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鑫
【摘要】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是指学生围绕集体共有学习目标,在以小组为单位的合作交流中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学习模式.将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引入小学数学教学中,能够培养学生的交流与合作能力,营造团结互助的课堂氛围,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生成.文章先阐述了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的现实意义,然后探究了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应当在科学配置小组结构、精心设计任务内容的同时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适时适度给予学生指导点拨,并在此基础上完善教学成果展示与评价体系,切实强化学生的合作意识与社交能力.
【关键词】小组合作;小学数学;教学应用
引 言
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文件着重强调要培养合作能力,引导学生学会自我管理,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过集体生活,学会处理好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围绕小组这一基本组织形式,在小组成员的交流与互助中共同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的学习模式.小组合作学习不仅是一种高效的课堂教学方法,更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应当深化对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设计与探索,以此促进课堂教学氛围的改善以及学生社会交际、逻辑思维能力的提升.
一、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的现实意义
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教育家乐正克在其所著的《学记》中提到“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在社会主义新时代,新兴科技迅猛发展、网络信息飞速扩散,这些变革均对当代人们的生产生活提出了新要求与新挑战,分工、合作、互助等成为推动个人发展与产业变革的重要理念.小学是学生受教育生涯的初始阶段,也是培养学生个人合作能力、学习风格与交往习惯的重要时期,在课堂教学中融入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正是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必要之举.
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以“漫灌式”为主,缺少师生交流与生生配合,难以调动学生对课堂活动的参与积极性.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让学生通过合作体会到朋辈间互赖互助的乐趣,这有助于丰富教学互动形式,使课堂成为充满活力、汇聚不同思想的实践场所,从而推动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诚如“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教学行为不能仅仅体现为教师教,还要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作用.教师需要引导全体学生通过交流互动产生思维的碰撞与情感的互通,以此提升自主学习质量.小组合作学习正是这样一种鼓励学生在经验交流中实现优势互补、思维扩展的学习方法,它也是帮助学生高效率学习的有效途径.
无论是教育强国战略的推进还是学习型社会的构建,均要求小学生具备主动学习意识与良好的社交技能,做一个善于表达、学会反思、懂得尊重他人、能够取长补短的学习者.“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提出也使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认识到,要想发展“全人教育”,就不能将教育的眼光局限在数感、量感、空间直观等素养上,还要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实践能力等.从思维发展的视角来看,小学生正处于具象思维主导阶段,对于抽象的数学问题理解能力不强.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强调教学方法与语言的直观性、形象性,有助于弥补学生在抽象思维能力建构方面的不足之处.同时,针对小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不易集中的特点,小组合作学习能够以新颖的形式、灵活且充满乐趣的内容组织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突显学生的主体性价值.
二、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科学设置小组结构,促进组员分工协作
小组合作学习并不是随意地将若干学生放在同一组内展开学习,而是要通过合理分工、科学配置,促进组员优势互补,激发学生差异动机,将组内成员的力量拧成一股合力.为此,教师要围绕“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根据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性格特点等特征进行分组,使各小组整体能力在班级范围内达到相对均衡,尽量保证不会出现某一小组明显强于或弱于其他小组的现象,以免该组由于心理落差过大而产生消极的学习态度.对于某一合作小组来说,组内成员的性格、能力必须具有互补性,比如有的同学擅长抽象思考但语言表达能力偏弱,他可以和语言表达能力强但抽象思维水平不高的学生组成一组,使二者均能在小组交流合作的过程中互相学习,弥补自身能力的不足.
同时,教师应根据具体的教学任务调整组员数量,以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圆”一节的教学为例,本节教学需要先设计小组合作任务“手绘圆形”,带领学生认识圆,无论学生采用拉线绘制还是拓印现成圆形的方法,均不需要过多人的参与,仅需将同桌的两人设为一组,在交流讨论中认识圆即可.随着课堂教学的推进,学生需要深入了解圆周率这一概念,教师可以设计以“历史探究”为主题的课堂小组合作学习任务,要求学生借助多媒体教具查阅、分析历史上古典数学家所使用的“割圆法”“迭代法”等圆周率计算方法的应用原理与历史价值,并要求每一小组阐述自己的探索与发现.该活动牵涉学生的史料辩证思维、智能设备应用、资料检索与整理等能力,因此教师可以将具有这些能力的学生聚拢起来,以6人为一组,让学生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能够认清他人的优点,弥补自身的不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关注学生认知水平,精心设计任务内容
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应当围绕学生的认知水平、思维习惯以及课程教学目标设计小组合作学习内容,保证内容既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互相联系,又具备一定的难度,符合“最近发展区”理念的相关要求.
