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一个值得谨慎看待的概念

2024-06-08 04:02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1期
关键词:虚拟世界宇宙现实

宁 威

(洛阳师范学院 新闻与传播学院,河南 洛阳 471934)

元宇宙是指运用数字虚拟技术构建的、可以映射现实世界和人们日常生活场景的一种超现实实境。用户通过互联网络和硬件终端,把自身的社交身份与形象集成在所幻想处于的一种虚拟实境中,无宇宙是一种可以与现实中的人产生人机交互作用的虚拟空间。元宇宙目前集成并渗透入人工智能、区块链、虚拟现实、物联网、深入沉浸式游戏等技术与产业领域,甚至被认为是物联网的未来主流形态,但目前看来,元宇宙还是一个值得谨慎看待的概念。

一、元宇宙:只不过更高阶的MR/AR“增强现实”?

(一)元宇宙是多重网络虚拟现实技术的迭代与混合

元宇宙并不是凭空造出来的概念或独自成立的某项技术,它只是众多技术的集合体,其核心由六种技术组成。第一,区块链。区块链在元宇宙中的作用是能够对数据进行所有权的确认,通过确定数据的归属来确认数据的资产归属,区块链自动地在元宇宙中形成一个数据交易与确权市场。第二,交互技术。用户个体在元宇宙虚世界与实世界之间的身份转换和互动,依靠的是交互技术,这相当于是在两个世界之间的时空之门或“传送门”。第三,场景游戏。元宇宙目前前景最广阔的应用是类似于基于3D游戏技术的场景互动,如虚拟毕业典礼、虚拟演唱会、虚拟商业街购物等,创生基于三维立体场景的所谓“深度沉浸感”,并以此吸引大量用户群。第四,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技术将变PGC(专业创造内容)、UGC(用户创造内容)为AIGC(智能创造内容),用于建构元宇宙这一无边界的宏大虚拟世界,在预设的规则和算法下,AIGC会生成海量丰富的元宇宙内容,自动帮我们构建一个趋于完整的元宇宙世界。第五,网络及运算。网络通过主干供应商、交换中心、路由服务,向消费者提供持久、实时、稳定的带宽、连接和数据传送,以高同步、低延迟的高可靠度为用户提供良好的感知体验。第六,物联网。这是虚拟世界和真实物理世界的桥接,如脑机接口,或与元宇宙相连接的机器人或机械臂通过物联网实现在现实世界中的功能。例如,给用户调制一杯咖啡,或者把食物送到用户嘴边。

这六种技术构成现有的元宇宙的技术基础,形成元宇宙中网络互动环境、虚实界面、数据处理认证机制以及“宇宙”中的海量内容。其硬件设施包括VR(虚拟现实)/MR(混合现实)/AR(增强现实)设备、机器人、脑机连接端口等,这些都是已经存在 于互联网领域、 人们已经耳熟能详的名词。例如,VR在2014年就已经爆火,但由于所戴视听设备,如笨重硕大的VR眼镜的人体工程学生理适切性的不佳,并且由于这些设备难以实现“触觉反馈”等更高阶的功能性体验,并未实现广泛的市场应用前景。未来元宇宙的体验也需借助于这些视听或穿戴设备,以实现身临其境的3D体验,并依靠每项技术的协同进步实现元宇宙内涵和功能的进一步完善。因此,从构成其技术基础的六种技术来看,元宇宙是不是一种全新的划时代的革命技术范式,答案是否定的。

