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声是音乐形式要素(音高)的重要组织手段,是西方社会特殊文化土壤中生长的音乐形态。在近一千年的岁月中,和声的演进不仅体现着西方音乐形式发展的动向,更记录着西方社会及人文环境的历史性变迁,它既是西方音乐风格演变的“晴雨表”,也是蕴含着西方音乐文化独特审美经验的“精神符号”。在中文学术语境中,专门对和声形式演变的历史及文化探究的学理性著作并不多见,何宽钊的《哲学- 美学视野中的西方和声演进》(以下简称《演进》)的出版无疑填补了这一学术缺憾。
《演进》一书是作者根据同名博士论文历经近11 年的打磨而完成,足见其精益求精、追求严谨的学术精神。在近三十万字的书稿中,作者以时间为序分别论述了中世纪、文艺复兴、巴洛克、古典主义、19 世纪浪漫主义以及20 世纪现代和声的发展样态,力图打破作曲技术理论、音乐史学和音乐美学等学科之间的壁垒,以西方和声的演进作为出发点,洞察其形式背后的社会历史和文化动因,找寻和声演进的内在规律,尝试在对音乐本体形态解剖的同时注入哲学- 美学视角的人文关怀。通读此书后,笔者感想颇丰。
一、问题的提出:和声演进分析中的哲学反思
音乐学家于润洋先生认为,我们应站在哲学的角度审视音乐艺术的本质、独特的规律以及与之相关的根本性理论问题,哲学是音乐学各理论及作曲理论深化的基础。音乐学研究中无论是理论层面,还是历史层面,都需要哲学立足点。于先生道出了哲学在音乐学理论研究中的重要作用以及音乐哲学作为音乐基础理论的意义。
从《演进》一书的标题便可见作者正是试图从哲学- 美学的角度对西方音乐形态的演进予以透视。但什么是哲学? 这本身就是个困扰着学界的哲学问题。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认为,哲学作为“爱智慧”,是人类对事物产生好奇和疑问,并在反思中不断追寻智慧的过程。作者正是从对音乐概念的疑惑和发问开始他的哲思的。他以“音乐是什么”这个形而上的“本体论”命题作为思考的出发点,但并未沉溺于对概念的抽象推演,而是进一步追问:如果说音乐是一种作为审美对象的艺术形式的话,那么不同时期的西方音乐审美特征是什么? 它们如何在音乐形式中得以呈现? 为了回答以上问题,作者在深刻的反思与自我“对话”之后,将原本抽象、宏观的哲思落于具体的现实,使自己的论述对象限定在西方和声这一微观层面之上, 并提出全书的中心论题———中世纪至 20 世纪西方和声如何在特殊的历史文化环境及人的审美观念中演化。显然,《演进》一书基于作者长期以来对各种音乐现象的观察与质疑,是其对西方和声发展以及音乐本质问题哲学反思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的问题意识和哲思贯穿全书。如他在论述中世纪复调音乐的发展时, 提出了一系列深邃而值得反思的问题:1.最早的复调形式奥尔加农是怎么产生的? 2.如果复调音乐是出于对圣咏的附加,那么奥尔加农为什么没有出现在罗马, 而是出现在阿尔卑斯山以北的蛮族地区? 3.奥尔加农的产生与法兰克王国的统治及文化有何关联? 4.奥尔加农为什么产生在不列颠? 在思考与论证后,作者认为:“中世纪基督教文化是古典文明、罗马基督教及北方蛮族传统文化整合的结果, 包括三个要素: 信仰、理性与习俗。”正是这三者的合力造就了西方特殊的基督教文明与奥尔加农复调形式的诞生。作者通过层层追问,试图挖掘复调音乐赖以生存的“本源”与其“存在”的本质问题,对复调音乐的研究不仅摆脱了单纯的史料堆砌,使其更具有理论深度和理性思辨;对音乐形式的技术分析也不再停留在经验论和工艺学的水平之上。作者对复调音乐认知的广度和深度,增加了《演进》一书的学理性和可读性。
当然,哲学并不提供单纯的知识,而是提供寻求智慧的路径。学者赵汀阳一语中的:“哲学不是一种知识,而是使人去思的思想。”《演进》一书正是如此,比如我们可以沿着作者对复调音乐的反思继续发问:致使西方音乐之所以那样的信仰、理性与习俗又从何而来? 这种信仰、理性与习俗为什么只生长在西方这块“土壤”之上? 这是历史的必然还是偶然? ……作者将读者带入哲学话语的语境,引领读者走上对复调音乐及西方文化的“去思”之路。
二、研究的方法:形式、文化与思维结合的音乐学分析
