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提琴演奏技巧和情感表达的融合

2024-06-04 04:09陈露
艺术评鉴 2024年4期
关键词:演奏技巧情感表达小提琴

陈露

【摘   要】小提琴俗称“乐器之后”,其音色温暖、优美、悦耳,被广泛用于演奏不同类型的音乐。乐器机理视角下,演奏者科学、有效把地握小提琴演奏技巧,善于调整自己的演奏状态,将自身对乐谱的理解转化为情感因子,通过小提琴进行情感艺术表达,是释放小提琴音色魅力的关键,也是乐器艺术的根本性要求。小提琴演奏中情感表达途径多元,但演奏技巧与情感表达的融合要点难以掌握。对此,为了帮助小提琴演奏者更好地通过演奏技巧、心理调整、情感融入等方法表达音乐情感,本文主要对小提琴的基本构造、音色、情感表达意义等理论进行阐释,联系演奏经验与专业见解,提出小提琴演奏时持琴方式、运功技法、发音练习等方法,表达乐器艺术情感,释放小提琴的艺术魅力。

【关键词】小提琴  演奏技巧  情感表达  乐器演奏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4)04-0062-06

乐器演奏是音乐的表现形式之一,其本身是一种声音艺术,强调人们听觉上的艺术享受。情感是乐器艺术的支撑,任何一个音乐作品通过乐器演奏,都离不开情感表达,强调通过发音上的处理,达到艺术塑造的目的。小提琴作为一种弦乐器,音域至少三个八度,无论是音域特点上,还是乐器的属性上,均强调小提琴演奏时的情感艺术表达,演奏时应通过小提琴将乐谱创作者的情感、思想传递给听众,通过小提琴温暖、优美、柔和等音色去传达乐谱中蕴含的情感理念,充分发挥小提琴的乐器艺术魅力,传播音乐思想。一直以来,欧洲国家的小提琴家十分重视音乐情感表达,如意大利的著名小提琴演奏家尼科罗·帕格尼尼、安东尼奥·卢奇奥·维瓦尔第等人及奥地利的著名小提琴家弗里茨·克莱斯勒,他们的作品都讲究情感表达,他们演奏时都关注演奏技巧与情感传递的有机结合,释放小提琴的音乐魅力。我国的小提琴演奏者也重视情感表达,但由于小提琴艺术在我国发展历史相较于欧洲國家较短,小提琴演奏中情感表达的历史经验相对不足,因此,小提琴演奏的情感表达是我国乐器界长期探讨的话题。本文就小提琴演奏技巧和情感表达融合进行探讨,提出一些新观点。

一、小提琴的基本概况

(一)小提琴的基本构造

小提琴是一种古代东方弦乐器传入欧洲长期演变而成的弓弦乐器,从小提琴的构造来看,主要分为两大部分、八大件,两大部分是指琴体、琴弓,整个小提琴由这两大部分组成。八大件指的是琴头、琴身、琴颈、弦轴、琴弦、琴马(琴桥)、腮托、琴弓,其中,琴头、琴身、琴颈、弦轴、琴弦、琴马、腮托是琴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小提琴琴身。

一般情况下,常见的小提琴的琴身长度都在35.5cm左右,个别小提琴琴身更长。小提琴的材质方面,小提琴的共鸣箱、背板、侧板等多以云杉木、枫木为主,而琴头、琴颈部位多以乌木为主,小提琴的结构看似简单,但整个琴身、琴弓的制造工艺要求极高,由于其主要是通过弦和弓摩擦发出声音,因此,弦、弓、共鸣箱等部位结构设计极为严密、巧妙。

(二)小提琴的音色特点

所谓的乐器音色是指乐器演奏时发出的声学特性,对于听众而言,音色是能够通过耳朵主观感知小提琴声音艺术的音乐元素。小提琴的音色显著区别于钢琴、吉他、笛子等乐器,由小提琴的基础音域决定了它的音色洪亮而不尖锐、柔和而不沉闷、温暖而不枯燥、清晰而不混杂等,小提琴的E、A、D、G等弦单独弹奏时会发出不同的音色效果,当演奏者进行组合演奏时,会呈现出多个音色融合,音色饱满、丰富,更容易给人听觉上的享受。