(二)元宇宙的火爆更多的是三年疫情因素下,线下生活的媒介化3D转移

元宇宙概念诞生的年代较早,其设想的产生来自于1992年的科幻小说《雪崩》。在彼时,万维网还未诞生,作家幻想出了一个与真实世界平行的虚拟世界。在这个新世界中,人们以另一个与自身相互映射的虚拟“化身”与他人进行社会交往,与社会发生关联,就像在现实世界中一样。小说出版的年代,大多数国家还不存在互联网应用,因此在小说中幻想出来的虚拟网络世界,放到30多年后的今天,并不是特别神秘的科技领域,也并不是物理意义上超越时空的量子“平行宇宙”。元宇宙的英译是Metaverse,前缀Meta本身的意思是“形而上”的,是抽离于现实、又超越现实的概念,Metaverse表示的是一种抽象的、物理意义上并不存在的映射世界,这个世界与现实世界中人们的物理或生物化存在(Being),如各种工作、生活的“万千实践场景或状态”相映射,其实质是 3D 网络或三维虚拟空间。Metaverse这个创造出来的概念性单词,除我国外,没有一个国家将其译为“元宇宙”,为了忠于原意,国外研究者对这个概念不做翻译,直接使用为 Metaverse。另外,“元宇宙所谓的虚拟现实不过是‘数字化身’,而不是人们的身体,有关‘具身化’的假说都是不着边际的夸张”,“元宇宙概念是对飞船派科幻作品的曲解”[1]。而唯独乐观的前景是,Metaverse 可能是VR和AR的顶峰,还可能实现触觉、味觉等体验功能,最终实现对3D虚拟世界的沉浸最大化。

元宇宙被提起开发应用,更多的因素是2020—2021年前后的新冠肺炎疫情。由于疫情的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发生巨大的变化,在线办公、在线教学、在线购物、在线医疗、在线交际等开始普遍流行,商业、旅游、社交、教育等在线下难以被施行的活动和被满足的需求,纷纷转移到网络之上。正因为如此,为了适应更多场景的人类活动,更多的网络科技公司和IP供应商开始开发适合线上进行的各种人类活动的三维应用场景,如在线做客、在线博物馆、在线剧场、在线典礼,抑或3D逼真地实现与朋友到在线舞池跳舞、到在线酒吧喝茶等,于是科幻小说中元宇宙的概念被“重新拾起”。在元宇宙中,人们超越了真实物理位置的限制,成为网络屏幕上的一个或多个化身,在现实世界中能做的事情,在元宇宙中也能够实现。

元宇宙现在所开发的一般应用,如实时3D社交、100% 社区自治、星链生态系统以及具有的所谓特点,如无开发者预留、无IP销毁、用户量可达十万亿、非同质化代币NFT等,都并不是特别新鲜的事物。加之元宇宙虚拟世界的达成,需要借助于外载穿戴设备,这个举动本身就会使用户感到有进入一种设备应激状态的非自然感,身心自由的体验感并不强。

二、元宇宙:一个创造泡沫运作资本的绝好噱头

(一)元宇宙掀起的资本投机盛宴和资本陷阱

2021年元宇宙的概念受到了世界的关注,在资本市场也掀起波澜。2021年3月,美国游戏公司ROBLOX的招股书中由于元宇宙概念的存在,上市后成为元宇宙第一股,而且市值突破400亿美元,并从一般的3D和VR在线创作游戏,开始开发教育类等场景游戏。微软以“动视暴雪”(Activision Blizzard)为名所创制的元宇宙蓝本平台,投资700亿美元。谷歌也为自有的元宇宙平台投入3950 万美元的自有股权基金。2021年10月,Facebook的扎克伯格更是将公司名称改为Metaverse,甚至将Facebook的未来战略重心也放在元宇宙的开发之上。印度、沙特等国家也表现出对元宇宙的极大兴趣,2020年印度在增强和虚拟现实领域的投资额达到1350亿印度卢比。国际“城市银行”认为到2030 年,“元宇宙经济”总量可达13 万亿美元。

