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钰
摘 要:伴随着信息科技的快速进步,当前的教育改革趋势是以小学美术智能课堂为主导。该模式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成效,还可以培养他们的优良道德和才能。本文探讨了如何利用小学美术智慧课堂来增进学生的核心素养,同时也强调了借助信息科技,实现个性化的学习与智能化的学习的融合。采取了这些策略,教师们就能深入了解到小学美术智能教育对于提升学生的基本技能的影响。
关键词:小学美术;核心素养;智慧课堂;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539(2024)03-0126-03
在小学时期,借助于小学的美术智慧课堂,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运用尖端科技,有助于创造一个富有智慧的学习环境,点燃学生的求知欲,挖掘他们的学习潜力,达成智慧教育的目标。在我国,对于学生的核心素养的重视度正在逐步上升,以适应学生对于社会责任的需求,因此,小学的美术课堂也在持续发展[1]。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一种创新的教育模式被称为智慧课堂。这种方法的建立离不开大数据和云计算的高速发展。当老师利用这种方法来进行课程教授时,可以实现资源的共享,也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深入的评估。这样,就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适当地调整和管理教学,从而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的自我驱动力,并挖掘他们的学习潜力。针对教育工作者的职业能力提升,利用智能课程的方法,不仅可以增强他们的教育策划技巧,也可以帮助他们的职业素养得到显著的提升。所以,当进行小学美术的智能课程教育时,老师需要改变教育内容的方式,以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进一步培育他们的关键技能[2]。
在小学阶段,美术智慧课堂不仅融入了经典的绘画教育方法,同时也融入了现代的数字化教育观点。通过将这两者相融合,可以对孩子的核心素养产生积极的影响,同时提高他们的艺术品质。小学的美术智慧课堂在教学上拥有其独一无二的优点,同时还具有创新性。
(一)强调个性化学习与智能化学习的融合
小学美术智慧课堂专注于以个性化的方法增进学生的核心素养。小学美术智慧课堂会打破以往的常规教育方法,使得学生有机会独立学习,同时也重视对他们个人素质的塑造。在小学的美术教育里,主张采取智慧型的教育手段,这不仅能增加教室的趣味性,也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3]。
(二)重视信息化环境和美术学习活动的应用
当前的数字化社会中,构筑一个良好的数字化氛围对推动小学美术教育的有效实施极其关键。教师可利用翻转课堂、开放式的互联网教室等,来增强小学美术教育中的数字化氛围。也可借助举办美术教育活动,向小学生提供更多的美术资源,同时借助信息科技,让这些活动变得更加丰满与完备。因此,智慧课堂既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美术资源,也可以帮助他们深入了解和掌握世界,同时也有助于他们更有效地满足未来的社会需要[4]。
(三)重视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和美术学科能力
近些年,我国政府对提升学生的主要技能给予了日益的重视,同时也为我国的小学美术教育设立了清晰的进步路径。在我国,小学美术课程构成了基本教育的一个主要环节,当前的任务就是致力于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使其在未来的社交活动中显得更出色。对于学生来说,提升其艺术基本修养极为关键,这既构成了美术教育的根本,同时也是教育职责的主轴。所以,在进行小学美术教育时,我们应该着眼于提升学生的知识水平与技巧,同时还需要帮助他们对美术文化有深度的理解,以激活他们的创新思维,从而赋予他们优秀的美术学科基本修养[5]。
(一)学习兴趣的缺失
在传统的小学美术课堂中,教师往往会使用简单的示范方式,独立地向学生展示他们的绘画作品。然而,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还小,他们很难直接模仿老师的作品。再加上他们天生就喜欢活动,不想被限制在座位上完成单调的任务,因此对于静态图像的绘制并没有太大的兴趣。
(二)应试教育的压力
面临着考试的压迫,學生和老师往往倾向于把大部分的时间投入到语文、数学和英语这些核心科目中,却往往忽视了美术的学习。大多数的情况是,美术课堂变成了学生们休息、完成其它科目作业的地方。考试的压力让学生们丧失了学习美术的时间和热情,大部分美术老师也没有意识到美术教育的价值,没有办法有效地指导学生,反倒让他们在课堂上进行无意义的活动[6]。
(三)重视程度的降低
伴随着社会的激烈竞争,美术教育的价值往往被家长们所轻视。许多人认为,美术教育无法提升学生的学业成绩,也无法协助他们进入理想的学校,过多的关注和投资在美术教育上,可能会剥夺其它“更有价值”课程的学习时间。当公众对美术教育的关注度减少时,这可能无形中使得美术老师和学生丧失了对美术的兴趣,这将对美术美术教育的进一步推进产生负面效果[7]。
优化学生的核心素养不仅需要灌输文化知识,还需重视塑造他们的个性、技巧及思考模式,进一步增强他们的全面品质。在小学时期,借助美术教育以增强儿童的核心素养,这既对他们的将来大有裨益,同时也符合当前社会发展的要求[8]。
(一)通过个性化的教育方式,促进学生自我成长意识的增强
教师可借助于云端平台、大数据平台、班级社区、画展、网络授课、实验室资源、数字画板等先进科技,为小学的孩子打造一种更方便的美术智慧课堂,也给予他们更多的美术学习途径。借助各类高效的设备,例如教育影片,孩子们可以依据自己的喜好和当前的学习需求,去研究美术的历史,理解相应的知识,同时也能欣赏到杰出的美术创作。因此,他们可能会更加深入地掌握和运用教材的每一部分,并且能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有效地解决出现的挑战。在美术教育的环境下,小学生有机会更有效地管理自己的学业,同时也有能力更有效地面临各类难题。因此,他们有机会更有效地满足自身的学习要求,同时也成功地将传统的美术教育方式转换为具有个性的教育模式。在初级美术教育中,学生被视为教育的中心,教师将依照他们的独特性和爱好来规划课程。借助于丰富的学习资源,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知识,同时也可以更高效地完成任务[9]。
比如,《美丽的纹样》的授课环节,教师制作了众多微课,涵盖各种各样的图案、作用、设计、意涵及其结构。将这些资料分享至学习网站,使得学生们更为便捷地获取所需信息。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偏好和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允许他们自由选择微课的主题,同时也要求他们在开始教学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透过学习微课,学生们有机会深入了解和研究小学的美术课程,同时可能产生更多的质疑。这些资讯对于刺激他们的想象力、增强他们的创新性具有重要作用。在智慧教室里,学生是主要的参与者,始终坚守自我教育的原则。此外,教师也可以依照学生的特定需要,给予专门的引领与援手,详细地阐述一些基本理论。借助开放和互动的学习环境,学生们不仅能够掌握大量的美术学习素材,还能够通过主动学习提升对美术学习的热情。此类学习策略不仅对学习有益,也对提升学习者的自主思维技巧大有裨益。