于润洋先生曾强调对音乐的深度阐释,既不能缺乏对音乐形式及其构成要素的分析,也不能忽视对音乐赖以生存的历史文化环境和特定群体审美观念的考察,他以“音乐学分析”的方法⑥将音乐本体研究与其存在的社会历史分析相结合,弥合音乐文本和社会文本这两种话语体系之间的隔膜,并使其互相指涉、说明。为了对和声问题的哲思予以论证与回应,《演进》作者正是运用“音乐学分析”方法探索西方和声形式演变。
作者在前言中坦言,在目前的音乐美学研究领域,人们往往集中于对某一历史时期审美特征的抽象描述, 或对这一时期音乐形式及要素的分析,却忽略了这两者之间的联系,他认为“音乐的审美特征总是凝聚在一定的(音乐)形式结构里,对审美特征的探求必然涉及不同历史时期的形式特征”,应该“从西方和声的演化中考察其与社会文化及人的审美观念的关系”。这一态度预示了《演进》的研究方法和结构逻辑。全书每一章都包含了对特定时期的和声形式分析、社会文化及审美观念的考察。如第一章在对中世纪音程性和声的研究中,作者结合西方“知识型”理论(下文将提及)对音程性和声的结构、复调音乐的基本形态加以剖析之后,将和声的发展置于中世纪的社会历史、文化环境中来阐释与评价,他用13 世纪建筑的“哥特式”风格与复调音乐的结构元素加以对比,并基于德国艺术史家沃林格尔的“形式意志”理论,认为中世纪建筑与音乐出现的“哥特”风格是由“共同的文化因素塑造的,体现的是这一时期宗教权威与世俗力量间权力博弈的结果”。与此同时,作者认为在宗教意识形态下,中世纪音乐崇尚理性,人们对于音乐“和谐”的判断建立在抽象的数理关系上,而贬低感性的音乐实践活动。随着复调音乐写作技术的发展,中世纪音乐理论逐渐转向经验理性,数理的“和谐”转变为感知的“和谐”,这种趋向预示着文艺复兴时期音乐观念的雏形。在后续的几章中,作者以同样的分析方法打通各个时期和声本体特征、社会历史及审美观念的关联。比如在巴洛克和声的研究中,作者為了分析牧歌、通奏低音、半音化和声、古二部曲式等音乐形态背后的美学基质, 考察了当时的自然科学、哲学理论及绘画艺术风格,在不同学科领域的横向比较中,巴洛克和声强烈的冲击性审美效果以及内部的文化张力跃然于纸上。
姚亚平将音乐学分析的文本阅读分为三个层次,即“识别性阅读”“理解性阅读”和“比对性阅读”。借助于他的看法,《演进》作者不仅对每个历史时期的和声形态、结构及要素等音乐文本的基本模式做出静态的识别性阅读;还将对文化和历史的观察运用到音乐文本的动态阐释中,解释与建构和声发展及演变的机制,用“理解性”阅读升华对和声的基础识别;甚至利用不同学科知识的对比,进一步找寻和声演进的文化内驱力及其历史定位。他不仅以“是什么”的方式描述了和声发展的表层风格现象,还力图在和声发展这一现象背后挖掘“为什么”这一形而上的终极原因。
三、内容的结构:福柯“知识型”框架下的和声演进范式
《演进》另一个突出特点在于,借鉴法国哲学家米歇尔·福柯(Michel'Foucault,1926—1984)的“知识型”理论作为探寻西方和声演进的形态及文化规律的视角,并以此支撑全书框架。
米歇尔·福柯在《词与物———人文科学考古学》一书中提出“知识型”理论,认为特定时代的人类的知识活动(包括西方人的音乐实践活动)都受制于特定的知识型,这是《演进》作者运用此理论审视西方和声演进的重要原因。另一方面,福柯在《词与物》中对“知识型”的理解仅仅是他对西方文化反思的一环,在随后的《知识考古学》中,他发现“非话语”的“权力”力量在“知识型”构成中的作用,进而研究“权力”的问题。姚亚平曾在《复调的产生》中,以福柯的“权力”理论解析了西方复调音乐产生的文化内因。可见,《演进》作者以福柯的“知识型”理论研究西方和声演进的规律,无疑是对前人学术成果的合理性总结和继承。
《演进》作者以“相似性”“表征性”及“现代”知识型架构全文,将西方和声演进的历程分为三个部分。第一、二章尝试基于“相似性”知识型探寻中世纪及文艺复兴时期音程性和声及调式和声的文化密码。在福柯看来,“‘相似构造了对本文的诠释和解释,它组织了符号游戏,并支配了艺术”。基于此,《演进》作者结合西方和声发展的形式和文化特征认为,9 世纪以来产生的奥尔加农,其附加声部是对圣咏固定声部的诠释,“在一种空洞的和谐中,圣咏声部与附加声部形成一种镜像般的彼此映照的关系”。随着文艺复兴的到来,以卡农、倒影等复调对位手法的大量运用,“释义弥撒曲”(parahrase7mass)及“仿作弥撒”(parody7mass)采用大量模仿手法都体现了这一时期的相似性思维。
