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关于坚持独立自主重要论述的理论基础、核心要义及时代价值

2024-06-16 07:19罗健罗恒锋
关键词:独立自主理论基础时代价值

罗健 罗恒锋

[摘 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依托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根基、承接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集萃、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坚持独立自主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阐明了坚持独立自主的时代必然、历史意义和实践路径。这一重要论述具有深远的时代价值:为维护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提供了有力保证,为增强全体人民主体动能加注了精神力量,为坚定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指明了科学方向,为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贡献了中国智慧。

[关键词] 独立自主;理论基础;核心要义;时代价值

[中图分类号] 中图分类号D61;D64[文献标志码]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 1672-4917(2024)03-0001-10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坚持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1]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依托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根基、承接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集萃、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坚持独立自主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要指导价值。

一、习近平关于坚持独立自主重要论述的理论基础

科学的理论不是凭空产生的,有其坚实的思想根基。习近平关于坚持独立自主的重要论述有着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根基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多方面的理论基础。

(一)思想根基: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独立自主思想

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大精深,蕴含了丰富的独立自主思想。一切从实际出发,是独立自主思想的前提。马克思、恩格斯强调马克思主义者们在实践中要结合本国实际来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自主地决定和解决当时当地的革命与建设的具体道路、步骤及方式。“这些基本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2]马克思、恩格斯所主张的独立自主思想具有丰富的含义,主要包含以下两个层面:首先,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独立自主应成为结成统一战线所遵循的原则。无产阶级为了战胜强大的敌人,必须与其他应该联合的一切阶级和社会力量结成统一战线。但在统一战线中,无产阶级必须坚持独立自主。“工人的政党不应该成为某一个资产阶级政党的尾巴,而应当成为一个独立的政党,它有自己的目的和自己的政策。”[3]其次,马克思、恩格斯主张,无产阶级革命是国际性事业,需要实现某种形式的国际联合。但又明确指出,真正的国际联合应当以独立自主为基础。一是工人阶级依靠自己的力量去探索适合本国情况的革命道路。“工人阶级的解放应该由工人阶级自己去争取。”[4]二是真正的国际联合应当以独立的民族组织和各国政党的独立自主为基础。“国际联合只能存在于国家之间,因而这些国家的存在、他们在内部事务上的自主和独立也就包括在国际主义这一概念本身之中。”[5]

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宁开辟了具有俄国特色的革命和建设道路,在实践中深化了马克思主义的独立自主思想。一是提出无产阶级政党要在思想上和政治上保持独立性,指明了坚持独立自主在革命中的“党性”要求。“保持无产阶级政党在思想上和政治上的独立性,是社会主义者的始终不渝和绝对必须履行的义务。”[6]二是认为无产阶级必须依据各国实际独立自主地完成革命任务。社会主义革命首先在落后的俄国取得胜利,凸显出俄国工人阶级、俄国共产党的独立自主性。列宁认为,东方共产主义者在革命过程中所遇到的是欧洲各国所没有的特殊而困难的任务,必须“根据自己的经验来解决这种任务”[7]。三是提出无产阶级必须依据国情独立自主地建设社会主义。从经济落后的小农国家过渡到社会主义国家,必须依靠该国人民自己在实践中探索。“一切民族都将走向社会主义,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一切民族的走法却不会完全一样。”[8]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根据本国国情探索出一套新的实践体系,从战时共产主义到后来的新经济政策,无不体现出列宁将马克思主义运用于本国实际的理论创新,闪耀着独立自主的智慧光芒。

(二)理论发展:中国共产党人的独立自主思想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一直都极为重视独立自主问题,党的独立自主思想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

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自觉运用“独立自主”思想指导革命斗争。明确提出“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形”[9]。从第一次国共合作到遵义会议再到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主动把握无产阶级领导权,逐渐摆脱对共产国际的依赖,实现了党内的独立自主。新中国成立初期,在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问题上,毛泽东多次强调要以苏联的经验教训为借鉴,独立自主地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他要求正确处理自力更生与争取外援之间的关系,还创造性地提出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推动建立平等互利的和平外交战略。