还有一些网络公司借用元宇宙概念,炒作数字游戏和虚拟交易。2021年12月,在元宇宙平台Sandbox上,一个虚拟地块以人民币3200万元的价格售出。在Decentraland平台,开发者共设计了9万个虚拟土地地块,并且允诺未来不再新增,目的就是以土地的“稀缺性”吸引用户投资。Decentraland可卖到的土地交易总额有23万以太币(46亿元人民币)之多,Sandbox的虚拟土地交易总额也达到13万以太币(26亿元人民币)的规模。但是此种虚拟土地交易一旦失去受众的兴趣,丧失了用户关注,缺少新用户的流量和新玩家的助场推动,则后来投资者盲目购买投资后,很有可能成为劣质股或“停牌”项目的“接盘侠”。这类元宇宙平台上的土地交易类游戏,玩家在购买土地后,可以在其上搭建自己的家园或其他公用类建筑,当作虚拟世界的家或者公司、学校、博物馆、公园、医院等,满足游戏趣味。然而不少玩家在元宇宙空间购买土地的原因,仅仅是为了等待虚拟土地的升值。很多类似抢购地块的元宇宙游戏都是类似坐等升值的简单金融游戏,内涵空洞,而且其三维动画场景的画面效果粗糙,类似于CAD或3D MAX的简陋作品,画面在细腻度上甚至无法与一般的网络游戏相比。

由于前景不明朗,2022年Metaverse公司的财务年报公布后,在一周内其市值累计下跌35%,损失超过 2200 亿美元,到目前 Meta公司的市值仍然缩水 40%以上。尽管一开始Metaverse公司刚在NFT虚拟货币市场中推出时,市场欢欣鼓舞,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需求的下降,据2023年9月《华夏时报》数据,“NFT在过去一周的交易额已经缩减到了7000万美元的边缘,相较于2022年1月的170亿美元高峰,跌幅高达99%。8月NFT的交易量跌至4.07亿美元,以太坊链上的销售额约为2.26亿美元,两项数据均创近2年内新低”[2]。

国内方面,众多的互联网科技公司也开始进入这一领域。截至2021年底,在文娱、游戏、科技产业等多个领域,已有约12000枚商标名称中含有元宇宙的字眼或概念。腾讯以雄厚的资金和技术开发实力已申请注册King Metaverse和Tianmei Metaverse商标,并在2022年投资了至少67家游戏公司,用于元宇宙开发。阿里巴巴达摩院(Alibaba DAMO)也成立元宇宙开发专项实验室。字节跳动斥资90亿元收购用于元宇宙领域穿戴设备的耳机制造商VR Pico。

现在大多数进军元宇宙的公司,都是在技术研发初期,是否可以走到最后,尚未可知。一些公司损失惨重,2021年12月,“奥雅设计、会畅通讯、恒信东方、中文在线等多家元宇宙企业股票开盘后跌超5%……在2021科技风云榜的‘掀起元宇宙’圆桌讨论环节,洪泰基金执行董事宋楠表示,如果估算元宇宙行业泡沫成分占85%,那么借助元宇宙概念炒作融资的初创公司最少占95%”[3]。如果炒作化的元宇宙的被关注度降低之后,以元宇宙概念作为主攻方向的上市公司的市值将会暴跌,其股票成为无人问津的股票,这是无疑的,甚至一些炒作概念的公司会直接倒闭。

元宇宙的建立并不是无门槛的,硬件的购买、软件的开发是需要消耗金融资本的,而且再热门的元宇宙游戏和再有实力的元宇宙公司总有商业运行周期的存在:元宇宙内部的各种场景和应用的内容搭建,依靠的是各种游戏公司和IP内容提供商,即使是成功的企业和产品也都有其生命周期,从萌芽期、成长期、成熟期,再到衰退期,如果周期结束、项目终止,那么这个公司所搭建的元宇宙就有可能退场、消失。所以元宇宙并不是无所不能、包罗万象、始终如一存在的,元宇宙的各个场景更像是一种有“产品期限”的概念营销,何况现在的元宇宙技术亟待成熟和完善。

(二)元宇宙与新一轮的股市收割和资本控制

随着苹果、谷歌等资本巨头率先在元宇宙中布局,未来元宇宙的技术与资本市场必然出现资本控制的趋向。资本对元宇宙高端技术市场的垄断以及对媒介相关产品所有权的占有势必助其在全球进一步完善技术化的殖民收割体系。

