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链引导下的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探究

2024-06-08 09:55:28张运桥
关键词:问题链读后续写高中英语

张运桥

*本文为杭州市临平区教育科学研究课题“促进核心素养发展的高中英语教学表现性评价研究”(课题编号:LPG24301)的研究成果。

摘    要:读后续写题充分体现高考评价体系要求的综合性、应用性和创造性,考查学生的核心素养。问题链引导下的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注重在续前设置探究性问题链帮助学生梳理脉络,在续中设置推导性问题链帮助学生构思情节,在续后设置评估性问题链帮助学生完善习作,有助于解决目前学生读后续写中存在的难以从原文提取关键信息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合理想象和创作,以及无法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高质量的写作等现实问题。它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清晰的思维路径,以使学生在续写过程中有“法”可循、有“路”可走,有方向、有步骤地展开创作,进而输出高质量的习作。

关键词:读后续写;问题链;高中英语

一、引言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2年修订)》(以下简称“《高中课标》”)明确指出,英语高考的命题要着重考查学生在具体社会情境中运用英语理解和表达意义的能力[1]。作为一种高考题型,读后续写题不仅要求学生展示其语言运用能力,还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力、创新性思维、批判性思维等多方面的技能。这种题型充分体现了高考评价体系要求的综合性、应用性和创造性[2],能够促使学生从被动接受信息向主动创造和表达信息转变,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

读后续写的关键在于一个“续”字,“续”的过程实则是语言理解与产出互动的过程[3]。笔者在近几年的读后续写区域教研活动中发现:学生面临的问题往往是续写思维上的障碍,他们难以从原文提取关键信息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合理想象和创作,以及无法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高质量的写作;教师则往往过度强调“写”的训练,忽视了对“续”所需要的创新性思维技能的培养。

问题是思维的源泉,更是思维的动力。作为一种教学策略,问题链是指通过提出一系列有层次、有深度的问题,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思考、发展思维,让学生在逐一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深度理解文本内容。笔者认为,基于问题链开展读后续写教学,可以引导学生逐步深入理解原文材料,激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进而输出高质量的续文。

二、问题链

问题链是指由问题组合而成的链条,它结合了认知发展学习理论、元认知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问题导向学习理论等多种理论,旨在激发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的欲望,从而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发展和知识的内化。问题链中的问题之间存在内在的逻辑关系,从简单到复杂、从表层到内层层层深入,学生通过解答一个问题可以自然进入对下一个相关问题的思考中,从而形成知识体系的内在联系。它突破了传统教学中的单向传递模式,将学习置于一个更为互动和动态化的过程中。

本文中的问题链指的是在读后续写教学中,围绕主题意义,提出一系列有层次、有深度、有逻辑的问题,促使学生深入思考文本,明白要“续什么”“如何续”,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性写作能力,旨在提升学生的思维和达成读后续写教学目标。在具体的读后续写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从续写前的语篇探究、续写中的衔接创作以及续写后的评估自检三个阶段设置相应的探究性问题链、推导性问题链和评估性问题链。探究性问题链指向“导读”,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语篇知识;推导性问题链指向“导写”,旨在引导学生将续写内容合理地推导出来;评估性问题链指向“导评”,旨在激发学生运用元认知策略来完善习作。

三、问题链引导下的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实践

下面以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新课标Ⅰ卷)英语的读后续写题为例,具体阐述问题链引导下的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实践。读后续写题原文的主题语境为“人与社会”,讲述的是一名英语为第二语言的中学生在老师的鼓励下参加写作比赛的事件,传递“要形成迎难而上、永不言弃的人生态度,并意识到人与人之间互相鼓励和关爱的重要性”这一主题意义。续文第一段的开头语是“A few weeks later, when I almost forgot the contest, there came the news.”,第二段的开头语是“I went to my teachers office after the award presentation.”。