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继承并发展了党的独立自主思想。其一,指明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坚持独立自主最根本的体现。“为什么说我们是独立自主的?就是因为我们坚持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10]其二,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独立自主联系起来,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邓小平指出,解放思想是坚持实事求是的前提。只有坚持实事求是,才能更好地做到独立自主。其三,提出在对外开放中坚持独立自主。独立自主处于矛盾的支配地位,而对外开放处于矛盾的从属地位。为此,他要求正确处理二者相互依存的辩证关系。其四,在对外关系上,强调中国实行不结盟政策,绝不依附于他国,将独立自主作为处理政党关系的一条重要原则。

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继承并丰富了党的独立自主思想。其一,将独立自主作为发展社会主义的根本基点,强调没有经济上的独立,政治上的独立就没有可靠保证。“必须始终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自己发展的根本基点。”[11]其二,明确自主创新的重要战略意义,强调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其三,强调各国要依靠自身力量,选择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发展道路。“各国人民的美好生活理想可以通过不同的发展道路来实现。”[12]

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进一步深化了党的独立自主思想。其一,将独立自主与求真务实紧密结合,更加强调立足国情与实事求是,坚持把党的独立自主贯穿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过程。“坚持依靠自身力量独立自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3]其二,胡锦涛明确提出,“把坚持独立自主同参与经济全球化结合起来”[14],并将其作为改革开放历史进程“十个结合”的经验之一。其三,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15]

(三)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独立自主精神

坚持独立自主是一种精神传承。独立自主的文化基因蕴含在人们的主体意识觉醒中,蕴藏在中华民族顽强自立的进取精神之中,体现在爱国主义的民族气节中。

独立自主蕴含在人们的主体意识觉醒之中。人之所以灵于万物,就在于能够独立思考、自作决断以及拥有道德行为的自主与自由。在“独立”与“自主”的关系中,往往先有独立才能有自主行为。在古代,由于生产力落后,人不曾真正地了解自然规律,往往生活在“天命”的统治之下。随着主体意识的觉醒,人们逐渐从“天命”中挣脱出来。孔子说,“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卫灵公》)。人可以依靠自己的品行等各方面的力量来解决问题,因而人要追求自身的良善德性,遇事从内部找原因。人不再盲目依赖自然世界,开始主动地去理解和改变这个世界,正如荀子所强调的“制天命而用之”(《荀子·天论》)。唐代刘禹锡提出,“天之所能者,生万物也;人之所能者,治万物也”(《天论》)。他提出治理自然万物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人对于自然而言具有相对独立性。

独立自主蕴藏在中华民族顽强自立的进取精神之中。老子提出“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孔子强调君子自强不息,荀子肯定人的独立性价值。历代思想家对自主、自立、自强精神不断深入阐释,使得独立自主精神日益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在近代中华民族的危难时期,梁启超认为国家和民族要“不藉他力之扶助,而屹然自立于世界”[16]。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洋务派提出“自强”的口号、孙中山提出“国民革命之目的,在造成独立自由之国家,以拥护国家及民众之利益”[17]的号召,体现出独立自主精神日益与探求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民主革命相融合。独立自主精神已逐渐内化为中华民族的自觉意志,成为强大的精神推动力量。对此,习近平指出,“中国人民所具有的不屈不挠的意志力,是战胜前进道路上一切艰难险阻的力量源泉”[18]。

独立自主体现在爱国主义民族气节之中。自古以来,独立往往体现在对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追求之中。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独有的“气节”,也是独立自主的精神之基。早在《战国策》和《汉书》中,就提出了有关“爱国如家”的说法。曹植的“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都表达了为国献躯、万死不辞的报国之志。“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体现了忧国忧民忧天下的家国情怀。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中华儿女“以天下为己任”的民族气节,展现出独特的民族自尊心与民族自豪感。对此,习近平指出:“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绵延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爱国主义始终是激昂的主旋律,始终是激励我国各族人民自强不息的强大力量。”[19]正是在爱国主义精神的鼓舞下,中华儿女才能一次次抵御外敌入侵,维护民族生存、发展并走向自主自立与自强,使中华文明得以延续传承。

