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新形势下国有企业财务管理风险与防控

2024-06-15 17:08曹永强
中国市场 2024年16期
关键词:风险防控新形势国有企业

摘 要:国有企业财务管理风险与防控一直是一个重要话题。近年来,随着经济形势和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国有企业也在不断寻找适合自身发展的财务管理模式,逐渐以资本管理取代传统的资产管理。然而这一转型并非易事,财务管理实践过程中出现越来越多的风险,制约着国有企业财务管理水平提升,也影响着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和长远发展。为防范这些风险并保障企业稳定发展,加强财务管理风险防控尤为重要。文章以新的经济形势为背景,主要探讨了新形势下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风险和防控措施。国有企业财务管理风险主要包括财务数据风险、投资风险、资金不足风险以及人才流失风险等。为了防范这些风险,国有企业可以通过应用信息技术、加强财务预算分析、加强人才培养、创新成本控制等多种措施为国有企业的发展保驾护航。

关键词:新形势;国有企业;财务管理;风险防控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24)16-0152-04

DOI:10.13939/j.cnki.zgsc.2024.16.038

1 引言

国有企业是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国家战略性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等重要任务,也肩负着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使命。然而,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国有企业必须通过全面深化体制改革,不断激发企业活力,增强企业创新力和竞争力。在体制改革的要求下,国有企业财务管理模式改革成了一个重点和难点。就目前来看,国有企业财务改革尚处于初级阶段,各种风险不断涌现,不仅对企业的财务状况构成威胁,也对企业的稳健发展和国家经济持续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在此情况下,国有企业迫切需要对这些财务管理风险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来保障企业可持续发展。

2 新形势下财务管理对国有企业的意义

2.1 监督财务活动

新形势下的财务管理不单纯是对资金流向的管理,是需要审时度势,对企业的财务活动起到监督作用。作为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可以监控企业的资金流向、核算账务、管理预算等相关工作,使其资金的使用和流动受到监督,确保企业的财务活动符合法律法规要求,同时防止企业在财务上出现漏洞或透支等问题,不仅满足了企业内部财务监控的需求,也履行了外部监督的责任。

2.2 增加企业的收入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国有企业要想走得更远、取得成功,就需要有资金的支持。良好的财务管理能够通过管理企业的资金流向、预算支出、储备金等方面,使国有企业实现财务建设与生产经营的紧密结合,有效分析企业财务经济状况,合理配置资源,提高企业收入的同时降低企业成本,营造灵活而高效的运营环境,让国有企业在市场上维持更好的发展。

2.3 提供决策支撑

新形势下的财务管理利用先进的财务管理技术和方法,如财务报表、财务分析报告等,使得管理层能够对企业的财务状况有更为深入的了解和把握,挖掘潜在问题和机会,为企业的决策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也增强了决策的准确性和前瞻性[1]。同时,财务管理使得国有企业充分披露自己的财务信息,促进财务信息公开透明,使外界更好地了解国有企业的财务状况,使投资者、债权人等各方对国有企业的财务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有利于促进企业融资和投融资决策活动开展。

3 新形势下国有企业财务管理的现状和风险点

新形势下,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一方面,国家对于国有企业的监管力度增强,对国有企业财务管理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比如要求国有企业加强自身内部管理、完善会计核算和财务报告制度、加强风险管理等。另一方面,国有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也面临着更大的压力,需要更好地管理资金,调整财务结构,提高利润水平。尤其是在风险管理方面,国有企业投入了更多的精力和资源,加强了风险识别和管理,不断丰富自身的风险感知能力,建立了较为完备的风险评估机制。同时加强了风险应对和控制力度,通过建立和完善应急预案和独立的风险管理体系,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应对风险事件,加强了对各种风险因素的监测和控制,为企业财务安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总的来说,市场经济的不断变化以及时代的快速发展给国有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带来了更大的挑战,新形势下的国有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其中的关键风险因素不容忽视。

3.1 财务数据安全风险

新形势下的财务管理依靠强大的财务信息系统来提高管理效率,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数据安全风险。一旦内部或外部入侵者非法获取了企业的财务信息,将可能导致企业蒙受重大经济损失,甚至造成企业业务瘫痪。财务数据泄露也会导致企业形象受损,对企业的品牌和信誉造成负面影响,导致客户和投资人流失,更严重的会招致法律风险,如监管部门的罚款和制裁,或是涉及金融账号信息和隐私等资产安全问题,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稳定造成很大影响。

