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贵周
(天水市成纪中学,甘肃 天水 741000)
“守好渠 种好田”这句话形象地概括了课程思政与初中语文教学融合策略的目标和理念,它意味着在教学中不仅要守住学科的基本功,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和思想素养,像农民守护好灌溉渠道、耕种好土地一样,让学生的思想之花在课堂上绽放。教师可以将思政教育与语文教学有机结合,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人生的意义与价值,探索家庭教育与社会责任,发展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并培养他们对建设美丽乡村与保护环境的责任感。这一策略旨在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养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助力学生全面成长并为未来的社会做出积极贡献。
课程思政是指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各门课程中的一种教育理念,其核心目标是通过在专业课程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社会责任感,塑造他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具体而言,课程思政的内涵包括以下几方面:首先,课程思政强调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学校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使他们能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将其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其次,课程思政要求深化政治思考。学校通过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让学生了解国家的政治制度、法律法规等方面的知识,引导他们进行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从而提升其政治素养和思辨能力。此外,课程思政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学校要关注社会问题和现实挑战,通过课程教育引导学生认识社会问题的根源和解决途径,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担当精神,使他们具备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的能力。最后,课程思政强调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学校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道德修养,通过课程教育加强学生的道德教育,培养他们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塑造他们积极向上、正直诚信的思想品质。
首先,初中语文教学着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也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渠道。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语文课程中,可以通过文学作品、诗词歌赋等文化载体,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民族精神和社会公德的理解和认同。其次,课程思政与初中语文教学的融合可以促进学生思辨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提升。语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使他们能独立思考问题、分析文本,并形成自己的见解和观点。通过课程思政的引导,学生可以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更深入地思考文本背后的思想、价值取向,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此外,课程思政与初中语文教学的融合可以加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语文教学不仅是传授语言知识和技能,也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引入社会现象、时事热点等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内容,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社会问题,并激发他们对社会进步和人类命运的关注,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社会事务的意识和行动能力。
在确定主线的策略下,教师可以将语文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既能达到语文教学目标,又能引导学生思考和关注社会问题,促进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
以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课为例:首先,明确该课程的语文教学目标和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例如,语文教学目标可以是通过阅读理解、分析文本、写作等活动,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可以是通过学习鲁迅先生的作品,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培养批判思维能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其次,选择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文本素材,在教学中结合语文教学内容进行讲解和分析。例如,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课中,可以选取鲁迅的作品片段,让学生了解他对社会现象和人性的批判,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此外,通过针对鲁迅作品的讨论和引导,让学生思考社会问题、伦理道德等相关议题。例如,学生可以讨论作品中反映的社会问题,并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作品中理解鲁迅的思想观点和对社会现象的批判,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再者,通过写作活动,让学生将所学的语文知识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合起来。例如,学生可以撰写评论或感悟鲁迅作品的文章,表达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思考,加深对鲁迅思想的理解。最后,通过小组讨论、个人演讲或书面测试等方式,对学生进行知识检验,促使他们对所学内容进行反思和总结。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给予评价和指导,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语文表达能力。
