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霁
我国现行的教育体制下,小学、初中和高中都是相对独立的学段。由于各学段在管理体制、教育目标、教育思想、课程设置、教育方式、教学手段、办学特色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学生容易在学段衔接期产生不适感。如何帮助学生跨过学段衔接中的“成长缝隙”,全面赋能学生成长,成为亟待关注的教育议题。
《教育家》:从心理学视角出发,不同学段学生有哪些不同的发展特点和成长需求?如何培养学生优良的心理素质以应对成长“拔节期”?
在小学阶段,儿童的认知、情感、社会性等飞速发展。就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而言,6—12岁的学龄期儿童处于“勤奋对自卑(industry vs. inferiority)”阶段。在该阶段,儿童会为了应对由父母、同伴、学校以及社会所提出的挑战而付出努力,他们对周遭的事务和环境充满好奇心和探索欲,也在探索中主动构建着自己对环境、他人和自我的认知。在这一时期,如果能为儿童营造一种支持性的成长环境,他们的主动性和胜任感就会逐渐增强,这对他们之后的学业追求、人际交往等各个方面都有积极影响。反之,儿童就会产生挫败感和自卑感,可能会在之后的学业发展和同伴交往中表现出退缩倾向,体现为较低的兴趣和进取动机。
初高中阶段(12—18岁)的学生正处青少年时期。这一时期,他们不仅在生理上经历着快速的发育变化,心理层面也同样经历着巨大的发展变化。根据埃里克森的理论,自我同一性(identity)的發展对于青少年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我是谁”的问题变得日益重要,他们会尝试去发现和彰显自己的独特性,了解自己的优、缺点,澄清自己的角色和定位。同时,在这一时期,同伴关系的重要性也更加凸显。一方面,他们开始有意无意地疏离父母,有了不愿意和父母分享的小秘密;另一方面,他们重视同伴关系,渴望得到同伴的认可和接纳。值得注意的是,积极的同伴关系会给予青少年正向的反馈,满足他们归属的需求,促进其社会技能的发展;而消极的同伴关系则会成为各类问题滋生的温床,比如被同伴排挤、拒绝、欺负,或是和有同样偏差行为的同伴“抱团”,这都和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和行为问题有密切关联。初高中阶段是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高发期,这就需要家长和教师细致耐心地观察,及早发现青少年心理问题的苗头,进行有效干预或寻求专业支持。但也要注意,对青少年成长的关注不能风声鹤唳,动不动就给他们的行为贴上“问题”的标签,这样只会适得其反。青少年短期内的状态波动、情绪起伏是正常的,只有那些持续性的问题才需要引起关注。
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够帮助学生快速适应环境变化,顺利度过成长的“拔节期”。虽然我们对心理素质这个词不陌生,但究竟什么才是心理素质呢?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广义的心理素质包括以下几方面——
心理弹性。我们常常提起的抗压力,其本质就是心理弹性(resilience),也就是个体能够在逆境中保持良好状态、从消极状态中复原的能力。在危机和困难面前,具有较强心理弹性的学生往往能更加从容地应对、解决问题,不躲避、不畏难;面对由困难衍生出的消极影响,他们也能用积极的视角去看待,不会因此一蹶不振。尤其是对于那些长期处在不利处境下的儿童青少年而言,良好的心理弹性能让他们“出淤泥而不染”,保持向上的生活态度。
良性的认知。良性认知包括良性的自我认知和良性的社会认知。过于积极(自负自大)或是过于消极(自卑)的自我认知都会阻碍儿童青少年的成长,只有准确的自我认知才能让他们获得长远发展。良性的社会认知则包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公平公正的信念,能准确解读他人的动机,等等。
成长型思维。成长型思维的概念是由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卡罗尔·德韦克(Carol S. Dweck)提出的。实践表明,具有成长型思维的儿童青少年往往会肯定努力的价值和意义,他们通常有很强的内在动机进行自我提升,在挫折面前也更具韧性,会越挫越勇。
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养成除了受先天气质因素的影响,还与他们的成长环境、成长经验等密切相关。因此,家庭、学校要积极为儿童青少年提供成长支持。
在家庭中,家长应当给予孩子高度的接纳、理解和关爱,不能用威胁、诱发孩子的内疚感等方式去控制孩子;家长要和孩子一同成长,在孩子成长的不同阶段给予他们不同方式的关爱和支持,同时也要学会适度放手,给孩子自主成长的空间;家长还应当主动了解孩子,对孩子提出的期望和目标要与孩子的能力、水平、发展的阶段特征相匹配,过高或过低的期望都不利于孩子形成准确的自我认知。
在学校中,教师要与学生建立起亲密、积极的师生关系,这对于学生从学业到社会性发展的方方面面都有积极意义。学校要为学生营造关心、鼓励、支持的整体氛围,同时可以开设具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课程,从而培养学生的心理韧性、自我和社会认知、成长型思维等,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
《教育家》:优化学段衔接对教育教学提出了哪些要求?学校、教师如何作为?
