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欧洲文明的追忆

2024-06-06 06:16王相儒
文学艺术周刊 2024年4期
关键词:茨威格斯蒂芬战争

1881 年 11 月 28 日,斯蒂芬 · 茨威格出 生于维也纳附近的一个富人家中,后来成长为 奥地利知名德语作家。《昨日的世界—— 一个 欧洲人的回忆》(以下简称《昨日的世界》) 是在斯蒂芬 ·茨威格为了远离欧洲战火而迁居 巴西期间完成的。1941 年下半年,他完成了这 本自传。起先这本书有多个书名,如《我们这 一代》《我的三重人生》等,在经过作者几番 推敲和思索后最终将书名定为《昨日的世界》。

在这本书中,斯蒂芬 ·茨威格将坎坷的个 人命运与悲怆的民族命运、时代命运联系在一 起,向我们展示了他曾经拥有过的黄金时代、 曾经生活过的国家的文化和生活风貌,记录了 两次世界大战中动荡的欧洲社会,记录了他与 一些著名的小说家、诗人、戏剧家、雕塑家、 音乐家之间的交往。书中,斯蒂芬 ·茨威格并 非主角,他全程用第三人称旁白的形式带领着 读者走进 19 世纪末至 20 世纪初的欧洲文艺复 兴之都维也纳,作者通过不同时期的社会风貌 和亲身经历,为我们讲述了他一生所求之自由 精神,他的跌宕又辉煌的命运。

作品的前半部分主要描写了青年斯蒂芬·茨  威格在群星闪耀的时代下过着五彩斑斓的生活。 但战争的车轮和奥斯曼帝国的铁骑野蛮且无情  地践踏在斯蒂芬 ·茨威格的“精神故土欧洲” 的每一片和平土地之上。在书中,斯蒂芬 · 茨  威格毫不掩饰地表现出他对世界和平与欧洲黄  金时代的眷恋——那些他无法带走的美好时  光、无法重现的黄金时代和无法返回的昨日的  世界。再往后读,读者便跟随斯蒂芬 · 茨威格  的脚步一起进入充满活力与青春的文艺之都维  也纳,肆意享受这份充满艺术的古朴之美。读  到最后三分之一处,笔墨之间充满追忆与伤感,  战火和硝烟逐渐掩盖文明的光芒,斯蒂芬 ·茨  威格用文字的方式向读者们呈现出被炮火侵蚀  的满目疮痍的欧洲大地。一幅象征着欧洲灿烂  文明黄金时代的维也纳之画,在充满残暴与野  蛮的战争中化为碎屑。这种战争中的悲剧让斯  蒂芬 ·茨威格受尽煎熬,我们一点点看着斯蒂  芬 · 茨威格的自由被剥夺,归属之地被侵占。  终于,他在六旬之际,选择用自杀的方式彻底  离开了这个世界。

一、精神家园:精神故土的诞生

19 世纪与 20 世纪交汇的奥匈帝国是一个 神奇的国度,同样也是人人向往的艺术与浪漫 的国度。尽管很多人将法国同奥地利进行比 较,认为法国才是严格意义上的浪漫国度,但 当纯粹的浪漫达到极致,人们只能感到乏味与 无趣。相比之下,奥地利的维也纳充斥着一 切人类所追求的艺术,如喷泉般供人们予取予 求,在涌动着的艺术之泉中,蕴藏着令人难以 抗拒的魅力。

在当时,奥地利是一个热爱艺术甚于一 切的国家,科技的进步与社会的和谐孕育出奇 特的文化之果。相比于政治秘密和骇人听闻的 社会新闻,人们往往对歌剧院编排的新剧目或 是歌剧演员的八卦新闻更感兴趣。在每日的早 报上,人们更愿意看到富有文艺气息的趣事, 如歌剧院排演了哪些新的歌剧,出现了哪些 新的小说家或文艺批评家。关注新的小说家倒 不如说是人们期待他们写出什么新奇的情爱小 说以供人们消遣,当时科技的进步并没有带来 道德上的提高,人們更倾向于追求精神和肉体 上的刺激。尽管两极分化的财富和阶级地位在 社会上普遍存在,但人们所享受到的精神满足 却是一致的,人们能够肆意表达自我的感受, 书籍、报纸等各种形式的文学内容大量存在。 斯蒂芬 ·茨威格便出生在这样一个文化经济相 对繁荣的时代,学生时期的斯蒂芬 ·茨威格与 同伴常常对艺术作品、文学思想以及各种思潮 进行探究和讨论。他在多样的文艺思潮的碰撞 下开启了人生的第一次写作。随着第一部诗集 《银弦》在《新自由报》上发表和小说集《初 次经历》的出版,斯蒂芬 ·茨威格收获了一大 批书迷,同时也受到高尔基和罗曼 · 罗兰的鼓 励和赞赏,这使年少的斯蒂芬 ·茨威格第一次 体会到写作带来的荣誉感和满足感。