3.2 投资活动存在的风险

国有企业的投资活动往往伴随着一定的风险,包括政策、经济环境以及财务风险等多个方面。在新的政策环境下,政策变化或政策调整,如税收政策、产业政策、交易规则和劳动法等的变化都可能导致企业投资失败或收益降低。经济环境变化也会影响国有企业的投资活动,如宏观经济走势、通货膨胀、汇率波动、房地产市场波动等,都会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和投资回报。财务风险包括短期和长期资金问题,比如短期负债缺乏、缺少流动资金等,如果财务决策不准确,就会导致投资失败或企业财务状况不稳定。

3.3 资金不足或分散的风险

国有企业财务管理过程中如果没有充足的资金保证,企业难以实现稳定的现金流量,无法开展新的业务和项目,也就无法应对市场变化和不断变化的需求,无法稳健地管理财务。如果资金过于分散,可能导致资源不足,难以形成规模效应,从而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特别是在考虑交叉影响时,成本和效益将难以把握。由于资金不足或分散,国有企业可能需要向银行申请贷款来解决资金问题,但是现阶段信贷政策更加严格,企业负担更重,通过银行贷款融资的数额也相对有限,难以满足国有企业多方面的资金需求。这种情况下可能导致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下降,无法满足市场需求,丧失市场份额,难以取得突破性发展。

3.4 人才流失风险

财务人才是保证企业财务安全和稳定的关键力量,掌握着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核心要素,而随着国有企业制度改革和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大量的优秀人才被市场所吸引,给国有企业带来了一定的人才流失风险[2]。人才流失不仅会导致财务管理水平降低,还可能引起企业的战略风险和技术风险。比如前线的财务管理人员离开企业,会导致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和规定不稳定,出现管理混乱、方法不当等现象,还会导致企业的财务数据处理和分析出现偏差,在重要的资产评估和财务报表编制时具有误导性,干扰企业作出正确决策。

3.5 成本控制手段落后、单一

成本控制是财务管理工作的重点内容,但受历史原因影响,某些国有企业领导层和员工对公司成本控制的重要性缺乏全面认识,对成本控制手段缺乏足够的了解,难以形成一致的认知观点和执行力度。由此导致公司成本控制方式比较单一、落后,缺乏科学合理的财务管理制度和方法指导,只是通过降低员工薪资或减少某些投资等方式控制成本,忽略了科学管理方式的使用。一些国有企业的信息系统较为落后,没有建立完善的数据标准及信息管理体系,导致在成本控制过程中。相关数据无法进行有效统计、分析及监测。这些问题的存在会导致企业在成本控制方面受到很多限制,给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带来了较大风险[3]。

3.6 规章制度不完善

在新形势下,国有企业财务管理改革正处于不断推进的阶段,需要完善相关规章制度以适应经济发展和市场变化需要。目前来看,不少国有企业内部规章制度过于僵化,无法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及时改革,跟不上变化的步伐,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一些国有企业财务管理部门缺乏有效监管,导致规章制度的执行力度不够,甚至出现了一些违规行为,导致在某些领域出现漏洞和不完善的地方。

4 新形势下国有企业财务管理风险的防控措施

4.1 应用信息技术,整合财务数据

在新形势下,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应加大对财务信息自动化的投入,实现财务数据的实时掌控和业务流程的自动化控制,以整合各项财务数据,有效防控风险。通过信息技术,企业可以建立完整的财务数据体系,实现不同系统之间的信息流动和交互,确保数据准确和具有时效性,降低管理成本和风险。比如可以通过引入ERP、OA等系统实现集中管理,确保企业各项财务数据无缝对接,实现数据共享和安全可控。还可以建立财务共享中心,将各部门的财务信息纳入统一的数据平台,保证数据一致和准确,提高数据的利用价值。此外,还可以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对海量财务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从数据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帮助企业领导做出正确决策[4]。同时,在数据分析过程可以通过可视化展示,为企业领导提供直观、清晰的数据。

