点培育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帮助传统农民实现角色转变,成为掌握先进生产技术和市场运作能力的现代合格农业经营主体。加强新型职业农民与农业科研单位、大型农业企业的对接,实现产学研深度协作。此外,还要提高乡村教育和医疗的公共服务水平,完善人才生活保障,打造人才聚集的良好环境。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持续加大对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投入力度,提升教育、医疗等公共品质,全面促进人的发展。丰富农村文化生活,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让乡村成为人才施展才华的舞台。完善集体经济组织的民主管理制度,充分发挥基层群众的主人翁意识,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受益的集体经济发展局面。

六、结语

实现农民共同富裕不仅是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核心目标,更是其发展的价值指引,二者在逻辑上存在着必然的紧密联系。为了更有效地推动新型集体经济在促进实现农民和农村的共同富裕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我们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和政策,确保这一发展方向更好地服务于农民的全面发展和农村经济的持续繁荣,增强村庄自主发展力量,对于建立新型集体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胡凌啸,舒文,周应恒.产权改革促进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效能及深化方向[J].农业经济问题,2023(08):23-33.

[2]黎莉莉,胡晓群,高静.传统与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制度比较及其治理取向[J].南方经济,2023(11):1-17.

[3]高强,崔文超.从封闭到开放:城乡融合发展进程中的新型农村集体经济[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09):1-11.

[4]王军,吴郁.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现实基础与实践路径[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4(01):54-57.

[5]徐鹏杰.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产业融合发展与农民农村共同富裕[J].财经科学,2023(12):68-80.

[6]曾恒源,高强.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三重困境与破解路径:理论逻辑和案例证据[J].经济学家,2023(07):118-128.

[7]许小帆,蔡定昆.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生成逻辑、政策意蕴和实现方略[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12):85-92.

[8]左双双,蔡海龙.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赋能乡村振兴:历史沿革、逻辑理路与路径优化[J].农业经济,2023(12):36-39.

[9]王贝.乡村振兴视域下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径探析[J].农业经济,2023(12):48-49.

[10]杨继瑞.农民共同富裕目标下农村集体经济现代化的转型逻辑与治理路径[J].当代经济研究,2023(12):82-90.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猜你喜欢
作用机制共同富裕
材料作文“共同富裕”导写
共同富裕
论中国式共同富裕的基本特征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金湖:美丽生金,让共同富裕看得见摸得着
区域物流业发展对县域经济的影响刍议
疏肝活血方治疗更年期女性皮肤瘙痒症的疗效及作用机制
通过技术创新促进我镇农业结构调整
冠心丹参方及其有效成分治疗冠心病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