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我国成年人失眠比例高达38.2%,年轻人中近六成自觉睡眠质量差,越来越多的人遭受失眠的困扰。现代研究表明,长期睡眠不足不仅影响大脑代谢,还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那么如何才算睡得好,怎样才能睡得好呢?
充足的睡眠时间成年人推荐睡眠时间为7~9小时/天。老年人稍短。实际上,推荐的睡眠时间只适用于大部分人,还有一部分人比较“另类”,比如每天只睡5~6小时就够的短睡眠者和需要每日睡觉9小时以上的长睡眠者。睡目民时间往往是基因决定的。
睡眠质量高人的睡眠分为快速动眼期和深睡期。两个时相在整晚的睡眠中交替4~6个周期,一个周期90分钟。其中深睡期对缓解疲劳和修复能力最强,因此,要保证睡眠质量,就要保证深睡眠充足。
如何判断睡得如何主要看睡醒后的状态。如果睡醒后精神状态良好,日常生活和工作都处理不错,不会常常感到困倦,那就证明你睡的还行;反之则说明你很缺觉。
清除大脑有害物质,修复损伤睡眠可以修复大脑皮层积累的DNA损伤。同时,进入深睡眠后,大脑的脑脊液与脑间隙液进行交换,将沉积在大脑中的垃圾如B-淀粉样蛋白、a一突触核蛋白等清除出去。因此,缺觉熬夜会变傻。
提高身体机能,降低患病风险深睡眠时,生长激素分泌增加,有助于儿童骨骼肌肉生长及大脑发育。对成人来说,良好的睡眠能够使人们保持心理健康,提高认知水平,还可以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相反,长期睡眠不足可能导致免疫系统的崩溃。此外,睡好觉能有效预防心脏病、脑卒中,对糖尿病的改善也有帮助。最后,保证睡目民质量有助于皮肤再生,使我们“永葆青春”。
1.吃得好,睡得香食物一般需要2~3小时才能被吸收。晚餐吃得过晚,会使胃部及大脑皮层在夜间持续兴奋,影响睡眠。傍晚后尽量避免饮用含有咖啡因的饮料。同时避免睡前饮酒,因为酒精会减少快速动眼期并导致睡眠中断。如果您既想“对酒当歌”,又怕夜不能寐,建议您将饮酒和睡眠时间至少间隔4小时。
2.在对的时间做对的事尽量保持固定的入睡和睡醒时间,保持规律的作息。建议晚上10:00~11:00入睡。因为研究表明,这段时间入睡能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3.身心一起“躺平”睡前两小时避免剧烈活动,减少电子产品的使用,避免思考或回想事情,放空大脑。
4.睡姿不对,睡醒遭罪投降式睡姿、趴睡、过度蜷缩等不良姿势易导致肌肉牵引过度,挤压器官,影响睡眠质量,诱发疾病。睡姿主要分为仰卧和侧卧。其中,左侧卧对心脏的压力较大,而仰卧睡姿虽对器官影响较小,但对打呼噜的人来说,可能引发呼吸暂停,所以心功能较差或打呼噜的人可选择右卧睡姿。对孕妇来说,左侧卧可以减轻子宫右旋,有利于胎儿供血。其实无论侧卧或仰卧,只要身体放松,使脊柱和头颈保持正常的生理曲度,双手自然放于两侧即可。此外,在小腿位置放个垫子,可以保持避免骨盆前倾。
5.营造睡眠环境减少噪声,保持环境安静。调暗光线,避免光线对褪黑素分泌的影响。合理调整温湿度,以体感舒适为佳。
慢性失眠患者可进行认知行为治疗,主要包括睡眠限制和刺激控制、睡眠卫生教育、睡眠日记、放松训练等。在药物治疗方面可以选择地西泮、艾司唑仑等苯二氮革类,佐匹克隆、扎来普隆等非苯二氮革类,以及苯巴比妥、水合氯醛等其他类药物。中药酸枣仁、远志、龙眼、百合、合欢皮等也具有镇静安神的作用。失眠患者应在医师或药师的指导下合理使用药物,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
良好的睡眠已成为国际公认的三大健康标准之一,让我们摆脱“困”境,越睡越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