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赟星 陈君兰
摘 要:师生互动是指教师在培养学生的教学科研活动过程中发生的相互作用行为,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师生互动是必然存在的育人模式。师生互动情况不仅影响学生培养质量,也影响师生双方的情绪和心理健康。文章通过在基础学科中调查导师和研究生在教学科研活动中对同类问题的看法,比较双方所思所做的异同之处,分析基础学科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师生互动的情况,进一步从理论上论证师生互动影响师生心理健康的内在逻辑,提出改进对策,为营造和谐的师生互动氛围,提升育人软实力提供思路。
关键词:师生互动;心理健康;研究生教育;基础学科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4)11-0168-04
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学校、教师、学生,是一个学术共同体,也是一个生活共同体、命运共同体。”[1]根据马克思的共同体理论,教师和学生组成的共同体是基于共同利益而形成的一种关系模式,建立这种关系的方式是师生互动。虽然教师和学生是共同体,但是教师和学生身份不同、年龄不同、成长环境不同、能力不同、性格不同……这些“不同”易导致双方在互动过程中目标不同、需求不同、理解问题角度不同、解决问题方式不同、诉求不同……后面的种种“不同”很可能造成师生之间沟通不畅、理解偏差、情绪失控等,成为师生矛盾的根源。若没有及时发现师生之间的“不同”,或者“不同”转化为矛盾后没有得到及时有效地化解,不仅会影响师生关系、研究生培养质量,也会在师生双方心理上造成伤害,长此以往必会影响学生的成长、教师的发展和师生双方的心理健康。研究学校的心理健康问题,应同时关注师生双方,尤其是在互动过程中师生的状态和感受,用系统性的思维、整体性的眼光分析影响师生心理健康的因素。
一、师生互动的概念
由于侧重面不同,学者对“师生互动”做了不同的界定。谢晓芳认为师生互动是一种教学模式,即“师生互动是现代教学的一种创造性教学模式,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通过交流、沟通、合作的方式,分享彼此的想法、经验和知识,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成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的教学模式,包括发生在师生双方间的一切交互作用和影响。”[2]叶子、庞丽娟认为师生互动是指在师生间发生的一切交互作用和影响。[3]肖湘平、徐小霞认为“师生互动主要是在教育教学特定的情境中师生发生的相互连接、互相依赖的各种形式、性质和各种程度的交互行动”。[4]
综合学者的观点,文章将“师生互动”定义为:教师和学生两类教学主体之间,在校园内外发生的相互作用行为,该行为是双向、动态的发展过程。文章重点关注的是师生在校园内,特别在培养研究生的教学科研活动中的相互作用行为,以及互动行为对师生心理的影响。
二、师生互动情况调研
在培养基础学科研究生的过程中,学生与导师接触紧密,互动频繁。文章以某“双一流”高校的基础学科研究生和对应的导师群体为研究对象,以师生互动情况、互动感受、互动是否影响个人心情或心理健康为主要研究内容,分别对30名学生和10名导师进行深度访谈。为进一步了解师生互动中的诉求异同点,以访谈为基础,分别面向学生和导师设计了两套问卷。通过线上平台发放问卷,以匿名方式填写。经统计,回收导师有效问卷29份,学生有效问卷131份,其中不同培养层次的研究生(硕士生、博士生、直博生)各占约三分之一,与问卷发放范围的研究生类别比例一致,有效问卷的师生比与发放范围的师生比基本一致。因此,问卷调查的结果具有客观性,能够从一定程度上反应出师生群体的整体情况。
三、师生问卷调查结果对比分析
为了研究教师和学生对同类问题的看法,分析比较双方所思所行的异同,在教师和学生的问卷中分别設置了同样的问题,从学习科研、交流互动、心理状况三个维度调查。
首先,在学习科研维度方面,师生问卷设置了三类相似的问题,内容涉及课题类型、科研指导方式、解决科研问题的方式。在课题类型上,近70%的学生希望有安全型的课题以保证毕业,其中11%的学生只看重较为稳妥的安全型课题,58%的学生在挑战难度较大的探索型课题的同时,也希望有安全型课题。导师则更多的是根据科研任务的需要和学生的特点安排课题。在科研指导方式上,师生调查结果的差异比较小,教师和学生都希望在课题初期给予/得到多一些的指导,后期能有较大的自由度,二者在各样本中占比均为65%左右。在教师和学生问卷中,选择比例第二多的均为“有一定的自由度,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一些自由探索”,学生比例占26.72%,略高于教师的20.69%。在科研过程中遇到问题时,导师则希望学生首先直接与自己讨论,占比达48.28%,其次希望学生查阅资料后再找导师讨论,占比达41.38%,以上两种“找导师”的选择与其他选项呈现明显的区分;相比之下,只有不到13%的学生把直接找导师讨论作为首选方式,而自己查阅资料后再找导师讨论成为学生的第一选择,占比达35.11%,两种“找导师”的方式之和仅占48%左右。超过50%的学生更愿意找师兄师姐等同辈讨论科研问题。