匈牙利著名小提琴家卡尔·弗莱什(1873—1944年)曾说小提琴 E弦具有戏剧性女高音的鲜明、锐利,同时也具有花腔抒情女高音的迷人、轻盈;A弦音色则近似次女高音;D弦有浑厚的女低音音色;G弦有抒情的男高音音色。我国乐器声学研究的前辈王湘老师归纳小提琴的标准音质是:“高音洪亮而不燥,低音厚而不闷,发音强而有力,音量大而传远,声音实而不虚,音质纯而不杂,音色圆润柔和甜美,演奏省力、灵敏,四条弦响度平衡,弦拉力比平均,共振峰多而分布均匀,频率范围宽广。”

依据经验见解,笔者认为优质的小提琴音色要注意到整个琴的声音光彩华丽、洪亮、四条弦发音灵敏均匀,高音纯净柔美、低音丰满深厚有力。E弦清晰、明亮;A弦柔美如歌;D弦优雅;G弦浑厚、深沉,演奏时注重根据作品进行不同弦位上的音色组合表达。小提琴演奏时要保证其音色完整、有效释放,是音乐作品情感表达的基本条件,是增强听众音乐享受的关键,演奏者通过小提琴对音乐作品演奏、思想诠释时,需要通过不同音色组合完成情感表达。

二、小提琴演奏中情感表达的必要性

(一)音乐作品思想与情感抒发的根本要求

小提琴演奏是音乐作品演绎的主要艺术手段,音乐作为一门艺术,本身就是歌词创作者情感、演唱者情感的一种表达,歌曲中蕴含着人的情感价值。从听众角度讲,人们要想正确赏析音乐作品,就需要深刻理解、感悟音乐作品中蕴含的情感元素,大众喜闻乐见的音乐作品才能够称之为好作品。因此,小提琴演奏时做好情感表达是音乐作品思想与情感抒发的根本性要求,是听众对小提琴欣赏的需要,是确保音乐作品被广大听众接受与喜欢的关键。例如,《青春舞曲》是一首维吾尔族经典民歌,该作品一直以来是小提琴演奏的主要对象,整首歌曲热烈奔放,是一首极为快活的民歌。整个音乐作品的节奏鲜明、轻快、活泼,但是歌词却蕴含着对青春一去不复返的惆怅心情。因此,演奏时便强调演奏者通过小提琴的音色变化、弦声特点等诠释作品中丰富的情感、多变的情绪,演奏者只有深刻体会歌曲表达的情绪,调整个人的情感、注意力,全身心融入歌曲世界中,用个人情感表达加音乐演奏技巧,才能够有效演奏《青春舞曲》,真正将青春舞曲中的音乐情感传递出去,让听众通过小提琴的声音去联系、感受青春一去不复返的心情。演奏者只有深刻理解与认识《青春舞曲》的音调节奏运用了大量的重复性和变化重复性手法,如歌曲中“我的青春小鸟一样不回来”,在整首作品中前后至少出现了三次,但是,歌词的每一次重复却以不同的声调、乐律出现,这种音乐特点就是中国民歌里典型的创作手法——鱼咬尾。通过该手法,以不同韵律、相同歌词,表达了歌词创作者、演唱者对青春一去不返、岁月一去不返的心情变化,通过掌握作品的创作手法与特征,在小提琴演奏时做到乐律、声调的艺术性处理,才能够表达作品的情感内涵。

(二)小提琴独特音色表达与魅力释放的必由之路

情感是一部优秀音乐作品的支撑,从某种角度来看,小提琴演奏者能够感受到音乐情感,且能够将音乐情感表达出来,是真正诠释一首音乐作品艺术内涵的关键,也是释放小提琴独特音色魅力的必由之路。基于上文分析可知,小提琴的音色极为丰富、多变,正是小提琴的音色多元,使得它成为诸多音乐作品的独奏乐器之一。单从小提琴的乐器艺术表达需要来讲,小提琴演奏者将演奏技巧与情感表达有机融合,潜移默化中促使小提琴音色的规律性组合,小提琴的E、A、D、G弦在演奏者的技巧性、规律性运弓、揉弦下,按照所演奏的音乐作品情感表达需要进行音色组合演绎与传播,避免小提琴演奏时弦音单一的情形。