工业革命带来了精神与物质的富足、社会 的和谐稳定、科技的迅猛进步、艺术的蓬勃发 展,人们安居乐业,但在无忧无虑和理想主义 背后却隐藏着残酷的社会变革和血腥的政治斗 争。1914 年 7 月,“ 一 战 ” 爆 发;1919 年 1 月,巴黎和会召开;1923 年 11 月,希特勒发 动啤酒馆暴动;1939 年 9 月,“二战”爆发。 这一件件影响着人类发展的事件,都被深深刻 印在了无法磨灭的历史之中。《昨日的世界》 不同之处在于,斯蒂芬 ·茨威格采用了一个极 其主观的视角。这不但需要通过客观地对历史 资料进行考证,同时需要当事人的亲身经历和 亲眼观察,将那些带着血与泪的真实情感波动 记录下来。

二、逃离故土:和平世界的消散

1933 年,希特勒正式出任德国总理,建立 了独裁统治。希特勒把谎言变成了真理,把反 人道主义政策变成了发起战争的法律,对荷兰 和比利时等中立国发起战争,引起人道主义者 的普遍愤慨。

在目睹这样惨绝人寰的人间地狱后,斯蒂 芬 · 茨威格被迫选择背井离乡,流亡别处。他 痛苦地感受到自己失去了可以自由呼吸的权力 与身份。在这一代人中,没有一个人再会相信 上帝会带来所谓的和平与救赎,他们同样不再 相信通过战争取得的和平会有什么正义性和持 久性,战争带给人民的并不是所谓的贫富差距 消弭,而是真正的饥荒、货币贬值、公民自由 权利的丧失、故土被侵略者占领。纳粹分子的 极端的民族主义,使得斯蒂芬 ·茨威格失去了 曾经拥有的一切,他那富于幻想的自由精神世 界犹如泡沫般触之即碎,荡然无存。正如斯蒂 芬 ·茨威格在他的传记作品《断头皇后》中所 言: “苦难只能激发出人的潜能,而不能给予 人欠缺的品质。”

法西斯的战争理论、政治家虚假的宣传 让当时的年轻人为之疯狂,也令绝大多数维也 纳人变得疯狂,让人们从最初的对战争的恐惧 变成了对战争的狂热。每一个人的自由湮灭其 中,阶级、职业、年龄、语言、宗教信仰,所 有差别都被战争的巨浪狂潮淹没了。大街上到 处是穿着翻口长筒靴和褐色衬衫的青年学生, 他们把所有的书籍拿出来放到耻辱柱下焚烧, 当然也包括斯蒂芬 · 茨威格的一切书籍,他 们把斯蒂芬 ·茨威格所代表的自由精神永久地 钉在了耻辱柱上。不久,柏林发生了国会纵火 案,国会的消失意味着德国的一切法律化为乌 有。斯蒂芬 ·茨威格只能不断逃离,像一个罪 犯似的逃离故土,他不再有任何一个归属之 地。他在《人类群星闪耀时》中写道:“那一 天是分水岭,他经过悲痛欲绝的哀诉而进入永 远宁静的境界。”斯蒂芬 ·茨威格自杀前夕, 依然收到纳粹分子不断侵犯他国的消息,这也 使得他那颗曾经激昂着热血的心在残酷与野蛮 的战争中停止了跳动。

三、文明落败:民族命运的反思

随着战争的爆发,奥地利的浩劫也正式开 始。欧洲科技文明的进步似乎并未带来人类心 灵和道德的进步。在纳粹党领袖希特勒的带领 下,其麾下将士肆意掠夺房屋、宫殿、教堂和 修道院。首当其冲的就是代表人类文明精华的 图书馆和艺术宫殿。当他们闯入一处教堂、住 宅或是图书馆后,就会立马把纳粹的旗帜挂在 屋前,那些宝贵的名人遗物、画像、古希腊雕 塑和其他艺术品,通通被烧砸抢夺。而书籍—— 这些人类几千年智慧的有形载体,那些本应将 古罗马人、古希腊人在思想和创作上永垂不朽 的财富保留下来的书籍,也被大量焚烧或漫不 经心地扔掉。这股蛮横的暴力遏制并束缚着欧 洲数十年。斯蒂芬 ·茨威格亲眼所见、亲身经

历这一切,他在流亡途中不断在世界各地演讲, 试图与各地名流以及政界领导人交流,控诉这 些暴行。斯蒂芬 · 茨威格沉痛地感叹:“既然 人们要再次埋葬我,上帝又何必让我从病患中 再生?与其现在像阴魂一样在冷冰冰的寂寞世 界上游荡,倒不如当初死了更好。”他是一个 失去故土的人、一个失去精神家园的人、一个 被遗弃的人、一个生活在绝望里的人。

斯蒂芬 · 茨威格在《昨日的世界》里,虽 然表达了对犹太人复国论创始人赫茨尔的敬意, 但对于“犹太复国主义”理论表示不赞成。因  为在斯蒂芬 ·茨威格看来,随着战争与革命的  不断发展,分散在世界各地的犹太人与当地各 民族互相交融,无论在生活上、精神上早已不 能同日而语,从思想到精神都无法做到权威性 的统一。斯蒂芬 ·茨威格并不否认犹太人独有 的商人的精明,但是他认为一味地堆积财富, 而不在乎自身文化素养和精神内涵的提升,是 万不可能在这战乱的时代得到救赎的。而毕生 追求财富不应是犹太人的最终的目,他们应当  将自身的理想投入文化和知识中去。正如他自  己所说:“ 一件艺术作品纵然可能会遭到禁止 和被彻底埋葬,也可能会被时间所遗忘,但富 有生命力的东西,最终总会战胜没有生命力的  东西。”

