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路径思考

2024-06-12 09:50
吉林教育(党建与思政版) 2024年4期
关键词:中国式理论课中华民族

祝 贺

(东北师范大学,吉林 长春 130021)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入分析国内外形势变化,着眼于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方位,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理论阐述。中国式现代化是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既是一种价值理念,也是一种行动指南,是一条符合时代潮流的现代化道路。为实现这一伟大目标,需要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年一代的智慧与努力。因此,将中国式现代化有效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对于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理念深入人心,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中国式现代化的提出及其理论根底

中国式现代化的提出具有深厚的理论渊源和现实基础。在百年奋斗的党史进程中,我们党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重大变化的背景下,党的二十大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并在报告中正式使用“中国式现代化”这一重要概念,标志着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形成。中国式现代化根植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思想,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和而不同”“求同存异”的优秀传统,汲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宝贵历史经验,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飞跃的重大理论创新[2]。中国式现代化彰显出鲜明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中国立场,为团结带领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了行动指南,必将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

二、中国式现代化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契合点

(一)中国式现代化彰显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道”与“理”

中国式现代化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生动实践,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道”与“理”的中国化内涵。马克思主义科学预见为中国共产党正确认识时代发展大势、明确民族复兴奋斗目标提供了理论启示和行动指南,其科学理性品质成为中国式现代化走向成熟的思想源泉。马克思主义崇高理想信念是激励中国人民在现代化建设道路上奋勇前行的强大精神动力,是中国式现代化取得一个又一个伟大成就的精神支柱。作为立德树人的主渠道,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应深入挖掘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内涵,通过党的奋斗历程、理论创新脉络、实践探索等方面的阐释,帮助学生全面领会马克思主义“道”与“理”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增强思想政治课的理论性、思想性和亲和力。

(二)中国式现代化昭示着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方法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中华文明以现代力量,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3]中国式现代化植根于中华文明沃土,秉持“天人合一”“和而不同”等中华文化理念,回应和呼应了当代中国发展的内在需求,充分彰显了中华文明独特魅力的历史积淀与现实价值,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关涉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解析中国式现代化中的中华文化内核,挖掘中华文明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滋养作用,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两个结合”为推进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提供了成功范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在弘扬中华文化的教学实践中,立足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逻辑和实践内容,推动中华文化由传统走向现代,由静态走向动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实现新时代的创新性发展[4]。

(三)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社会演进发展史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华民族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在现代化建设道路上不懈探索的历史经验。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逐渐由盛转衰,陷入深重危机,仁人志士探索民族复兴之路,中国式现代化的追求就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萌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进行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新中国。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国提出实行“四个现代化”,将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作为奋斗目标,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夯实了物质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进入新时代,新任务、新要求系统阐释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和要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通过深入讲述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脉络,使学生认识到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方向,从而坚定历史自觉,在推进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实践中主动担当起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

三、处理好“三对关系”:中国式现代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路径思考

(一)处理好理论阐述与实践教学的关系

1.从理论深处讲好中国式现代化的思想底蕴。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着丰厚的理论内涵,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深入挖掘其思想底蕴,以增强课程的思想性和理论性:第一,要深入阐释中国式现代化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这个根本属性,通过案例讲解,帮助学生深刻理解为什么说“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党的领导就没有中国式现代化”[5];第二,要用简单通俗的语言向学生阐明中国式现代化坚持人民立场、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点,使学生深刻领会中国式现代化的人民性;第三,要运用丰富的案例帮助学生全面理解“五位一体”的理论框架,使之成为学生自觉的思维指引;第四,要对比分析中国式现代化提出的应对复杂局面的五项重大原则,揭示这种守正创新理论品格的形成逻辑,增强学生的理论认同。通过全方位深化对中国式现代化思想内涵的学习,使学生深刻领会其理论品格,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2.利用好实践教学检验中国式现代化的融入成效。通过实践教学的科学组织实施,既可以有效地检验中国式现代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成效,也可以持续激发思政教师开展实践教学的热情,提升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第一,要构建系统完备的中国式现代化实践教学课程体系,设置相关的实践教学模块,制定实践教学大纲,明确实践教学过程中的教与学、学与学的要求,为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教学提供实践支撑;第二,要积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中国式现代化专题实践活动,如组织学生到当地进行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成果的调查研究,举办中国式现代化主题展览设计大赛等,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获得感;第三,要打造特色鲜明的中国式现代化实践教学基地,与当地红色文化景区、历史博物馆等进行合作,提供可以举办中国式现代化主题教学活动的场所,不断丰富实践教学内涵[6];第四,要加强中国式现代化主题实践教学经验的总结,组织教师开展实践教学心得交流,学生之间相互评议实践报告,形成良性互动;第五,要采用学生实践表现评价、知识运用测评、学习态度调查等多种方式,全方位检验中国式现代化融入教学的实际成效,以持续推动教学质量提升。