理论上讲,所演奏的作品情感越丰富,涉及的弦位越复杂,实际演奏时小提琴发出的声音就越多元、灵活、多变,比如,奥地利作曲家克莱斯勒作品《爱之忧伤》,这一作品因涉及的拍子、弦位多元,且变化复杂,在弹奏上对演奏者的运弓速度、揉弦精準度要求极高,成为音乐界学者关注的对象,《爱之忧伤》是依照维也纳地区民谣风格的圆舞曲作成,为A小调,3/4拍子,作品中略带烦恼和伤感,也夹杂着幸福、欢乐与激昂,可谓情感变化丰富、旋律多元多变,小提琴演奏者演奏该作品时,为了表达出作品蕴含的多变情感,就会促使自己加快运弓、揉弦的速度与精准度,小提琴的弦位无形中多元组合起来,小提琴的E弦清晰、明亮;A弦柔美如歌;D弦优雅;G弦浑厚、深沉,不同音色的交迭变化,潜移默化中促使小提琴具有丰富的音色表达,更好地让听众感受到小提琴的独特魅力。

三、小提琴演奏中主要技术要素组成

(一)持琴与发音

小提琴的持琴要素主要由4大部分组成,分别是站姿、坐姿、琴体摆放、左手持琴手型。其中,站姿与坐姿应自然、规范,小提琴演奏时分为站着演奏、坐着演奏两种,站姿状态下,要求演奏者双腿平分直立,双脚左右分开大约与肩同宽,全身放松,身体的重心由左右脚平均或交替分配。坐姿时,演奏者重点注意挺直腰板,腰部端正且放松,应仅坐于椅子的前1/2处,左脚随琴方向平踩地面,右脚则在向右后方,仅用前脚掌着地,确保在演奏E弦上半弓时弓尾不至于碰到右腿,以确保符合演奏条件。琴体摆放要求根据小提琴的持琴标准进行,重点注意肩部与锁骨部的贴合,注意持琴后琴体的位置朝向。左手持琴手型则要求使用拇指的一、二关节连接处与食指指根相对夹住琴颈,重点避免使用虎口握住琴颈。

若将持琴、用弓视为小提琴演奏的基本前提,那么发音环节则是小提琴演奏的动作关键,所谓的发音是指小提琴的声音释放动作,主要通过小提琴的琴弓与琴弦来回摩擦实现,拨弦、揉弦动作决定小提琴的音色变化,琴弓与琴弦的来回摩擦决定琴声大小、力度及声音释放等。其中,拨弦一般又包括左手拨弦、右手拨弦,左手拨弦要求手指精准落到每一根弦点上,右手拨弦要求演奏者做到手指与琴弦的快速贴合、分离,且拨弦动作一般是上下垂直的。揉弦同样是小提琴声音释放的关键性节点,小提琴的揉弦一般包括两种,一种是手臂的揉弦,另一种是手腕的揉弦,手腕揉弦只动手腕以上,手臂揉弦是动整个手臂。两者的差别是:手腕揉弦其音高变化比较小,表情比较细致,适合比较甜美的乐段;手臂揉弦其音高变化较大,适合比较粗犷的乐段。手臂揉弦与手腕揉弦的相同之处是揉弦动作时,均强调手指律动;差异之处是发力点不同,一个是从手臂发力,另一个是从手腕发力。

(二)用弓

对小提琴的构造组成整合划分,可分为琴体、琴弓两大部分。琴弓是小提琴演奏的第二大部分,运弓技法是演奏者应该注意的技巧要素。小提琴的运弓技法要素主要由握弓、运弓两大部分构成,其中握弓要求演奏者利用好自己的拇指尖紧靠弓根(螺旋套部位),其余手指自然秉持弓杆,整个手背应尽量做自然弧形弯曲。握弓要求难度不高,即便初学者也大多能够熟练、正确握弓。运弓则是小提琴演奏中难度较高的一部分,优秀的小提琴演奏家之所以能够通过小提琴演奏出千变万化的美妙声音,通过丰富、悠扬的琴声去传达音乐情感,其窍门就在于运弓控制,小提琴的弓法繁多,单从种类来讲,包括分弓、跳弓、顿弓、连弓等,弓法应用主要根据演奏作品节拍要求而定,演奏者通过运弓速度、弓在弦上压力及弓与弦接触面积控制,进而完成演奏。