1.元宇宙成为股市资本获利的新一轮“收割”

元宇宙首先是一种付费才能进入的宇宙时空,开发与投资公司也需借此“宇宙”盈利,就如同通过付费在网络游戏购买装备后,游戏者的机能就会变强一样。对于元宇宙的用户来说,他首先是消费者,也是开发商获取利润的源头。资本的本性就是为了获利和增值,在疫情时代,当经济普遍下滑的时候,资本不可能坐以待毙,即使经济指数低位运行,资本也需继续获取增量。自2008年次贷危机以来,世界经济步履维艰,现有互联网领域科技革命的红利已经消耗殆尽,资本的增量产生于何处?就得从现有存量的转移来实现。因此在互联网存量领域中,会出现大量的“互联网+”项目和新玩法,元宇宙就是其一,通过对存量的改造和盘活,形成新的投融资增长点。

一些初创公司在元宇宙概念股中及时募融到资金,实现了其圈钱的目标后,很有可能转战其他领域,它们很有可能不会在乎元宇宙的未来,因为它们的目标就是在股市中圈钱。如此一来,当初对元宇宙概念股进行投资的股民个人的风险凸显,投资者进入元宇宙概念股的行业泡沫和股市风险巨大,应该对元宇宙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有清醒的认知,否则很有可能投资亏损,成为他人收割的一轮“韭菜”。

经济泡沫或股市泡沫是资本市场的特有存在,甚至是资本大鳄有意为之:股市短期疯涨,投机交易极度活跃,市盈率急剧攀升,造成表面繁荣的假象,但价格与价值严重背离,即产生股市泡沫,泡沫既是因也是果。元宇宙就是这么一个制造泡沫的概念,其目的是在泡沫中进行收割。2020年新冠肺炎肆虐,人们被迫宅在家里,现实生活大规模向虚拟世界迁移,四十年前的科幻小说中的元宇宙概念就此像幽灵般出现,看似新颖的概念和名词,引爆资本市场。从资本获利的模式来说,元宇宙与曾经火爆一时的区块链、VR等没有区别,创造概念的目的是“强化泡沫”。在元宇宙这个领域,资本的力量就是想在疫情时期经济低迷时,再一次进行批量收割。

2.元宇宙有可能形成“去中心化”的资本控制

在元宇宙概念产生之时,互联网公司都在有意地引领全球向数字虚拟世界转移,在这一点上,跨国企业和互联网巨头的炒作和竞争表现突出。如果未来线下的各种社会活动都转移到元宇宙之中,那么谁是这场科技的最先发起者和建设者,谁将是获益最大者,并很有可能将传统线下社会中国家调度社会资源、社会活动的功能抢夺过来,转移到线上。元宇宙成为现实世界的替代,元宇宙的领导者成为与现实世界相映射的另一个平行世界的领导者,元宇宙建立起了一个脱离于传统的国家机器之外的金融行政体系。

一切问题都是经济问题,西方一些跨国互联网巨头,由于具备了强大的资本实力以及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科技开发和组织生产的能力,资源分配会更多地向这些资本集中,其事后利益也会更多地被这些跨国的互联网“融创托拉斯”所掘取。在元宇宙虚拟社会出现之前,由于这些企业在元宇宙世界的初始创制中占有垄断地位,那么在它的操控下,也就具备了在未来元宇宙中夺取财富的能力和地位。即使全球化、普世化的元宇宙体系建立起来之后,“融创托拉斯”依然具有资本的垄断和控制性。

整个元宇宙的设想如果得以彻底实现,那么最终人类在线下世界所建立起来的生活实践可能会大规模地转移到元宇宙的线上。元宇宙秩序会替代现实的社会秩序,类似比特币、“以太坊”的产品大行其道,真实的线下商业社会、市场经济、金融体系将会在虚拟货币的使用中逐渐崩溃。如果国家机器或传统的法律法规没有办法对新兴的虚拟货币进行有效的监管,它便会脱离国家的控制,整个社会的金融秩序将会受到冲击,出现“去中心化”。

