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基层治理现代化研究

2024-06-09 11:30:37宋立东
村委主任 2024年5期
关键词:基层治理对策建议现代化

宋立东

摘要:基层治理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工程。文章以甘肃省山丹县“五治融合”基层治理模式的创新实践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在基层治理中取得的成效、面临的挑战及困境,探讨进一步推进县域基层治理创新发展的有效路径,及其对加强和创新新形势下的基层治理工作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基层治理;现代化;对策建议

文章编号:1674-7437(2024)05-0094-03 中国图书分类号:S19 文章标识码:A

大国治理,要在中央,事在四方,根在基层。基层治理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工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必须抓好基层治理现代化这项基础性工作[1]。基层治理事关国家发展和社会稳定,只有做好基层社会治理工作,国家的发展稳定才能行稳致远[2]。

1 县域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山丹实践——“五治融合”新模式

山丹县以创建“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示范区”为目标,主动适应新时代基层治理新情况、新问题、新要求,积极探索具有时代特征、区域特点、山丹特色的政治、法治、德治、自治、智治“五治融合”的基层治理新模式,实现了从传统治理向现代治理的转变,有力提升了基层治理效能[3]。2022年,山丹县荣获“2017—2020年度平安甘肃建设示范县”称号。

1.1坚持政治引领,提升基层治理高度

山丹县始终把基层治理纳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基层治理中的引领作用,出台《关于在全县村和社区推行“五治”社会治理模式实施意见》,推动资源向基层倾斜、职能向基层延伸、力量向基层充实。一要树立社会治理重心在基层的理念。摒弃政府“包打天下”的旧思维,搭建共建共治新平台,积极引导各类基层组织、社群组织、“两新”组织参与基层治理。二要夯实“五治融合”组织基础。着力构建“乡镇党委—村(社区)党支部—村(楼院)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组织体系,大幅提升基层治理成效。三要健全“五治融合”基层治理单元格。在“乡镇—村(社区)—村民小组(片区联合网格)”三级组织体系下,山丹县全县共设置一级网格8个,二级网格117个,三级网格580个。全县8个乡镇党委政法委员担任一级网格总网格长,117名村党组织负责人担任二级网格长,242名农村流动党员担任城区片区网格兼职网格员,基层党组织对辖区的全面领导进一步加强[4]。

1.2坚持自治,凝聚基层群众力量

为增强基层群众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意识,山丹县建立了覆盖全县所有村社和社区的群众性自发组织——百事服务团、百姓参政团、道德评判团,对工作流程进行了规范,对党组织领导下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进行了完善。一是群众的事群众议。山丹县成立的“三团”积极参与农村社区各项事务,初步形成村(社区)里的事大家“说了算、定了干”“事事有人管、好坏大家判、大事一起干”的议事机制。二是群众的事群众管。山丹县各乡镇村民小组自发成立平安建设协会、红白理事会等议事协会,参与管理村级(社区)各项事务,初步形成“事事有人管、大事一起干”的工作机制。三是群众的事群众监督。加大村务公开力度,完善监督机制,选举产生由群众、老党员和先进模范代表组成的村社监委会,督促村委会按时公开村务、财务并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