课程是育人载体,做好学段衔接必须要重视学校的课程建设。具体而言,可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其一,在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过程中做好学段衔接。虽然国家课程标准的制定和相应教材的编写都会充分考虑不同学段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但一方面,不同区域、不同学校的学生具体情况不同,衔接的重点和方式可能会有所不同;另一方面,如何在课程中落实好课标和教材要求,做好文本与实践的衔接,仍然是难点。在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过程中,学校和教师尤其要关注三个方面——
一是学习心理衔接。不同阶段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不同,与之相应,在具体的学科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本学科因为“广度和难度”增加而带来的挑战,帮助学生及时调整心理状态,这些心理层面的科学引导同样是教育教学中需要关注的重点。
二是学习方法衔接。在课程的具体实施中,教师应结合本学段学生的发展特点,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此外,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到各学科在不同学段的学习方法需要有哪些延续和递进,帮助学生解决因学习方法不当而产生的“高原现象”。
三是课程知识衔接。做好学段衔接,绝不是简单地将高段课程的知识下放或前移到低段课程中,更不是提前学完后反复练习,而是要基于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以及对学生学习情况的系统分析,对低段课程知识进行合理的概念渗透,比如小学诗词鉴赏中的“意象”;对相关学科进行恰当整合,比如初中物理和数学的深度关联;对学科相关阅读材料的合理补充;对学科高阶思维的培养,等等。
其二,在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中做好学段衔接。具体而言,学校尤其要关注三类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
一是学生发展指导课程。此类课程包括心理健康、学业指导、生涯规划等与学生学习和生活息息相关的非学科类课程,旨在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他人和社会,科学看待学段上升中遭遇的各种问题、挫折和不适应,进而调整好自己,逐渐适应新学段的学习和生活。
二是社会实践课程。学段衔接的本质是让学校教育与学生身心发展更好地匹配,但这不是仅凭学生坐在教室里学习书本知识就可以完全实现的。走出教室和学校,走进社会,让学生了解社会现實、看到真实的社会问题,进而引发学生对学科知识更深入、更本质的思考,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的发展,提升其对不同环境的适应能力。
三是学科拓展衔接课程。这类课程不是为巩固或者提前学习国家课程而开发的,而是通过恰当的课程设计和实施,激发学生学科学习的兴趣,促进他们的思维发展和实践能力提升。比如有学校在7年级开设“中国古代科技”课程,间接向学生渗透相应的物理和化学知识,为后续的学科学习“埋下伏笔”。
总之,以课程建设助推学段衔接,绝不是简单将其等同于“提前学”或者“巩固提升”,而是基于对课程标准的分析和对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认识,系统性地研究本校学生在学段衔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有针对性地落实好各类课程,充分发挥课程的育人价值。
促进学生“完整顺畅”的成长,教师有话说——
青岛市西海岸新区黄山小学 薛莲
从幼儿园升入小学,学生往往难以适应“小学生”的新身份。学校可以主动与幼儿园合作,提前录制一些校园生活介绍视频,让学生对小学生活产生向往。入学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与校园生活相关的活动,比如“画纸上的校园”“校园一日游”等,帮助学生快速适应新环境、熟悉新生活。同时,可以开展新生家长专题交流会、家长课程、家庭教育专题培训等活动,请有经验的一年级班主任重点从思维方式、学习习惯、人际交往、心理过渡等方面向家长做详细介绍。
重庆市大渡口区育才小学 胡亮
在班级管理方面,班主任要充分发扬民主,鼓励学生参与班级管理,可以多多开展集体活动,如体育竞赛、才艺展示等,给予学生各种施展才能的机会。要关注对学生薄弱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辅导,提高学生的学习适应力,避免学生因能力不足产生学习倦怠。关注学生的身心状态,教育教学活动要注意劳逸结合,可以班级为单位组织课外活动,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同时做好家校沟通,减少学生的焦虑感,帮助学生以更饱满的状态迎接新的学习和生活。
普洱市第一中学 肖月
新学期伊始,班主任可以通过一系列班级活动帮助学生建立归属感和认同感,如击鼓传花自我介绍、抽签分配劳动任务等,具体活动可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进行定制,注意要为学生营造团结友好、轻松和谐的班级氛围。带班过程中,班主任要细致观察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大概掌握班级学生的家庭教育情况、同伴交往情况、学业表现等。这样一来,当学生表现出对这一阶段学习生活的不适应,或遇到难以自己处理的困难时,班主任就可以及时介入,联合学生的朋友、家长、学科教师以及心理教师等多方力量,帮助学生解决困难。
天津市第五中学 张赛
在学段变化中产生严重问题的学生,大多是从“跟不上学习”开始,进而产生一系列不良的连锁反应。随着学科增多,学习任务加重,班主任要帮助学生及时转变学习思维,围绕学生在学习方法和习惯上的问题进行针对性指导,比如针对学生作业耗时长、学习效率低等问题,可着力训练学生的专注力和时间管理能力。此外,也要鼓励学生多阅读不同领域的书籍,可以适时与学生分享一些人生经验、社会新闻等,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深化学生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认识与理解,同时也能加强学生对班主任的信任,拉近师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