首先,促进理论联系实践.数学学科逻辑性较强的特点给学生带来了一定的认知门槛,如果组内成员均难以从自身的生活经验中找到直观形象与话语元素,那么探究、合作也无从谈起.因此教师应当加强小组合作学习内容与学生生活之间的关联,让教学更具情境性与趣味性.比如,在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位置”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基于小组派发“位置汇报任务”,让学生掌握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数对对于学生而言较为抽象,并且如果仅关注个人座次那么所得出的位置仅是一对孤立、静止且与他者缺乏联系的冰冷数字.因此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确定组员的位置所对应的数对,这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意识,也有助于增进同学感情、活络课堂氛围.可以让学生通过组内投票选出一名组长作为结果汇报及学习进度把控人员,由每一组组长统一汇报位置情况,在凝聚小组情感力量的同时增强课堂纪律性.
其次,聚焦学生最近发展区设计小组学习内容.教师不应当按部就班地将“零基础”设置为学生小组学习起点,而是要聚焦学生最近发展区,设置难易适中的问题与任务,以学优生带动学困生,推动组内成员的共同发展.比如,在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多边形的面积”一节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先带领学生回想以前所学的三角形、长方形面积计算方法,再布置以小组为单位的“手工裁剪算梯形面积”任务,并采用上述“组长汇报”的方式汇集统一计算结果.在实践中,有的小组会将梯形复印一份并调转180°后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而后将总面积除以2;有的小组会从等腰梯形一侧剪下一个直角三角形,随后平移到另一侧形成一个长方形以计算面积等.教师应当将各类裁切方法汇总,在共同讨论中得出最为简洁明了、普遍适用的计算方法,促进学生新旧知识的连通与互证,将学生的认知提高到最近发展区辖域中的高水平阶段.
(三)发挥教师主导作用,适时给予启发引导
在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发挥主导作用,借助问题引领、间接启发、侧面点拨等形式给予学生适当指导,这样既能激活学生自身的自主探究能力,又能保证小组合作学习不脱离课堂教学的主线.同时,由于小学生活泼好动、自制力较弱,因此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滥竽充数、浑水摸鱼的现象.为规避此类现象,教师应当做好巡视、旁听等监督工作,及时发现并纠正学生的问题,并在必要时候提供一定的知识,从而全面调控小组合作学习的节奏与进度,促进合作学习目标的达成.
仍以“多边形的面积”一节中的“梯形面积计算”任务为例.在合作实践中,不同小组所能提出的裁切方案不止上述两种,并且有些小组会出现思路或方向错误,教师应将合作学习划分为三个阶段,以确定跟踪监督的侧重点.在合作初期,各小组组员就梯形的分割方法分享各自观点,此时教师应当重点巡视学生是否进入合作交流状态,避免个别小组跑题严重或谈论与教学主题无关的内容.在合作中期,教师应当从旁观者的角度倾听小组的思路,对于思路过于跳脱的小组应当给予一定的指导,使小组讨论迈入正轨.在合作后期,教师应当观察组长所汇报的方案是否合乎实际、是否需要完善.比如,指出剪下梯形一侧三角形的方法不适用于非等腰梯形,并继续引导学生思考其他方法.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可以通过举反例、提出启发性问题等方式间接指导学生的合作行为,但不应过分干预学生的合作学习进程,同时也要避免使用“错误”“糟糕”等负面评价语言,以免打击学生参与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的积极性.