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依托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根基、承接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集萃、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发展了独立自主理论,赋予了独立自主新的时代价值意蕴。

二、习近平关于坚持独立自主重要论述的核心要义

习近平关于坚持独立自主重要论述的核心要义主要包括时代必然、历史意义和实践路径三个方面。把握这一核心要义,有助于在新征程上不断提升应对百年变局的强劲韧性,不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一)深入揭示坚持独立自主的时代必然

独立自主是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要求,也是中国革命、建设的现实要求。习近平结合时代特征和发展要求,从多方面深入揭示了坚持独立自主的时代必然性。

1.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立场:由中国人民自己处理自己的事情

独立自主思想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依靠群众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坚持独立自主,就要坚持中国的事情必须由中国人民自己作主张、自己来处理。”[20]

唯物史观告诉我们,“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21]。一个国家的发展,虽然需要外部的“促进作用”,但从根本上讲,最终要靠该国人民自己来解决。“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22]各国人民自己创造自己国家的历史,决定各国命运的是其人民群众。只有通过广大人民群众的实践,才能更好地积累历史中的经验、把握发展中的规律、克服前进中的困难。就现实而言,在当今资本主义力量仍然占据主导地位的世界格局下,我们如果失去了独立自主,就很容易受制于他人并进一步损害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因此,我们始终坚持独立自主,坚持由中国人民自己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由党和人民掌握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在任何情况下,决不依附于外部力量、决不任由他国支配、更不容许他国干涉。

中国共产党以群众史观为指导,在实践中强调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把人民群众作为生产实践的主体,并把依靠群众的力量作为独立自主的基点。对此,习近平从唯物史观高度深化认识坚持独立自主与人民伟力的关系,将坚持独立自主与人民群众力量结合起来,强调中国式现代化必须依靠人民的伟大创造力来推动。“独立自主是我们党从中国实际出发、依靠党和人民力量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必然结论。”[23]中国共产党人引领着整个中华民族、全体中国人民的“自主”和“自立”,广大人民群众是独立自主最深厚的伟力支撑。

2.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道路: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独立自主思想体现了正确把握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统一的原理。“坚持独立自主,就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24]

唯物辩证法认为,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特殊性包含着普遍性,任何事物都是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共同体。一方面,自觉地运用矛盾普遍性原理。在把握事物共同本质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事物的特殊本质,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去分析中国的实际情况、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另一方面,把握好矛盾的特殊性。不同事物具有其特殊本质,把握矛盾的特殊性,才能发现事物运动发展的特殊根据,用不同的方式、方法来解决矛盾问题。世界上各个国家有不同的历史基础、民族文化、发展条件,世界各国发展的具体道路是多样的。马克思反对将发展道路框定于“西方模式”,强调各民族应根据自己所处历史环境、条件而选择具体可行的道路。“唯物史观的历史道路理论绝不滞留于并且满足于抽象的普遍性,恰恰相反,它要求‘科学的抽象始终深入现实历史的实体性内容之中……它把世界历史的普遍性把握为在特定社会条件和历史环境中被具体化了的普遍性。”[25]离开了特定的社会条件、历史环境及文化传统的道路选择和发展不可能真正走向成功。此外,事物矛盾是变化的,世界上没有永恒不变的事物。同样,国家发展道路不是固定不变的、发展模式也不是僵化停滞的。我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依据矛盾变化的性质、状况而创新发展。总之,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普遍性与中国的特殊性相结合,就必然要求我们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3.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坚定奉行和平外交政策

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是我们外交工作的基本原则。“坚持独立自主,就要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26]