4.2 加强财务预算的分析和监督

财务预算分析和监督能够帮助企业有效规划、控制和使用资金,避免财务风险,提高企业经营绩效。对于国有企业来说,首先,需要建立完善的财务预算制度,确保财务预算编制规范、流程简洁、内容全面、统计准确。在此基础上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财务目标,制订适合企业的财务预算方案,形成科学合理的预算体系。其次,利用先进的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对财务预算编制后的数据进行分析和筛选,发掘有价值的经营信息和趋势,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再次,建立健全的预算监督机制,对财务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和反馈,发现问题及时修正和整改,确保预算执行准确和及时。最后,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对预算数据进行分析、统计,形成预算数据分析报告,为企业领导做出科学的决策提供依据。同时,财务部门还需要对财务预算实际运行情况进行回顾,总结经验和教训,形成预算改进方案,为企业管理提供改进方向。

4.3 强化资金状况的控制和分析

强化资金状况的控制和分析是企业有效管理资金、防范财务风险的重要措施。国有企业需建立完善的资金流动和账户管理制度,严格规范现金、支票、转账等资金流动费用的管理,定期进行资金分析和运用监督,加强现金流量分析,及时了解资金的流入和流出状况,做好现金预测和周转管理,以保证企业的流动性风险得到控制。同时根据财务状况,分析各项费用的占比,制订预算计划与运营计划,并对各项费用开支进行监督和控制,尤其需要对银行账户余额进行认真管理和监控,及时对账,并了解银行服务的收费标准和费率调整情况,以制订合理的资金流动计划,最大限度地降低银行服务费用,确保企业资金运转状态良好[5]。此外,国有企业可搭建资金数据分析平台,运用财务软件等技术实现资金数据的多角度分析和可视化展示,并制作财务分析报告,加强对关键项目、部门、产品等的成本分析,深入分析产生利润的主要经济活动,为企业决策提供参考。

以X企业为例,该企业为当地某国有企业,因为要开展一项新的工程,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在资金投入前,为了防范资金风险,企业首先制定了一项资金管理制度。先是按照集中管理、分级负责、预算控制、账务管理等原则,制定了统一的资金分配流程和管理规定,严格控制资金使用的速度和进度。再是建立财务分析机制,对历史财务报表进行数据分析,利用各种工具和方法,对企业的资金状况、经营现状等进行合理分析,提出了相关的建议和改进方案。该企业还建立了资金预警机制,实时掌握企业的资金使用情况,遇到异常情况及时发出警报,对风险进行预判,提高了管理的灵活性和适应性。通过这些措施,该企业成功地实现了对资金状况的强化控制和分析,有效减少了资金风险,提高了资金的利用效率和企业的经营效益。

4.4 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

国有企业应把人才引进和培养作为企业战略的重要一环,采取多方面、多渠道、多形式的措施,进一步加强人才的引进和培养。通过广泛征集、多渠道招募、针对性招聘、高校联合培养、跨界引进等方式,吸引优秀人才加入企业。对于企业人员,需建立完善的人才管理机制,包括岗位分类、人才评测、职场培训、激励措施等,加强财务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和业务素养的培养,重视人才的职业素养和继续教育,鼓励人才成长、创新。同时要建立健全的流程,用好激励机制,打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和企业文化。国有企业的人才培养应从多方位推进,如与高校、研究机构建立合作关系,联合培养,实现学校、企业、学生之间的无缝对接,共同开展财务管理的风险防范和实践工作,通过引入和培养人才的方式,不断提高人才的职业素养和专业能力。同时,应该在业务中进行实操式辅导,在工作中接受最新的知识、思维模式和实践方法的培养。企业还应建立健全培训机制,定期组织内部培训、职称评定、技能鉴定等活动,加强职工培训和职业技能提升,为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和成长提供良好的平台和机会,从而提高人才的综合素质和职业素养,为加强财务管理风险管理做出更大的贡献。

4.5 创新和完善的成本控制手段

新形势下的国有企业财务管理需要进一步加大成本控制,企业应根据其业务战略规划的定位和目标进行成本控制规划。成本控制中,可实行精细化的管理,将整个成本管理过程划分为几个环节,对每个环节实施细致入微的控制,从而不断优化企业的成本管理流程,更好地控制成本。同时要及时对各项成本进行核算,确保成本的准确性和合理性,企业要将成本核算与日常经营管理有机结合,实现数据共享和信息互通。通常情况下,企业的成本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国有企业可以考虑在间接成本方面下功夫,如采取流程改进、设备升级等措施,减少浪费,以此降低成本。采购成本是国有企业成本控制的重点,企业可以通过加强供应商管理,在采购物料、服务等方面,对供应商质量、交货、服务等方面进行监管,并进行绩效考核,把每个供应商纳入采购的供应体系,从根本上降低企业采购风险。

