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主体协同创新与区域经济韧性

2024-06-14 06:52付尧王琦
中国商论 2024年11期
关键词:空间杜宾模型协同创新

付尧 王琦

摘 要:新常态下,增强区域经济韧性是应对外部冲击、推动经济高质量平稳发展的重要手段。为丰富经济韧性领域研究、创新提升区域经济韧性的路径,文章基于2010—2021年中国(除港澳台地区外)31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和门槛回归模型对多主体协同创新与区域经济韧性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多主体协同创新能直接增强本地区经济韧性,且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能显著增强邻近地区的经济韧性;同时,政府控制在多主体协同创新对区域经济韧性的影响中存在单门槛效应。本研究有助于全面认识多主体协同创新作用机制,为中国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加强经济韧性建设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协同创新;经济韧性;空间溢出;空间杜宾模型;门槛模型

本文索引:付尧,王琦.<变量 2>[J].中国商论,2024(11):-159.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24)06(a)--05

1 引言

面对当下日趋复杂的经济形势以及各类不确定的经济冲击,中国如何抵抗冲击并从外部冲击中快速恢复?如何维持经济高质量平稳增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常态下增强经济的韧性是使中国经济平稳增长最有效的手段。可见,经济韧性已成为新时期我国发展建设的重大战略部署。经济韧性的提升需要依靠创新驱动[2]。然而,目前我国存在创新资源利用率不高,科技成果无法有效转化的情况[3]。协同创新作为促进区域内创新要素流动的重要方式,是打破区域创新发展瓶颈的有效途径,可以推动创新主体之间的深度融合交流,提升区域创新水平[4-7],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8],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9]。那么,多主体协同创新是否会对区域经济韧性有影响?是否具有空间溢出效应?这种影响效应是否存在短期和长期效应的区别?政府在多主体协同创新影响区域经济韧性的过程中发挥怎样的作用?目前尚未有文献回答。鉴于此,本文从空间维度将协同创新和经济韧性纳入同一框架,对以上问题进行分析研究。

首先对过往文献进行整理,从目前研究来看,与本文密切相关的文献主要集中在以下两点:一是技术创新与经济韧性的关系。徐媛媛等(2017)[10]、程广斌等(2022)[11]、Martin(2012)[12]研究了创新能力和经济韧性之间的关系,认为创新能力强的地区具有较强的经济韧性。朱琳等(2023)[13]进一步从空间的角度分析发现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了经济韧性。王晓等(2022)[14]从政策的角度研究,发现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显著增强了试点城市的经济韧性。二是协同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叶伟巍等(2014)[15]经研究发现,协同创新是构建创新型国家与产业升级的重要路径。黄菁菁等(2018)[16]通过构建跨层次模型,认为协同创新对技术升级有正向影响。朱昱昊等(2022)[17]、邓晶等(2022)[18]、石映昕等[19]研究发现协同创新对绿色经济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综上所述,已有文献多集中在探讨协同创新所产生的经济效应以及创新对区域经济韧性的影响效应,这为本研究的开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然而以往研究,并未从协同的角度剖析区域创新系统内部各创新主体之间的交互机制,也未深入探究这种创新主体间的协同机制对区域经济韧性是否有影响,且多忽略了区域创新系统之间存在创新要素流动及其所导致的空间溢出效应。因此,本文将多主体协同创新和区域经济韧性纳入同一研究框架,从空间维度全面探究多主体协同创新对区域经济韧性的影响,并分析政府在其中的作用。

与以往研究相比,本文可能的创新在于:(1)在研究对象上,目前研究多探讨协同创新和经济韧性的影响因素,并未有文献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揭露协同创新对经济韧性的影响效应,而本文将多主体协同创新和经济韧性纳入同一框架进行研究,对于研究对象的选择具有一定创新性;(2)在研究视角上,目前研究未考虑空间依赖性,而本文运用静态和动态空间杜宾模型,重点研究多主体协同创新对区域经济韧性的空间溢出效应,并从短期和长期效应两方面分析,将协同创新影响经济韧性的研究扩展至空间维度;(3)在研究内容上,为具体探究政府在协同创新对区域经济韧性的影响效应中发挥作用,本文将政府控制作为创新环境因素,研究其门槛效应,寻找使协同创新更好地发挥经济效应的最优政府控制程度,以期为区域韧性建设和多主体协同创新发展提供实证依据和思路。