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着的对立面又统一又斗争,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和变化。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我们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重要哲学基础。一方面,要以斗争求同一。对立面的同一中包含着斗争,没有斗争就没有同一。和平必须通过斗争来实现。我们反对一切形式的单边主义,反对一切形式的霸权霸凌霸道行为,反对干涉别国内政,反对搞双重标准。我们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敢于同企图颠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企图迟滞甚至阻断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的一切势力斗争到底,有效防范化解各种风险挑战。另一方面,斗争要有利于同一。相互排斥的对立面在一定条件下,也会有某种程度的一致性。斗争不能破坏世界的和平发展,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和平外交政策的重要目标。维护世界和平需要各国共同努力,解决国际秩序中存在的风险与挑战,仅靠一个国家的力量是不够的。对此,习近平将独立自主与胸怀天下结合起来,强调坚持独立自主是奉行我国和平外交政策的历史必然,也是我们党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使命要求。我们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指导,强调以独立自主为前提,主张国家之间的平等,坚决摒弃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我们倡导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理念,维护世界和平繁荣,促进人类发展进步。

4.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发展:牢牢把握发展的主动权

坚持独立自主,把自己的事情做好,牢牢把握发展的主动权是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习近平强调:“以正确的战略策略应变局、育新机、开新局,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最根本的是要把我们自己的事情做好。”[27]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作为主体的人既具有受动性又具有能动性。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自觉能动性,使实践活动达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是人们获得成功的必要条件,也是我们党倡导独立自主的一个重要哲学根据。善于创新、创造是独立自主发展的重要体现。只有充分调动全国各族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秉承独立自主的顽强意志,破解“卡脖子”之困,才能在应对风险挑战中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只有坚持实事求是,按照中国的特点、中国的实际来独立判断和审视中国自身发展问题,努力把自己的事情做好,才能牢牢把握好掌控自己命运的时与势。对此,习近平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深化认识坚持独立自主的战略意义,强调在积极吸收人类文明成果的同时,要将发展动力放在自身力量基点上,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自身发展能力。

只有坚持独立自主,才能在动态的历史进程中牢牢把握历史发展的规律和走势,把握发展的主动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别人没有走过的路,也是不断发展完善的道路,始终处于开拓创新、开放演进的状态之中。面向未来,中国道路向何处走、如何走,只能由中国人民依据中国国情、中国文化、中国实践,依靠自主创新精神深入、持续地探索,不断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二)深刻阐明坚持独立自主的历史意义

习近平主要从我们党领导革命、建设、改革的奋斗历程,百年艰苦探索中的基本经验以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等方面深刻阐明了坚持独立自主的历史意义。习近平还从人类发展的大历史观透视坚持独立自主的历史必然性,指明了独立自主的内在意蕴和应然路向。“人类历史上没有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可以通过依赖外部力量、照搬外国模式、跟在他人后面亦步亦趋实现强大和振兴。”[28]

1.历史进程:党和人民事业走向胜利的根本保证

在革命、建设、改革百年来的奋斗征程中,我们始终保持着高度的历史清醒,坚持独立自主。“这种独立自主的探索和实践精神……是党和人民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根本保证。”[29]

坚持独立自主是立足我国基本国情、依靠自身力量为中国人民谋幸福和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逻辑必然。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启了党独立自主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新阶段,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面对外部势力威胁打压的严峻形势,党带领人民通过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实现了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党带领人民独立自主、大胆探索,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大力推进生产力发展,在奋勇创新中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独立自主、守正创新,紧紧依靠人民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创新发展,取得了历史性的重大成就,走出了一条不断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科学之路。

