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阅读是初中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批注式阅读的应用能让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质量得到提升。批注式阅读是一种新型的阅读方法,同时也是一种高效学习方式,能够强化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文章基于批注式阅读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价值,立足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从预习引导、课中批注、课后批注、批注共享四个环节入手,介绍了批注式阅读的要点,探究了批注式阅读的应用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1737(2024)12-0040-03
批注式阅读指学生在自主阅读中,基于对文本的感知,使用线条、符号或简短文字对文本加以标注的阅读方法。初中语文批注式阅读具有研究性特点,以学生的主动探究为核心,是一个动态思维过程。这不仅能发展学生的批判思维,也有助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目标的实现。在全面促进读写结合的背景下,教师要从阅读、思考、写作等方面入手,促进批注式阅读的合理化组织与实施,创新阅读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显著提升教学活动质效。
一、预习引导,批注文章背景
(一)自由批注,想象文本内容
课前阅读引导是提高学生预习效率的关键手段[1]。教师可以设置自由批注环节,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使其主动思考,将与文章背景有关的内容标注在文旁。同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进行想象和思考,促进学生思维发展,使其养成良好的预习批注习惯。
以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济南的冬天》为例,
这是老舍在1931年春天创作的一篇散文,文章开头便提到有关老舍在北平居住的信息,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寻找文中类似的内容,体会老舍在创作中涌现的情感,初步了解文章创作背景。
教师可以向学生提供批注示范(如图1),建议学生在自由批注中参考以上三个短句,对作者经历及文本内容进行总结,初步感知文章的创作背景。教师还可以在课前预习指导环节向学生提出有关文章背景的问题,促进学生的自由批注。具体问题设计如下:
问题1:老舍在北平居住时,有哪些想法?
问题2:你印象中的冬天是怎样的?济南的冬天令老舍产生了怎样的幻想?
问题3:济南冬天的景物有什么特点?老舍通过对“小山”的描写,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问题4:怎样批注才能让自己的预习更加有效?
在实际批注过程中,学生能在问题的驱动下,按照文本的行文顺序,对文章的背景及发展脉络进行梳理和分析。按照教学要求,学生在课前预习引导环节需要对重点词汇、关键句子进行批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自由批注过程中使用横线或波浪线以及圆圈、框线等符号,对“贮藏”“空灵”“安适”“慈善”等词汇进行标记,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使他们初步了解文章的创作背景,想象济南冬天的景色,从而为深入阅读作准备。
(二)标注背景,感知文章主旨
在批注式阅读中,学生能通过完成预习任务逐步深入文本,感知文章主旨。教师可以利用标注背景活动,营造积极的阅读氛围,让学生在课前结合文章内容进行批注,分析老舍写济南冬天雪景的原因,思考文章主旨,提高自己的阅读水平。
以《济南的冬天》的第一自然段为例,教师可在预习阶段指导学生用波浪线标注“北平住惯”“刮大风”“奇迹”,批注内容:对比,通过对比北平与济南,交代创作背景,突出济南冬天的温情。通过这种批注方式,学生能初步感知老舍对济南冬天的喜爱之情[2]。在阅读教学前,学生通过参考教师的批注方式,对文章背景进行标注,能够高效完成预习任务,初步感知文章主旨。为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向学生发放学案、思维导图、批注汇总表等资料,让学生在批注式阅读中参考正确的批注示范,高质量地完成预习任务。
教师在预习阶段引导学生批注,能够使学生初步了解文章的创作背景和感情基调,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学生通过预习能够掌握批注文章的方法,从而带着对济南冬天景色的向往进行学习,为语文知识的系统学习奠定基础。
二、课中批注,做好阅读点拨
(一)明确批注目标,有效点拨
明确的目标能指引学生高效阅读,对阅读学习的方向进行定位,提高阅读学习质量[3]。在应用批注式阅读时,教师可尝试对学生的批注目标进行明确,让学生在目标的指引下进行批注,完成阅读学习任务,全面优化批注式阅读环节,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提供点拨。
以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为例,文章通过记述叶圣陶先生的生前事迹,展现了一个正人君子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叶圣陶先生的崇敬和怀念之情。具体批注目标如图2所示。
图2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批注目标体系
在阅读教学环节,教师可参考以上目标体系,带领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批注阅读教学活动,学生由此能理解叶圣陶先生的价值观和精神追求,懂得作者重视叶圣陶先生的道德、功绩、言论的原因,发现叶圣陶先生身上的高尚品德和卓越追求。在批注中,学生难免会出现字数过多、符号使用不统一等问题。教师可以借助课文中对叶圣陶先生身上的品德和行为表现的描述,示范正确的批注方式。教师要用简洁、鲜明的波浪线标记“伏案执笔”“不必客气”“谦虚而恳切地”“举手打拱”等词汇,并在文旁写上“谦虚、勤奋、公正、廉洁等品德和行为表现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等注释。如此一来,学生便能明确批注目标,结合教师的指导,在课上自主进行批注式阅读[3]。
