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乙鑫
和董彦旭校长交流时,最深受触动的便是他文质的言语与谦逊的谈吐,没有作为领导高层的距离感,却多了几分文人的清雅。而董校也确实告诉我,他是一个诗人,不仅仅是爱好,而是在作诗上确有几番研究,故而从内向外透露着诗书气息。“铁骨一生经雪雨,讲台三尺历春秋。”从诗人的视角看教育,“闲情雅趣自寻求”,也的确别有一番风味。
笔耕砚田勤不辍,奋楫扬帆破浪寻
诗意教育人生的开始,是1996年,刚刚毕业的董彦旭跨越一千余公里,从故乡黑龙江来到天津任教。初从教的五年,在这个大部分新人老师还在摸索课怎么上的阶段,董彦旭已经发表了不少文章,使他在天津的思政学科界小有名气。
在学科教育上的突出表现,让董彦旭有机会进入天津市实验中学这所市重点校,浓郁的教科研氛围让董彦旭一发不可收拾。学校的重点教研活动,董彦旭几乎都有参与,那几年也让他有了相当迅速的成长,也因此顺利入选“天津市未来教育家奠基工程”,有了听各种高端报告、讲座的机会,也得以与顾明远、石中英等教育大家接触。也正是从那时起,董彦旭逐渐养成了写诗的习惯。“每听一场讲座,我都会赋诗一首,把名师的教育精神诗意地表达出来,渐渐地,写诗成了我的拿手好戏!”
不过如果仅仅靠写诗就能学到名师的精髓,那成功来得或许过分容易了。几乎每场讲座结束之后,董彦旭都会把专家的著作买来认真揣摩,有时甚至一口气买来好几本,当时大部分的开销都花在了买书上。他说:“一个专家半天时间,未必能把自己的研究观点都呈现出来,那我把他相关的著作买来读完,就比别人了解得更透彻,别人是听一场讲座,我就相当于听了好几场。”“万卷诗书容我揽,闲情雅趣自寻求”,靠着这股专研劲儿,董彦旭的教研水平很快便有了一个大的飞跃。
对董彦旭教育生涯影响最大的人,莫过于老前辈张万祥老师,以至于董彦旭曾经创作了多首词作,写下“胸怀广宇还嫌少,矗立高端揽皓月”这样的诗句来感怀恩师。彼时正值董彦旭成长的关键期,他的一篇班主任教育写作受到张老先生大加赞赏,甚至约他到家中长叙。张老师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带班经验和德育探索讲授给董彦旭,鼓励他做教育一定要著书立说。“张老师对我影响深远的不仅仅在于他的教育研究,更在于他对教育浓厚的情怀,他做了一辈子班主任,也写下了《一辈子只做班主任》这本书,把自己全部的热爱与心血倾注在这个平凡的岗位。直到现在我做校长,张老师的那股劲儿依然是我传递给年轻教师的精神,以至于我们学校的老师,都是抢着做班主任,不怕做班主任。”
砥砺前行开新局,风起腾空万里云
2022年,董彦旭接受任命,出任天津市实验中学滨海学校(以下简称“滨海学校”)这所新建学校的校长。在人生的新篇章,第一年跟跑,第二年并跑,第三年领跑,短短时间,他便让这所新建学校跃升到天津市的中學前列,真正意义上实现了“万丈高楼平地起”。
一个校长的教育理念是引领学校发展的关键,而一位诗人校长必然会为一所学校注入一些诗意的浪漫。古色古香的诗意长廊、引人注目的校训石、宁静朴实的书院之风,滨海学校的一砖一瓦都体现着独有的文化气息。而对于学校的治学哲理,董彦旭也用三句富有诗意的话来诠释:与世界握手,把世界握到手中;与未来相拥,让未来映入眼帘;与美好相遇,将美好带在身边。这便回答了新时代如何教的问题:国际视野治校,面向未来育人,终身成长奠基。
“我常常跟老师讲,如果你的课堂和其他人的课堂没有区别,那这堂课是否必须得你来上?同样的,如果办一所学校和其他学校一样,没有自己的特色,那这个校长是否只能是我来当呢?”董彦旭讲道。在办学特色这方面,董彦旭可谓是花了大量功夫去思考。从校内到校外,从党建覆盖全学科、延伸各角落,到课程学生构建、教师开发,再到与社会充分链接,高校进校园、家校共育“零距离”,学校发展的每一步,创新与特色都是走在前面的关键词。