(一)续前导读:利用探究性问题链,梳理脉络

读后续写任务以读为先,以写为目的,综合考查学生对原文的理解能力与对续写内容的表达能力[4]。这就要求学生充分理解原文内容,与原文及其作者互動。探究性问题链的出发点就在于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语篇,它通过一系列有层次、有逻辑关系的探究性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主动探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语篇知识,为情节构思作准备。同时,《高中课标》指出,“语篇赋予语言学习以主题、情境和内容,并以其特有的内在逻辑结构、文体特征和语言形式,组织和呈现信息,服务于主题意义的表达”[5],以及“研读语篇就是对语篇的主题、内容、文体结构、语言特点、作者观点等进行深入的解读”[6]。因而,教师应依据读后续写题原文,设计一系列由浅入深的探究性问题,引导学生完成对语篇主题、内容、文体结构、语言特点、作者观点等的深入解读。

【教学片段一】

为了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厘清文本脉络、读懂语篇,教师设置了以下探究性问题链:

Q1: Who are the main characters in the story?

Q2: What is the background in which the story takes place?

Q3: What is the main theme of the article?

Q4: What message is the author trying to convey through the story?

Q5: Why does the main character decide to participate in the writing competition?

Q6: What role does the teacher play in the story?

Q7: What rhetorical devices are used in the article?

设计意图:Q1和Q2旨在引导学生快速浏览原文,了解原文的大致内容,建立对原文的初步认识:故事发生在主人公的中学阶段,主人公来自移民家庭,英语是主人公的第二语言,写作是主人公非常头疼的事,等等。Q3和Q4是关于语篇主题和情节的问题,旨在引导学生理解语篇的核心思想和作者观点,即鼓励他人相信自己的能力,勇敢面对挑战、努力学习,最终会找到成功和快乐。Q5和Q6旨在引导学生进一步挖掘原文内涵,理解人物之间的关系及其在故事中的作用。Q7是关于语篇结构和写作技巧的问题,旨在帮助学生分析语篇的写作手法(如拟人化、对比修辞手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语篇的写作特点,为后续的写作提供写作手法和语言风格的参考。上述探究性问题链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独立思考能力,促使学生逐步深入理解原文、把握关键环节,进而形成关于原文的知识体系,为接下来的续写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二)续中导写:利用推导性问题链,构思情节

在学生对读后续写题原文有一定的探究和理解后,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谋篇布局、预设情节,进而根据提供的段落开头语进行续写。续写通常分为两段:第一段指向矛盾或问题的解决方法;第二段指向解决方法的结果。在“续”的环节,学生需要发挥想象力,创作出新的情节和内容。此时,学生面临的最大困难是难以构思出有趣、合理且与原文相符的新情节。这就要求教师设置与主题相关的、指向衔接的推导性问题链,在引导学生思考和构思故事情节发展,合理推导续写内容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技能、逻辑性思维技能和创作能力。一般而言,教师可以从以下四个衔接原则入手设置推导性问题链,帮助学生逐步构思情节,形成一个自然的故事发展脉络,使续写部分与原文相互补充、相互呼应:一是续写第一段与续写第一段的开头语衔接;二是续写第一段与续写第二段的开头语衔接;三是续写第二段与续写第二段的开头语衔接;四是续写两段与原文衔接与连贯。

【教学片段二】

基于续写第一段的开头语“A few weeks later, when I almost forgot the contest, there came the news.”,教师遵循衔接原则设计了推导性问题链Q8~Q11,帮助学生构思续写第一段的情节。

Q8: What was the news and what was the news related to the writing contest?

Q9: How did I feel when I got the news?

Q10: What happened at the award presentation?

Q11: What would I do then?

设计意图:Q8和Q9遵循“续写第一段与续写第一段的开头语衔接”原则,前者聚焦消息的内容及其与写作比赛的关系,可以为后者提供背景信息,后者关注续写情节发展与主人公的情感变化,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我”在这一事件中的成长和变化。Q10和Q11遵循“续写第一段与续写第二段的开头语衔接”原则,启发学生展开想象,以保证故事情节和续写第二段的完美衔接。上述推导性问题链可以帮助学生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推导故事的发展脉络,进而合理安排新情节,即续写第一段应描述“我”得知自己的作品获奖并出席颁奖仪式的情节,同时穿插情感变化与获奖后的心情的描写,从而自然过渡到续写第二段的开头语“I went to my teachers office after the award presentation.”。

【教学片段三】

基于续写第二段的开头语“I went to my teachers office after the award presentation.”,教师根据衔接原则设计推导性问题链Q12~Q15,进一步帮助学生明晰续写方向,完成续写任务。

Q12: Why did I go to the teachers office after the award presentation?

