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美好生活愿景、需要及现实困境

2024-06-15 10:13刘湘玲陈湘李鹏融王添闽何哲肖尧
经济师 2024年5期
关键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现实困境

刘湘玲 陈湘 李鹏融 王添闽 何哲 肖尧

摘 要:为了解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美好生活愿景及需要,2022年7—8月,课题组对湖南省5所高校681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调查研究。研究发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美好生活需求由高到低依次为国家社会需要、家庭关系需要和个人物质需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对实现美好生活愿景信心不足,存在发展资源匮乏、内生动力不足、精神生活不足三大阻碍,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美好生活愿景及需要,可从精准多元资助、扶志与扶智教育、培育积极社会心态方面入手。

关键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美好生活愿景 美好生活需要 现实困境

中图分类号:F1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24)05-024-03

一、引言

美好生活是对幸福生活状态的整体描述,凸显了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时代印记。赵建波、解超等学者认为,“美好生活”意指的是社会整体人民的生活状态,是满足社会上大部分人对美好生活的需要[1]。张卫伟、王建新等学者则将“美好生活”看作是一种主观体验,是主体依据客观生活世界而生成的幸福感受,在新时代主要体现为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2]。综上所述,美好生活指满足人民群众的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有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提升人民“获得感”是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理念和实践的重要目标[3]。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美好生活愿景及需要,近年来的文献及政策显示,传统的“奖、助、勤、贷、补”的物质资助力度不断加大的同时,党和政府越来越重视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发展型资助,以满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美好生活需要。许多学者提出,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既要扶贫,又要扶志,还要扶智,全方位助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面脱贫。为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更加充实,走向美好生活的信心更强,本研究开展调查研究,试图了解新时代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美好生活愿景、需要,及实现美好生活愿景存在的现实困境,希望助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摆脱贫困,走向美好生活。

二、研究方法、对象与过程

(一)研究过程

2022年7—8月,本课题组在学校公众号、班级群发布调查问卷,请邀请5所不同高校的辅导员或班主任转发问卷链接给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生在辅导员或班主任的指导下填写问卷。

(二)样本特征

本次调查共有664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参与。其中,男生261人,女生403人;本科47人,高职高专617人;独生子女98人;有留守经历的550人;一线城市22人,中小城市88人,乡镇139人,农村415人,年龄分布17~23岁。

(三)测量工具及数据统计

本研究采用自编美好生活愿景调查问卷和王俊秀、刘晓柳等编制的“美好生活需要量表”[4]。自编问卷包含个人基本信息以及美好生活愿景相关问题。美好生活需要量表共18道题,采用李克特11点计分(1分=“非常不重要”,11分=“非常重要”),评定受访者自己理想中的美好生活中国家社会、家庭关系和个人物质的“重要程度”,其中,国家社会维度8个条目,家庭关系维度5个条目,个人物质维度5个条目,总量表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942。

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美好生活愿景及需要

(一)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美好生活愿景

研究发现,身体健康、平平安安、家庭和睦、生活幸福、有钱快乐和衣食无忧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对未来最美好生活的期待。

A1: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A2:有钱花,互相依靠,有至交好友。

A3:吃穿不愁,想做的事能够有底气支持我去做。

A4:吃得饱,穿得暖,有自己的房子,不会为钱发愁。

A5:事业有成,身体健康,家庭幸福。

身体健康、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需要的满足,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美好生活的基石。而“家庭幸福,有朋友,开心快乐,事业有成”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基于安全需要、归属需要以及自我实现需要而描绘的美好生活愿景,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期待能实现的更高一层的、朴实的美好生活愿景。

(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美好生活需要

研究发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对国家社会、家庭关系和个人物质三个维度的美好生活需要均较高,具体情况如下:

1.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个人物质需要。个人物质需要有五个子条目:有钱花、得到享受、富足的物质生活、满意的收入和去旅游。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个人物质需要水平较高,总平均分均在6分以上,尤其期待满意的收入,其次有钱花,接着是富足的物质生活和得到享受,去旅游的期待最低,具体见图1。