“‘浪平万里走航船,要想课程这艘船开得快,那就必须要给它开足马力。所以除了国家要求开设的必修课程,我们的选修课给予了学生充足的自主性,不仅仅是让学生自由选择,更让学生来自己主导。”董彦旭强调。滨海学校的选修课程采取“三单式”课程的形式,即“学生选单——学校下单——教师接单”,学生想学什么课,可以自由向学校申请,校方以菜单的形式反馈给教师,教师接单开设相应的课程。如果学校教师满足不了课程需求,董彦旭便从高校或是家长群体中选择专业人士来授课。“新时代对孩子的需求是全面的,不仅仅局限于一本百来页的教材,这就对我们的教师提出了要成为多面手的要求。试想一下,如果周围的老师都有接单的课,只有你没有,你还能躺平不去进步吗?所以这也是倒逼教师成长的一个好办法。”
课内抓效率,课外更要把眼光放得长,把箭射得远。滨海学校的第一支箭,便是国际交流,也是董彦旭所讲的“站在世界地图上办教育”。学校先后与加拿大安大略国际学院、韩国全北国立大学、墨尔本理工学院等国际知名高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给学生争取夏令营、国际交流等机会,开阔国际视野。第二支箭即是家校共育,董彦旭不仅将学校的家校共育作为品牌建设,更是与全国200余所学校共同发起家校共育联盟,使家校共育“进百家门、访百家情、解百家难、暖百家心”。“我们不仅仅在做好家校协同的工作内容,更提出‘两个100%理念——教师百分百做家庭指导师,家长百分百有家庭指导师,让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中发挥基础性作用。”
研教相长攀高岭,领航成长映日辉
“一个厨子如果只会炒菜,那只能是一个厨子,如果你在会炒菜的基础上还会写菜谱,那就能称为厨师,如果在会写菜谱的基础上,还能讲出这道菜的文化价值,那你便是一个高级的厨师。”
一个形象的比喻,揭示了董彦旭眼中对教师成长的理解。他说,会上课,只能算作一名教师的入门,会上课的基础上还能总结出教学方法和教学经验,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这个时候便是在向一位优秀教师前进。当一个老师能够著书立说,能够用自己的教育理念推动教育的进步,哪怕是微小的助力,那也算是半个教育家了!
做教育家型教师,这是董彦旭对学校老师的要求。他要求每位教师都能跟踪一位教育名家,去阅读他们的著作,研究他们的理念,从而反思自己的课堂。“每天多花30分钟读书,哪怕只是读上30来页,10年下来累计下来就比别人多读了好几百本书!”在学校,董彦旭构建起了良好的阅读氛围,同时也要求教师要敢于把自己的课堂作为试验场,敢于把书中的理论实践到课堂上,从一位教书匠向教育家型教师转身。
“你有多大才,我搭多大台。”这是滨海学校喊出的鲜明口号,董彦旭认为,学校教师团队最好的状态不是“学而优则仕”,而是每一位教师都能在这个平台中找到自己成长的可能,每一位教师都是摩拳擦掌的状态。除了在行政层面的晋升,董彦旭也鼓励教师向名教师方向发展,他也乐于给学校教师搭建平台,让他们能够突破校际的限制,在更大的范围去实现自己的影响力。
“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这段出自《左传》的话,在董彦旭看来,便是教育人应该具有的追求——立言是名师成熟的标志,有学术影响力、能带动更多教师成长便是名师的德之所在。在教育这条路上,他坚持让自己成为思想丰盈的人,能把对教育的见解和思考写下来,散出去,“或许这才算是干出了点名堂,干出了点水平”!
董彦旭
天津市实验中学滨海学校校长,正高级教师。天津市未来教育家行动计划工程学员、天津师范大学教育硕士导师、天津市红楼梦学会理事,天津市思想政治理论课董彦旭名师工作室主持人,获得“第三届全国教育改革创新优秀教师奖”、天津市优秀共产党员、天津市十佳青年教师、天津市师德先进个人、天津市优秀德育教师、天津市首届思想政治理论课年度影响力人物等多项荣誉称号。出版个人专著《心灵互动德育》《课堂教学心主张》《教育的诗心守望》《要做就做班主任》,在北京、上海、广东等全国各地做过500余场次的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