四、生命的追忆:自由精神的追求

残酷的社会现实和沉重的民族命运以及长 期以来犹太民族的苦难历史,迫使斯蒂芬 ·茨 威格彻底改变了长久以来形成的人生观、价值 观和世界观,放弃了他曾引以为豪的“和平主 义者”“自由者”的观念意识,他不得不用一 个流亡的犹太人的视角去观察世界和思索人生。

尽管斯蒂芬 ·茨威格遭受了这场惨绝人寰 的灾难,但诚如他自己所言:“我已经发过誓, 我在一九四〇年也信守了这一誓言——永远不写一句赞美战争的话,也绝不贬低别的民族。” 所以无论面对人们对战争不理智的狂热也好,  面对战争中极端的民族仇恨也好,他都竭力保  持清醒,一生致力于欧洲的团结和反对战争。  反对战争是《昨日的世界》的重要内核之一。 当我们翻开这本书的前几章,斯蒂芬 ·茨威格  看似在无尽地追忆那些青年时光,但实际是在  告诉我们是什么塑造了他。又是什么在悄悄地  改变欧洲。斯蒂芬 ·茨威格的笔触总是那么细  腻忧伤。他用最华丽、最优美的文字,表达他  的悲天悯人和他对这个世界的失望和无奈。

斯蒂芬 ·茨威格也是位浪漫主义诗人,他 的诗中包含着他的理想主义、和平主义信仰。 他憎恨战争,希望人类可以和平相处从而消弭 战争,但是在《昨日的世界》中,他并未给出 实现理想的方案。他痛斥纳粹分子狭隘且极端 的民族主义,应该对已过世的伟大的作家、歌 剧家、诗人、雕塑家等保持最高的敬意,而非 肆意破坏他们的作品。也正如我们之前所谈到 的,他在“二战”前靠写作获得了巨大的成 就,50 岁时他还觉得无论如何自己还有文学作 品,可以谋生,可以流传于世。可“二战”爆 发后,他的名字上了黑名单,纳粹政府没收并 禁止发行他的书籍,甚至在焚书行动中把他的 心血付之一炬。对于一名作家来说,这是怎样 的暴行。斯蒂芬 ·茨威格的一生就像一枚火箭 似的——闪耀着极为璀璨却短暂的光芒——射 向星空。

在《昨日的世界》中,我们似乎能看到 60 岁的斯蒂芬 ·茨威格坐在夕阳下与欧洲隔海相 望,夕阳的余晖照映在他沟壑纵横的脸颊上, 听着海水汹涌拍击着峭壁的浪涛声,深邃的眼 眸中似乎映衬的都是自己和欧洲黄金时代的影子。

五、结语

《昨日的世界》所体现的是欧洲黄金时代 背景下,年轻人的理想主义情怀以及人们面对 战争的迷茫和冲动。斯蒂芬 · 茨威格的《昨日 的世界》不但能够帮助我们了解世界,同时也 能够帮助我们了解自己,它的价值体现在对于 历史的忠诚记录上,为我们了解欧洲尤其是欧 洲的历史、文化和文学作品提供了一条完整的 线索。

斯蒂芬 ·茨威格在他的传世之作《人类群 星闪耀时》中写道: “命运鄙视地把畏首畏尾 的人拒之门外。命运——这世上的另一位神, 只愿意用热烈的双臂把勇敢者高高举起,送上 英雄们 的天堂。”1945 年,“ 二 战” 结束, 《昨日的世界》这本书于 1941 年完成。不知 道战争还有三年多就会结束的斯蒂芬 ·茨威格 在书中写道:“一个年逾六旬的人,再度重新 开始,是需要特殊的力量的,而我的力量却因 常年无家可归、浪迹天涯而消耗殆尽。所以我 认为还不如及时不失尊严地结束我的生命为 好……而我,這个过于性急的人,要先他们而 去了! ”1942 年的一天,他穿戴整齐地和夫人 在家里服毒自杀了。在斯蒂芬 ·茨威格用充沛 的情感和追忆把故乡永远地用文字的形式定格 在文学史上之后,他用终结生命的方式,为属 于他的昨日的世界彻底地拉下了帷幕。

[ 作者简介 ] 王相儒,男,汉族,江苏宿迁人, 青海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为外 国文学。

猜你喜欢
茨威格斯蒂芬战争
作家的办法
作家的办法
作家的办法
作家的办法
未来战争我们最强
轮椅上的天才——斯蒂芬·霍金
斯蒂芬·G·雷兹《完全音乐理论教程》述评
被风吹“偏”的战争
他们的战争
斯蒂芬·库里招牌动作之掩护投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