4.6 建立健全财务管理风险防控规章制度

为有效防范财务管理中的风险,国有企业有必要建立健全财务管理风险防控规章制度。在制定制度之前,国有企业需要对自身财务内部控制现状进行调查,以分析现有风险,有针对性地制定制度,保证制度的制定不是临时性、零散性或者短视性的,应具有长期的战略性和前瞻性。在该制度中,首先,应制定财务管理风险管理职责清单,明确责任人和责任内容,健全财务管理风险管理责任制。其次,通过对可能存在的各种财务管理风险进行分析,制定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比如银行为了防范银行卡安全问题,禁止员工在金融机构外泄个人信息,健全网上支付、转账等风险防范机制。与此同时,国有企业还应通过建立财务管理风险报告制度等及时了解财务管理风险情况,做到风险可控。对于未知突发风险,企业应当及时制定应急预案,保障人员安全、系统安全、资金安全,减少损失。最后,还应持续跟踪监测财务制度的执行情况,以保障制定的制度能够落地生效,并及时更新和完善制度。为确保制度的实施效果,需强化对规章制度的宣传教育和引导,发展团队合作精神,将制度融入企业文化和经济运营的各个方面,使各部门和个人能够熟悉制度内容,明确自己的职责,并密切关注和配合执行督查人员。需要注意的是,制定的制度要符合企业的经营目标,并符合外部法规要求,制定过程需要高度重视并充分征求各方面的建议。同时,企业内部的各个部门都要参与制定规章制度,制定的制度必须可行易行,落实时也要有一定的灵活性。

4.7 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

在新形势下,加强财务内部控制已经成为财务管理风险防控的重要方向。对内部控制的开展需要从制度入手,为各环节和各职责制定明确的规章制度,确保财务工作的规范、有序、科学。以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为依据,进一步规范化和标准化财务流程,提高管理效率,最大限度减少风险。并将财务工作中的每一个环节分解到具体岗位,避免职责不明、任务重复等问题的出现,同时明确财务岗位相关工作的风险点,作为防范财务风险的重点。此外,国有企业应对财务数据的质量进行审核、监测、评估和分析,通过系统化的评估和监控方法来规避和发现风险,评估财务报告的真实性,构建可靠、可重复、可验证的财务数据来源。国有企业还需根据企业风险预算与管理需求进行内部审计,加强对财务管理过程的监督,避免违规行为给企业的经营带来巨大风险。

5 结语

针对新形势下的财务管理风险防控,国有企业需要进一步建立健全财务管理风险防控制度,加强对信息技术的应用,强化对资金状况的控制和分析等,确保国有企业财务管理规范、稳健和安全。同时,国有企业管理者应持续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增强风险意识和防范能力,适应时代发展要求,以便更好地防范各种风险。风险防控工作开展过程中要注重风险管理的全过程,从风险的预测、识别、评估、应对等方面入手,充分认识和预见风险,制定和执行防范措施,始终保持警惕和敏感,以达到财务管理风险防控的目的,确保企业安全和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1] 王润生.论新时期国有企业财务管理风险及防范策略[J].中国产经,2020(18):149-150.

[2] 庞凤.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风险及防范策略[J].市场周刊:商务营销,2021(8):1-3.

[3] 荣孟杰.新形势下国有企业财务管理风险防范策略[J].投资与创业,2021,32(16):90-92.

[4] 张伟.内控视角下国有企业财务管理风险点及防范研究[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经济管理,2022(10):3.

[5] 韦崔悦.国有企业财务管理风险分析及防范措施研究[J].质量与市场,2022(10):34-36.

[作者简介]曹永强(1982—),男,汉族,陕西渭南人,本科,中级会计师,研究方向:财务管理、内部控制、预算管理。

猜你喜欢
风险防控新形势国有企业
新时期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
国有企业加强预算管理探讨
如何做好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引领工作
反贪查案工作的风险防控机制探讨
新形势下“管理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新形势下班集体建设创新的实践与思考
网络版权运营中的风险防控
浅析“六统一”法在经济合同法律风险防控中的作用
完善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