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凤 吴凤
摘要:中国式现代化文明观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文明观的守正创新、对中华民族传统文明观的转化发展以及对西方资本主义文明观的批判超越。中国式现代化在发展过程中秉持人民至上理念、采取和平发展方式、选择并联式发展道路、坚持文明交流互鉴。中国式现代化文明观的独特价值在于其深化了党对文明发展规律的认识,激发了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的活力;能够切实解决现代化进程中的难题,彰显中国的实践方略和智慧;开辟了全新的现代文明发展道路,引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创造。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文明观;理论渊源;核心理念;独特价值
中图分类号:G1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6359(2024)02-0017-06
文明观是现代化的精神内核,与现代化相伴而生。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推进现代化的实践中不断深化对人类文明发展规律的认识,成功开创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孕育形成了中國式现代化的独特文明观。“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独特世界观、价值观、历史观、文明观、民主观、生态观等及其伟大实践,是对世界现代化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创新。”[1]中国式现代化文明观不仅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和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形成提供了思想指引,还为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提供了新的路径选择,为广大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提供了中国方案。
一、中国式现代化文明观的理论渊源
中国式现代化文明观生成于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同时也是在对其他文明观进行吸收、借鉴、批判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深厚的理论渊源。它以马克思主义文明观为理论根基,汲取中华民族传统文明观的精髓,批判超越了资本主义文明观,是植根中国大地、具有中国标识的独特文明观。
(一)固本:对马克思主义文明观的守正创新
马克思主义文明观以唯物史观为逻辑起点,建立在科学的世界观基础上,揭示了人类文明发展的客观规律,为中国式现代化文明观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理论根基。
一是马克思主义文明观的历史性。马克思主义认为,不同民族、不同国家具有不同的文明形态,且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文明形态也会不同,而人类文明形态的演进最终根源于物质生产的发展。中国式现代化文明观的生成和发展过程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具有时间上的同步性,伴随着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转变,中国式现代化文明观的内涵也日臻完善。二是马克思主义文明观的批判性。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文明的狭隘性和虚伪性进行了深入的揭露和批判,并且对共产主义社会的文明形态作出了科学的构想。中国式现代化文明观弘扬了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批判精神,不仅批判超越了资本主义文明,而且基于中国的实际和国情实现了对传统社会主义文明观的赓续创新。三是马克思主义文明观的整体性。马克思主义强调,文明是一个包含着相互联系的各要素的系统,各要素交互作用、缺一不可。中国式现代化文明观继承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明观的整体性思想,以“五大文明”协调发展为整体布局,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新形态,为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创造了重要条件。
(二)铸魂:对中华民族传统文明观的转化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文明是“古老的中华文明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延续和创新”,[2]以现代性因素激活古老的中华文明,使其在当代焕发出新的活力。正所谓“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中华文明以现代力量,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3]
一是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政治观。中国传统政治观秉持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将惠民利民、安民富民作为价值原则,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民的利益诉求。中国式现代化文明观对此进行了创造性发展,形成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将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价值追求,能够切实满足广大人民多方面的需求。二是和而不同、美美与共的价值观。中华民族传统文明观强调“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4]和“美美与共、世界大同”,与中国式现代化文明观强调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多元文明并存等理念具有内在契合性,也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提供了思想资源。三是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自然观。道法自然强调万事万物有其运行发展的客观规律,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因此要效法、顺应万事万物的自然状态;天人合一告诉我们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要友好相处。中国式现代化文明观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尊重顺应保护自然,正是对这一理念的传承与弘扬。四是以和为贵、天下大同的天下观。中华民族传统文明历来坚持以和为贵的价值导向,具有尚和合的特质,谋求建立协和万邦、天下为公的大同世界。当前立足两个大局,中国式现代化文明观顺应和平发展的时代潮流,不仅强调要以和平方式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而且以兼济天下的胸襟在谋求本国的发展中帮助带动其他国家共同发展、互利共赢,传承了中华民族传统文明的思想精髓。总之,中华民族传统文明观所蕴含的独特政治观、价值观、自然观、天下观等为中国式现代化文明观的生成和发展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三)镜鉴:对西方资本主义文明观的批判超越
西方资本主义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对于推动文明形态向更高层次的演进奠定了物质基础,但其固有的狭隘性、虚伪性也决定了其必将被更高类型的文明形态所取代。中国式现代化文明观从三方面实现了对资本主义文明的超越和发展。
一是以人本逻辑超越资本逻辑。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文明秉持“资本至上”的逻辑,使资本成为一种异化力量和支配人的工具,人则成为资本实现价值的手段。而中国式现代化文明观秉持“人民至上”的逻辑,关注现实的而非抽象的人,认为人民的需要和利益是各项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资本是实现这一目的的手段和工具。这就为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提供了价值引领,也为人们实现从对物的依赖向自由全面发展的转变提供了观念指引。二是以全面发展超越片面发展。中国式现代化文明观坚持辩证法的全面性和系统性,超越资本主义文明单向度发展和结构性失衡的局限,统筹推进“五大文明”的全面发展。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到“三位一体”“四位一体”,再到“五位一体”“四个全面”,中国式现代化文明观不断吸纳新的文明要素、扩充文明的内涵,以文明的全面协调发展超越了资本主义文明的片面畸形发展。三是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中国式现代化文明观强调只有承认各种文明的平等性,尊重文明发展的多样性,才能进行文明的交流对话,最终达到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共同发展、共同繁荣。中国式现代化文明观还强调每一种文明都要学会与其他文明和平共处,以文明共存的理念超越了“文明优越论”,促进了各种文明的百花齐放和繁荣发展。