其次,在交流互动维度方面,主要调查师生解决矛盾的方式、师生交流的频次、交流的内容、对师生关系的满意程度等。当师生发生矛盾时,导师和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中排名首位的均为直接找教师当面交流,但二者占比差距明显,分别为93.1%和46.56%,学生问卷的比例仅为教师问卷比例的二分之一。学生倾向于寻找第三方,比如与同学、家人、朋友诉说。导师调查问卷反映,除课题组组会等集体交流之外,导师每月与学生单独谈话达到4次或以上的为37.93%,约一半的导师每月单独与学生谈话2—3次,10.34%的导师仅1次或以下。师生之间学术科研话题是交流的主题,对于科研以外的内容选择“经常谈论”或“谈论次数较多”的比例不足40%,超过60%的导师只是偶尔与学生谈论非科研话题。学生问卷通过设置问题“生活中遇到困难向导师诉说的意愿”,调查师生之间的生活话题交流情况。选择“非常愿意”向导师诉说的仅16%左右,接近30%的学生不愿意向导师诉说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
总体上来看,参与调研的师生对师生关系满意,但双方在满意程度上区别较大。导师选择“十分满意”的比例为3.45%,学生为35.11%。选择“较为满意”的教师比例超过65%,学生的接近41%,占比均排在师生问卷的第一位。选择“基本满意”的教师为31.03%,学生接近21%。没有教师对师生关系不满意,但是约有3%的学生不满意,甚至有人非常不满意。
最后,在心理健康维度方面,主要调查了师生对压力的自我感受、压力来源和排解方式。
在压力情况方面,82.76%的导师评价自己的压力为尚可承受的轻中度,13.79%的导师觉得压力非常大。进一步调查得知,导师的压力来源主要为发表科研成果、申请科研项目和经费的压力,其次是培养学生的压力,第三是职称晋升和工作考核的压力。因人际关系、经济或个人、家庭生活等原因导致压力的比例比较小。
对学生压力情况的调查发现,约92%的学生感觉有一定压力。接近5%的学生觉得压力非常大,进一步分析这部分学生与导师关系的满意情况,83.33%对当前师生关系满意,16.67%的学生不满意当前的师生关系,不满意的原因是没有独立负责的课题、担心无法照常毕业等。调查结果显示,毕业是学生压力的首要来源,其次是就业和经济压力,家人的期望、与导师的关系、与同学等朋辈的关系、个人婚恋问题等也都是压力的来源。可见师生都存在一定压力,感觉压力比较大的导师比例要高于学生。导致双方压力的因素交集较多,师生之间的压力能互相转移。
在导师问卷中,设置了一项问题为“学生的表现是否影响您的情绪?”以调查导师心理受学生因素影响的程度。约占90%的导师心理状况会受到学生表现的影响,但是程度上有所区别,其中62.07%的导师认为学生表现会对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27.59%的导师认为虽然有影响但程度小、时间短。还有10.34%的导师可以较好的自我调节,不受此因素影响。当然,不受影响或者影响小,不代表没有问题或者矛盾。
四、师生互动对师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在校园生态下,教师和学生在科研、教学、生活等方面相互作用、彼此依存,且具有共同利益。分析问卷调研结果可以看出,当前基础学科研究生培养中的师生互动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师生在选择课题的目的、解决科研或生活问题的方式、处理导学矛盾的想法等方面有诸多差异。在师生互动中,双方认知的差异不仅影响育人质量,也影响着师生对双方关系的满意程度和各自的心理状态。有些教师会因为培养学生压力过大而产生负面情绪,甚至出现抑郁和焦虑等情况。学生在缺乏导师理解、甚至与导师有误解的氛围中会更容易感到焦虑和不安。
互动仪式链理论是由美国社会学家兰德尔·柯林斯(Randall Collins)结合社会学理论传统提出的,他认为互动仪式是具有因果关联与反馈循环的过程,由四个要素组成:一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聚集在同一场所,不论个体是否能注意到他人,都会通过身体的共在而相互产生影响;二是设定群体界限,参加者知道谁是群体内的成员,而谁被排除在外;三是相互关注,人们将注意力集中在某一对象或活动上,并通过相互交流,意识彼此关注到共同的焦点;四是情感连带,人们分享共同的情绪或情感体验。[5]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完美契合互动仪式链理论,当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达到一定高度时,将会产出一系列的成果。根据互动仪式链理论,结合调研结果,本研究认为影响师生互动的关键因素主要集中在情感联结和合作符号上。
(一)师生互动中的情感联结需要加强
分析调研结果,师生互动中的情感联结不够紧密,具体来讲是指在师生交流频次、交流内容上仍需改善。从师生交流频次看,只有38%左右的教师做到了每周与学生谈心交流1次。导师作为研究生培养第一责任人,这样的师生互动并不频繁。一方面,反映出有些教师缺乏耐心和时间,不愿意与学生进行深入交流,缺少对学生的了解,导致学生的求学目标、自信心和科研興趣受到影响;另一方面,也说明有些学生缺乏自信和勇气,不愿意主动与教师进行互动,不愿意积极提出问题和思考。教师可以充分利于多种交流工具,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加强与学生交流沟通。师生关系决定了双方交流互动的主要内容是学业和科研问题,这无可厚非。师生也是科研、教学共同体关系,作为一种人际关系,师生关系还需要更多的情感来维系,才能更加紧密、牢固。就业、生活、时事等科研以外的内容也是增进师生感情、愉悦师生心情必不可少的话题,导师应该主动全方位地关心学生,指引学生的成长。