1.3坚持法治保障,夯实基层治理基础

充分发挥法治在基层治理中的作用,积极引导基层群众运用法治思维和法律手段处理社会事务。一是创新学法载体,拓宽群众“学法”渠道。开展“宪法宣传周”“法律八进”“普法星期五”“法律佑万家”等活动,深入乡村、社区、家庭开展普法宣传。通过微信等平台推送相关法律知识和典型案例,营造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氛围。二是创建法律平台,满足群众“找法”需求。全面拓宽群众“找法”和诉求表达的渠道,为群众免费提供婚姻、民事、劳动等相关的法律咨询服务,及时把群众“问题清单”变为“满意清单”。三是健全办理机制,提升群众“用法”效果。积极建立群众涉法事项提速办理机制,实行“法律咨询马上解答、一般涉诉精准办、疑难涉诉合力办”的快速办理机制。2022年,山丹县全县信访总量较2021年同比下降6.8%,集体信访同比下降24.1%,越级上访同比下降43%[5]。四是构建“大调解”工作格局,多元化解群众纷争。健全“访调、诉调、检调、联调”多元调解机制,成立由“三官一师一员”(法官、检察官、警官、律师、人民调解员)和农村“法治带头人”“法律明白人”组成的服务团队,走村入户、进网入格,常态化开展法治宣传,排查治安隐患,调处矛盾纠纷。2022年,共受理各类矛盾纠纷2 713件,调处1 438件,司法确认782件,调解成功率53%[6]。

1.4坚持德治教化,培育文明新风

坚持以德约民、以德化民,健全社会、家庭、学校“三位一体”的德育机制,努力提升基层群众道德素质。一是思想道德引领。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等平台,广泛开展“道德大讲堂”宣讲活动和“文明家庭”“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评选活动,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村规民约、先进事迹,让身边事教育、感染身边人,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基层群众的文明素质。二是公众定标评判。建立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道德,契合村规民约的价值评判标准,设立道德“红黑榜”,对影响民族团结、社会和谐、邻里关系和家庭和睦的不道德、不文明事件和行为进行评判。三是做好典型培树工作。广泛开展五星级文明户、五好家庭、道德模范、先进个人等评选活动,用最美精神涵养良好乡风、民风,营造崇德向善的良好風尚。

1.5坚持智治支撑,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一是“大数据+全科网格”。依托县数字城市管理中心,组建起由县、乡镇、村(社区)、楼院网格组成的上下四级纵向贯通、职能部门横向联通的基础信息数据库。全县1 516名专兼职网格员通过平安山丹App随时上报各类信息,实现了信息数据及时补正和常态化服务。二是“大数据+视频监控”。以“雪亮工程”为平台,将交管、城管、市场监管、应急管理、公安等行业部门的多个探头接入乡镇、村(社区)两级视频监控平台,实现了群防群治目标。三是“大数据+无缝服务”。通过县数字化社会治理中心建立了“信息收集—分流交办—日常督办—处置办理—结果反馈—工作考核”的服务机制。

2 山丹县基层治理现代化面临的挑战和困境

2.1基层治理体制机制不完善

基层治理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不完善,缺乏顶层设计和整体布局。基层治理权责匹配不合理,导致落实上级要求多,回应百姓需求少,“还权、赋能、归位”改革仍需深入,整治基层“微腐败”还需不断加强。多元共治、社会协同机制不健全,重政府包揽、轻多方参与的现象比较普遍,资源调配与整合效率低,导致“五治”不能形成“拳头”。

2.2基层队伍引领能力不强

基层治理涉及面广、事多、情况复杂,要求基层干部必须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山丹县基层干部队伍建设与新形势下的基层治理新要求还存在明显短板。具体表现为,一是农村人才流失严重,基层治理后继乏人;二是社区队伍年龄偏大,人员数量严重短缺;三是党员素质参差不齐,能力水平亟待提升;四是考核评价不够科学,激励机制有待完善。

2.3建设经费不足

建设经费不足是制约基层治理的最大瓶颈。实现基层治理现代化,需要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来支撑。而山丹作为一个半农半牧的西部内陆县,发展起步较晚,农业底子薄,经济相对落后。县级财政对基层治理的投入有限,导致部分农村、社区基础设施不完善;工作人员薪酬低,离岗现象频发,队伍不稳定,運行困难,不利于基层治理的推进。