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来说,满意的收入能解燃眉之急,能解决当下的物质匮乏这才是最重要的。

2.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家庭关系需要。家庭关系需要有5个子条目,分别是家人团圆、家庭温馨、相亲相爱的家人、亲密爱人和爱情甜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对家庭关系的需要较高,平均值均在6分以上,其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对“相亲相爱的家人”需要最高,其次是“家庭温馨”的需要,接着是“家人团圆”的需要,而对“亲密爱人和爱情甜蜜”的需要最低,具体见图2。

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来说,需要相亲相爱的家人给予温暖和支持,恋爱需要物质基础,一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缺乏追求爱情的勇气和信心。

3.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国家社会需要。国家社会需要有世界和平、社会稳定、社会和谐、司法公正、社会文明、民主制度、国家富强、安全的生活环境8个子条目。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对国家社会的需要非常高,平均值为6.5分以上,从高到低依次是安全的生活环境、国家富强、社会文明、民主制度、司法公正、社会稳定、社会和谐和世界和平,具体见图3。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期待安全的生活环境、国家富强、社会文明,没有国,哪有家,国家的繁荣富强,文明民主才是个人发展最坚实的保障。

研究发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美好生活需要由高到低依次是国家社会需要、家庭关系需要、个人物质需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渴望物质支持,但更期待相亲相爱的家人,最期待国家社会的安全稳定。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而言,只有国家安全稳定,小家才有安全感、幸福感和获得感,个人才拥有追求美好生活的机会;也只有家庭幸福、身体健康,具备一定的物质条件,个人才有安全感、幸福感和获得感,才能真正实现美好生活。

四、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美好生活需要的现实困境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向往着美好生活,然而却缺乏实现美好生活的信心,阻碍其实现美好生活需要的因素有很多。赵建波等认为,发展的不平衡与不充分是阻碍“美好生活实现”的因素之一[1],胡江霞认为精神生活不足是阻碍美好生活实现的短板[5]。研究发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现美好生活的主要阻力有金钱压力、学业工作压力、人际关系压力、自身条件受限及家庭关系紧张等。归结起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现美好生活需要的现实困境主要是发展资源匮乏、发展内生动力不足和精神生活不足。

(一)发展资源匮乏

调研发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父母大多是农民,受教育程度较低,所拥有的社会资源较少,能给予孩子的主观支持和客观支持较少,而且有82.8%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都有留守经历,因为家庭经济困难、生活拮据,父母不得不外出打工将他们交给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抚养,他们常年缺乏父母的陪伴,无法形成安全的依恋。调研还发现,由于家庭困难,部分学生家庭的家庭功能不良,如父母离异、父母重组、单亲家庭等,家庭累积风险较大。可以说,发展资源严重匮乏阻碍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美好生活实现。

(二)发展内生动力不足

调研发现,因资金短缺生活消费严重受限,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无法满足学习生活需要,他们对未来持悲观态度,发展内生动力明显不足。研究发现,九成以上的学生对未来要求仅限于“入等于出”。因条件受限,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追求一种“知足常乐”,不做长远打算。常说“寒门再难出贵子”,正是因为寒门子弟缺乏足够的支持,加上对未来充满迷茫感,内在又缺乏动力,这些进一步加剧其实现美好生活愿望的困难。

(三)精神生活不足

学者王俊秀、杨宜音认为,贫困群体的贫困状况不仅与财富、资源在不同群体之间的分配有关,又与个人的精神心理和自我认同有关[6]。调研显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物质贫困往往会演变成心理贫困,他们常常因为囊中羞涩而自我感觉低人一等,说话办事没底气;常因经济拮据而不敢社交,产生孤僻、消极、抑郁等不良情绪,这种长期的负性情绪困扰致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无法享受美好生活,甚至还滋生出心理疾病。此外,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仅够维持正常的学习生活所需,无法自由地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精神生活严重不足,这严重阻碍了他们的美好生活愿景实现。

五、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美好生活愿景的实现路径

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来的重要内容。因此,如何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现美好生活愿景是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结合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美好生活实现困境,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精准多元资助,扩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展资源

