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背景下的语文大单元课程建构

2024-06-06 11:29:20王松林
家长·中 2024年5期
关键词:初中语文核心目标

王松林

教育以促进人的发展为核心,信息时代背景下的教育需要重塑人的时代品格,注重教育的差异性、创新性,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核心素养培养目标成为语文教学改革的主题。大单元教学是落实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目标的有力抓手,语文大单元教学是新课程方案明确的内容,但部分教师在大单元教学中存在目标定位不准、教学方式单一等问题。因此,教师要重视大单元教学设计的整体性和关联性,有效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人才竞争是提升综合国力的根本,核心素养培养目标是提升竞争力的有力支撑,新课标明确了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提出学生学习语文应达到的知识、能力、情感及素养等方面的培养目标。隨着新教学理念的不断深入,大单元教学成为深化语文课程改革的新型教学方式,是以单元为基本单位开展教学的教学模式,对培养学生的整体性思维具有重要的作用。基于核心素养的大单元教学是培养学生核心素质的必然要求,下文探索核心素养下建构语文大单元课程的有效策略。

一、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概述

新课改下语文教学改革工作不断推进,核心素养培养成为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对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提出新的育人要求。

核心素养是不同阶段个人终身发展所需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等的综合表达,能让学生在社会活动中实现自己的价值。大单元教学设计重点关注学生整体思维的构建,为核心素养培育提供了有效的方法。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忽视单元课文之间的联系,导致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缺失。语文大单元教学是以课标为导向,以单元为单位,以丰富的课外资源为保障的教学方式,弥补了传统单元教学存在的内容孤立分散等不足,对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具有重要意义。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核心素养要锻炼学生的语言建构能力,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单元教学从单元整体出发,充分探索课文间的关系,强调大的学习单位,将教材编写的教学单元作为导向目标,有助于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语文新课标强调教学设计要将培养目标设定为核心素养,采用大单元教学形式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关注资源的合理调配与整合,充分发挥大单元教学对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作用。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具有单元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效率高等特点,充分整合现有的教学资源,能够取得最优的教学效果。教学活动实施主要围绕主题来衔接知识内容,强调内部的协同性和整体性。

二、初中语文课堂大单元教学现状

大单元教学是整合学习内容情境的系统性教学方案,具有教学情境真实性、教学评价科学性等特点。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具有学习过程情境化等优点,有助于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素养,提高整体教学质量,拓宽信息外延,促进科学发展。目前,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实施中存在一些问题,如难以整合语文课程资源帮助学生形成丰富完整的知识体系;割裂语文学科知识与学生生活间的联系等,教师要全面分析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现状,研究有效开展大单元教学的策略。

(一)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设计存在的问题

1.教学目标方面的不足。

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目标设计指向不明,学习内容整合不合理,大单元教学评价形式化。首先,设计大单元教学目标时,教师要考虑学科核心素养,但部分教师未发挥学习目标的指导作用,目标设计模糊笼统。如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学习目标设计为积累语言素材,目标缺乏行为过程与方法,目标设计过于简练逻辑不通。其次,单元内容组合中过度求多,导致内容失控。如在九年级一单元教学设计中,部分教师将上下册整合,但诗歌教学的难度较高,容易给学生带来心理压力。最后,部分教师开展大单元教学的意识淡薄,教学设计实施浅表化,教学评价效果不佳,教学目标呈现碎片化。

2.核心素养培养方面的不足。

语文大单元教学中的核心素养培养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语言运用欠缺指导、思维训练难以落实、审美鉴赏教学不足、文化传承难以取得实效等。

大单元教学设计需要任务统领,设计非问题的前置性任务活动,以明确学习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部分教师未考虑学生的真实需求,不能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在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中,教师未设计贯穿于单元学习的任务,教学方式单一,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是按照导入新课时的实施方案,采用传统的单篇教学设计方式,缺乏核心任务的统领,学生在教师主导下被动地完成任务,知识点分解后的碎片化学习难以使学生完整地掌握单元内容。虽然整篇教学设计有很多需要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但问题多停留于对静态知识的思考,如让学生思考忧国忧民的思想情感,未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难以使学生产生深刻的感受。