二、中国式现代化文明观的核心理念
中国式现代化是一条具有中国标识和中国特色的崭新的现代化道路。中国式现代化文明观基于中国的历史传统和现实国情,强调在现代化进程中要秉持人民至上理念、采取和平发展方式、选择“并联式”发展道路、坚持文明交流互鉴,实现了对现代化叙事逻辑的重构和创新,蕴含着独特的核心理念。
(一)现代化发展的人民性:秉持人民至上理念
“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5]中国式现代化文明观强调要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以确保现代化方向的人民性。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和享有主体是全体中国人民,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其本质要求。无论是党带领人民进行脱贫攻坚,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抑或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都是党以全体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力求使全体中国人民整体迈入现代化进程、共享现代化发展成果的实践探索。中国式现代化将人的自由全面發展作为根本目标,充分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不仅要实现人民对物质富裕的追求,还要满足人民在政治民主、精神富足、社会和谐、生态美好等多方面的需求,实现了人的本质的复归。不仅如此,中国式现代化文明观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所强调的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观点,确保人民在现代化发展中的主体地位,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推进现代化进程,使现代化事业获得了最广泛的民心支持和民众基础。
(二)现代化方式的和平性:采取和平发展方式
中国式现代化始终坚持以和为贵的传统,顺应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中国奉行和平外交政策,在平等的基础上与世界各国开展交流与合作,以达到互利共赢的目标;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倡导全人类共同价值,积极促进全球治理体系的变革;在依靠自身力量推进中国的现代化、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积极为其他国家实现现代化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思路。中国提出共建“一带一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倡议和实践,既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文明观的和平属性,又体现了中国在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中的大国担当。
(三)现代化道路的整体性:选择“并联式”发展道路
“并联式”与“串联式”是从现代化发展过程的次序性来描述现代化发展道路多样性的一对概念。中国作为后发型现代化国家,选择了“并联式”发展道路,同步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从发展时间上看,“并联式”发展道路压缩了中国实现现代化的时间,使我们用了仅仅几十年的时间就使国家发生了历史性巨变;从发展任务上看,由于发展时间被急剧压缩,决定了不同的发展任务需要叠加发展甚至同步发展,发展任务更艰巨,矛盾风险挑战更多。因此必须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既要立足全局,又要明确各阶段的重点任务和目标,统筹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从发展举措来看,“并联式”发展道路决定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要多域并举,统筹推进“五大文明”的协调发展,使其形成合力,助力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
(四)现代化进程的开放性:坚持文明交流互鉴
“现代化道路并没有固定模式,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不能削足适履。”[6]中国式现代化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尊重各国独立探索适合自身国情的现代化发展道路的权利,并积极为其他国家现代化发展提供新思路。中华文明具有开放的胸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以海纳百川的宽阔胸襟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7]中国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一是要坚持尊重世界文明的多样性,因为各种文明都有其独特的精神价值和文明底色,都是世界文明百花园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二是要坚持文明的交流互鉴,“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8]中国式现代化坚持交流互鉴的文明观,不仅会促进中华文明的绵延不绝、历久弥新,也将促进不同文明的互动互鉴、取长补短和人类文明的繁荣发展。三是要坚持文明共存,美美与共。面对各种全球性问题,中国式现代化坚持多元共存的文明观,努力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主张与各国携手解决时代难题,引领人类文明前进的方向。
三、中国式现代化文明观的独特价值
中国式现代化文明观既立足中国,又面向世界,是中国向度和世界向度的有机统一,不仅对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价值引领作用,而且对于引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创造具有重大意义。
(一)深化党对文明发展规律的认识,激发社会主义文明建设活力
中国共产党立足本国国情和历史文化传统,从马克思主义文明观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在领导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中,不断深化对人类文明发展规律的认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大文明建设相关问题作出了科学的回答。在物质文明方面,中国共产党坚持把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同市场经济的长处结合起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激发了经济发展活力;强调不能仅仅追求经济总量的增长,更要注重经济发展质的跃升,要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在政治文明方面,强调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尤其是坚持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开创了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新境界。在精神文明方面,强调既要实现人们物质上的富裕,又要保证人们精神上的富有;发展各类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既丰富了人们的精神境界,又凝聚了精神力量。在社会文明方面,创新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格局,不断增进人民福祉,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进行脱贫攻坚战,缩小贫富差距,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新进展。在生态文明方面,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强调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要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所有这些都是中国式现代化文明观的外在彰显,体现了党对人类文明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为社会主义文明建设增添了活力、提供了价值指引。
(二)切实解决现代化进程中的难题,彰显中国的实践方略和智慧
中国式现代化的文明观是在不断深化对人类文明发展规律和现代化建设内在规律认识的基础上形成的,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具有现实针对性和实践品格的文明观,能够为切实解决现代化进程中的难题提供价值指南和方向指引,彰显中国的实践方略和智慧。中国式现代化的文明观还具有全球担当和世界指向的多重意蕴。当前,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仍然存在,全球治理体系的变革任重而道远;气候变暖、环境恶化、资源短缺、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等各种问题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和平赤字、发展赤字、治理赤字、信任赤字的不断累积,更是将人类社会拖入发展的深度困境”。[9]面对这些人类文明发展的现代困境,中国式现代化文明观坚持以全人类的视野建构共同价值,在指导解决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问题中强化人类文明的自觉,强调要坚持合作、开放、互利共赢的价值观,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引领人类文明发展的新航向,实现了文明的变革、进步与突围。中国式现代化的文明观为应对各种全球性问题提供了中国答案,能够推动人类文明的发展进步。
