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明鸣
摘 要:肉类产业的产业链较长,一头连接农户,另一头连接居民,是以产业带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黑龙江省作为粮食大省,大力发展以生猪产业为主的肉类产业,不仅能够提升省内肉类市场的保供能力,而且也能为黑龙江省成为我国重要的肉类产品生产基地提供保障。因此,建议把握近年来猪肉出省取代活猪跨大区流通的趋势,构建现代化肉类产品流通体系,以扩大肉类产品消费、重塑肉类产业流通格局为重点,实现全省肉类产业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肉类产业;生猪产业;肉类消费;乡村振兴;流通体系
中图分类号:F326.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 — 2234(2024)02 — 0021 — 04
肉类产业的产业链较长,一头连接农户,另一头连接居民,是以产业带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黑龙江省作为粮食大省,大力发展以生猪产业为主的肉类产业,不仅能够提升省内肉类市场的保供能力,还能为黑龙江省成为国内重要的肉类产品生产基地提供保障,同时还可以吸纳农民就业,实现粮食过腹增值。2023年黑龙江省政府将肉类产业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一项重点工作,提出了坚持“稳生猪、扩牛羊”,加快推动全产业链发展等要求和政策措施。
一、黑龙江省肉类产业发展基础和动向
近年来,黑龙江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相关政策,充分利用粮食大省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以生猪产业为主的肉类产业,实现了粮食过腹增值,促进了乡村振兴发展。
(一)优良的资源环境优势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黑龍江省地大物博,发展优势明显。饲料资源丰富,绿色种植面积大,尤其是哈尔滨市,地处北纬44度至46度之间,是世界三大黄金“玉米带”之一,有充足的绿色饲料来源;气候冷凉,疫病发病率低,特别适合养殖业;毗邻松花江,水源充足,畜禽疫病较少,属于畜禽疫病清洁区;生猪品种优良,瘦肉率高、质量好,在省内外深受市场认可。黑龙江省生猪、肉牛出栏量在全国处于较高水平,为绿色肉类生产提供了基础。与四川、河南、广东等生猪产出大省相比,黑龙江省生猪产业在全国处于中游位置。但综合地理位置、资源环境、产业水平、科技保障等各项资源来看,黑龙江省完全具备步入第一梯队的基础和潜力。
(二)养殖规模不断壮大
2008年,黑龙江省制定了《黑龙江省五千万头生猪规模化养殖战略工程规划》,重点支持家庭牧场、标准化规模养殖场的建设,同时鼓励龙头企业建设高标准的现代化养殖基地,近年来生猪规模化饲养的比重大幅提升。根据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数据,2019年黑龙江省年出栏500头以上生猪规模养殖场达1888个[1]。猪肉产量有了较大提高,全省生猪生产能力实现了跃升。据黑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近5年黑龙江省生猪出栏都在2000万头左右,其中2022年猪肉产量为191.8万吨,生猪出栏量为2317.3万头,猪肉市场供应充足,实现了由猪肉销区省份到产区省份的转变。
(三)南猪北移的政策导向为生猪养殖业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政策空间
随着南方水网地区出台了更加严格的环保政策,我国生猪养殖业南猪北移的发展趋势愈发明显。农业部《生猪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将黑龙江省列为生猪产业发展潜力区,该《规划》指出:“潜力增长区包括东北4省和云南、贵州2省。该区域发展环境好,增长潜力大,一批产业化龙头企业在区域内建立了生产和加工基地。该区域生猪生产发展在满足本区域需求的同时,可重点满足京、津等大中城市供应。预计年均增长1%-2%,成为我国猪肉产量增加的主要区域。充分利用该区域在环境承载、饲料资源、地方品种资源等方面的优势,转变生产方式,高起点、高标准,扩大生产规模,实现增产增效。主要任务是,发挥资源优势,建设一批高标准种养结合养殖基地;做大做强屠宰加工龙头企业,提升肉品冷链物流配送能力,实现产销对接;加强良种繁育体系建设,保障种源供给”。黑龙江省抓住“南猪北养”的良机,近两年相继实施了一系列政策,吸引了一批集团化农牧企业、上市公司在省内布局生猪产业项目,国内生猪养殖十强企业先后进驻黑龙江。河南牧原、广东温氏、北京大北农等14家大型企业集团已在黑龙江省建设大型生猪养殖场,释放生猪产能500万头以上[1]。