2 理论机制与研究假设

2.1 多主体协同创新对区域经济韧性的直接效应

根据三螺旋理论,多主体协同创新是指以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三个直接创新主体为核心,在一定创新环境支持下,共同推动科学技术发展和新产品研发的创新活动[19]。一方面,协同创新提高了要素配置效率,在遇到经济冲击时可以通过快速配置资源来维持竞争优势,降低经济体的脆弱性[11],同时降低创新成本[21],改变生产方式[8]增强区域经济系统的自适应能力。另一方面,协同创新促进创新资源高效利用,提升整体创新效率[6],促进知识优势向经济效益转化,有助于打破路径依赖,增强区域经济体系的更新发展能力[22]。因此,本文提出研究假设1。

假设1:多主体协同创新能够增强区域经济韧性。

2.2 多主体协同创新对区域经济韧性的空间溢出效应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协同政策的深入推进,区域之间的沟通壁垒逐步被打破,为实现各类资源要素的协调流动奠定了基础。同时由于外部性的存在,协同创新具有明显的溢出效应[23]。具体来讲,区域创新系统是开放的,在区域内各创新主体进行协同创新的过程中,由于资源稀缺性、创新主体对利益最大化追求以及创新要素天然的逐利本质[8],会使得创新要素跨区域流动,产生知识和技术溢出效应,对其他区域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升级有促进作用,进而带动其他区域经济韧性的提升。因此,本文提出研究假设2。

假设2:多主体协同创新存在空间外溢效应,并增强周边区域的经济韧性。

2.3 政府控制的门槛效应

政府作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和监督机构以及区域创新系统中构成创新环境的重要主体之一,对各类经济社会活动的控制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协同创新与区域经济韧性之间的关系。创新具有准公共物品属性,需要政府的干预和支持[24]。但政府很少实际参与到社会创新的具体工作中,主要是通过宏观调控和干预,为协同创新主体提供创新的公共财政支出和相应政策支持。政府控制和引领能力强,能够更有效地调动各类资源支持协同创新活动,可以进一步发挥协同效应,有效提升科技创新水平,从而增强区域经济韧性。因此,本文提出研究假设3。

假设3:政府控制程度对多主体协同创新与区域经济韧性之间的影响具有门槛效应。

3 研究设计

3.1 模型设定

3.1.1 空间杜宾模型

根据理论分析,本文将经济活动的空间相关性纳入考察,并从空间维度进行研究。空间杜宾模型(SDM)所反映出的空间相关性更加全面且更具一般性,本文构建空间杜宾模型(SDM)如下:

其中,RERit为区域经济韧性水平;Synit为区域协同创新水平;εit为随机扰动项,且。W是空间权重矩阵,包括地理邻接矩阵W1和地理距离矩阵W2,ρ0为空间自相关系数。

3.1.2 面板门槛回归模型

根据理论分析,本文借鉴Hansen于1999年提出的静态面板门槛模型,以政府控制为门槛变量,对协同创新与区域经济韧性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分析。

其中,fit为门槛变量,在本文中为政府控制Govit,π为门槛值的大小,I(·)为指示性函数,根据括号内命题的真假分别赋值为1和0,其余变量含义和式(1)相同。

3.2 变量选择与数据来源

3.2.1 被解释变量

经济韧性(RER):本文借鉴Martin(2012)[12]、苏任刚等(2020)[25]的方法,运用敏感度指数模型对各省经济韧性进行测度。本文考虑到在经济发生衰退时,就业的下降比例往往明显高于产出的下降比例,就业水平的变化能更好地反映危机的社会影响[27]。因此,本文采用就业增长率指标对区域经济韧性进行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RERit为第t年i省份的经济韧性。表示各省就业人数变化率,表示全国就业人数变化率,RERit越大表示区域经济韧性越强。

3.2.2 核心解释变量

多主体协同创新(Syn):本文参照白俊红等(2015)[26]、刘友金等(2017)[5]、袁胜超等(2023)[27]的做法,通过构建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及其序参量指标体系,测算区域协同创新复合系统的协同度,以此考察我国各省多主体协同创新的发展情况。

3.2.3 门槛变量

一个区域的财政收入规模越大,其政府对于收入的支配范围就越大,更能发挥引导和控制作用,进而更好地发挥协同创新的经济效应,增强其对区域经济的影响程度。因此,本文借鉴刘兵等(2019)[28]的做法,采用财政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表示政府控制程度(Cov)。

3.2.4 控制变量

本文参考程广斌等(2022)[11]、朱琳等(2023)[13]、陈胜利等(2022)[29]的做法,选取控制变量如下:消费水平(Cons)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生产总值比重衡量;人口密度(Pod)用常住人口占土地面积比重衡量;基础设施水平(Inv)用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占生产总值比重衡量;经济密度(Ecod)用生产总值和土地面积的比值衡量;金融发展水平(Fin)用金融机构存贷款总额占生产总值比重衡量;交通便利程度(Trp)用公路货运量和常住人口比值衡量。