(三)开辟全新的现代文明发展道路,引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创造
“现代化的本质是文明形态的创造,文明形态的形成是现代化的结果。”[10]党在领导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过程中,在中国式现代化文明观的指引下,确立了全新的文明范式,创造了具有强大牵引力和示范性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实现了文明的变革、进步与突围。
中国共产党在推进现代化的进程中,立足国情和实际,“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11]在中国式现代化文明观指引下形成的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五位一体”文明形态的统一体,是一种全新的社会主义文明范式。其中,物质文明以实现高质量发展和共同富裕为目标,是根本;政治文明着眼于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保障;精神文明旨在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发展,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是灵魂;社会文明坚持人的主体向度,以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为指归,是条件;生态文明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追求,是基础。“五大文明”缺一不可,它们的协调发展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本质特征,促进形成了经济富强、政治民主、文化繁荣、社会公平、生态良好的发展格局,又实现了对传统社会主义文明的转型升级。
文明观是文明形态的内核,只有坚持正确的文明观,才能保证文明形态发展的正确方向。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新路,形成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文明观,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理论和实践基础。
(四)阐释人类文明发展规律,提供人类现代化发展新思路
马克思指出:“凡是民族作为民族所做的事情,都是他们为人类社会而做的事情。”[12]中国式现代化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伟大实践,又是世界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其他国家更高效地实现現代化和促进人类社会现代化的进程贡献了中国智慧。
其一,中国式现代化文明观对文明发展的逻辑进行了创新,拓宽了文明发展的思路。中国式现代化文明观,强调不同文明的独特性和价值,要在平等交流的基础上相互借鉴、择善而从,充分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主张不同文明的多元共存,是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统一的文明观。其二,中国式现代化文明观破解了如何处理传统文明与现代文明关系的难题。中国式现代化文明观秉持传统文明与现代文明有机统一的立场,既从传统文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使现代文明具有深厚的历史根基和文化底蕴;又不断以现代文明赋能传统文明,使其展现出当代价值和时代魅力,实现了传统文明与现代文明的有机融合、互促共进,提供了处理传统与现代关系的新思路。其三,中国式现代化文明观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中国式现代化在发展过程中之所以能够创造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推动中华民族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原因之一就在于始终坚持独立自主地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化道路。中国式现代化文明观主张各个国家和民族一律平等,都可以根据自身的国情和历史文化传统选择适合本国的现代化发展道路,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中共享人类社会现代化发展的红利,为广大发展中国家独立自主走向现代化、探索符合自身需要的现代化文明起到了示范作用。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正确理解和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N].人民日报,2023-02-08(1).
[2]于沛.历史大变局中的人类文明新形态[J].历史研究,2021(6):32.
[3]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N].人民日报,2023-06-03(1).
[4]罗安宪.大学 中庸[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33-34.
[5]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164.
[6]习近平.加强政党合作 共谋人民幸福: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领导人峰会上的主旨讲话[R].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8.
[7]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8]习近平.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N].人民日报,2014-03-28(3).
[9]刘须宽.中国式现代化的文明领航[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23:7.
[10]陈金龙.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明观[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23(3):6.
[11]習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R].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13-14.
[1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257.
(责任编辑:胡爱敏)
The Unique Concept of Civilization Contained in Chinese-style Modernization
WANG Yongfeng ,WU Feng
(Beijing Jiaotong University,Beijing 100044)
Abstract: The Chinese-style view of modernization civilization has innovated Marxist thought on civilization, developed Chinese traditional concept of civilization, and transcended the Western capitalist concept. This unique view adheres to the people-first notion, adopts the method of peaceful and parallel development, and emphasizes exchanges and mutual learning among civilizations. The view deepens the Party's understanding of the law of civilization development, ignites the vitality of socialist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so as to effectively solve the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modernization.It also highlights China's practical character and wisdom and pilots a new form of human civilization by taking a new road of civilization development.
Keywords: Chinese-style Modernization; The Concept of Civilization; Theoretical Origin; Core Concept; Unique Val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