四、小提琴演奏技巧与情感表达有机融合

(一)正确摆放小提琴位置,夯实演奏条件基础

小提琴演奏时,音乐情感表达必须从夯实演奏的基础条件入手,持琴位置与握琴方式妥当,才能够确保演奏者的身体处于完全放松、自然的状态,演奏者只有感到琴体摆放位置舒适与自然,小提琴的音调才能够更悠扬动听,琴声才能够具有共鸣,演奏者才能够通过专业的演奏手法,依托于小提琴的独特音色,向观众传达音乐作品蕴含的情感、思想、艺术理念。一方面,琴体放置位置应正确,演奏者应将琴体放置于自己的左肩膀靠近锁骨位置,利用下颌紧贴于琴体尾端的腮托上,注意贴合力度自然、牢固,避免使用蛮力,之后将左肩部位稍微向上耸起,通过下颌与肩自然地将琴体夹住,此时保证琴体向前方偏左位置倾斜45°,如此完成整个琴体正确放置过程。鉴定的标准是:演奏感到舒适自然,音调变得悠扬动听,声音明显更有共鸣。从发出的声音去鉴别姿势的好坏,常常是最可靠的方法。另一方面,左手持琴时,遵循上文提及的用拇指的一、二关节连接处与食指指根相对夹住琴颈,其余四指则为拱形,演奏时,左手的1、2、3、4指同时按在G弦时,每一个手指的第三关节尽量站立于指板上,通过该方法,可以最大程度保证手指的指根发力充足、均匀,也确保拨弦时使用指尖触弦,指根发力与指尖触弦可最大程度地提高拨弦弹性,使得琴声更加清脆、悦耳、明亮、清晰等,充分释放小提琴独特的音色魅力,传递音乐情感。

(二)科学控制拨弦揉弦动作,保持乐器音色灵动变化

琴弓与琴弦摩擦时,拨弦与揉弦均是小提琴演奏时常用的动作要素,演奏者拨弦、揉弦时所发出的音色是表达音乐作品情感的关键,尤其是一些音乐作品的节拍、旋律较为复杂、多变,涉及高音与中低音的转换。当通过小提琴独奏音乐作品时,往往涉及右手拨弦与持续性揉弦,如此才能够较全面地将音乐作品的情感释放出来。例如,《丰收渔歌》是一首传统民谣,灵感源自南海渔民出海捕鱼归来时的丰收场景,是当前我国音乐领域的主要小提琴独奏曲改编作品,该作品演奏中右手拨弦时,要想弦声清脆、悦耳、动听,让观众通过弦声便可以实现音乐情感感知,从灵魂深处感受小提琴所带来的声音震撼,关键点就在于右手拨弦时的快速触弦与分离,具体操作时,演奏者需要让手腕向外,让琴弓离开琴弦,食指伸直,手指第一关节柔软,指尖的肉垫需要提前勾住琴弦,拨弦动作要向上,切忌直接前后拽拉琴弦。拨奏和弦时,演奏者需要挥动自己的左臂,与拨奏单音有所不同,此时需要演奏者的手指像“扫把”动作一样横向扫动,手指放平大面积触弦,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拨奏出整齐、规律且音色交迭多变、有共鸣的弦声,才能够更好地将音乐作品的情感表达出来。

做揉弦动作时,需要克服的难点是揉弦速度与力度,揉弦时,手指不需要用很大的力气按压弦,只需要足够的压力,以确保弦与指板之间的接触。过度的压力会导致音色偏平,而不足的压力会导致音色尖锐或出现嘶嘶声。在揉弦时,演奏者可通过手指滚动的方式来改变揉弦点,确保以稳定频率揉弦,而不是简单地平移到下一个位置,这有助于保持音色的平稳和连贯性。同样以《丰收渔歌》为例,演奏者在进行右手拨弦的同时,左手在指板上进行适中幅度频率稍快的揉弦。通过这种揉弦,尽可能地使拨弦声音更加圆润透彻,更加符合音乐愉悦欢快的情绪基调。

