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考背景下课堂转型实践研究

2024-06-16 15:49高建文
甘肃教育 2024年9期
关键词:课堂转型概念意义

高建文

【摘要】在新中考背景下,课堂教学的重要性逐步凸显,为实现课堂教学的高质量发展,课堂转型势在必行。文章首先对新中考背景下的课堂转型作了概念界定,其次阐述了在此背景下课堂转型的意义,最后有针对性地结合课堂实例提出了新中考背景下课堂转型的具体策略,旨在为今后的课堂转型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新中考;课堂转型;概念;意义;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3.0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0463(2024)09—0063—04

初中教育阶段在学生的人生中处于至关重要的承接阶段,随着各地有关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工作实施方案(简称新中考改革方案)的出台以及“双减”政策的推进落实,学校的变革提升在所难免。对于学校而言,要想实现整体的转型发展,需要对学校的管理、评价、教学等一系列环节进行整体协调一致的变革实施。而其中,对于学校转型提质和学生综合发展影响最大的便是课堂教学[1]。学校的课堂教学,要始终坚定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立足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及全面素质的提升,结合学生的学习、成长规律指导学生做好学习规划。这里的学习不再仅仅局限于“考试科目”的范围,而是让学生在学校里学,在生活中学,在社会上学,提升自己的思想品德,强化自己的身心健康,拓展自己的学习视野,提高自身的社会实践能力,促进自己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在现有的课堂转型研究方面,近两年比较热门的内容主要与“作业设计”“大单元教学”等有关,但总体数量偏少。同时,多数教师的研究主要落脚于所教学科或教学的具体环节,缺少以学校整体视角出发的研究。基于此,笔者结合所在学校的“听评课”系列教研活动、教学现状调查反馈等,力求站在学校整体发展的角度,来明晰当前背景下课堂转型的意义及有效途径。

一、新中考背景下课堂转型的意义

1.有助于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在“双减”背景下,课堂教学的重要性一再被强调,抓紧抓牢课堂教学改革是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着力点。近几年,课堂教学的理论持续更新,教师也在新理论的指导下合理优化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通过观察学校教师的授课过程,我们会发现,在近几年的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课堂活动形式变多,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所凸显,但是课堂仍然以“教师主讲,学生聆听”的方式推进,因而课堂教学整体呈现出效率低、质量不高的现状。随着《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及“双减”政策的出台,守住课堂阵地,确保提质增效的理念让更多教师投身于对课堂转型的探索研究。结合教师在课堂转型方面的实践尝试,我们可以看到,转型后的课堂更加关注学生的素养发展,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合理的评价方式,强调让学生真正“动起来”,去参与课堂,去调动思维,去提升能力,从而帮助教师有效提升课堂的教学质量,进而助力学校教学的高质量发展[2]。

2.有助于深化学科育人指向。在以往应试教育思想的指引下,考试成绩是课堂教学成效检验的第一标准。单纯依靠考试成绩来判定学生的优良,使学生将过多的精力聚焦在课业提升上,导致学生对于课业的心理负担多于兴趣引导。在此背景下,学生的价值观形成、能力发展、品格塑造等方面往往有所缺憾,育人的指向性亟待被凸显。而转型后的课堂将摈弃以往“唯分数”指引下的以教师为中心的、知识灌输式的被动型课堂,转向以核心素养发展指引下的、以学生为主体的、育人指向型的能力提升课堂。教师在设计教学、实施教学的过程中,不再将注意力局限于课本知识的传授上,而是在坚定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基础上确定学生的长远发展目标,落脚于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提升,并在此过程中关注学生价值观念的形成、关键能力的培养和必备品格的塑造,考查学生从课堂走向生活、走向社会的迁移应用能力,用发展的眼光让课堂教学焕发出应有的“生命力”[3]。