(二)处理好国际视野与中国语境的关系

1.放眼世界,以国际视野向学生阐释中国式现代化的独特价值。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放眼世界,从国际视野比较阐释中国式现代化的独特价值所在。例如,西方现代化存在经济过热、贫富悬殊、生态退化等问题,这些问题也困扰着广大发展中国家,而中国式现代化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一条富有自主特色的现代化新选择。中国式现代化坚持共同富裕,强调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保证了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充分彰显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越性;中国式现代化强调走和平发展道路,而西方现代化则蕴含着对外掠夺和殖民扩张的野蛮基因;中国式现代化统筹推进经济增长和生态保护,实现绿色发展,而西方现代化过度追求经济指标,导致严重的资源环境问题。通过与西方的对比分析,可以使学生更加明晰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性和真理性,认识到中国式现代化的理念超越于西方现代化[7]。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善于运用这种比较法,以全球国际视野深刻阐释中国式现代化的独特价值。

2.立足中国国情现实,为学生归纳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经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立足中国国情,深入挖掘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在现代化建设征程中积累的宝贵经验,为学生系统梳理其重要启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中国人民自力更生、奋发图强,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迈入富裕社会,展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和实践智慧。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解放思想、锐意进取,持续深化改革,与时俱进地推进现代化,彰显出鲜明的实践创新品格。在现代化建设的每一个历史阶段,中国式现代化都依靠全民族的团结奋斗来推动,展现出中华民族万众一心的强大力量,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独立自主、不盲从,始终依据中国国情探索适合本国的发展道路,彰显出共产党人坚定的自信与定力。通过对中国式现代化宝贵经验的深入梳理,可以大力增强学生的国家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坚定他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信心。

(三)处理好宏大历史与微观叙事的关系

1.立足全局视角,讲清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方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立足历史全局,从宏观视角深入阐明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方位,以增强学生的历史自觉。第一,可以通过党的奋斗历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发展脉络,引导学生认识到中国式现代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第二,可以通过全面梳理自新民主主义革命以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让学生领会中国式现代化所集成的丰富理论智慧和宝贵实践经验;第三,可以对比不同历史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成果,阐释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理论贡献[8]。教师应当紧扣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联系“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深入阐明中国式现代化绘制的中国发展前景,增强学生推动民族复兴的历史主动性,树立责任担当意识。

2.把握微观叙事,生动诠释中国式现代化的现实案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善于运用微观的视角和叙事方法,通过生动鲜活的典型案例深入阐释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第一,教师可以选择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代表人物,讲述他们不懈奋斗、无私奉献的感人故事,通过这些典型事迹,使中国式现代化的理想主义精神得到直观的诠释;第二,教师可以选择近年来国家的一些重大工程建设或重要实践活动,通过该项目的规划背景、推进历程、实施效果等方面的介绍,生动地阐释项目实践所彰显出的中国式现代化精神内核;第三,教师也可以对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看似微小的事件进行深入的挖掘,展示出这些“小事”中所蕴含的中国式现代化的理念内涵,拉近与学生生活的距离。通过微观视角的生动叙事,可以使中国式现代化这一宏大主题深入人心,增强学生的认同感。

四、结束语

中国式现代化作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成果,包含着丰富的价值理念和实践智慧。该重要理论创新成果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将有力地推动中国式现代化重要思想在高校学生群体中入脑、入心。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需要继续深入挖掘中国式现代化所蕴含的先进理念和精神品格,并积极探索创新其理论传承途径,与青年学生成长的特点和认知规律相结合,使中国式现代化这一当代马克思主义重要理论成果成为激励和引领青年学生成长的强大精神力量。

猜你喜欢
中国式理论课中华民族
中国式民主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From Xia People to Han People and to Chinese Nation— A Study of the Trajectory of the Cohesion and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thnic Groups
不要让中国式焦虑,废掉了你的孩子
中国式失败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
“721”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
医学院校基础化学理论课教学改革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