同时,音色的变化也与揉弦时手指接触指板角度有关。一般来说,手指与指板接触面减小时(即将手指立起来),音色更加清晰透彻,往往应用于小提琴高音区抒情片段,且往往伴随着更快频率的揉弦,以达到类似引吭高歌的情绪效果。而在手指与指板接触面增大时(即将手指放平),音色往往更偏向温暖但有些朦胧的色彩。这种放平手指揉弦的技巧常见于以G弦低音为主的抒情片段。

整个乐队配器以圓号和巴松管为主,在小提琴独奏进入前,以持续长音奏出降B大调主和弦特有的暖色调色彩,从而奠定小提琴独奏旋律开始温暖的色调。此时,演奏者便可将手指稍稍放平,并减缓揉弦频率,用幅度大而缓慢的揉弦展现出朦胧又温暖,如同太阳初升一般的音乐色彩。随着旋律渐渐上行,演奏者可以随之调整揉弦幅度与频率,以推动情绪相应的变化。

(三)演奏者善于调整心态,演奏中善于想象与情感表达

声与情是小提琴演奏艺术的根本,演奏者通过小提琴表达音乐情感时,除了要控制好上述提及的硬性技术要素外,还需要注意调整好自身的心理、思想状态,演奏者只有全身心融入音乐世界中,才能够更好地调动自身注意力、情绪等,实现自我与乐器的融合,更好地释放与表达音乐情感。例如,《念故乡》是根据捷克作曲家德沃夏克的代表作第九交响曲《自新大陆》第二乐章的主要旋律改编而成的小提琴独奏曲,该作品的情感思想主要是传达千千万万的游子希望归乡的愿望,传递出远在他乡的流浪者怀念故乡的风景与亲人、朋友的思旧情绪,小提琴演奏时,演奏者除了要紧跟乐谱节拍运弓、拨弦、揉弦等动作外,还需要站在创作者角度去体会音乐作品中蕴含的思绪,从而将音乐情感充分表达出来,需要将自身幻想成为音乐作品中的主角,将自身想象为一个远在他乡而怀念故乡的流浪者人物形象,想象自身在故乡外的遭遇,想象自己远走他乡的心理状态,怀揣着对家乡的怀念情绪状态进行演奏,调动自己的情绪,让自己的情绪融入音乐环境中,用富有情感的方式拨动自己手中的琴弓、琴弦,用优美的旋律表达他乡游子孤独想家的思念。

(四)演奏者加强对乐谱的掌握,依据作品要求传递情感

声乐歌曲本身是一门声音艺术,强调演唱者通过声音去表达歌曲思想与情感。演唱者有效表达歌曲情感,前提是深入理解歌曲中蕴含的思想与情感理念,只有知道歌曲内容在表达什么、传递什么样的情感元素,才能够知道利用什么样手段更好地完成歌曲情感传递。例如,《流浪者之歌》是西班牙著名音乐家萨拉萨蒂的代表作之一,也是小提琴独奏曲中的不朽名篇,该音乐作品蕴含的情感多变,音乐作品内容的前半节以忧郁、伤感的情感特征为主,重点是刻画一位流浪者孤独、寂寞的艺术景象,后半节则以欢快、激动、奔放等情绪为主,似在刻画一位流浪者超脱世俗、追求自由的热烈奔放景象。进行该作品演奏时,若想有效表达音乐作品的前后多变情感因子,重点是演奏者提前掌握乐谱,知道乐谱中每一个节拍部分蕴含的情绪特征,如整个作品可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以c小调为主,属于4/4拍子,典型特点是由强而有力的管弦乐齐奏作为开始,然后主奏小提琴奏出充满忧伤的旋律,演奏时,需要注意跟随着乐谱的节拍与调性要求进行对应的情绪情感表达。第二部分是慢板,由小提琴奏出新的旋律,是一种美丽的忧郁,以变奏和反复奏技巧性极强的发展,轻巧的泛音和华丽的左手拨弦显示出这一主题的丰富内涵。这一环节需要演奏者始终保持小提琴的轻柔音色,以更好地表达音乐作品蕴含的美丽的忧郁情感。第三部分则属于慢板,以2/4拍子为主,乐谱的音色表达上要求以舒缓、惆怅为主要情绪因子,由于小提琴的音色偏向于轻快、明亮,因此,该部分一般要求演奏者为小提琴装上弱音器,“极有表情地”奏出充满感伤情调的旋律,悲伤情绪达到极点。第四部分是快板,同样是2/4拍子,乐谱上从第三部分转变为极快的快板,与第二、三部分形成明显对比,反映出吉普赛民族性格的另一方面——能歌善舞,进行该部分演奏时,演奏者就需要紧跟乐谱的拍子规律,尽可能地让右手快速拨奏,表达出作品中蕴含的欢乐情感。