3.有助于实现师生共同成长。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谈及学习对象,我们往往会自动将其匹配至学生。如今,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学生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获取海量的知识,而课堂只是其中的渠道之一。如果仅仅关注以教材为依托的课堂知识,不考虑不同时期学生的特点,那么教师和学生之间就会出现一些“代沟”,这些“代沟”也会在某种程度上为课堂教学的推进增加障碍。因此,我们会发现,现今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在不断强调学生的学习过程,却没有结合工作实际为他们自身的成长设定合理的学习目标。而转型后的课堂因为新理念的要求,结合课堂育人目标的强化、质量目标的引导,会不断促使教师加入学习者的行列,让教师在观察学生学习成长的同时,关注自己学习能力的提升。熟悉当前理论政策背景,用好便捷的信息化资源,明晰当下学生的阶段性特征……这样的双向成长,可以有效帮助教师事半功倍地解决课堂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教育教学是持续性动态发展的过程,教师的经验积累是其宝贵的课堂教学财富,作为教师,应将宝贵的教学经验和更新迭代的学习成果结合起来,将自身的成长与学生的成长紧密结合起来,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的学习成长,用实践带动面向学生的教学和育人工作。

二、新中考背景下课堂转型的具体策略

1.以能力提升出发,处理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处理是否得当,某种意义上决定了学生的学习能力是否得到了可持续性发展。如果教师总是着眼于细致的知识点讲解,师生双方就会过分依赖教材知识,而在授课过程中,学生将长期以“零散”的方式接受教学内容,从而逐步缺失整体构建知识框架的能力。

比如,在数学教学中,依托现在比较热门的大单元教学,教师可以尝试以章节的内在联系为依据,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在分析、开发、整合和重组学习内容的基础上,从单元目标的角度出发,以单元整体的角度切入课程设计,同时在每个课时设计的过程中,又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以情境代入贯穿课程整体,以“理解概念为先,总结规律其后,学以致用为终”的顺序安排授课,这些都可以更好地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以及应用数学思维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在北师大版数学教材九年级下册第二章“二次函数”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在尝试进行大单元教学设计时,可从单元整体的角度考虑,确定“定义——图像——性质——联系与应用”的设计思路,然后在单元教学的第一课时中,确定“认识二次函数”的设计,通过类比一次函数研究路径,结合具体现实情境抽象出二次函数的模型(即从个性中归纳共性并建立概念),然后在具体的情境事例中判断两个变量的关系是否为二次函数关系(即回归情境代入判别),最后结合模型解决几何图形及现实生活中的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即承接前后章节学习内容的同时,再次于生活中迁移应用所学知识)。这样的单元设计,促使学生的“四基”“四能”都会提升,对于学生未来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以育人视角出发,处理教学过程。与旧版的课程标准相比,新版课程标准强化了育人导向,增强了教学内容与育人目标之间的联系,因此,在授课过程中,教师需要将育人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比如,在义务教育语文学科2022年版新课标中提到了核心素养的内涵是文化自信和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的综合体现。在学校“听评课”的过程中,语文组教师始终坚持的一个课程环节令我印象深刻,那便是“课前3分钟演讲”,演讲的内容有时会结合课程内容展开,作为课程导入的一部分;有时会由教师确定一个主题,而后学生自由选择内容;有时也会从演讲评价的角度规定演讲需要达到的标准,但内容不限。无论采用哪一种形式,在和语文教师访谈沟通的过程中,都会发现大家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便是培养学生自信表达的能力。

针对语文的核心素养中提到的文化自信,结合每学期的“听评课”工作反馈,我们发现学生的自信心从课堂举手发言这个具体行为中都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很多学生在教师出示问题后,以埋头躲避教师视线的方式展现了自己抗拒回答问题的心理,但在教师以点名方式处理后,有些学生其实回答得很好,这说明学生内心缺乏自信,从而在行动上有了相应的表现。而有的学生在被点到名以后,身体僵直,声音较小,即使能够回答,也是表达不连贯、不清楚,这些都能看出学生自信心的缺乏以及表达能力的欠缺。长期缺乏课堂自信,学生便会逐步丧失课堂兴趣。教师提到,如果学生连面对生活、课堂的自信都没有,又如何能够很好地展现我们的文化自信呢?于是语文组的教师们集体探讨,在授课中共同增加了一个看似微小却又影响深远的环节。这种把新课标中的核心素养通过细小的课堂教学环节落地、落实的方式,可以看出教师为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而学习前沿理论,努力从学生长远发展的角度推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3.以素养导向出发,处理教学延伸。课堂转型并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课内课堂,在如今的教育教学中我们发现,课外教学也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这个部分,我们首先能想到的就是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迁移应用,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巩固提升,其中关注点较多的便是学生的作业。

