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文旅融合助推乡村振兴的路径分析

2024-06-09 15:14:36曹雪晴
村委主任 2024年5期
关键词:阜南县乡村振兴

曹雪晴

摘要:农文旅融合是以农业农村为基础,以乡村文化为纽带,以旅游休闲为形态,将农业、文化、旅游等产业有机结合,形成的各自带动、相互融通、共同发展的新业态。在农文旅融合发展的过程中,深挖乡村文化与民俗特色,创新消费场景,能够拓宽产业边界,推动文旅深度融合,有效推进乡村振兴。阜南县蒙洼蓄洪区积极探索以适应性农业为基础,以原生态乡村旅游为支柱,以庄台人居文化为特色的融合之路,以期促进农业转型升级,推进乡村振兴,引领农民致富,推动乡村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农文旅融合;乡村振兴;阜南县

文章编号:1674-7437(2024)05-0044-03 中国图书分类号:F592.7 文章标识码:A

阜南县蒙洼蓄洪区积极构建“以农为基,以文为魂,以旅为体”的产业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同时依托当地红色资源,催生新业态,推动农业与文旅产业有效融合,助力乡村振兴。

1 蒙洼蓄洪区农文旅产业发展概貌

位于阜南县的蒙洼蓄洪区,为淮河干流中游第一座蓄滞洪区,总面积180.4km2,设计蓄洪水位27.8m,设计蓄洪量7.5亿m3,可有效缓解淮河流域防汛压力。

在农业方面,蒙洼蓄洪区因地势低洼,雨季时常积水。当地百姓充分开发与利用低洼,一批“冲不走”的特色产业在此扎根,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深水鱼,浅水藕,滩涂洼地种杞柳。鸭鹅水上游,牛羊遍地走,观光农业助增收”。如今,蒙洼蓄洪区立足于实际,努力打造沿淮河现代生态农业,已成为阜南县一张靓丽的名片。

在文化方面,蒙洼蓄洪区拥有丰富的农耕文化、淮河文化。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蒙洼蓄洪区大力弘扬“王家坝精神”,传承好柳编等优秀传统文化,发掘和整理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和开发具有地域特色的庄台文化等。

在旅游方面,阜南县拥有3个国家AAA级旅游景区、1个国家AA级景区、1个国家级湿地公园。阜南县在推进文旅深度融合进程中,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积极挖掘红色旅游资源,制订红色旅游规划,打造阜南旅游品牌,制定了《阜南蒙洼地区旅游总体规划》等。以规划为引领,将红色景点串点成线,规划红色旅游线路。以弘扬“王家坝精神”为主导,以王家坝闸为中心,串起聂鹤亭故居、枫柏岗红色记忆展览馆、西田坡庄台、曹集烈士陵园、曹台退水闸5处红色景点,辐射会龙、地城、王家坝、曹集、郜台、老观6个乡镇。同时,将红色旅游资源与历史文化、自然生态相融合,打造百里蒙洼旅游廊道,融入四里湖景区、焦陂酒厂文化博览园、台家寺遗址、田集温泉度假区、南湖公园等。这既弘扬了红色文化,又丰富了旅游内涵。

而如今,蒙洼蓄洪区以适应性农业为基础,以原生态乡村旅游为支柱,以庄台人居文化为特色,开发研学接待、采摘乐旅游、农家乐旅游等产业,带动了周边产业的发展。

2 蒙洼蓄洪区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实践探索

蒙洼蓄洪区聚焦乡村振兴,“以农筑底,以文化人,以旅促兴”,把独特的生态、文化、社会价值同经济价值巧妙融合在一起,立足于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更好地繁荣乡村消費市场。目前,依托蓄洪区独特的庄台景观和秀美的湿地风光,庄台人在积极发展莲藕、芡实、杞柳种植等产业的同时,打造旅游产业,开发旅游资源,建设采摘园、垂钓中心等,使旅游庄台、观光农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曹集镇把农产品展销中心建在庄台上,通过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销售土特产,帮助当地农民增收致富,促进乡村振兴。2020年以来,蒙洼蓄洪区开展“送戏进万村”100余场,“文化三进”50余场,电影放映1200多场,蒙洼四乡镇自办文艺活动200余场。2023年5月14日,蒙洼蓄洪区成功举办“皖美山水”骑行赛,开展文艺演出和非遗作品展、农产品展销等,被多家媒体直播、转发,线上线下观众达300多万。文化、旅游、体育、商业深度融合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促进了蒙洼蓄洪区的经济发展,大大提升了阜南红色旅游的美誉度。

