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明 李江 钟德明 李飞 沈洁
2023年12月10—16日,重庆市成功举办了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优质课竞赛暨教育部高中体育与健康学科重庆教研基地名师送教培训活动。本届大赛暨送教活动秉持改革创新、求真务实的精神,按照大赛要求20名专家分为4组,分别深入重庆市主城片区、渝西片区、渝东南片区、渝东北片区共40所高中学校进行高中“体育选项走班制”教学方案解读,并对120名参加高中体育与健康优质课大赛的教师进行教学现场考评,完成了对720名学生的问卷调查,进行了40个区县的培训研讨送教活动,全市5000余名体育教师参与活动。推进了高中“体育选项走班制”教学的改革,进一步强化了课堂“体育选项走班制”教学的主阵地作用,切实提高了教学质量,促进了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地,展示了一线体育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与风采。
一、创新“赛课机制”,推进高中“体育选项走班制”教学有效落实
为全面推进高中“体育选项走班制”教学,根据重庆市“大城市大农村”的基本特点,运用“课程实施方案解读与答辩+学生问卷调查+‘体育选项走班制教学赛课(展示与观摩)+专家组反馈与培训”四位一体的比赛模式,采用评委到校点评的方式,促进高中“体育选项走班制”教学的落实。在上一届赛课实施的基础上,本届大赛优化了项目和方案解读,细化了考评内容和学生问卷,深化提高了培训研讨送教质量。
评分标准中,对方案解读进行了优化,增加了学校主要领导(书记或校长)加分制度。具体如下:本次比赛规定参赛学校的高中“体育选项走班制”教学实施方案由本学校的分管校级领导进行解读与答辩,学校主要领导(书记或校长)解讀和答辩可在此环节已评分的基础上加0.5分,若不是校级领导解读和答辩则在此环节已评分的基础上扣3分,解读时间10分钟,答辩时间10分钟。答辩内容涉及国家学校体育相关政策文件精神、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相关内容、高中体育与健康学业水平考试相关内容等。
对高中“体育选项走班制”教学实施情况调研(即学生问卷环节)进行了细化,本届大赛由大赛组委会抽派工作人员全程参与,工作人员深入各年级随机抽取3个班的男女生各9名共18名学生集中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分A卷和B卷,并全程保密。
对培训研讨送教环节进行了深化,培训主讲教师围绕课堂是否落实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基本理念,是否落实学科核心素养,是否真正关注育体育人,教学过程是否注重结构化、情境化的贯穿,教学中是否对“教会、勤练、常赛”环节进行有效落实,学校是否真正落实和重视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等展开,较好地达到了赛课的目标价值,有效推进了高中“体育选项走班制”教学的落实。
二、落实赛课目标,促进学校体育课堂教学高质量发展
1.校领导高度重视,推动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有效落实
本届大赛由初赛到决赛历时1个月,报名参加初赛的学校有近200所,最终40所学校脱颖而出代表各区县参加决赛。40所学校中,33所学校的校党委书记或校长、7所学校分管体育的副校长对高中“体育选项走班制”教学实施办法进行了方案解读,其针对学校“体育选项走班制”教学的基本情况、指导思想、目标定位、选项设计、活动计划、操作程序、实施评价、活动成果等方面对“体育选项走班制”教学实施方案进行答辩。从答辩和解读考评中看,参赛学校95%以上的党委书记和校级干部对“健康第一”理念和在学校体育工作中实施“体育选项走班制”教学的重要意义落实较好;有90%以上的党委书记和校级干部表示“高中体育肩负特殊的责任使命,需要进一步重视体育教学改革的深化”;有85%的党委书记和校级干部对高中每周3节体育课进行落实表示积极支持;有78%以上的党委书记和校级干部对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组织形式有较好的了解。在得到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和支持的同时,专家评委也不遗余力,决赛期间,专家团队分别赶赴4个片区的参赛学校,5天时间总行程6000余公里。本届大赛通过专家考评到校、送教到人,较好地宣传了体育学科价值,展示了学科特色,创新“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传播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模式,尤其是向偏远区县学校进行送教培训,既推动了高中“体育选项走班制”教学实施策略与方案的运用,又改变了其他教师对体育学科的认知。
2.全员联动参与,促进体育与健康课程价值的有效达成