2.历史经验: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结论

我们党的历史,其实就是一部独立自主的探索历史。坚持独立自主是我们党对百年奋斗历程中正反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走自己的路,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立足点,更是党百年奋斗得出的历史结论。”[30]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起初学习苏联走中心城市暴动的道路,致使革命遭受严重挫折。毛泽东的《实践论》《矛盾论》两篇哲学著作,从世界观方法论的高度强调从中国实际出发,坚持实践第一;从矛盾特殊性入手,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为中国共产党人坚持独立自主原则找到了科学理论依据。“真正懂得独立自主是从遵义会议开始的。”[31]遵义会议剔除了在党内盛行的“左”倾教条主义,开启了党独立自主探索正确革命道路的新阶段,最终取得革命的成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党敏锐觉察到学习苏联模式的弊端,成功探索出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毛泽东提出要独立自主地走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强调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独立发展。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坚决地反对改革开放中出现的“左”或“右”两种错误思潮,开辟并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进入新时代,我们党继续坚持独立自主地思考和解决新的实际问题,既抛弃西方现代化尤其是美式新自由主义道路,也不走欧式福利主义的现代化道路,而是独立自主地探索中国式现代化的创新之路。

3.历史前景:无比广阔的舞台和强大的前进定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面向未来,“我们走自己的路,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32]。

在中国这样一个大国实现现代化,没有先例可循。我们面临的任务更艰巨、挑战更严峻。全球化发展不可能离开主体性,失去主体性和自主性的发展,绝不可能带来真正意义上的发展。在全球化背景下,一个国家的现代化要在根本上依靠该国的内生发展而不是外部的因素和力量。立足“两个大局”,习近平要求我们要正确处理内因与外因的关系、独立自主与对外开放的关系、自主创新与汲取经验的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离开了任何一个方面,都难以整体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因此,我们必须坚持独立自主,更好地把握历史机遇,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展、理论创新、制度完善、文化进步。我们应将独立自主贯穿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科技、外交等各个领域,贯穿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全过程,不断增强消化吸收能力和自我创新能力,增强现代化的原生动力、提升能力和调适能力。总之,“只要我们坚持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就一定能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33]。

(三)深度指明坚持独立自主的实践路径

习近平运用唯物辩证思维,从理论与实践、内因与外因、历史与现实、物质与精神等多个维度深度指明了坚持独立自主的实践路径。

1.把握好坚持马克思主义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统一

坚持独立自主要把握好坚持马克思主义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统一。坚持是发展的前提,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走上独立自主道路的理论保证;发展是坚持的结果,真正的坚持也必然寓于发展之中,运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是坚持独立自主的必然要求。

一方面,坚持独立自主,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科学真理。习近平指出:“背离或放弃马克思主义,我们党就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34]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并没有过时,它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坚持独立自主,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引的前进方向,坚守共产主义信仰,充分彰显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力量;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指导,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运用到独立自主的实践探索之中,不断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充分彰显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力量。

另一方面,坚持独立自主,必须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必须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创新发展,才有强大的生命力。中国道路是在理论与实践辩证发展的统一中不断推进的。独立自主既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也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探索全过程。我们党依据不断变动和发展的中国实际,立足国情、独立思考,实现了一系列重大理论创新;同时运用创新理论指导中国改革和发展的实践,实现了一系列重大实践创新,在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发展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取得胜利。

2.协调好立足自身发展与吸收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的统一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坚持独立自主要协调好立足自身发展与吸收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的统一。立足自身发展为吸收人类文明优秀成果提供根本的实践土壤,吸收人类文明优秀成果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壮大自身发展,二者是相互促进、互为依托的关系。

一方面,坚持独立自主,必须立足自身发展。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共存的当今世界发展格局中,我们要正确处理好竞争与合作、开放和自主的关系。习近平指出:“我们需要借鉴国外政治文明有益成果,但绝不能放弃中国政治制度的根本。”[35]回顾历史,党始终立足自身发展的理念,并将其贯穿道路选择、国家建设、外交政策制定等各个方面,取得了丰硕的现代化建设成果。新时代,在国际竞争日益加剧的背景下,走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全面的创新之路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然要求。

另一方面,坚持独立自主,要善于吸收人类文明优秀成果。全球化条件下,纯粹靠自身的发展走向现代化,既不可能也不现实。积极获取先进文明成果并加以创造性地消化吸收,是实现现代化的必要条件。因此,坚持独立自主的一个重要前提是必须坚定行走在人类文明的大道上,既要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共性规律,又要坚守全人类的共同价值。我们应树立世界眼光,坚持改革开放,善于借鉴国外先进思想文化与有益经验,以开放更好地促改革、促发展,为我国现代化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条件。改革开放实践有力证明:必须继续扩大同各国的互利合作,以更积极的姿态活跃在国际舞台上,积极汲取人类文明优秀成果,不断为自身独立自主发展创造更加广阔的空间。