(四)完善成果展示环节,提供均等表达机会
通常来讲,在小组活动前期,组内便以内部商议或民主投票的方式确定了角色分工,其中也会有一位汇报小组合作学习成果的“专员”.不过这种模式可能会导致那些不善表达的学生遭到边缘化,或是让学困生产生对学优生的依赖,如此反而阻碍了小组合作学习目标的达成.为此,教师应当建立组员职能轮换机制,让每一位同学均承担起成果展示的责任.同时,成果汇报与展示不要局限在学习成果与解决问题方案的汇报上,也可以鼓励学生分享小组合作中出现的困难、冲突等,在培养学生知识技能的同时优化他们的情感体验.
针对组内没有达成一致意见或存在多种解题思路的情况,教师可以设置研讨式成果展示环节,为不同能力水平学生提供均等的表达机会.此外,还可以采用游戏式成果展示的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五)创设多元评价体系,激发学生合作动机
小学生的课堂学习行为本就具有社会性,他人的评价是培养学生社会情感的关键要素.因此教师应当为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创设多元评价体系,激活学生的学习与社交动机.
首先,拓宽评价主体,将小组合作学习评价活动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要制定组员互评、组间互评、学生自评等多样化评价机制.教师也可以为学生提供可量化的赋分标准,提高学生评价的准确性.在学生互评完毕后,小组与组员均要围绕评价结果反思自身的小组合作表现,让每一小组明晰本组的优势与不足,让每一位组员均能清晰地认清自身的职责.除量化评价外,还要在小组合作学习评价体系中加入以学生为主体的实质性评价,让学生通过语言描述其他组员的“高光时刻”与关键作用,这在锻炼学生评价能力的同时还能强化他们的表达能力,为后续小组合作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其次,要重视过程评价.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评价的重点不应全部放在小组所得出的活动成果上,也要关注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所展现出的情感态度、探索精神、进步趋势等.要关注学生的多元能力,有的学生虽然没有直接参与成果汇报、结论总结,但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为小组贡献了许多智慧观点;有的学生虽然不善于表达自身的发现,但能够通过实践示范引导组员发现问题的关键等,教师应当加强对这些“幕后英雄”的褒奖.
教师在总评环节不应当只采用“很好”“很棒”等单调评语,要提升评语的针对性,明确地指出学生哪里做得好、哪里出现了纰漏,比如:“这位同学擅长‘以数解形,他的解题过程体现出了数形结合思想”;“这组虽然在结果呈现上不够准确,但是组内分工合理、氛围融洽,因此值得表扬”;等等.此外,要耦合整体性评价与差异性评价.在基于小组合作学习评价中,既要制定统一、规范的整体性评价标准,保证评价活动的公平性,又要围绕不同学生的思维特点与知识水平展开差异性评价,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对于那些小组合作能力较差的学生,在他们有进步之时教师要及时给予激励与正向反馈,从而帮助他们克服畏难情绪、提高合作动机,推动全体同学向着共同的学习目标大步迈进.
结 语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如何借助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提升课堂教学效果逐渐成为教学工作中的热点问题.在当前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合作动机相对薄弱,教师对于合作探究任务的设计也不够深刻.不过,教师不应因遇到挫折而止步不前,而是要积极贯彻国家发布的重要教育文件精神理念,创设合理有序的合作探究任务,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将学生培养为善于思考、精于合作、乐于奉献的高质量社会主义建设人才.
【参考文献】
[1]宋爱霞,顾金玲.小组合作共同体评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J].科教文汇,2023(20):174-177.
[2]赵亚平.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思考[J].甘肃教育研究,2023(1):42-44.
[3]王秀玲.小学数学计算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策略浅谈[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22,36(6):184-186.
[4]安丽娟,郭丽华.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应用研究[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22,42(3):82-88.
[5]张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现状研究:以“扬州市Z小学”为例[D].扬州:扬州大学,2022.
[6]张凤莉,夏书芬.浅谈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N].科学导报,2023-03-24(B03).
[7]马玉玲.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J].智力,2023(9):104-107.
[8]陈金龙.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试题与研究,2023(8):49-51.
[9]张文成.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2023(7):88-90.
[10]赵志颖.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J].小学生(中旬刊),2023(2):3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