3 新形势下推进县域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对策建议

3.1完善基层治理体系建设

完善治理体系建设是实现县域基层治理现代化的根本保证。一是要持续推进基层治理体制机制创新,积极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科技支撑”的基层治理体系,推进党建与基层治理的互联互动、融合发展,全面提升基层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二是要完善群众矛盾调处机制,构建“党建+矛盾调处”工作机制,积极推动乡镇(街道)、村(社区)矛盾纠纷化解调处机构的建立和完善,引导各类人民调解组织排查风险隐患、及时调处矛盾纠纷。三是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严格落实行政执法公示制度,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及党务、村务、财务“三公开”制度,建立基层治理权责清单,提升“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质效,确保基层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让权力在阳光下行使。

3.2提升基层队伍引领能力

建立健全党员干部联系群众制度,如领导干部基层挂职制度、领导干部深入基层调研制度、党员干部结对帮扶制度等;积极拓宽群众利益诉求渠道,如领导信箱、公开电话、村(居)民议事会、民情直通车、群众热线、定期走访等,倾听民声、了解民情、整合民意,从而提升基层队伍引领能力。此外,还要加强人才支撑。用好人才政策,出台更多面向基层工作者报考公务员、事业单位的优惠政策,积极鼓励高校毕业生、退伍军人等走向基层,不断提升基层人才队伍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

3.3强化基层治理基础支撑

基本物质生活条件的满足和改善是实现县域基层治理现代化的物质基础。一是壮大集体经济。深化农村“三权”分置改革,推进农村土地流转,积极探索农村闲置宅基地的退出机制。坚持绿色发展,做好土特产宣传工作,打造“一县一业、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发展新优势,支持发展“农业+旅游”“农业+电商”“农业+康养”等新业态,壮大集体经济实力。二是加强经费保障。加大政府财政支持力度,将服务群众专项经费、党建工作经费、信息化建设等纳入县级财政预算,建立稳定规范的经费保障制度,以坚实的物质保障促进基层治理各项工作落地见效[7]。

4 结束语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面对新形势、新挑战,基层治理难度不断增大,形势日趋复杂,既要着眼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以实现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又要立足于县域实际,加快健全完善基层治理现代化体系。为此,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按照“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的要求,不断探索基层治理新机制、新模式,实现党的领导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维涛,张洋,李昌禹,等.把城乡社区基础筑牢[N].人民日报,2022-06-30(02).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意见[N].人民日报,2021-07-12(01).

[3]李涛.山丹“五治融合”打造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N].张掖日报,2023-04-04(01).

[4]山丹县地方史志编纂办公室.《山丹年鉴2020》党政机关——政法综治[EB/OL].(2021-07-05)[2024-02-06].http://www.shandan.gov.cn/ztlm/sddq/202107/t20210705_670270.html.

[5]甘肃政法网.张掖市山丹县锻造社会治理“新引擎”[EB/OL].(2022-07-07)[2024-02-06].https://www.gszfw.gov.cn/Show/302511.

[6]山丹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山丹:“五治融合”发力,打造基层社会治理“山丹模式”[EB/OL].(2023-02-17)[2024-02-06].http://www.shandan.gov.cn/xydt/bmdt/202302/t20230217_986682.html.

[7]李荣梅.新时代基层社会治理的推进路径研究——以山东省德州市为例[J].德州学院学报,2022,38(05):66-70.

猜你喜欢
基层治理对策建议现代化
边疆治理现代化
民间组织发展对基层治理法治化的影响
青年时代(2016年19期)2016-12-30 16:50:38
基层纪检监察机关履行监督责任的问题与对策
学理论·下(2016年11期)2016-12-27 14:52:45
党组织怎样下好“基层治理”这盘棋
人民论坛(2016年24期)2016-12-13 10:33:56
宋代民间社团对基层社会治理影响几何
人民论坛(2016年30期)2016-12-05 14:50:11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理论探讨
天津市和平区民营科技企业人才队伍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我国融资租赁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中国市场(2016年33期)2016-10-18 12:41:40
关于惠城区发展农业的调研报告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7:08:24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现代化诠释
工业设计(2016年5期)2016-05-04 04:0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