在近两年的“听评课”过程中,笔者发现一些教师在习得教育教学政策、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学习的基础上,对自己的课堂教学环节进行了有效改进,其中一个环节尤为明显,便是“作业设计”。以往布置作业,教师往往采用内容统一、整班布置的方式,以抄写作业、整篇练习等内容居多,但是这样布置作业的弊端也非常明显,不同层次的学生完成作业的时长不一,作业的有效性无法体现,对于较为薄弱的学生来说,作业时长较长,完成效果不好,后续便会产生学科兴趣降低、上课不想听讲、作业完成不及时等一系列后果,学生的注意力仍然停留在浅层的学科知识上,而忽略了学科素养的发展以及对深层知识的学习。

比如,同样是必须完成的练习作业,以往教师会按照章节或者页数直接给学生布置2~3页习题。在考虑到不同层级学生的能力后,教师在授课的收尾环节,会将本节课的分层作业展示在授课PPT上。即使常规作业,教师也会在确定了基础、提升、拓展所对应的内容后,增加一些课外同类知识的拓展探究任务,然后将其分配给不同层级的学生,但是在分配的过程中并不使用精准配对的语言,而是给予学生一定的尝试空间,重点鼓励薄弱学生在完成对应层级的作业后,尝试挑战一些更高层级的内容,同时也跟进奖励机制,让能力强的学生得以提升,能力中等的学生得以巩固,能力薄弱的学生有目标。再如,学校在关注学生综合素养的基础上,为了让学生们的假期生活更加丰富,以实现学生的综合素养发展为目标,设计了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的“五育作业”,力求让学生在综合发展中找寻自己的闪光点,并结合自己的兴趣精研学习内容,指引学生走上拥有正确价值观的发展道路。这样学生在未来发展的过程中,也会结合不同的现实情境,在正确价值观的引领下,找寻自己擅长的方式,结合自己所及的能力,设置合理的达成目标,帮助自身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综上所述,在课堂转型方面,笔者结合本校目前的课堂教学现状,梳理了当前新中考改革背景下课堂转型的意义及策略,明确了当前学校的课堂转型需要重点关注学生关键能力的发展、学科育人功能的强化和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作为中小学一线教师,我们深知课堂转型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需要持续不断地发现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探寻有效策略,从而创设良好的课堂教育教学氛围,让学生真正学有所获、行有所成。

参考文献

[1]王睿.新中考改革背景下初中数学课堂转型研究[J].华夏教师,2023(05):69-71.

[2]钟启泉.撬动课堂转型的深度学习如何发生?[J].内蒙古教育,2022(17):20-27.

[3]雷宝华,黄泽成.优化教学方式减负提质增效——2021年湖南省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优质课观摩活动综述[J].小学数学教育,2022(09):55-57.

(本文系2022年度甘肃省“十四五”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新中考背景下的课堂转型与提质增效实践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立项号:GS[2022]GHBZ021)

编辑:郭裕嘉

猜你喜欢
课堂转型概念意义
一件有意义的事
Birdie Cup Coffee丰盛里概念店
有意义的一天
生之意义
幾樣概念店
学习集合概念『四步走』
聚焦集合的概念及应用
基于有意义的“教学对话”实现初中化学课堂转型
基于有意义的“教学对话”实现初中化学课堂转型
基于有意义的“教学对话”实现初中化学课堂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