(二)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实施中的问题及原因

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实际效果不尽如人意,主要包括语文核心素养导向性不高,教师受固有思维定式的束缚较重,专业素养不足,教学评价主体与方法单一等。

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部分教师在确立教学目标时只注重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未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难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比如,在教授古诗词时,仅让学生背诵默写,脱离课程标准对学生的要求,忽视了对文本内涵的发掘,机械式讲解文章结构内容,失去选文的教育意义。

目前,部分教师对语文核心素养内涵的理解不透彻,对学生的培养集中于三维目标,未树立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意识,课堂教学重点落实在知识的传授,对语文核心素养的落实认识不够深刻。部分教师对单元教学理解不足,认为单篇教学有利于知识点的讲解,大单元教学可能产生知识点遗漏等现象。

综上,单元教学对教师的教材掌握能力等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决定着学生的语言思维及文化传承等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师应提升对大单元教学的认识,采取有效措施创新大单元教学,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进行思维拓展与文本内涵挖掘,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三、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语文大单元课程构建策略

进入新时代,人们的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发生了改变,新课程改革以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为目标,如何将核心素养落实到具体教学中是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近年来,以语文核心素养为基础的大单元教学成为教育界关注的焦点。基于核心素养的大单元教学要求教师准确把握核心内涵,按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能力基础等确定大单元教学主题,有效将碎片化的语文知识整合起来,从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与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优化设计,聚焦教学目标制定单元总体任务,整合教学内容构建体系框架,创设情境教学活动,设计驱动性单元任务问题。

(一)优化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设计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主题设计多个单元教学内容,有效拓展学生的思维深度,从整体角度把控语文教材,构建多维化的知识体系。在初中語文大单元教学中,教师需要采取多种方式实现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明确单元学习内容的关系,注重评价反馈,确保教学评一体化,在实践中总结教学经验。大单元教学体现了单元内各知识点间的规律,注重语言的建构和运用,整合单元文本内容,加强思维训练,挖掘单元文化内涵,注重文化理解与传承。

语文大单元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语言构建能力,整合内容,培养学生的文化认知与理解力。部编版教材双线结合的编写形式,有助于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教师要基于新课标深入研究教材内容,统领主题,把握教材编写形式。

例如,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选取《苏州园林》教读课文和《梦回繁华》自读课文,从系统论原理的整体性原则出发对单元课文内容进行重新组合,选择三篇说明事物的课文,使学生更好地把握说明文的文体特征,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说明文写作,逐步引导学生掌握说明文的写作手法,感悟作者的科研精神。结构主义理论注重引导学生把握学科的基本框架,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立足于学科基本结构,明确大单元教学任务,分析学段学期所要求的任务,深入分析单元教学内容,找出各领域内容的关联点,然后依据课标制定大单元教学目标。如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学目标定位于遵循学科逻辑顺序,逐级确定学习目标。本单元主要学习小说的叙事手法,加深学生对社会生活的了解,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小说学习经验促进思维的全方位发展。

(二)创新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措施

初中语文教师要确定核心知识教学目标,构建读写结合教学机制,落实语言素养培养目标,培育学生的审美素养。

1.明确核心目标。

确定核心目标,才能使大单元教学顺利开展,教师要围绕核心内容设计阶段性的教学目标,促进学生综合思维的形成与发展。如在七年级《老王》《阿长与〈山海经〉》大单元教学中,教师要从思维能力提升目标的角度确立核心目标,根据实际教学内容构建教学目标,使学生阅读文章内容,梳理写作方法。教师对文章内容进行深度剖析,提问阿长夏天的睡姿等表达的意思,使学生从整体的角度理解大单元教学中文章的联系。