蒙洼蓄洪区的农文旅融合有利于加快促进农业转型升级,推进乡村振兴,引领农民致富,推动乡村实现可持续发展,实现农村增色、农业增效、生态增优、文化增智的目标。同时,以农文旅深度融合助力乡村振兴,可以不断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建立健全乡村长效管护机制,打造生态宜居的美丽家园。

3 蒙洼蓄洪区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面临的挑战

3.1农文旅融合度较低

农文旅融合发展是将农业与文化、旅游有机结合起来,以农业为基础,以文化为传承,以旅游为手段,实现三者的协调发展。蒙洼蓄洪区积极培育乡村旅游新业态,打造精品文旅线路,但是还存在农业与文旅的融合度较低,未能充分发挥出农业生产的优势等问题,导致游客无法深入体验农文旅项目。农文旅融合不仅是农业与旅游的结合,更是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目前,蒙洼蓄洪区的相关农文旅项目对传统文化内涵的挖掘不足,导致游客难以体验到当地独特的文化特色;再加上一些项目过于追求商业化,对文化传承的重视程度不够,不仅影响了游客的体验,也制约了项目的推进。

3.2基础设施与服务体系建设不完善

早年间,蒙洼蓄洪区居民为抵御淮河水灾,或是通过人工垒起台基,或是以天然形成的高地为基础,打造了一个又一个高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淮河王家坝闸曾16次开闸泄洪,蒙洼蓄洪区131个庄台成为守护当地群众的“安全岛”。多年来,受特殊的地理位置以及诸多因素的影响,该地区基础设施不完善,公共服务供给不足,产业发展也面临重重困难,严重影响了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以及农文旅融合发展[1]。

在服务体系方面,该地区缺乏专业型人才和复合型人才。具体来说,乡村旅游的从业人员往往都是当地的农民,他们的文化知识水平不高,加之缺少系统的培训,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处于较低水平。这不仅影响了游客的体验,也制约了农文旅产业的可持续发展[2]。此外,当地政府对人才培养和引进的重视程度也有待提高。

3.3数字化智慧化应用不足

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促进数字经济发展,加强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建设数字信息基础设施,逐步构建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推进5G规模化应用,促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发展智慧城市、数字乡村。同年4月,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等六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意见》对创意设计赋能、演出产业赋能、音乐产业赋能、美术产业赋能、手工艺赋能、数字文化赋能、其他文化产业赋能、文旅融合赋能八大重点领域进行了系统规划[3]。借势政策东风,农文旅产业应瞄准现代化、产业化与市场化,利用新兴技术实现产业升级和数字化转型。

农文旅融合的重心在乡村,而乡村在基础设施、服务水平以及智慧化平台建设方面仍面临诸多挑战。硬件不够“硬”、服务不够“软”、平台建设不够“智慧”等问题,不仅影响了乡村农文旅融合发展的进程,还可能带来一系列“副作用”,如游客体验不佳、产业发展受阻等。为了推动乡村农文旅融合的深入发展,需要多重发力,包括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乡村旅游接待服务能力;同时,利用数字化、智慧化技术构建乡村综合管理系统,实现社会数据资源的汇聚和共享,提升乡村管理的智能化水平。然而,由于文化、旅游两大产业内部细分行业众多,数据较为分散,数据获取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文旅数据的获取和使用成为新的难题。

4 蒙洼蓄洪区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优化路径

将农业、文化和旅游有效融合、深度融合、快速融合,可以促进农业转型升级,推动乡村经济发展,满足人们对休闲旅游的需求。这也是蒙洼蓄洪区要着力解决的重要课题。

4.1推动农文化旅游深度融合

以“农”筑底。推进乡村农文旅融合发展,必须以农业为本,充分利用和挖掘当地的农业资源,将农业生产与体验式场景紧密结合,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农文旅产品。比如,以适应性农业景观、农业生产活动为特色,开展农业游、采摘游、特色农庄等主题旅游活动,让游客亲身参与农业生产,体验农耕文化,感受乡村生活的魅力[4]。

以“文”化人。首先,沿着历史脉络,深入挖掘蒙洼蓄洪区的文化特色。通过打造庄台人家体验馆,支持发展农家乐和民俗客栈,可以让游客亲身体验乡村生活的真实场景,感受当地文化的独特魅力。这也为当地民众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了乡村经济的发展。其次,蒙洼蓄洪区应该聚焦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丰富“王家坝精神”内涵。通过举办民俗文化活动、农民文化节等形式,可以更好地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同时,还可以结合中国传统节慶日,举办书法、美术、诗歌等文化艺术展演,让游客在欣赏和参与中感受乡村文化的独特魅力。

