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视角下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优化研究

2024-06-12 01:18严慧敏
关键词:树人民间艺术立德

严慧敏

(如皋市实验小学,江苏 南通 226500)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立德树人是新时代教育的根本任务,要求教育事业的发展以及时代新人的培养需要以立德树人为导向,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落脚点,以立德树人理念的提出与落实推动素质教育的实施。道德与法治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元素,为德育的渗透提供了优质的资源与平台,有助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渗透道德素养教育内容,促使学生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此,在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中,教师需要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明确教育的方向与目标,紧跟教育新时代发展的步伐,调整教学方案,创新教学指导方法,培养出具备爱国情怀、高尚品质、奋斗精神以及坚定理想信念的时代新人。这是新课改的教学要求,也是本文的研究重点。

一、立德树人内涵的解读

想要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思想,需要以全面与系统地了解立德树人的内涵以及教育目标为基本前提,因此教师应深入解读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内容,并结合社会发展现状、学科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发展情况,探寻立德树人思想的落实途径。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主要指向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培养具有中华传统美德的时代新人。培养出有道德的人是一直以来的教育话题,儒家思想、墨家思想等代表人物曾对德育的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并认为中华文化承载着优秀的思想,是培养学生成为有美德的人的重要素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主张融合传统文化,让学生在学习中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感染,形成谦和好礼、修己慎独等优秀品质,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者与接班人,充分理解“小我”与“大我”的关系。

第二,培养出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德之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经历了历史的沉淀后形成的传统美德,在立德树人的背景下,教师需要发挥道德与法治学科的优势,在学科知识讲解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让小学生学会诚实、守信、友善、爱国、敬业等,树立规则意识,做遵纪守法的人,实现道德与法治学科教育与传统美德教育的融合。

第三,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素质教育要求大中小学各级教师成为新教育体系的践行者,致力于培养出具有综合素质的人,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立德树人的教育思想中,德智体美劳五者相互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并非独立存在的,因此提出了“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要求在教学实践中通过科学的引导,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文化知识,学会鉴赏美的事物,形成劳动精神以及良好的行为习惯,构建和谐的班级环境,助力和谐社会的形成。

二、立德树人视角下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优化路径

(一)在备课环节中融入立德树人理念

课前备课是教师工作中的一部分,教师在备课中设计的教学方案是课堂教学活动开展的主要依据,为了保障高效课堂的构建,促进立德树人思想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落实,教师要革新教育理念,从立德树人的角度出发,在备课中关注道德与法治学科知识的讲解、技能训练以及道德素养、法治观念等多方面思想的形成,致力于发展小学生的关键能力与必备品质,而不是单纯地为了讲清楚一节课的知识而备课,从而为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顺利、高效实施奠定基础。

例如:在部编版四年级下册第11 课《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的教学中,教师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结合新课标的要求,从立德树人的视角出发,在备课中确定了如下几个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民间艺术的多样性,掌握多种民间艺术的特点,形成热爱民间艺术的情感;2.感受民间艺术的文化魅力,认识到民间艺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之一;3.探索民间艺术背后的价值与意义,形成保护我国民间艺术多样性的意识,能主动承担起传承民间艺术的责任,学会从多种途径宣传、弘扬民间艺术文化。在教学目标设计中可以看出,教师在本节课的备课中不仅要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多种民间艺术的内容与特点,更是将民间艺术文化的感知与传承作为了本节课教学的重点内容。为了达成教学目标,教师还需要在备课中做好教学资源筛选以及教学方法的选择工作,如在原有的课本资源的基础上,教师还可以从网络的海量资源中选择典型的民间艺术,如皮影戏、京韵大鼓等,组织设计民间艺术交流活动、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等。在备课中融入立德树人思想,可以保障课堂教学中德育内容的有序渗透,更好地发挥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教育功能。

(二)借助生活化导入渗透立德树人理念

脱离了生活的教育会让教师的教学质量大打折扣,阻碍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从生活入手,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元素渗透立德树人教育理念,引领学生联系生活,唤醒生活经验,获得更为真切的理解和感悟。在课堂导入环节中引入生活相关案例,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主动思考问题与交流互动,在不知不觉中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动机,进而提升学生对新知的求知欲与好奇心,促进学生的体验与感悟。

