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德育之花在初中英语阅读课堂上精彩绽放

2024-06-12 04:59兴宁市田家炳学校曾思玉
师道(教研) 2024年4期
关键词:思想道德德育初中英语

文/兴宁市田家炳学校 曾思玉

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而言,其在看待事物的方式和心智发育上尚不成熟,需要教师加以引导,通过渗透德育让其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促使其不断强大自身,以提高学生的综合思想道德标准。 为此,要求初中英语教师积极推进德育渗透,将多元教学法应用于英语阅读课堂中,从而既保证课堂教学质量,又能向学生传递丰富的德育知识,促使其成为满足时代要求的高质量学生。

一、合理利用课本教材,培养学生优秀品质

在国家教育部门的相关教育条例中, 要求学校将素质教育与学科教育放在同等的教育位置上, 促使学生能够实现思想道德品质与学科知识的协调发展, 以充分体现构建教育活动的价值和积极影响。为此,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需积极响应国家政策, 将德育完美地融合到初中英语阅读课堂内,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知识之际,也能接受到系统的德育, 促使其思想境界能够得到大幅度提升, 并成为助力学生学习成长的源动力, 以提高学习效率。

以初中英语教材中的《Good morning》为例,教师在讲解英语相关知识点的过程中,应充分落实以生为本的教学原则,在教学活动中渗透德育,有效做到德育与学科知识的两手抓,且两手都要硬。同时,教师也需深入分析教材,从中挑选出涉及德育思想的教学内容,向学生传递基本的德育知识,如见面礼仪、同学间互助友爱等,从而促进学生思想道德标准的提升。 因此,英语教师应合理利用课本教材,并以教材为基准,使其成为提升学生思想道德的主要阵地,培养学生优秀品质,让学生在德育领域中能够实现纵向深化。

二、积极导入教学情景,融入德育教学内容

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学习情境,不仅能够增进学生的学习体验,让教学质量得到充分提升, 也能通过结合学习情境向学生传递德育知识, 促进学生加深对德育思想的探讨与承袭。 使初中英语阅读课堂能够得到高质量发展, 由此实现在阅读教学与德育教育上的新突破。 为此, 初中英语教师应利用电子信息技术, 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提供一个特定的学习情境, 帮助学生理解德育、学习德育,使德育思想能够在学生的心中扎根,并汲取养分,从而开出美丽的德育之花。

以初中英语教材中的 《This is my sister》为例,教师应严格遵循先学后教的教学理念,合理把控教学内容。 并运用“互联网+”教育的教学思想,将课时内容制作成一个简短的视频, 利用多媒体软件为学生播放出来。 为了更好地营造德育学习氛围,要求教师为视频配置正能量音乐,使其逐渐沉浸在德育世界中,以此促进学生德育思想的成长,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阅读课堂实践中提升综合素养。 而在此过程中,学生也能更加精准的把控英语阅读内容,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让学生在学习德育知识之时,也能提高英语学习水平。

三、组织学生构建小组,落实德育教学任务

德育思想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渐进过程,并非一朝一夕所能完成。英语教师在阅读课堂中进行德育的过程中, 应充分开发学生之间的群体效应, 将学生放置在同一个学习集体中, 促使其能够将所学到的德育知识加以沿用, 让学生在情感中实现德育思想的升华, 充分体现渗透德育的使用价值和积极影响。 为此, 要求英语教师在规划课堂教学流程时,组织学生构建学习小组,让学生针对学习内容进行公开探讨,加强学生的交流沟通, 以考查学生的德育学习状况。

以初中英语教材中的《When is your birthday?》为例,教师在讲解完课时内容之后, 可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 将其划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 并为不同的学习小组分配不同的学习任务。 而学生在小组学习的过程中, 可根据教师设置的内容进行公开探讨, 交流各自的学习体验。为进一步考查学生的德育水平,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比赛,让学生能够产生浓厚的集体意识,从而为了集体荣誉拼搏进取, 让德育思想得到充分应用, 并持续助力学生成长,以提高思想道德水平。

综上所述, 将德育应用于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中,可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让德育知识的使用价值得到充分优化,以促进学生思想道德意识的提升。 为此,要求初中英语教师积极优化英语阅读教学模式,针对德育教育内容展开深入分析,全面把握二者相互融合的教学要点,以实现对于阅读课堂教学流程的优化。让英语阅读教学质量得到充分提升的同时,也能促使学生提高思想道德品质,让德育之花在初中英语阅读课堂上能够精彩绽放。

猜你喜欢
思想道德德育初中英语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如何让初中英语教学更有效
创新机制 多措并举 加快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向纵深推进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策略
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 促进道德素质的提高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