以“旅”促兴。通过打造完整的旅游产业链,整合多方资源,不仅可以提升乡村旅游的吸引力和竞争力,还可以促进乡村经济的发展。通过打造阜南淮河风情精品旅游线路,有效串联王家坝闸、中岗大桥等重要景点;同时新建一批滨水自驾营地、湿地研学基地、花卉主题庄园、特色庄台民宿、休闲农业等,以丰富旅游产品的类型和内涵,满足游客多样化的需求。此外,举办风情淮河马拉松、探访淮河自驾游、最美淮河采风游等系列淮河文化节庆活动,以及创作系列以淮河为主题的文艺精品,进一步活化淮河文化遗产。通过这些活动,游客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和体验淮河文化,感受到阜南文化的别样风采。

在推进文化旅游融合方面,可以为游客定制“文化遗产”体验旅游线路,将王家坝闸、柳编工坊、淮河琴书传承基地等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景点纳入其中。通过游览这些景点,游客可以更深入地了解阜南地区的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

4.2完善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是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的关键。这不仅能够提升乡村人居环境质量,还能为农文旅融合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

首先,因地制宜建设村镇文化服务中心,能够满足当地居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丰富乡村文化生活,提升居民的幸福感和归属感。

其次,增设县、乡镇、村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场所,构建乡村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完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布局,提升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形成普遍均等、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再次,深入推进“千万工程”,以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为起点,以群众自觉参与为内生动力,以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满意感为评价标准,建设美丽乡村。

最后,设计具有创意特点的标识牌,能够提升乡村旅游的辨识度,让游客在游玩的过程中更好地感受乡村的魅力[5]。此外,深化美丽乡村建设,一体化推进农村垃圾、污水、厕所专项整治“三大革命”,加快改善乡村人居环境,努力打造绿色江淮美好家园。

4.3加快农文旅数字化智慧化转型

加快农文旅产业数字化转型是提升乡村发展质量、实现产业融合与升级的关键。针对蒙洼蓄洪区的实际情况,应因地制宜,加强产业基础设施迭代,加快推进文化资源数字化转化步伐,构建完善的乡村数字文旅产品体系。

蒙洼蓄洪区应积极探索电商直播带货新模式,整合当地特色农产品资源,利用“新农人+特色农产品+平台”三位一体模式,打造“新农人”电商直播间和线下农产品展销中心。通过培训培养一批具备数字化营销能力的“新农人”,让他们成为销售农产品的重要力量。同时,利用电商平台和社交媒体等,扩大农产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拓宽销售渠道,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在横向跨界融合方面,农文旅产业可以积极与其他相关产业进行合作,如与科技、教育、体育等产业进行联动,共同打造多元化的产品和服务。例如,可以开发农业科技体验项目,让游客亲身参与农业生产,感受现代农业的魅力;可以与教育机构合作,开展农耕文化研学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和传承传统文化。

在纵向链式整合方面,农文旅产业应注重产业链的延伸和拓展。从农产品种植、加工到销售,再到文化旅游的开发和运营,每个环节都应该紧密相连,形成完整的产业链。通过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提高产业链的附加值,推动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5 结束语

文章针对阜南县蒙洼蓄洪区农文旅融合发展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优化策略。如今,阜南县蒙洼蓄洪区积极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打造淮河风情百里画廊,建设非遗馆、非遗工坊、非遗旅游基地、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以期推进乡村旅游全域发展。

参考文献:

[1]欧迎红.乡村振兴背景下甘肃省靖远县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研究[J].村委主任,2023(11):86-88.

[2]陆勇.乡村振兴战略下“文旅农”融合发展研究[J].北方经贸,2020(03):153-155.

[3]芦人静,余日季.数字化助力乡村文旅产业融合创新发展的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径[J].南京社会科学,2022(05):152-158.

[4]黎艾艾.武隆县乡村旅游发展研究[D].长沙: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6.

[5]刘洪银.助推乡村振兴文旅融合大有可为[J].群言,2023(12):49-50.

猜你喜欢
阜南县乡村振兴
2019—2020年度阜南县小麦新品种(系)比较试验
阜南县砂姜黑土环境变化与改良对策
“为村民办实事儿,最有成就感”——记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派驻阜南县盛郢村第一书记喻珩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几个抓手
人民论坛(2017年33期)2017-12-21 17:55:53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当代党员(2017年23期)2017-12-20 21:42:47
一个高中生眼中的乡村振兴战略与农村经济
一个高中生眼中的乡村振兴战略与农村经济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环球时报(2017-12-02)2017-12-02 04:50:09
阜南县实施农业产业化扶贫成效及对策建议
阜南县红薯生产现状及发展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