例如:在部编版一年级下册第12 课《干点家务活》一课的课前导入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给学生播放生活中常见的几种情况,借助视频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引发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如,在视频一中磊磊妈妈在厨房做饭,磊磊在饭桌上摆好碗筷,并将妈妈做好的饭菜拿到桌子上摆好。视频二中小丽在出门上学的时候,发现了妈妈摆在门口的垃圾,随手拎起了垃圾,并按照学到的垃圾分类知识,将垃圾袋扔到了对应的垃圾桶中。妈妈看到了小丽的表现,夸奖她是一个好孩子。视频三中彤彤妈妈下班回来得比较晚,此时爸爸则躺在床上玩手机,彤彤在玩玩具,并且将玩具弄得到处都是。当妈妈推门进来的时候,彤彤迫不及待地喊道:“妈妈,我饿了。”爸爸也跟着喊道:“快收拾屋子吧,乱死了。”教师带领学生一同观看视频,并在观看完三段视频后,要求学生说一说你更喜欢哪种家庭氛围,并说明喜欢的理由。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说一说你是否会主动承担家务,你能帮助父母做哪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等,使学生获得情感的冲击,联系自身,树立正确的劳动观,认识到家务活是每一个家庭成员都应该承担的责任。

(三)组织实践活动落实立德树人任务

在立德树人的视角下,教师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参与学习活动中形成正确的思想与价值观,打破学科知识教学与生活实践之间的壁垒,达到知行合一的目的。在以往的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教师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只关注知识教学,将课堂变成了知识灌输的阵地,学生成为“听众”。由教师讲解的课堂教学并不是源于学生的主动建构,因此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德育内容理解仅停留在“知”上,无法落实到“行”,教学效果可想而知。而实践活动的组织与实施,则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以活动为载体,真正落实立德树人的思想。

以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9 课《生活离不开规则》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组织情境表演活动,为学生提供可选择的表演背景,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情境表演,在表演互动中置身于特定情境,获得更深的体悟,感受学习的快乐,并获得道德品质以及法治观念的启发。如,教师给学生提供了这样三个活动背景。背景一:早高峰时间是公交车司机最焦虑的时刻,许多乘客在公交车站不尊重规则,如插队、拥挤等,还有一部分乘客从车辆前门下车。背景二:学生不了解学校制定的课间活动规则,经常出现在走廊、上下楼期间打闹的情况。背景三:一位司机在夜间开车,在路过十字路口时是红灯,本应等待变灯的司机,因为观察道路两边均没有车辆,做出了闯红灯的行为......请各学习小组从中选择一个背景,完成剧本编写以及表演的任务,要求表演时间控制在5 ~8 分钟之间,在表演后说一说自己的感想,分析自己今后遇到同样的事情会怎么做,促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树立规则意识,认识到规则的重要性,并自觉地尊重学校规则、交通规则等。

(四)利用课后拓展升华课堂教学效果

教师想要在教学中全面渗透立德树人思想,有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仅要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同时应注重课后的拓展与延伸,让立德树人的教育可以与教师的作业设计融合起来,提升教学效果,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以及实践活动。

以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4 单元《家是最温暖的地方》的教学为例:这一单元的主题是父母之爱,小学生的生活经验较少,感知能力也相对较差,虽然每天都在父母身边,但却难以从生活的细节中感受到父母的爱。在课堂教学中,通过课本内容的讲解,学生能认识到父母对子女的爱体现在细节之中。为了让学生从一举一动中感受到父母的关爱,教师可以通过布置家庭作业的方式,让学生擦亮双眼,从中了解父母的爱,并将其观察的细节记录下来,通过微信群或QQ 群等方式,分享给同学们。如,一名学生在日常观察中发现:雨天我和爸爸都没有带雨伞,爸爸将身上的衣服脱下来给我遮雨,我感受到了爸爸的爱。又如,在“多元文化 多样魅力”的教学结束后,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课外资源搜集任务,让学生搜集我国少数民族的文化,也可以了解国外文化,对比中外文化的差异,在课外拓展活动中提高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与自信心,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文化观。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辩论赛,如围绕“饭圈文化”展开辩论赛,支持或反对方要先明确观点,并为了更好地论证观点搜集资料,在辩论赛中各自表达不同的看法。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还有助于锻炼学生的语言能力以及思维能力,避免小学生受到不良风气的影响。

综上所述,立德树人背景下,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需要以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认识、高尚的道德品质、良好的行为习惯以及核心价值观为使命,教师要充分了解立德树人的内涵,重置教学目标,优化教学方法,汲取先进的教育理念,实现立德树人思想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全面渗透,为小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猜你喜欢
树人民间艺术立德
强基固本汇中西 立德树人铸师魂
强基固本汇中西 立德树人铸师魂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探索
用关怀实现学校立德树人的使命
又是开学季,再聊“树人班”
华林 修身立德 以道致远
首届湛江市民间艺术大师颁证
立德树人 德法兼修 探索法硕人才培养路径
“严以修身”先立德
畲族民间艺术述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