三、元宇宙隐藏的社会问题:“数字社会心理”的“自反”症候

(一)元宇宙的深度沉浸会加速用户的“自反性沉迷”

网络化生活和网络依存症是当代社会普遍存在的现象。由于未来元宇宙全方位的虚拟世界可以给人们提供其在现实世界想要的一切,会使元宇宙用户更容易形成以“接触与满足”为核心的虚拟满足和幻觉快感,更加剧了对元宇宙使用的依赖。元宇宙的一个巨大的特征便是所谓的“更深层次的沉浸式”体验,“但沉浸式体验也可能成为元宇宙的‘黑洞’,身体也可能因此进一步被‘物化’,身体的虚拟化会变得普遍,并形成两种走向:一是数字元件化和分身化对身体的分化,二是‘化身’对身体的再造”[4]。用户在元宇宙中的“化身”,是深度沉浸在虚拟环境中的,尽管在其中可以感知光怪陆离的网络世界,并与他人形成社会关系和互动,展开社会生活,但由于是虚拟的而非真实发生,每个“化身”的行为可能都是“理想化的”或大脑“想象中”的。元宇宙中成长起来的“化身人”,尽管在虚拟空间可以看到和感触到“想象中”的、人为设计出的、丰富多彩的场景世界,并在其中生活,但物理世界的壁垒依然存在。元宇宙中因“想象”而建构的社会生活并不能真正作用于人的现实处境,只是一种对现实的逃避,是对自身真实存在状态和心理预设的一种调节。

由于任何场景和需要均可以在元宇宙中实现,身处深度虚拟世界的人更加注重自我意志的表达和身心自由,对任何强制性的规则和权威都会采取漠视态度。他们的日常行为也会像在元宇宙当中追求炫酷的场景一样,在场景的跳跃和位移中,追求心理满足和快感,表现在真实世界的生活中,便是心绪的忽起忽落、变幻不定。深度沉浸更容易使用户在元宇宙当中接受并不存在的“拟态环境”的影响,更可能会加剧人们沉迷于理想化的虚拟图景之中而不能自拔。其对一切的价值和行为规范的认同和选择,都会在元宇宙当中去寻找依据,从而不习惯于现实宇宙。创制元宇宙最初的本意是为了更好地调节真实世界和现实生活,但是元宇宙实体和体验者的行为更多的是对自身发生了一种脱离现实的PIU(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病理使用)的转向,形成一种“自反性沉迷”。

当人们把工作和生活中的大量时间、大量活动和大量应用挪移到元宇宙后,会在大脑感知层面加大与现实世界的沟壑,进一步加大虚拟世界对现实世界的对比和反差,加剧网瘾综合征的各种PIU症候。在现实生活中,执行控制能力受损、注意力涣散,情绪加工能力出现缺陷,产生抑郁、孤独、社交焦虑、神经质等人格特征。特别是在深层次的沉浸之后,当现实欲望不能够更大程度或无条件满足的时候,会觉得精神空虚、心情暴躁,甚至会出现自闭、攻击、偏执等反社会性格。

(二)元宇宙的深度沉浸会降低用户的心理共情能力

元宇宙之中随处可得的酷炫的视觉和音效,使人们更加觉得现实世界的苍白,体验者可能更不愿意与真实世界发生关系,一切都内化在元宇宙当中。在元宇宙中,体验者在面对与真实世界没有直接关联或根本不可能存在的事物的时候所表现出来的兴奋度与现实生活中是不一样的。元宇宙世界事物的“阈强度”值与真实世界有差别,线上的兴奋度活跃表现为线下的松弛。假如用户穿戴智能的视听感知设备,长期沉浸于虚拟的元宇宙世界,在假设和虚幻的世界中与社会相处。当其面对真实物理世界或真实的交往个体的时候,往往会出现“阈强度”不适应,甚至手足无措的现象。