根据调查,许多小学生对利用平板电脑及其它相关设备开展美术教育活动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他们偏爱在美术课程中自主学习与互动,同时也愿意借助多样化的工具去收集资讯。学生在小学期间,借助个性化的美术教育方式,不仅能够点燃他们对美术学习的兴趣,还有利于提升自我学习技巧,增强他们自我学习的意识。
(二)通过探索式教育,推动学生的美术思维的发展
小学美术智能课程的推出,标志着从传统的“灌输式”教育模式向更加注重学生主动学习的转变。在这种新的教学环境中,学生被鼓励自主探索和学习,这不仅丰富了他们的美术知识,还增强了他们的创作能力。通过自发地识别问题并利用可获取的资源来解决这些问题,学生们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美术,并在探索中激发他们的热情。这样的学习过程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核心素养,使他们在美术学习中获得更丰富和深刻的体验。
比如,《线与造型》这个课程,可以利用班级社区的平台加强同学们的互动,同时也借此机会去研究《线与造型》这个主题的吸引力。借由此途径,有望对他们的理解和评估产生积极影响。另外,教师也需要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交流,协助他们收集相关作品的资料,掌握其背景知识。如此一来,他们将更加乐意表达自己的观点,也更具有表达的动力。借由这种方式,不仅可以潜移默化地塑造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独特的思考方式,也可以增强他们的问题解决技巧,同时也有利于他们的科学探索精神的培育[10]。
借助于与他人的交流、利用网络的便利性以及与教师的有效交流,学生们能够掌握更多的知识,更深入地理解,同时也能够锻炼出独立思考、探索和创新的技巧。通过对学生的全方位评估,教师能够即刻察觉到他们的短板,并提供有效的引导,进一步刺激他们持续提升自我,达到个人价值的最大化。
(三)通过文化认知和创新实践,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当今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5G和人工智能等尖端技术已深入日常生活,并对未来产生重大影响。因此,美术教育也需与时俱进,有效利用这些技术提高教学效果,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和掌握美术知识,为美术文化增添更多元素。
以《彩墨臉谱》课程为例,传统戏剧文化的复杂性可能让学生感到困惑。但通过精心设计的小型课程,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更有效地理解这种艺术形式,减少课堂时间。教师可详细介绍脸谱相关知识,解答学生关于戏剧文化的疑惑。不仅采用常规教学手段,也利用实际操作活动提高课程吸引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提高他们的学习热情。
小学美术智能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构建正确的人生观,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增强关键素养,为未来成长打下坚实基础。例如,《趣味文字》课程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深入理解有趣文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进行记录和分享,从而提高学习效果。通过3D打印技术,教师能够帮助学生创建引人入胜的文本,使之融入日常生活,改变生活方式。这种教学方法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小学的美术教育里,我们需要着重提倡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同时也要努力激发孩子的创新思考,并激发他们在处理问题和掌握技巧上的潜质。
借助于智慧型的小学美术课堂,有机会突破旧有的教育模式的束缚,拓宽课堂的领域,以适应现代的教育要求。此举既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也有助于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推动他们的美术素质的提升。在进行小学美术智慧教育时,不仅维持了传统的授课模式的长处,也深思熟虑地认识到其存在的不足。教师要专注于塑造孩子的性格与技巧,从而满足他们提升基本技能的期望。
(责任编辑:黄艳华)
[1]吕思涵.当代美术对小学美术色彩教学的应用价值——以村上隆的作品为例[J].美术教育研究,2022(20):167-169.
[2]高金明.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小学美术智慧课堂教学研究[J].华夏教师,2022(5):93—94.
[3]顾娜.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美术智慧课堂教学研究[J].文理导航(下旬),2021(12):62—63.
[4]冯娅莉.加强培育核心素养,打造智慧课堂——小学美术教学改革与研究[J].教师,2020(34):80—81.
[5]王文京.活引生活之水 激活课堂教学——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美术生活化教学策略[J].美术教育研究,2022(3):156-157.
[6]高金明.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小学美术智慧课堂教学研究[J].华夏教师,2022(5):93-94.
[7]周奇.给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浅析小学美术智慧课堂的实践[J].清风,2021(16):27-28.
[8]邹彩英.探讨智慧课堂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的实践探析[J].中外交流,2021(1):155-156.
[9]吕思涵.当代艺术对小学美术色彩教学的应用价值——以村上隆的作品为例[J].美术教育研究,2022(20):167-169.
[10]林吓妹.废旧材料巧蜕变——以《花花衣》一课为例浅谈废旧材料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运用[J].黑河教育,2022(2):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