3.把控好自信自立和现实斗争的统一

坚持独立自主要把控好自信自立和现实斗争的统一。坚持自信自立,激发斗争的勇气和增强斗争的能力,敢于斗争并善于斗争;面对风险和挑战,在现实中发扬斗争精神,奋勇战胜一切困难和挑战,不断巩固斗争的成果,依靠自我实力的提升来增强自信自立。

一方面,保持自信自立是坚持独立自主的前提。坚持自信自立是重要的方法论。自信是主观精神状态,我们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不是盲目的自信,而是在深刻把握历史大势、洞悉历史规律基础上的自信。自立是客观行动体现,新征程上增强自主自立,内在要求充分发扬历史主动精神,引导人民群众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性和真理性的深刻认识,激发人民的伟力自觉投入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之中。坚持自信自立,要求在坚定对党百年奋斗重大成就的自信之基上,保持历史定力,坚定正确方向,从自主、自信走向自立、自强。

另一方面,坚持独立自主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我们走独立自主道路探索的现代化成就越大,面临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挑战就越多。“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我们才能赢得尊严、赢得主动。”[36]新时代我们面临的斗争是一种综合的多方面斗争,斗争内容、形式和策略更为复杂多样。坚持独立自主,就必须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不断强化斗争意识、增强斗争精神、坚定斗争意志、提升斗争本领,善于在斗争中化解前进中的风险与挑战。

4.坚持物质上独立自主和精神上独立自主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实践具有能动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物质文明建设得到高度重视,生产力水平得到巨大提高,人民物质生活水平得到较大的提升,一定程度地实现了物质上的独立自主。仅有物质上的独立自主是不够的,精神上的独立自主不可或缺,精神上的独立自主是自信自强的前提和基础。

一方面,实现物质上的独立自主。物质上的独立自主是基石。坚持物质上的独立自主最主要的是应寻求创新之路。没有创新发展,就难以建立强大的物质基础、难以获得持久的生命力,也难以真正地走向独立自主发展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呈现出与时俱进的时代性或阶段性特征,在不同时期面临着不同的目标和任务。新发展阶段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高质量发展。要充分依靠并发挥人民群众的创造性智慧和力量,在创新中寻求高质量发展,不断夯实现代化建设的物质基石。

另一方面,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习近平提出“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37]这一重要论断,蕴含着强烈的文化主体意识,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提供了精神指引。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要求坚守自身文化根脉,保持对本民族文化传统、文化理念和价值体系的坚定自信,以本民族文化丰富民族成员的精神世界,筑牢共有精神家园。要坚持守正创新,以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激活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滋养和智力支撑。要根据中国实际构建中国特色的学术体系和理论体系,推动中国理论解释中国成就、创新中国理论解决中国问题,展现理论创造的自主性。要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用中国道理总结好中国经验,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要独立自主探索适合本民族发展的现代化道路,推进本国现代化,夯实精神上独立自主的实践基石。

三、习近平关于坚持独立自主重要论述的时代价值

习近平关于坚持独立自主重要论述有重要的时代价值,为维护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提供了有力保证,为增强全体人民主体动能加注了精神力量,为坚定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指明了科学方向,同时也为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贡献了中国智慧。

(一)为维护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提供了有力保证

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是我们党坚持独立自主的根本要求。我们党始终坚持独立自主原则,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会是一条平坦的大道,面临各种内外挑战和新型风险。当前,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复杂,逆全球化暗潮涌动、贸易摩擦不断升级,尤其是中美博弈持续深化,给我国发展带来诸多不利影响。我们只有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牢固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才能维护好国家主权、民族尊严、安全和发展利益。