本文选取2010—2021年(除港澳台地区外)我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数据来源于各类统计年鉴、EPS数据库和国家统计局,少量缺失数据采用插值法进行计算。

4 实证分析

4.1 模型选取

为选取合适的模型进行分析,本文先后进行Hausman检验、LM检验和LR检验,结果均显著。可见,在各类空间权重矩阵下,固定效应模型都优于随机效应模型,且选择空间杜宾模型进行研究都是合理的。

4.2 空间杜宾模型回归结果

根据检验结果,本文运用双向固定效应的空间杜宾模型进行研究,得到回归结果如表1所示。

结果显示,不同空间权重矩阵下估计值均显著为正,说明多主体协同创新能够增强本地区经济韧性。估计值显著为正,表明多主体协同创新对邻近地区的经济韧性有正向空间溢出效应。本文采用偏微分的方式将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进行效应分解,分解结果如表2所示。可见,在不同的空间权重矩阵下多主体协同创新的直接和间接效应均显著为正,说明协同创新不仅能够显著增强本地区的经济韧性,随着创新要素和创新资源的跨区域流动,其对邻近地区的经济韧性也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实验结果证明了本文的假设1和假设2。

另外,根据协同创新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占总效应的比重,协同创新的空间溢出效应占总效应的比重达到71.55%和71.47%,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协同创新更多通过空间溢出效应促进我国区域经济韧性的整体提升。

为全面分析多主体协同创新对区域经济韧性的空间溢出效应,并检验实验结果的稳健性,本文构建动态空间杜宾模型,得到的结果如表3所示,说明了研究结论的稳健性。本文进一步研究发现,多主体协同创新的短期效应和长期效应均显著为正,说明无论是从长期来看还是从短期来看,协同创新都存在空间溢出效应,都会对邻近地区的经济韧性产生正向影响。从间接效应来看,协同创新的长期间接效应明显更大,说明协同创新对区域经济韧性的空间溢出效应需要一定时间的积累和缓冲。

4.3 门槛模型回归结果

为选择门槛模型,本文首先对门槛个数进行检测,政府控制仅通过单门槛效应检验,门槛值为0.1856。因此,本文选择单门槛模型进行分析。

单门槛模型的回归结果如表4所示,表明政府控制在协同创新影响区域经济韧性的过程中存在单门槛效应,假设3得以验证。政府控制对当Gov小于0.1856时,协同创新对区域经济韧性的促进效应为9.284;当Gov超过0.1856时,促进效应显著提升为56.568。结果表明,当政府控制程度较低时,协同创新对经济韧性产生的影响效应较小,随着政府控制程度的提升,只有达到一定高的水平后,才能进一步发挥引导干预作用,更有能力提供营造更好的创新环境和社会氛围,增强协同创新对区域经济韧性的促进作用。

5 研究结论与建议

本文运用2010—2021年我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构建静动态空间杜宾模型和门槛回归模型,实证检验多主体协同创新对区域经济韧性的影响,得出如下研究结论:在不同空间权重矩阵下,多主体协同创新皆对本地区经济韧性有显著促进作用;多主体协同创新的空间溢出效应占总效应的70%以上,能够有效增强邻近地区的经济韧性;政府控制在多主体协同创新对区域经济韧性的影响中存在单门槛效应,当政府控制水平达到一定程度时,能够更好地建设区域创新环境,营造良好社会创新氛围,引导各主体加强协同,进而显著增强协同创新对经济韧性的影响程度。

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以下政策启示:

(1)充分发挥多主体协同创新的空间直接效应,增强区域经济韧性。地方政府应继续坚持和推进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加大对多主体协同创新发展工作的资金与政策支持,提供更好的产学研交流平台,以及提供更多交流机会,打破创新主体间流动的壁垒,促进各主体间人才资金和技术知识的交流与合作,促进创新要素合理配置,整合创新资源,打造区域协同创新网络的新格局,加快韧性区域建设。

(2)充分发挥多主体协同创新的空间溢出效应,推动我国经济韧性全面建设。一方面,中央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法规,鼓励引导地方政府之间的协作和交流;另一方面,各地区之间应充分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等业态,促进信息技术与协同创新的深度融合,建立人才、资金等创新要素的共享网络、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以实现创新要素自由流动,扩大协同创新空间溢出半径,充分发挥协同创新的空间溢出效应,推动我国经济韧性全面建设。

(3)政府在多主体协同创新活动中发挥了激励、引领、协调的作用,为企业、机构提供良好创新环境的同时适当开放创新政策,因此可以适当提升政府控制水平,加强政府对于协同创新活动的引领作用,政府也应提供更多优惠政策,进一步健全科技创新的奖励机制、知识产权的保护机制等激励制度,营造良好的协同创新环境。

参考文献

李志翠,赵宇.产业多样性对区域经济韧性的影响研究: 基于面板门槛与空间计量模型[J].现代管理科学,2023(5):51-61.