教师的有效批注点拨能提高学生的批注式阅读效率。学生通过阅读全文,将重点字词标注出来,能够感受作者对叶圣陶先生的崇敬和怀念之情以及文章的语言和写作特色。
(二)引导批注全文,加深掌握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各段落批注参考如下:
第1~3自然段:交代叶圣陶先生逝世的相关信息,由作者的悲痛心情引出与叶圣陶先生的交往小事,凸显叶圣陶先生的品德。第4~6自然段:重点介绍叶圣陶先生的品德,写他对教育事业的热情,以及对学生的关心爱护。第7~8自然段:由叶圣陶先生的写作生活突出作者对叶圣陶先生的怀念之情。
通过上述批注,全文重点一目了然,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文本主旨,体会作者对叶圣陶先生的敬重。教师通过对各段落进行批注,能深化学生的阅读理解,使其实现读、思、写的有机结合。
教师可以从文题中的“二三事”入手,带领学生根据各段落中提及的小事,批注全文内容。在教师的批注式阅读引导下,学生能对照不同的小事,结合关键词、句、段,深层次地阅读和解析,明白批注要点以及注意事项,用简洁的话语进行总结,从而发展语言能力。为促进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入探索和分析,教师可以从情感入手,带领学生分析作者敬佩叶圣陶先生的原因,将情感元素作为批注式阅读的线索,指导学生对全文中的情感表达内容进行批注。教师应给予学生充足的批注时间,要求学生从人性和审美的角度入手,分析叶圣陶先生严谨自律、宽厚待人的节操和风范,自主归纳文章饱含情感的段落,使用不同颜色的笔记录作者的追思景仰,以便于后续的复习和总结。
通过课中引导和示范,教师能在做好阅读点拨的同时,加深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学生通过批注式阅读,可以想象作者与叶圣陶先生之间的小事,结合不同场景进行总结、批注,对文本内容形成具象化认知,提升阅读理解能力,发展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三、课后批注,拓展学习内容
(一)阅读拓展,拓宽文学视野
在批注式阅读的应用过程中,教师适当拓展批注式阅读活动,能引发学生对课上阅读的思考,形成对所学知识的深入认识。教师可在课中批注教学的基础上,从相关资料和书籍入手,拓展学生的阅读内容,以达到拓宽学生文学视野的目的[4]。
以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社戏》为例,文章围绕民俗活动介绍农村社戏的魅力。在课上阅读环节,批注重点以人物形象、环境描写、主题思想、民俗感悟为主,旨在通过对重点词句的批注,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使其能根据人物形象理解作者对环境、人物的感受和情感表达,理解作者对农村文化以及对农民的关注。在阅读拓展方面,教师可为学生提供《狂人日记》《呐喊》等阅读材料。通过对比,学生可以深入了解鲁迅先生的创作风格以及思想内涵。
在应用批注式阅读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尝试导入与《社戏》有关的其他文章,实施课后批注引导,如吴伯箫的《灯笼》。在课后批注式阅读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课上阅读经验,认真阅读拓展文章中有关民俗文化和思念故乡的内容。课后批注式阅读
可以利用问题作为引导,如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以下问题:
问题1:你能回忆《社戏》的描写手法和语言运用技巧,并与《灯笼》这篇文章进行对比分析吗?
问题2:你觉得《灯笼》在语言表达方式上有什么特点?
问题3:《灯笼》中的情景交融式抒情具有哪些情感表达优势?
问题4:如果结合《灯笼》进行仿写创作,对家乡景色以及民俗活动进行描写,你认为该突出哪些重点?
在多元问题支撑下,教师能促使学生进行课后批注阅读,使其在对比中拓宽文学视野,提高批注式阅读的应用效果,助力学生实现语文学习目标。
(二)文本对话,激发情感共鸣
在阅读中与文本对话是课后批注的一种特殊形式,旨在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在提供《灯笼》这篇文章后,教师可引导学生找出文中细腻的景色描写和生动的人物形象,由此启发学生对人性和生活的感悟和思考,在阅读中批注,将自己关于文章情感表达的看法写在文旁,由此拓展课后学习内容[5]。
《灯笼》情感批注:
原文:“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批注:以灯笼的光亮和黑瘦的面貌暗示作者写作时的孤独以及思念家乡之情。“正人君子”暗含作者对这种贬低称谓之人的不满和反抗。
《灯笼》通过对灯笼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处境的不满。在拓展学习中,学生能利用课后时间自主完成批注式阅读,参考教师的提示,对相关情感表达内容进行对比、分析,进而升华对文本的感性认知,产生与作者的情感共鸣。
四、结束语
教师通过预习引导,引领学生在课中批注,在课后根据批注复习,在批注共享中推进学生阅读交流,能够增强阅读教学效果,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在批注式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做好记录、反思工作,根据学生的实际阅读体会有选择性地提供批注引导,让学生学会运用不同的批注方式,高效开展阅读活动,从而养成勤于动笔、在读中思考的好习惯。
参考文献
谭绍挂.批注式阅读法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学苑教育,2022(31):32-33.
陈海玲.批注式阅读,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助力[J].语文教学之友,2022,41(4):35-37.
宗海云.初中语文教学中批注式阅读教学对策:以《济南的冬天》为例[J].语文新读写,2021(4):34-36.
周义.初中语文教学中批注式阅读教学策略[J].教育界,2021(9):74-75.
陆文芳.初中语文批注式阅读方法探索:以短篇小说《我的叔叔于勒》为例[J].陕西教育(教学版),2020(10):48.
作者简介:谢珊(1982.3-),女,贵州毕节人,任教于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县炉山第二中学,一级教师,本科学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