掌握先进科学技术是独立自主的重要前提。一个国家是否有能力保持独立自主持续发展,是一个命运攸关的问题。在科学技术已经成为第一生产力的今天,自主创新能力已经成为决定我们国家和民族能否行稳致远的重要力量。习近平指出:“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之基、安全之要。”[38]只有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自主掌握先进科学技术,才不会在经济、军事等方面落后于人,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国家各个领域的安全,防止在主权方面受制于人。只有坚持独立自主,大力推进创新发展,牢牢掌握科技命脉,才能增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持续动力,进而不断增强综合国力。

独立自主是维护中国人民根本利益的前提,也是一切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先决条件。我们不仅保持自身的独立自主,也尊重他国的独立自主。我们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大力倡导用多边主义理念处理国际问题。我们从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整体利益出发,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既为推进世界和平增添强大力量,也为我国营造开放包容的合作环境以及稳定有序的安全环境。

(二)为增强全体人民主体动能加注了精神力量

“独立自主是中华民族精神之魂。”[39]习近平关于坚持独立自主的重要论述,为增强全体人民主体动能加注了精神力量。

近代以后,由于封建统治的腐败、政治制度的落后,中国沦落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灾难。面对衰败的旧中国,近代以来的无数有识之士倡导独立精神,探索中华民族光明前程。但由于阶级局限性,始终没有找到解决中国前途命运问题的正确道路,各种救国方案都最终遭受失败。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推动了中国人民独立自主的探索精神和实践,走出了一条独特的革命、建设、改革和创新之路。

新时代,西方势力不断调整对华策略,企图通过消解中国人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逼迫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放弃独立自主的基本原则。独立自主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已经深深融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国道路是被实践证明了的指引中国发展、前进的正确道路。中国道路具有内生性、独立性、自主性,增强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上的主动性和主体性。中国道路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及命运,促使“中国人民在精神上由被动转为主动”[40]。在迈向伟大复兴进程中,西方国家的各种负面论调和实践行动,不应该动摇我们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反而应该激发全体人民以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去探索与奋斗。我们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不动摇,又要以我们正在做和将要做的事情为中心,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篇章,以独创性的思想、理念、战略不断回答时代之问,破解实践之难。

(三)为坚定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指明了科学方向

“世界上既不存在定于一尊的现代化模式,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代化标准。”[41]近年来,与西方现代化道路逐渐跌落神坛形成对比的是,中国现代化道路越来越显示出其灵活的发展适应能力和强大的韧性、生命力。坚持实事求是、独立自主的实践探索,让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走社会主义道路并取得巨大成就的国家,也为未来坚定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指明了科学方向。

中国式现代化具有现代化的共同特征,但也深深镌刻了中国文化、中国历史、中国实践、中国目标的印记。只有扎根中国大地,从实际出发而不是从教条出发,从问题出发而不是从“别人的经验”出发,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才能找到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最佳方案。中国式现代化是独立自主的现代化之路,始终坚持依靠中国人民的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勤劳致富、创新探索,坚决摒弃西方对外扩张掠夺的现代化老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极力克服西方现代化以资本为中心、两极分化、人的片面化发展等带来的诸多弊端。中国式现代化是人类文明的新形态,实现了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超越。新征程上,我们坚持独立自主探索的进程不会停滞,坚定不移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方向不会改变。“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越走越宽广,将更好发展自身、造福世界。”[42]

(四)为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贡献了中国智慧

中国道路既没有迷恋传统社会主义的发展经验,更没有照抄照搬西方发展模式,而是立足我国发展实践、植根中国文化,在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前提下,与时俱进地被赋予鲜明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一个国家究竟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最终要由本国人民作出选择、由本国发展成就加以验证、由本国发展进程加以调适。独立自主地探索经济社会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的创新实践,是我国走向成功的关键之举。

