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百岁的化学结缘人朱锦勳

2024-06-03 00:00:00吕若琦
家庭医学 2024年9期
关键词:农校聚甲醛乙腈

朱锦勳,1923年出生于浙江宁波鄞县(今鄞州区)。1946年考入浙江大学化工系。1949年9月被选调到中国政法大学学习,参加开国大典。1950年分配到浙江台州专署司法科。1952年司法改革后,充实到黄岩农校(后升格为台州农校)担任化学教师,1989年9月离休。他醉心科研50年,研制的三氟化硼含量大于18%的三氟化硼乙腈浓液属国内首创,三氟化硼乙酸丁酯、四氟硼酸锂(锂离子电池优秀电解质)的研制走在全国前列。同时为推动实现国内聚甲醛产品进口替代做出独特贡献。

不管是当化学老师还是搞科研,朱锦勳都做到了精益求精、不计个人名利。他和同事编写了《化学演示实验参考书》,主持编著浙江省中等农校的《化学演示实验》。1990年,他主编的全国中等农业学校教材《化学实验》由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至2002年9月,已是第十七次印刷,印数达53万多册。

1974年的一天,黄岩合成化工厂葛厂长敲开了朱锦勳办公室的门,从此年过半百的朱老师结缘化工行业。三氟化硼乙醚是化工企业的常用试剂之一,市面上供不应求。朱老师利用课余时间反复实验反复论证,最后研制出三氟化硼,工艺路线简单,产品质量高成本低。

朱老师还研制了其他多种产品,其中三氟化硼乙腈络合物和溶液(是生产头孢抗生素原料药的优良催化剂)可谓杰作。一经研发试用,获赞无数。2001年8月,项目鉴定委员会鉴定,“三氟化硼乙腈溶液的三氟化硼含量gt;18%,属国内首创”。产品经浙江省化工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抽样检测,各项技术达标,可替代进口。

朱老师和其他科学家一起,为推动实现国内聚甲醛产品(聚甲醛是一种重要的塑料原料)的进口替代,做出了重大贡献。20世纪90年代中期之前,我国所需的聚甲醛几乎全靠进口。经多次实验研究,朱锦勳发现聚甲醛的催化剂是三氟化硼乙酸丁酯。如今,承接产品生产的格兰特医药科技(南通)有限公司已成为全国三氟化硼及其系列产品的制造大厂,云天化则是全国最大的聚甲醛生产企业。

2009年,朱锦勳与浙江金鹏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一起,利用国内首创的氟硼砂新工艺,合成三氟化硼,生产三氟化硼一碳酸二甲酯络合物,被列入2009年浙江省技术创新项目计划。

在朱锦勳与化工行业50年的缘分中,他先后担任浙江金鹏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格兰特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的高级技术顾问。他还建议来访的上市企业浙江永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不要依赖国外,应该独立生产锂离子电池优秀电解质“四氟硼酸锂”,并与永太公司签订了为时3年的技术合作协议书。

朱锦勳有3个儿子,学的都是理工科。他经常对孙辈讲,不管在国内还是国外,都要爱国爱党。他说:“我对党感情很深。有时听到有人说牢骚怪话,总觉得很不是滋味。我想,叫你治理家门口一条窄窄的小河,你都不一定行,更别说咱们这么大一个国家。

2023年9月9日,朱锦勳老师把70年来所从事的教学、科研资料,全部奉献给台州科技职业学院。回望百年,朱锦勳感慨地说,个人的命运总与所处的时代息息相关。他将人生感悟浓缩为16个字:知足常乐、精益求精、家国情怀、诚以待人。

101岁的朱锦勳,出门拿着拐杖,只有“象征意义”,为的是提醒过往路人多加注意,并非让自己走路更稳些。他“看上去80多岁的样子”,精神矍铄,足够稳健。他离休后“离岗不离业”,一直从事科研工作,迄今仍在为企业做技术指导,教学和科研成果斐然。

朱老师的卧室墙上挂了两幅字,一幅是“百念守中”,另一幅是“寿而康”。他淡泊名利,生活俭朴,住近乎毛坯房的陋室;一件外套穿40年;从不用纸巾,只以棉手帕代之。他在专业领域孜孜以求,锐意穷搜,开拓创新,收获甚丰;他在精神世界不知老之已至,期颐之年仍保持看报习惯,关心天下大事;他乐天知命,诚以待人,心怀家国。所有这些,都是老人“寿而康”“寿则多荣”的“密码”。

猜你喜欢
农校聚甲醛乙腈
高纯乙腈提纯精制工艺节能优化方案
煤化工(2022年3期)2022-07-08 07:24:42
曙曦自是扶桑始:清末官绅对日本农校考察研究
普通聚甲醛与低VOC聚甲醛结构及性能分析
甘肃:建农校对接精准扶贫实验区
中小学电教(2019年4期)2019-01-29 13:41:05
共聚甲醛的自成核结晶行为
中国塑料(2016年9期)2016-06-13 03:18:50
丁二酮肟重量法测定双乙腈二氯化中钯的含量
共聚聚甲醛的增韧研究
中国塑料(2015年2期)2015-10-14 05:34:18
聚甲醛增强改性研究进展
中国塑料(2015年9期)2015-10-14 01:12:17
临洮农校校园园林景观赏析
我国乡镇农校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之“乱”与“治”
职教论坛(2013年7期)2013-08-15 00:5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