Q13: What did I see and do when I got into the teachers office?

Q14: What did I say? How did the teacher respond?

Q15: What is a proper ending?

設计意图:Q12~Q15遵循“续写第二段与续写第二段的开头语衔接”原则,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引导学生逐步思考“我”去老师办公室的原因(Q12)、在办公室的所见所闻(Q13)、与老师的互动(Q14)、故事的结局(Q15),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跟进故事情节,在情节上达成续写第一段和续写第二段的衔接。

(三)续后导评:利用评估性问题链,完善习作

《高中课标》指出,“学生应当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使用适当的评价方法和可行的评价工具……应提倡学生开展自评和互评,促进自我监督式学习”[7]。在完成续写任务后,学生需要对他们的习作进行评价。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提出一系列有针对性的评估性问题链,引导学生使用元认知策略,自我检查、反思和修改习作,从而提高习作的质量。同时,鉴于高考英语读后续写评分时要考虑“与所给短文及段落开头语的衔接程度”“内容的丰富性和对所给关键词的覆盖情况”“应用语法结构和词汇的丰富性和准确性”“上下文的连贯性”四个要点[8],因而评估性问题链应关注内容、结构、语言和逻辑等方面,以确保学生最终输出高质量的习作。

【教学片段四】

教师设置了评估性问题链Q16~Q19,帮助学生对自己的习作进行自我评价,识别潜在的问题,以便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习作。

Q16: Is the continuation coherent?

Q17: Are the characters consistent?

Q18: Is the language clear and error-free?

Q19: Does the writing match the originals style and tone?

设计意图:Q16旨在引导学生评估自己的习作是否符合原文的发展逻辑,展示主人公在故事中的成长和变化,以及引导学生关注习作的结构安排,使故事在结构上更加完整,与原文紧密衔接。Q17旨在帮助学生评估自己的习作在情节发展和人物行为方面是否符合逻辑,以确保习作情节发展和人物行为的合理性,使故事情节更加连贯。Q18旨在让学生评估自己的习作在词汇、语法和表达方面的准确性和丰富性,帮助学生检查习作中的词汇、语法、拼写和表达错误,提升学生习作的质量。Q19旨在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习作与原文在叙事、人物塑造和主题发展上的连贯性,以确保习作沿袭作者的风格、符合作者的意图。

四、结语

读后续写题是一种开放性试题,考查语言、文化和思维等方面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9]。在读后续写教学的阅读、写作阶段引入问题链,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清晰的思维路径,以使学生在续写过程中有“法”可循、有“路”可走,有方向、有步驟地展开创作,进而输出高质量的习作。

参考文献:

[1][5][6][7]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94,59,59,83.

[2]中国高考报告学术委员会.高考试题分析(2024):英语[M].北京:现代教育出版社,2023:361.

[3]王初明.高考英语“读后续写”题的促学功能[J].英语学习,2016(11):10-11.

[4]马旭.例谈如何构建读后续写的合理情节[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21(1):45-49.

[8]教育部考试中心.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英语科考试说明(高考综合改革试验省份试用):第一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6.

[9]夏谷鸣.读后续写: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一种评价途径[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8(1):1-6.

猜你喜欢
问题链读后续写高中英语
高中英语集体备课的探索
甘肃教育(2020年8期)2020-06-11 06:10:00
高中英语读后续写的教学策略
甘肃教育(2020年12期)2020-04-13 06:25:02
高中英语诗歌创作教学探索与实践
高中英语诗歌创作教学探索与实践
浙江省英语新高考首考卷写作试题的评析与教学建议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英语以读促写的教学实践
考试周刊(2017年2期)2017-01-19 14:53:20
基于微视频与问题链相融合的高三一轮复习教学设计
“问题链”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巧设问题链预约精彩课堂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2期)2016-09-22 17:15:50
解析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问题链的设计问题
考试周刊(2016年35期)2016-05-27 00:2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