在未来元宇宙中,一切似乎都可以在媒介载体中解决,物理世界又提供给沉浸者丰富的物质生活。在衣食无忧的情况下,在元宇宙时代,人们不外出的元宇宙网上生活似乎也不会出现什么生存危机。一些深度沉浸者表现在现实生活中的态度和行为便是以自己的感觉为中心,更容易自大,也更容易陷入盲目自信。长期接触元宇宙这种线上的虚拟形态,在数字世界里构建自己的社会关系,由于缺少在线下真实世界中的互动,人们会表现出对现实世界感知力的下降。未来深度沉浸的元宇宙PIU者所表现出来的症候,特别是在“认知、情绪、注意力和人格等特征上产生的一些缺陷,会阻碍对他人进行准确的共情反应”[5]。其结果是:共情能力的下降和自恋水平的上升,造成更自我、更好胜的性格偏倚,造成线下世界沟通能力的下降,在虚拟和现实两个世界中都容易表现为唯我独尊、我行我素。

心理学家康拉特对美国的大学生群体所做调查显示,因为网络的影响,美国大学生的共情能力在持续下降,比20年前下降了40%之多,尤其是WEB2.0以来的近十年尤为突出。共情能力在本质上是一种换位思考能力,涉及对人际交往情态感知的能力。如果长期缺乏对真实世界、真实人的感知和互动,那么人的共情能力就会下降。随着AR、MR等元宇宙的某些应用不断地渗入人们的生活,在网络上争强好胜、过度追求个性,追求自由和权利、追求享受和快感的行为,在现实世界中最容易导致碰壁。

如果元宇宙技术真的完善和普及之后,那么,对这种技术的深度崇拜和沉浸者,在元宇宙内外会判若两人,会形成多重人格,形成人际关系的冷漠和自我迷失,出现共情能力的下降和自恋水平的上升。人的品性以及人际关系的变化,最容易导致心理疾病的出现,导致在真实世界中道德感的缺失,出现道德失范、人的多种社会化功能的退化,严重的甚至产生精神疾患。因此也有学者称元宇宙是类似于“王者荣耀”“英雄战境”“非人学园”等游戏的一款更高阶的、借助穿戴设备的直播场景游戏,其负功能无异于鸦片和致幻剂。

四、结语

“元宇宙”带来了社会向虚拟世界的“再组织化”趋向,在促进虚拟世界愈发与现实世界同步的同时,也可能引发社会秩序缺失的风险,“对虚拟世界和技术的高度依赖和追求,也可能使人类成为智能技术的傀儡和符号,甚至走向自我毁灭,元宇宙需要在人类设定的世界观、价值观和约束环境下运转”[6]。

关于元宇宙,有两种态度:一种是乐观与向往,一种是怀疑甚至否定。究竟是概念与资本的炒作还是网络科技新的突破,究竟是全新的“革命式”变革还是概念炒作,从目前的应用市场上来看,以VR眼镜、MR技术为代表的视听设备和以3D游戏场景为代表的内容创制,似乎还看不出在应用上的革新。元宇宙目前仅开发针对视觉和听觉的技术体验,还不能实时、实际地调动触觉、嗅觉、味觉等更多感官的体验,甚至目前所开发的元宇宙3D动画场景,画面粗糙,空间眩晕感和体验延迟感的缺陷依然存在,缺少与真实世界同质化的体验。同时元宇宙的后台对用户偏好的梳理,也使平台存在隐私暴露的风险。一些元宇宙公司还会用加密代币来逃避征税和制裁,挑战传统社会的金融秩序,国家机器对此也是不会袖手旁观的。这一切都增加了元宇宙未来发展的变数。

猜你喜欢
虚拟世界宇宙现实
我对诗与现实的见解
宇宙第一群
虚拟世界和真实世界的纽带
这宇宙
虚拟世界大门正启
拥抱虚拟 珍惜现实
一种基于Unity3D+Vuforia的增强现实交互App的开发
现实的困惑
从虚拟走到现实,有多远?
宇宙最初的大爆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