通过整合内容,课程思政与初中语文教学可以有机结合起来,不仅能使学生获得语文知识和技能,还能培养其思想道德素养和综合素质,为他们的成长和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以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一棵小桃树》一课为例:首先,在引导学生阅读文本的过程中,加强对文本情节、人物形象、语言风格等方面的分析;同时,让学生积极思考文本所表达的思想内涵和价值观。其次,通过分析课文中小桃树的成长经历,引导学生思考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以及每个人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同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守好家庭渠道,认真种好自己的人生田地。此外,通过小桃树所处的乡村环境描绘,引导学生关注乡村发展与环境保护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如何保护环境,建设美丽乡村,并通过课外实践活动等形式,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再次,通过小桃树的命运转折,让学生思考人生的意义与价值;引导学生认识到人生需要勇气、毅力和耐心,同时引发学生对未来的思考,激励他们做出正确的人生选择。最后,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通过分析文章结构、语言运用、修辞手法等,让学生深入理解文学作品所传达的思想情感,提升他们的审美能力和思辨能力。
创设情境,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对文本的理解和对人物事迹的认识,深入思考社会责任的重要性,促使学生在情感、认知和道德等多个方面得到综合发展,实现课程思政与初中语文教学的融合。
以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回忆我的母亲》一课为例:首先,在课堂中打造温馨舒适的阅读环境,让学生感受到母爱的温暖。可以布置一些温馨的家庭照片、母亲节的贺卡等,激发学生对母爱的回忆和感悟,为课堂活动做好铺垫。其次,通过观看视频、听歌曲等活动,让学生引发对母爱的思考、回忆和感悟。可以请学生分享自己对母亲的回忆或者描述自己对母爱的理解,培养他们的情感表达能力。此外,引导学生阅读文本《回忆我的母亲》,重点关注文章中朱德对母亲的回忆和表达的情感。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比如:朱德是如何描述母亲形象的?母亲对朱德的影响是什么?这些问题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和分析文本。再次,通过文本分析,引导学生思考母爱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可以提出问题,让学生探讨母亲在他们成长过程中起到的作用,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回报母爱以及如何将母爱传递给他人。最后,让学生了解朱德的事迹,引导学生思考作为一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朱德是如何将对母亲的爱与党和人民的事业相结合的。通过讨论,鼓励学生思考自己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中应该承担的责任,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通过引导讨论与思辨,帮助学生深入思考文本所呈现的社会现象,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思辨能力和创新意识,同时,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积极参与社会改革的意识。这样的引导有助于实现课程思政与初中语文教学的融合,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养和综合素质的提升。
以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故乡》一课为例:首先,阅读文本中描绘的农村生活和人物形象,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提出问题,例如:为什么我对故乡充满怀旧之情?闰土在城市的生活是怎样的?为什么杨二嫂无法理解闰土的变化?这样的问题可以帮助学生深入思考文本中所表达的社会现象和人物心理。其次,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文中描述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探讨封建社会对个人思想和行为的影响,提醒学生思考封建社会传统观念如何扭曲人性,限制人们的发展和自由。此外,通过对文本情节和人物的讨论,引导学生关注当代社会中存在的问题,例如现实生活中是否存在与小说中相似的社会现象?农村的贫困和城乡差距是否仍然存在?让学生思考这些问题并表达自己的观点。再者,通过对故事情节的分析,引导学生反思个体在社会改变中的责任与作用。鼓励学生表达对社会不公和不平等的不满,并思考自己能为社会改变做出的努力。最后,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或辩论,让他们就课文中涉及的议题展开思辨,鼓励学生提出不同观点、分析利弊,并学会运用合理的论据和语言进行有力的表达。
教师要在课程思政与初中语文教学的融合中有效引导学生,帮助他们深化对文本和社会问题的理解,培养他们的人文关怀意识和审美意识。同时,教师还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创造力,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首先,教师应该担当起引导学生的角色,引导他们深入思考和理解文本中蕴含的思想和价值观,通过提问、讨论和解读等方式,帮助学生领悟文本蕴含的深层意义和人文关怀。其次,教师应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造力,启发他们对课文和社会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和探索。通过提出引人思考的问题、组织小组讨论和开展批判性思维活动等,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此外,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学习路径和方法,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文本知识,并将其与思政教育融合。教师可以提供适当的阅读材料和资源,指导学生进行深度阅读和研究,形成扎实的文学基础。再次,教师应鼓励学生的互动和合作,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学习和角色扮演等活动,促进学生的思想碰撞和交流,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同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和反思,帮助他们深化对思政教育与语文教学融合的理解。可以组织学生撰写学习笔记、写观后感、进行小结或开展课堂评价等,促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和提升。最后,教师应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使其主动参与到课程思政与语文学习活动中。可以通过表扬、鼓励和奖励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积极态度。
教师要通过守好渠,种好田——课程思政与初中语文教学融合策略,将思政教育与语文教学相结合,为学生提供一个全面发展的教育平台。这一策略不仅注重学科知识的传授,更关注学生品德素养和思想意识的培养,能使学生的思想道德和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