当今世界上,一些发展中国家由于缺乏独立自主的探索意识和精神,不顾自己的具体国情,简单复制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模式而试图快速发展,结果事与愿违,导致经济停滞不前、社会矛盾加剧甚至政局动荡不安等诸多严重后果。与此对照的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下,坚持独立自主,顶住各种压力、风险、挑战,大胆推进理论和实践创新,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中国现代化道路走出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新版本,其所具有的优势和潜力让更多发展中国家认识到坚持独立自主对掌控国家命运、促进国家富强、实现民族振兴的重要战略意义。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而言,摒弃对西方模式的迷恋,独立自主地探索符合自身国情的现代化道路是关系自身前途命运的最为根本的经验启示。中国道路的成功开启了发展道路具有多样化的时代,打破了西方中心论的神话,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这不仅使中国彻底抛掉了‘东亚病夫的帽子,而且为人类战胜贫困、为发展中国家寻找发展道路提供了成功的实例。”[43]

总之,习近平关于独立自主的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独立自主的思想内核、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了根本的行动指南。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要始终坚持独立自主,坚定不移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22年版,第27页。

[2]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28页。

[3]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7卷,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449—450页。

[4]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6卷,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第599页。

[5]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9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84页。

[6]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列宁全集》第12卷,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129页。

[7]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列宁全集》第37卷,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329页。

[8]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列宁全集》第28卷,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163页。

[9][31]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59、339页。

[10]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11页。

[11] 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55页。

[12]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526页。

[13][14][15] 胡锦涛:《胡锦涛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260、620、629页。

[16]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三·国民十大元气论:独立论》,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62页。

[17] 孙中山:《孙中山选集》下,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980页。

[18][30]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4卷,人民出版社2022年版,第102、10页。

[19][23]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外文出版社2018年版,第58、29页。

[20][24][26][29] 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21、21—22、22、21页。

[21]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02页。

[22]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第121页。

[25] 吴晓明:《世界历史与中国道路的百年探索》,《中国社会科学》2021第6期,第30—48页。

[27] 《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迎接党的二十大”专题研讨班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崭新篇章》,《人民日报》2022年7月28日,第1版。

[28][39]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人民出版社2021年版,第67、67页。

[32][34][35]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第339、33、286页。

[33]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118页。

[36] 《习近平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 筑牢理想信念根基树立践行正确政绩观 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留下无悔的奋斗足迹》,《人民日报》2022年3月2日,第1版。

[37] 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23年版,第10页。

[38] 《习近平在湖北武汉考察时强调 把科技的命脉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不断提升我国发展独立性自主性安全性》,《人民日报》2022年6月30日,第1版。

[40] 郭广银:《以大历史观透视坚持独立自主的意义价值》,《红旗文稿》2022年第7期,第14—18页。

[41]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年版,第824页。

[42] 《习近平给“国际青年领袖对话”项目外籍青年代表回信》,人民日报2021年8月12日,第1版。

[43]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第80页。

Theoretical Basis, Core Meaning and Contemporary Value of Xi Jinpings

Important Discourse on Adhering to Independence

Abstract: Following the 18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President Xi Jinping has put forward a series of novel concepts, perspectives, and assertions regarding the maintenance of independence and clarified the historical context,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and practical path of maintaining independence. These have been based on the theoretical foundation of Marxism, the ideas of CPC members, and fine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This significant statement holds great value in the present context. It provides a robust guarantee for safeguarding Chinas sovereignty, security and development interests. Furthermore, it strengthens the momentum of all the people, points out the scientific direction for firmly taking the path of Chinese-style modernization, and contributes Chinese wisdom to the modernization of developing countries.

Key words:independence;theoretical foundation;core meaning;contemporary value

猜你喜欢
独立自主理论基础时代价值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中怎样做到“少教多学”
浅论农村体育教学的发展
由《金粉世家》看张恨水的性别观
论亚里士多德的中庸正义观及其时代价值
浅议中职计算机基础课自主学习教学模式
抗大思想文化建设的时代价值探析
会计准则变革的非预期效应理论框架构建
法治中国视域下大学生法律素养的培育
群众文化活动的时代价值及其管理创新
倡导独立自主原则,提高初中英语学习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