体育教师是高中“体育选项走班制”教学深入改革的落实者,是新时代变革育人方式的参与者。新时代课程标准导向下的体育教育教学,意在让教师科学、规范、高质量地上好体育课,更好地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强化“教会、勤练、常赛”,构建实用、科学、有效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模式,进而促进学生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等核心素养的形成。本届大赛的评委团队由来自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渝中区、江北区、九龙坡区、万州区、璧山中学、重庆八中、重庆南开中学、重庆一中的20名体育教研员、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名师工作室主持人、专家学者、骨干教师组成,4个评委小组分别深入区县赛课学校进行“考评送教培训交流”,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与教研机构抓住此次赛课专家到校契机,邀请全区县中学体育分管校长与全区县初高中教研组长、体育教师全程参与本次大赛的方案解读、赛课、评课、送教培训等教学教研活动。
本次培训研讨送教以“践行新课标理念,推动高中体育与健康选项教学变革”为主题,旨在落实《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普高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核心素养及达成体育课程价值,深化高中“体育选项走班制”教学,深耕教育教学改革及器材优化运用,激发学生参与锻炼的兴趣及创新体能补偿,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5天时间专家共送教培训40场5000余人,其中,渝东北片区1400余人参与、渝东南片区1200余人参与、渝西片区1400余人参与、主城片区1000余人参与。此次活动搭建了互动交流学习的平台,对提高体育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和专业化成长起到了助推作用,涌现出了一批热爱教学、勇于改革、有责任担当和时代使命感的“新时代”体育教师。
3.落实高中“体育选项走班制”教学,促进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改革有效推进
《普高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要求高中学校根据学生的需求和爱好加大对运动技能学习的自主选择性,采用“体育选项走班制”教学对高中体育教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从各个学校的“体育选项走班制”教学的实施策略与方案中看到,每所学校都是结合学校实际情况进行,目标定位明确,机制实施高效,设计思路有特点,组织架构分工明确,实施路线清晰,选项内容贴合学校特色。40所参赛学校中,33所学校开展“体育选项走班制”教学已经覆盖到高一、高二、高三全年段,7所学校只在高一、高二年级开展,改革了传统教学方式和内容,打破了师资分配局限,40所学校“体育选项走班制”教学有着以下共同特点:优先编排体育课,主要集中在下午;每所学校每学期都开设了5~7项体育项目供学生选择;每名教师最少担任2项课程教学任务。在参加本次活动初赛的近200所高中中,实施“体育选项走班制”教学的学校占比超过90%。在对40所参赛学校720名学生进行的问卷调查中看到,95%的学生认为上课时体育器材充足,人人都有;80%的学生认为课堂上经常参与体育比赛或游戏;97%的学生认为在参加高中“体育选项走班制”教学后,自己更喜欢体育课了,并且上课有了明确的自我目标,也掌握了1~2项运动技能,会利用大课间、社团活动等课余时间继续参加锻炼,有效推进了“体育选项走班制”教学的落实。
重庆市经过2021年、2023年两届创新“赛制”的高中体育与健康大赛活动,以市教科院为中心,以各区县教研员和骨干教师为依托点,以点带面,以赛促改,以培促研,向偏远区县学校覆蓋高中“体育选项走班制”教学;校际、区县之间交流学习“体育选项走班制”教学实施过程中的亮点和优点,并结合自身学校特点形成特有的学校体育教学教研文化。
4.落实核心素养,体育与健康教学质量有效提升
高中“体育选项走班制”教学内容是学生根据兴趣爱好进行选择,以兴趣为导向,以内容为基础,激发了学生内驱力,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促进了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本届大赛的参赛学校根据自身特点,开设了球类、田径类、体操类、武术与民族民间传统体育类、新兴体育类的五大类运动项目,包含橄榄球、苗族竹竿舞、舞龙、网球、跆拳道等18个项目。90%的课堂聚焦核心素养,内容设计融合情境教学;85%的课学、练、赛、评一体化设计合理,教学目标清晰;80%的课注重多元化评价,教师重视学生在课堂中健康行为的养成和体育品德的培养;75%的课创新上课器材,优化上课内容;95%的课设计符合项目特色的补偿性体能练习,并且运动强度、运动密度等都能达到要求,体育课堂教学质量得到有效提升。
三、反思赛课过程,深化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新发展