(四)肉类产业发展极大地带动了乡村振兴
肉类企业大量雇佣当地农民,同时,部分农民还会以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形式从事生猪生产。肉类产业促进了农民就业,吸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了农民收入,更为重要的是实现了农民离土不离乡,充分利用了产粮大省在饲料成本方面的比较优势,完成了粮食过腹增值,极大地促进了黑龙江省的乡村振兴。据黑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2年全省畜牧业产值1842.8亿元。近两年,黑龙江省肉类加工产业年创产值达300亿元,从业人员超过百万[2]。许多县、乡政府因地制宜,开展养猪、养鸡、养牛产业,将养殖业作为留住农村人口的重要抓手。
(五)乡村振兴政策为黑龙江省肉类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黑龙江省政府出台了《中共黑龙江省委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实施意见》,提出要实施现代农业振兴计划,大力发展科技农业、绿色农业、质量农业、品牌农业,打造践行大食物观先行地,率先建设供给保障强、科技装备强、经营体系强、产业韧性强、竞争能力强的农业强省的总要求。在打造践行大食物观先行地方面,提出坚持“稳生猪、扩牛羊”,加快推动畜牧业全产业链发展。强化能繁母猪和优势生猪产能保护。推广“龙头企业+基地”一体化经营生产模式,打造高端肉牛产业第一大省。在重要农产品调控方面,提出要落实生猪稳产保供,省负总责,完善和强化调控政策措施,有效应对生猪市场波动。在农产品加工流通业方面,提出要抓实“粮头食尾”“农头工尾”,大力实施农产品加工业提升行动,积极发展畜产品精深加工,加速发展冷鲜肉产业,实现一产“接二连三”全链条整体升级。并提出完善农产品流通骨干网络,支持建设产地冷链集配中心等配套政策措施。
二、黑龙江省肉类产业屠宰加工情况
近年来,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农头工尾”“粮头食尾”发展要求,和改造提升“老字号”、深度开发“原字号”、培育壮大“新字号”产业发展“三篇大文章”的正确指导下,黑龙江省生猪产量稳步提升,相关支持政策不断完善,为肉类屠宰加工企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保障和空间氛围。
(一)精深加工能力不断提高
近年来,国内众多知名肉类企业到黑龙江省投资落户,双汇、雨润、金锣、长林、高金等国内肉类产业巨头陆续进驻黑龙江,主要依托縣域形成了哈尔滨、齐齐哈尔、大庆、绥化、鹤岗等五大生猪产业集群,逐步改变了农村卖原料、城市搞加工的格局。同时,秋林里道斯、太平商委、裕昌食品、巴彦万润等一批极具地方特色、在省内外享有良好口碑的本省肉制品加工企业也快速发展起来。
(二)屠宰加工企业经营模式和赢利状况
黑龙江省内肉制品加工企业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企业自行收购生猪屠宰加工,屠宰和加工环节并重;第二类企业以收购屠宰生猪为主业,深加工能力较为薄弱;第三类企业不收购生猪,不从事屠宰业务,外购原料肉,从事肉制品深加工。
第一类企业既生产冷鲜肉投放市场,也生产冷冻分割肉,为其他肉制品加工厂提供原料肉,而且还将鲜肉进一步深加工,用于生产红肠、火腿肠等高温、低温、中式、西式等肉制品。这类企业由于肉制品深加工能力较突出,品牌影响力较大,产品附加值较高,对生猪收购价格波动的消化能力较强。
第二类企业以屠宰加工厂为代表。主要产品为冷鲜肉、热鲜肉和冷冻分割肉,其中热鲜肉和冷鲜肉主要供应本地市场,冷冻分割肉受总部统一调度、供应全国市场。这些企业的盈利水平受生猪收购价格影响较大,在生猪收购价格低迷时,毛白差加大,企业有利可图,会加大屠宰力度、增加屠宰数量和商业库存,但是在生猪收购价格高位运行时,毛白差缩小,企业的处境则比较艰难。
第三类企业自身不从事生猪收购屠宰业务,原料肉依靠外购,虽然企业规模不是很大,但是承担的风险也相对较小,依靠较强的品牌影响力,利润相对稳定。