福柯在《词与物》中以《堂吉诃德》的问世隐喻出西方知识型的断裂与转型,“表征性”知识型的出现致使“分析”代替了传统的“类推”,对“差异性”的辨别代替了“相似”。这成为《演进》一书审视巴洛克及古典和声演进的基点。第三、四两章,作者在诠释福柯观点后认为,巴洛克音乐的发展处于“相似性”知识型向“表征性”知识型的过渡时期,古典调性和声、大小调主调音乐和古典奏鸣曲式的内部逻辑的最终确立,标志着“建立在同一差异性基础上的‘表征性知识型取得了主导地位”。如果说,福柯古典认识型的核心是给予世界一种新的有序性的科学,这个有序的本质是构序,輥輳訛那么《演进》作者通过古典主义音乐形式发展的特征,洞悉和声在“表征性”知识型作用下的“构序”规律。
“说话者模糊而顽固的精神,生命的暴力和无尽努力,隐秘的需求能量,全都挣脱了表征的存在模式。”在福柯看来,这是法国思想家萨德輥輵訛对现代知识来临的宣告。或许正是这隐秘的能量和内心的冲动, 使得19 世纪浪漫主义艺术试图冲破古典主义表征性“构序”的藩篱。基于此,《演进》作者在第五章中认为“比于古典时期,无论是纵向的和弦结构还是横向的和声序进,浪漫主义和声大大复杂化了,古典调性和声的条分缕析、清晰透明让位于浪漫主义和声的隐晦模糊”。另外,在语言学中,19世纪对语言的研究“不依赖于一种语言用以表象现实的适当性观念, 而是依赖于一种内部构造的观念,或者词尾变化体系的观念”。《演进》作者借鉴性地认为,如果把传统的和声形式化法则视为中心地位的“词干”,那么19 世纪浪漫主义时期和声中的变和弦以及和弦中的变音正如“词尾”,是对前者的偏离、丰富与复杂化。
遗憾的是, 第六章对20 世纪现代和声的分析,并没有结合福柯的“现代知识型”予以接续讨论,而转向运用阿多诺的“新音乐哲学”分析勋伯格的无调性音乐。瑕不掩瑜,借用美国科学哲学家库恩輦輮訛的“范式”概念,《演进》作者试图借助于福柯的“知识型”理论勾勒出西方和声演进的内在规律,并运用三种“知识型”的概念把握西方和声发展的文化范式。
结语
综上所述,《演进》一书的理论成果发端于作者对西方和声形式结构及演进的观察与哲思。在深入的反思与探索中, 作者运用音乐学分析的方法,力求从社会、文化、历史层面及人类审美观念层面透视和声的发展和演进,并通过对福柯艰深晦涩的哲学理论的解读,以“知识型”理论架构全书,尝试在和声每一个断代史的风格演变中找寻其发展的文化规律和范式。这无疑是对前人的研究方法及理论成果的继承、拓展与超越。
《演进》一书予以我们重新认识西方和声理论及音乐文化的启发还不限于此。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揭开了近代哲学“认识论”转向的序幕,它意味着主体理性对它之外的一切客体事物的怀疑、批判,甚至是超越。《演进》作者对此有深刻的体认:“西方文化有着一以贯之的理性传统”,并且“在西方音乐史的发展过程中,被各种理论所干预正是西方音乐演化的一个重要特点,它来自于古希腊罗马的理性传统,没有这一点,西方音乐的历史就是不可想象的。”作者洞悉到“人”的主体理性的崛起是推动西方和声演进的内部驱力, 它是“驱散”中世纪宗教形而上学之“魅”的“利器”。在“人”与“神”的“博弈”中,西方音乐最终成为真正具有审美价值的、自律的艺术样式。可见,《演进》作者从“认识论”的基础揭示了西方音乐“合理性”进程的脉络与规律。
不过随着我们对福柯哲学的进一步认识会发现,他在《物与词》中所谓的“知识型”即支配人们认识结构、各门学科话语的内部隐藏的规则。这一套“深层话语规则(discursive)regularities)决定了人们可能想什么、说什么和经验到什么,甚至这规则逃避了这些不同话语的使用者们对它们的意识”。福柯企图通过“人文科学考古”对西方文化中的人的主体性哲学观念予以反思与批判,揭示人(主体)在知识型的演变中的最终命运,并宣判“永恒和绝对权威自居的‘主体和‘主体性的终结”。
那么,如何更好地找寻福柯哲学、西方音乐史学和作曲技术之间的理論“间性”? 如何运用“知识型”理论对其他音乐形态及西方音乐文化变迁进一步“考古”? 这或许是《演进》作者留给读者学习与反思的问题。
方伟博士,沈阳音乐学院音乐学系讲师
(责任编辑 张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