从本届大赛决赛的情况来看,参赛各区县和参赛学校领导均高度重视高中“体育选项走班制”教学,均能够明确实施路线,落实情况良好。但纵观重庆市的300余所普通高中,依旧存在选项不合理、部分领导和教师教学观念没有与时俱进、教师专业能力不足、教师终生学习意识不强等问题,城乡发展仍有差异。为了更好地落实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深化推进高中“体育选项走班制”教学,还需要更全面、更优化、更完善地推进比赛机制。
1.转变观念,提高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的价值认识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要真正落实推进,首先地方行政领导、校长、教师、家长与学生都要转变观念,提高对体育与健康课程的价值认识,要认识到体育与健康课程不仅可强身体、调情感、享乐趣,还可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培养责任担当和家国情怀,是其他任何学科都不能替代的,让学生掌握1~2项运动技能并能终身坚持,就是要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真正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这不仅关乎学生健康发展,更关乎国家民族未来发展,教师一定要有这个认识高度并去真正践行和落实。对此,在后续的比赛中,重庆市将加大对地方行政领导与校长、教师、学生对体育价值认识的考核力度。
2.加强学习,促进体育教师教学专业能力的发展
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课堂教学质量很大程度上与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有关,本届大赛中反映出部分体育教师存在教学观念落后、教学方法单一、教材分析与教学设计能力不足、对“模块教学”“结构化”“情境化”“教会、勤练、常赛”等体育新理念认识还较模糊等问题,这就需要体育教师加强学习,提高自身责任感,丰富教学手段,在课堂中真正落实好改变规则、改变对象、改变场地、改变器材,做到教学内容兴趣化、场地器材创新化、竞技游戏化、合作比赛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学生学习、练习与比赛中落实健康行为、运动能力和体育品德,真正达成育体育人,并以身作则,以实际教学让社会、学校、领导、教师、学生、家长等人群感知到体育的价值、魅力与文化浸润,最后形成“社区—学校—家庭”的强大合力,助推学校体育教学价值的有效达成。对此,在后续的比赛中,重庆市还将加大对体育教师的培训、引领和考核。
3.强化评价,推动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有效落实
评价机制的建立与有效落实是推动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必然保障,从对本届大赛的调研可以看出,部分区县、学校对高中体育与健康学业水平考试认识较模糊、落实较欠缺,甚至部分区县、学校还是学校体育教师自行登记考核。针对此现象,在后续比赛中,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将进一步加强监督各区县、学校对政策文件的解读与学习,规范高中体育与健康学业水平考试,并建议市教委加强高中体育与健康学业水平考试的巡视检查与整改,协调市考试院做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方案的制订,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与各区县教研机构做好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指导意见的制订与指导培训,真正形成合力,齐抓共管促进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有效推进。
综上所述,高中“体育选项走班制”教学满足了学生的运动兴趣,促进了学生的运动参与,改善了学生体质,让学生真正掌握了1~2项运动技能,同时也对体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体育教师不断学习以提升自身专业素养,不断发展自身专业技术能力。各区县行政领导、高中学校领导必须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强化落实,有序推进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重庆市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新赛制的持续推进,将始终以《普高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为指引,加强教师能力建设,加大研究力度,用实际行动提高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