三、黑龙江省肉类市场流通情况
肉类市场流通关系着城乡居民肉类消费,也关系着肉类产业健康发展。近年来,黑龙江省肉类产品流通市场化程度日益加深,经营场所形式多样,消费习惯逐渐优化,供求匹配程度不断提高。
(一)多种流通业态并存
一是经营场所形式多样。目前,黑龙江省各大中城市的肉类销售网点已经形成了超市、专卖店、副食店和集贸市场等多种业态并存的格局。冷链物流销售方式也被一些肉类加工企业所采用,特别是专卖店具有较强的供应链控制能力,是各业态中增长势头最好的。
(二)居民肉类消费结构多元化
目前,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黑龙江省城乡居民肉类消费呈多元化趋势,猪肉消费量占居民肉类消费量的份额逐渐下降,牛羊禽肉比重持续上升。
四、制约发展的因素
黑龙江省在21世纪初已实现了从生猪主销区到主产区的历史性跨跃,但是由于省内消费能力不足,省内肉类产品对省外市场的依赖性较强。据《黑龙江省统计年鉴》结合调研测算,近年黑龙江省年生猪消费量不超过1200万头,与2002年生猪出栏量相比基本持平,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全省生猪出栏量几乎翻倍,但消费需求没有同步提高,约占2022年出栏总数的55%,也就是说,生猪出栏增量部分主要靠省外市场消化。
(一)本地市场支撑力不足,消费能力有限
黑龙江省肉类产业发展产销不平衡。据调研了解,位于全国第一梯队的省外大型屠宰加工企业在黑龙江省建设的屠宰加工厂年屠宰量与10年前相比有所下降,与生猪出栏量逐年攀升形成了鲜明对比。这说明屠宰量减少不是资源问题,而是因为人口外流导致的。同时,黑龙江省到京、津、沪、穗等主要消费市场存在运距较远、运输成本较高等区位劣势,进一步削弱了黑龙江省肉类产品在全国市场的竞争力。受地理位置的影响,黑龙江省生猪出场价格在正常情况下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当在全国性供过于求时会低更多。
(二)省内自主品牌培育不足,本省企业成长相对较慢
目前,黑龙江省的大型屠宰加工龙头企业大多为省外企业,这些全国知名企业投资落户对带动黑龙江省肉类产业实现快速发展,加快实现肉类工业产业化起到了巨大的拉动作用。但是省外企业也受制于总部的总体规划和调动,自主发展动力不足。因此,目前黑龙江省肉类产业自主发展规划、本省企业的成长空间,以及产粮大省的肉类产品绿色属性都没有充分地落实、利用和发挥。
(三)代宰企业数量仍然较多,代宰业务退出市场尚需时日
据《黑龙江省生猪屠宰行业发展规划(2024-2030年)》,2022年末,全省共有生猪定点屠宰厂(场)251家,较2014年减少55%。但是,由于居民消费习惯仍然以热鲜肉为主的情况,少数县城的肉类市场还是以从事代宰业务的定点屠宰企业供应为主,市场对冷鲜肉接受程度不高,大中型屠宰加工企业生产能力不能充分释放或者难以全面辐射和覆盖。但代宰企业存在生产方式落后,管理水平较低,现代化流通体系没有完全建立的弊端。
(四)全国性猪源短缺时会增加居民生活成本
从历史经验上看,每当全国猪肉市场供应偏紧时黑龙江省猪肉都会大量外销供应全国市场,省内市场猪肉价格上升幅度会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比较典型的是2018年受非洲猪瘟影响,全国生猪生产大幅下滑,省内生猪出场价格和猪肉零售价格在较长时间内高位运行,2019年10月黑龙江省猪肉零售价与全国同步上涨到了猪周期的最高点,增加了居民的生活成本。
五、对肉品流通体系建设的建议
肉类食品产量稳步增长,消费能力日趋下降,产销不平衡矛盾加剧是黑龙江省肉类产业今后一段时期的基本态势。受制于养殖成本和疫情防控水平,短期内肉类产品难以大量出口,扩大销量的重心应主要放在国内市场。2019年非洲猪瘟疫情结束后,农业农村部不提倡活猪跨大区流通的政策导向为减少活猪出省,提高产品附加值,提升深加工能力带来了新的机遇,同时也将极大地推动肉品流通现代化进程。黑龙江省应抓住机遇构建现代化肉品流通体系,着力强化省内市场的保供能力并增强省外市场的竞争能力,实现全省肉类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着力拓宽肉类产品销售渠道
扩大肉类产品出省和出口规模是发展黑龙江省肉类产业的关键。要多措并举扩大肉类产品销路,破解省内市场容量有限的难题,坚持省内、省外两个市场都要抓,省内市场主要侧重于扩大消费,省外市场要注重开拓消费能力强的北京、上海等发达地区市场,重点考虑从以下四方面入手:
一是要积极引导冷鲜肉产业发展。一方面,要充分发挥网络媒体作用,集中宣传普及肉类科学消费常识,改变消费热鲜肉的习惯,提倡消费冷鲜肉,提高肉品安全水平,增加品牌肉市场占有率,实现腾笼换鸟,淘汰落后产能。另一方面,要支持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和中小微企业等发展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向产地下沉、向园区集中,在养殖大县统筹布局建设农产品加工产业园,推动初加工企业在乡村的布局。
二是要鼓励企业实施品牌化战略。要深入落实省政府现代农业振兴计划,强化黑龙江省作为大食物观先行地的发展理念,以品牌农业为抓手。在产品种类和包装上下功夫,解决肉类产品同质化、单一化和低水平恶性竞争的问题。同时,要鼓励大型屠宰加工企业在大中城市设立直销连锁门店,支持加工环节与线上线下优质销售平台合作对接,有效畅通肉类产品销售渠道。
三是要大力发展科技农业。要加强政府、科研机构、企业三方协作,积极开发市场需求大、科技含量高的优质产品,增加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以科技为精深加工赋能,进而拉动一产“接二连三”全链条整体升级。
(二)健全肉类产品追溯体系,为肉类产品行销全国打开方便之门
从当前形势看,健全肉类产品追溯体系势在必行,一方面是提高肉类产品安全水平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提高黑龙江省肉类产品信誉度,融入全国市场的必要条件。要坚持以肉类加工企业为轴,建立产销一体的肉类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全程监管体系,跟踪肉类产品流向,争取经过3-5年的努力,全省大中城市全面实施可追溯,品牌龙头企业应主动配合政府加快肉类产品流通追溯体系建设工作,以此提高企业市场竞争能力。
(三)加快冷链物流配送体系建设步伐
根据肉类工业发展的需要,利用信息化技术和供应链管理技术,构建现代化冷链物流配送体系。对现有的冷库设施和冷链物流系统进行技术改造升级,加快淘汰落后的制冷设备、水循环设备。建设包括冷藏运输车辆、冷链销售和存放设施等全程肉类冷链物流体系,为扩大肉类产品流通,进入全国市场提供可靠保障。要落实乡村振兴重点工作要求,推进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哈尔滨、齐齐哈尔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同时,应完善乡村冷链物流服务网络和配送体系,实现城乡冷链交通运输一体化、冷链服务水平均等化。
(四)健全优化省内猪肉储备体系,强化市场保供能力
从历史经验上看,每当全国猪肉市场供应偏紧时黑龙江省省豬肉都会大量外销供应全国市场,省内市场猪肉价格上升幅度会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地方猪肉储备制度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将一部分猪肉资源锁定在省内市场以保市场底线的有效举措。通过省内猪肉储备体系强化市场保供能力、稳定猪肉市场价格,可以合理引导市场主体积极应对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更好地保证低收入居民的生活质量。
2021年6月,国家发改委下发了《完善政府猪肉储备调节机制 做好猪肉市场保供稳价工作预案》,要求要保有一定数量的政府猪肉常规储备,保持必要的调节能力。目前,黑龙江省已经初步建立了省市两级地方猪肉储备制度。储备方式采取了将储备任务与企业经营业务紧密结合的方式,以订立合同的形式,将屠宰加工企业的一部分猪肉资源特定化为储备物资。将储备寓于企业的日常生产经营中,政府负责给予少部分的管理费用补贴,但不负责收购生猪和冻肉,不沉淀财政资金,不承担冻肉的市场价格风险,只是在发生异常情况时优先保证政府收购,承储企业正常的生产、销售等均不受任何影响。为了畅通储备计划落实,让更多居民在市场需要时可以就近方便地购买到所需储备冻猪肉,地方储备制度在储备品种、投放地点等方面还需结合市场需求和承储企业情况逐步调整增加,提高制度运行的稳定性、流畅性和实用性。
〔参 考 文 献〕
[1]站上风口,龙猪如何实现“高飞”?[N].黑龙江日报,2020-08-31.
[2]黄春英.研企联袂为肉类加工业赋能[N].黑龙江日报,2023-02-09.
〔责任编辑:侯庆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