第一,精准开展资助。高校要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和信息化技术,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动态信息管理系统,制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贫困分级分类帮扶机制,加强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动态监测,及时全面掌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生活学习状况,实施精准资助。第二,发展多元资助。建立健全多元资助体系,形成全社会广泛参与的格局,提供多元化针对性的资助服务,努力让所有需要帮助的学生生活得到保障。第三,提供发展资源。建立就业帮扶机制和优惠医疗保障机制,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指导帮助和医疗救助等发展资源。

(二)扶志与扶智,提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展内生动力

第一,重视扶志教育。一是开展扶志教育,激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产生自我发展驱动力。二是运用互联网、自媒体等创新扶志教育形式,引导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形成积极正向的社会心态,改变对国家、对社会、对他人的依赖心理,实现“外部输血”向“内生造血”转变。第二,加强能力建设。一是运用义务教育、文化激励等教育扶贫手段,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积累社会资本和人力资本,使其获得摆脱贫困的能力。二是保障着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够接触到优质教育资源,这是家庭困难学生走出现实困境的第一步,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第三,提供发展机会。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和志愿服务组织的作用,设立校内勤工俭学点以及其他可以获取经济报酬的劳动岗位,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通过劳动创造感受到被重视、感受到美好生活,进而提升自尊心,提振实现美好生活的信心。

(三)培育积极社会心态,丰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精神生活

第一,加强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人文关怀和精神慰藉,丰富其文化生活,改善其精神心理困境,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指导其进行人际交往,进而提升摆脱贫困的信心和勇气。第二,加强社会舆论的正面宣传引导,营造积极向上的社会氛围,树立自力更生、劳动光荣的鲜明导向,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克服贫困代际传递效应,从自我认识上改变“自己不如别人”的观念,进而改善心理困境。第三,大力宣扬自强不息和奋发有为的社会价值观,努力营造一种鼓励正向情绪能量释放的氛围,不断激励引导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帮助其培养自强不息的精神。第四,强化典型示范,宣传自强大学生的先进典型,引导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向身边优秀学习,在全社会营造自强不息的良好舆论氛围,鼓励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为自己的幸福生活努力奋斗。第五,腹有诗书气自华。引导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正视困难,努力学习,积累经验,接受挑战,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

正如学者闵琪、冯孟爽等所认为的一样,推动“美好生活”的有效实现依然是未来研究方向[7]。推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美好生活实现需要多方协同努力,需要不断深入研究。

[基金项目:2022年度湖南省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课题(XSP22YBC137)]

参考文献:

[1] 赵建波,解超.新时代“美好生活”的价值期许与实践逻辑[J].青海社会科学,2017(06):15-19+51.

[2] 张卫伟,王建新.美好生活的多重价值内涵及其现实构建[J].思想理论教育,2018(04):37-42.

[3] 张卫伟.论人民“获得感”的生成:逻辑规制、现实困境与破解之道——学习习近平关于人民获得感的重要论述[J].社会主义研究,2018(06):8-15.

[4] 王俊秀,刘晓柳.美好生活需要满足的个体路径和社会路径[J].江苏社会科学,2021(03):58-67+243.

[5] 胡江霞.人民美好生活“心理平衡感”的缺失与满足[J].人民论坛, 2018(15):61-63.

[6] 王俊秀,杨宜音.社会心态理论前沿[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

[7] 闵琪,冯孟爽.我国“美好生活”研究回顾与展望[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21,22(02):119-130.

(作者单位: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长沙 410004)

[第一作者简介:刘湘玲(1982—),女,湖南浏阳人,硕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心理健康教育。]

(责编:若佳)

猜你喜欢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现实困境
论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的现实困境和对策分析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现状及应对方式研究
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思想现状及对策研究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职业价值观特征与职业指导研究
中国网络民主发展的现实困境及优化对策
浅析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大学生政治认同的现实困境与教育路径
基于实证分析的数据挖掘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精准识别过程中的应用探索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公益服务意识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