2.构建读写结合教学机制。

读写结合教学机制是提高学生语言敏感度的有效途径,为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教师可以结合大单元教学特征构建读写结合机制,在同主题写作教学中应用语言储备知识。

在散文单元教学中,教师对教材内容进行整体分析和规划,要求学生阅读《春》《雨的四季》等散文,感受散文中优美的意境,体会散文作者运用语言的能力。学生在阅读单元多篇文本中积累大量的散文经验,以描写自然环境中的事物为主题开启写作活动,使大单元教学形成积累应用语言的教学循环,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

3.落实语言素养培养目标。

当前,教育教学强调对学生学科思维的培养,让学生能够高效地解决实践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思维导图可以为学生学科思维的培养提供更多帮助,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载体,教师要在大单元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工具,促使学生在绘图中发展逻辑思维。比如,在亲情单元主题教学中,为使学生在对比阅读中明确不同篇章表现亲情的方式,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背影》《回忆我的母亲》等不同的文章,使学生通过绘制思维导图来明确不同文本的表现方式。

(三)落实初中语文大单元课程实践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核心素养成为教育教学的重要目标。在初中语文课程中,大单元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整体性思维,提高教学效果。下文以“四季之美”大单元为例,详细探讨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语文大单元课程的建构策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以核心素养为导向,整合课程内容,设计真实情境,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强化教学评价,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素质。同时,教师还应当不断学习和探索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以适应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1.确定大单元主题,设定目标。

“四季之美”作为一个大单元主题,旨在引导学生感受四季的变化,体会自然之美,同时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在核心素养背景下,教师可以将目标细化为以下几个方面:

语言构建与运用:学生能够准确、流畅地描述四季的景色和特点,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和表达。

思维发展与提升:通过观察和思考,学生能够发现四季的变化规律,培养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

审美鉴赏与创造:学生能够欣赏四季之美,形成自己的审美观点,能够用文字或绘画等方式进行创作。

文化传承与理解:通过学习和讨论,学生能够了解与四季相关的传统文化和习俗,增强文化自信。

2.整合教学内容,设计情境。

内容整合:围绕“四季之美”主题,整合教材中的相关课文、诗词、散文等,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同时引入课外资源,如图片、视频、音频等,丰富教学内容。

情境设计: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特点,设计真实、有趣的情境。

3.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活动。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进行四季景物的观察和研究,记录不同季节的特点和变化,形成小组报告并进行展示。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角色扮演:组织学生扮演四季中的不同角色,如春天的花朵、夏天的阳光、秋天的硕果等,在创意表演中感受四季之美。这种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围绕四季相关的主题进行课堂讨论,相互学习、交流观点,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4.教学评价与反馈。

学生自评与互评: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发现自己在四季主题学习中的优点和不足,明确改进方向。

教师评价: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作品和讨论情况等进行评价,给出具体的反馈和建议,为教与学的调整和优化提供指导。

成果展示:组织学生进行四季主题的成果展示,如画展、诗歌朗诵会等,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增强学习动力。

四、结语

新课标提出的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目标在教育教学中引起了广泛关注。大单元教学倡导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使课程内容整体化、结构化,是系统化的教学方式,能够使学生系统地学习语文知识,培养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是教学的必然趋势。教师要合理整合教学资源,优化课堂教学,根据学情组织教学,使学生在积累基本知识的同时掌握语文技能,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初中语文核心目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井冈教育(2022年2期)2022-10-14 03:11:04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军事文摘(2022年14期)2022-08-26 08:16:40
近观天和核心舱
军事文摘(2022年14期)2022-08-26 08:16:22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军事文摘(2022年12期)2022-07-13 03:12:18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甘肃教育(2021年12期)2021-11-02 06:30:12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5:56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5:20
我们的目标
核心价值观 要害在核心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