当学生不愿意与导师直接表达一些想法和困难时,事先在学生中收集关于学业、就业、实验室建设、与导师相处之道、等方面的困惑和建议,组织开展师生面对面交流活动,由学生代表代为提出也不失为一个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样的活动不仅营造了轻松的师生交流氛围,还为导师更清楚地了解学生的所思所需,促进师生之间深入交流,为彼此打开心结提供了机会。
(二)师生互动中的符号印记需要强化
就本研究来看,影响师生互动的合作符号包括教与学的目的、培养方式两个方面。从期望的课题类型分析,教师培养学生以培养科学人才为主要目的;对学生而言,更多的学生希望早日毕业,读研究生仅是人生的一个阶段。教师的教育目的和学生的求学目的具有明显的差异。培养方式在师生互动中体现在科研指导方式和解决问题方式上。虽然在科研指导方式方面,教师的做法和学生的想法比较一致,但在解决问题时,无论是解决科研问题,还是化解师生矛盾,导师期盼的方式与学生选择的方式都有很大的差异。
力不合,心不齐,道定不远。因此,教师必须加强对学生的了解,因材施教,在求同存异中增强符号印记,才会减少因差异而产生的误解,维系双方的心理健康。为此,在师生互动中应抓住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开展工作。目前,高校针对学生心理健康已有较多举措,但对教师心理健康关注的较少。围绕教师心理健康可以从两个方向出发开展实践探索,一是以直接的方式,以教师为本,开展教师心理健康专项活动,比如开展面向导师的心理健康咨询、心理科普讲座、交流等活动;二是以间接的方式,以促进师生交流为目的,开展师生共同参加且互动形式较为轻松愉悦的活动,例如学术沙龙等,在抓住师生之间的重要纽带——学术交流的同时,又通过较为活跃的形式增进师生感情,逐渐在师生间形成一致的目标、增强相互信任。
五、結语
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师生互动是影响双方心理健康的众多因素之一,又是在整体教育生态系统中必然存在的因素。师生互动既是师生之间通过带教、交流、合作的方式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从而逐步形成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的过程,也是师生之间在情绪、心理健康等方面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和谐充分的师生互动能够推动教师心理和学生心理都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基础。
文章通过分析问卷调研数据,展现了基础学科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师生互动的现状,从理论上论证师生互动与师生双方各自心理健康的内在逻辑联系,提出改进对策。值得提及的一点是,问卷结果体现的是一定范围人群的总体情况,导师对研究生的培养却是一对一的。例如从问卷结果看,在科研指导方式方面师生观点比较一致,但如果具体到某位导师与其指导的学生,可能做法与期盼就存在差异,从而影响师生互动,进而影响师生关系和双方情绪。其他师生互动内容也存在类似的问题。期望本研究能够在同行中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引起多方对师生互动和师生双方心理健康的关注。
参考文献:
[1] 让“第一个复旦”的理想,通过我们来实现[EB/OL]. (2021-12-28). https://mp.weixin.qq.com/s/vRFLrVHzNv43KAglCwbbPw.
[2] 谢晓芳.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展师生互动教学的探讨[J]. 教育与职业,2009(11):104-105.
[3] 叶子,庞丽娟. 师生互动的本质与特征[J]. 教育研究, 2001(04):30-34.
[4] 肖湘平,徐小霞. “互为主体”师生互动模式的构建与实践[J]. 中国大学教学,2015(07):66-69.
[5] 兰德尔·柯林斯. 互动仪式链[M]. 林聚任,王鹏,宋丽君,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79-170.
(荐稿人:陈靖民,复旦大学脑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高级工程师)
(责任编辑:杨毅恒)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1年“复旦大学党建研究课题”重点资助项目“校园文化建设中师生互动对教师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 ——在基础研究院系的实践”(项目编号:FDDJYJ20211004)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罗赟星(1981—),女,博士,复旦大学脑科学研究院党委副书记,工程师,研究方向为研究生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陈君兰(1993—),女,硕士,复旦大学脑科学研究院辅导员,实习研究员,研究方向为研究生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