五、结语

总而言之,情感是一部优秀音乐作品的支撑,小提琴演奏者演奏音乐时需要将音乐情感充分表达出来,通过情感互动,搭建起演奏者与听众之间的精神桥梁,释放小提琴的艺术魅力。另外,从音乐艺术角度来看,小提琴演奏者是否能够感受到音乐情感,且是否能够将音乐情感表达出来,是真正诠释一部音乐作品艺术内涵的关键。整体来讲,要注重小提琴演奏时的技巧控制,包括持琴、运弓、发音等,通过小提琴演奏技术,保证音乐情感表达准确。同样,也需要注重演奏者的心理状态、情感融入、艺术形象,小提琴演奏时演奏者做到自我与乐器合二为一,将自身与小提琴融为一个音乐情感表达生命体,才能够更好地传递音乐情感内涵。对此,小提琴演奏时,基础要素是聚焦小提琴的持琴方式、运弓技法、发音练习三个要素,正确摆放小提琴位置、注意左右手的配合、科学掌控揉弦要素及演奏者加强对乐谱的掌握、演奏中善于想象与情绪表达,更好地实现音乐情感的传递。

参考文献:

[1]任书苇.关于德国浪漫主义时期音乐作品的创作意图与演奏艺术探究——以罗伯特·舒曼《a小调小提琴奏鸣曲》为例[J].黄河之声,2020(05):48-49.

[2]江利.基于小提琴与扬琴异同分析创新扬琴演奏技法——以《流浪者之歌》为例[J].艺术评鉴,2023(10):76-79.

[3]刘毅霞.论19世纪小提琴法国学派和德国学派的艺术特征——以维尼亚夫斯基和约阿希姆为例[J].戏剧之家,2021(22):85-86.

[4]何敏楠.巴赫《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与组曲》演奏风格比较研究——以“g小调第一奏鸣曲——柔板”的三种录音版本为例[J].音乐探索,2021(01):104-110.

[5]范荆婷.浅析陈银淑协奏曲作曲技法——以《小提琴协奏曲》《大提琴协奏曲》《笙协奏曲》为例[J].黄河之声,2023(09):86-89.

[6]刘耕.高效与精炼的完美统一——《约斯特小提琴系统》中的技术理念与训练原则[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21(04):58-67.

[7]张娟.室内乐作品演奏中小提琴的演奏要素分析——评《小提琴常用技巧性乐曲演奏指导》[J].中国教育学刊,2022(05):150.

[8]徐知.小提琴演奏表现的影响因素分析——评《小提琴演奏表现及其应用领域研究》[J]. 科技管理研究,2023(14):264.

[9]刘佳鑫.贝多芬《第九小提琴与钢琴奏鸣曲》中的“英雄性”情感表现[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18(03):135-138.

猜你喜欢
演奏技巧情感表达小提琴
延河晨晓(小提琴独奏)
Hey Diddle, Diddle
浅谈低音提琴在演奏中的技巧问题
浅谈二胡传统作品与移植作品演奏技巧的特点及异同
图形创意在平面广告中的情感表达
浅析材料在绘画中意义
刍议绘画艺术中色彩的情感表达
儿童戏剧文学中的游戏元素对幼儿情感表达的影响
河南派唢呐演奏中气息运用技巧探讨
浅析肖邦《革命练习曲》的演奏技法与情感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