程广斌,靳瑶.创新能力提升是否能够增强城市经济韧性?[J].现代经济探讨,2022(2):1-11+32.

刘瑞明,金田林,葛晶,等.唤醒“沉睡”的科技成果:中国科技成果转化的困境与出路[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51(4):5-17.

蒋伏心,华冬芳,胡潇.产学研协同创新对区域创新绩效影响研究[J].江苏社会学,2015(5):64-72.

刘友金,易秋平,贺灵.产学研协同创新对地区创新绩效的影响: 以长江经济带11省市为例[J].经济地理,2017,37(9):1-10.

白俊红,蒋伏心.协同创新、空间关联与区域创新绩效[J].经济研究,2015,50(7):174-187.

范斐,连欢,王雪利,等.区域协同创新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J].地理科学,2020,40(2):165-172.

孙大明,原毅军.空间外溢视角下的协同创新与区域产业升级[J].统计研究,2019,36(10):100-114.

胡艳,潘婷,张桅.一体化国家战略下长三角城市群协同创新的经济增长效应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51(5):99-106+239.

徐媛媛,王琛.金融危机背景下区域经济弹性的影响因素: 以浙江省和江苏省为例[J].地理科学进展,2017,36(8):986-994.

程广斌,靳瑶.创新能力提升是否能够增强城市经济韧性?[J].现代经济探讨,2022(2):1-11+32.

Martin R.Regional economic resilience,hysteresis and recessionary shocks[J].Journal of economic geography,2012,12(1):1-32.

朱琳,董藩.创新要素与经济韧性的空间效应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23(11): 1-11.

王晓,李娇娇,王星苏.创新型城市试点有效提升了城市经济韧性吗?[J].投资研究,2022,41(5):120-143.

叶伟巍,梅亮,李文,等.协同创新的动态机制与激励政策: 基于复杂系统理论视角[J].管理世界,2014(6):79-91.

黄菁菁,原毅军.协同创新、地方官员变更与技术升级[J].科学学研究,2018,36(6):1143-1152.

朱昱昊,邓晶,蒋幻婕,等.京津冀城市群区域协同创新的绿色经济溢出效应研究[J].统计理论与实践,2022(12):20-27.

邓晶,黄珊,幸小云,等.区域协同创新对城市群绿色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J].城市问题,2022(4):65-76.

石映昕,杨云霞.协同创新、产业结构升级与绿色经济效率[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23,39(1):1-17.

李光龙,范贤贤.财政支出、科技创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 基于长江经济带108个城市的实证检验[J].上海经济研究,2019(10): 46-60.

孙振清,李欢欢,刘保留.空间关联视角下协同创新效率对区域碳减排的影响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42(5):23-32.

张跃胜,张寅雪,邓帅艳.技术创新、产业结构与城市经济韧性: 来自全国278个地级市的经验考察[J].南开经济研究,2022(12):150-168.

APERGIS N,ELEFTHERIOU S,PAYNEJ 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reporting standards,carbon emissions, and R&D expenditures: evidence from European manufacturing firms[J]. Ecological Economics,2013,88(4):57-66.

邓晶,黄珊,幸小云,等.区域协同创新对城市群绿色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J].城市问题,2022(4):65-76.

苏任刚,赵湘莲.制造业发展、创业活力与城市经济韧性[J].财经科学,2020(9):79-92.

白俊红,卞元超.政府支持是否促进了产学研协同创新[J].统计研究,2015,32(11):43-50.

袁胜超.数字化驱动了产学研协同创新吗: 兼论知识产权保护与企业吸收能力的调节效应[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23,44(4):60-81.

刘兵,张荣展,梁林.创新要素集聚对区域协同创新的影响: 政府控制的调节作用[J].技术经济,2019,38(12):60-66+76.

陈胜利,王东.数字经济对经济韧性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J].工业技术经济,2022,41(6):26-34.

猜你喜欢
空间杜宾模型协同创新
中国用水效率影响因素的空间计量分析
FDI对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溢出效应
绿色增长效率及其空间溢出
优化师资管理机制改革实现高校协同创新发展
高职院校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的保障措施研究
云服务环境下的高校协同创新研究
校企联合培养卓越工程师的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建设研究
高校脑科学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交通基础设施、空间溢出与区域经济增长
中国的市场化进程推动了城镇化发展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