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晓玲
【摘要】 目的 探究医护协同以护为主教学模式在临床护理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护理学院2020级—2021级60名护生,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名。对照组予以传统授课模式,观察组予以医护协同以护为主教学模式,学期末从理论成绩、综合实践能力成绩、护生干预前和学期末职业认同感得分方面对2组学生的教学效果进行调查。结果 观察组各课程理论成绩及平均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综合实践能力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学期末,观察组认知、评价、影响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医护协同以护为主教学模式应用于临床护理课程教学中,有利于提升护生理论成绩、综合实践能力和职业认同感,为今后工作打下坚实基础,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医护协同以护为主;临床护理课程教学;职业认同感
文章编号:1672-1721(2024)14-0007-03 文献标志码:A 中国图书分类号:G637
临床护理是一门护理学与教育学相结合的交叉学科,也是通过研究护理领域内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应用学科[1]。临床护理课程是护理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校课堂教学的延展,帮助护生将理论知识转变为实践[2]。目前,国内处于护患比例严重失衡的状态,对护理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加[3]。在传统授课教育模式中,临床护理人员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都无法达到预期效果,护理精英人才较少,因此提高护理人员理论知识水平和综合实践能力是当前临床急需解决的问题[4]。针对这种状况,临床上提出医护协同以护为主教学模式应用于临床护理课程教学中,以提高护生的专业知识水平和临床思维能力,培养护理精英人才,促进护理行业的发展。本研究着重探究医护协同以护为主教学模式在临床护理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护理学院2020级—2021级60名护生,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名。对照组男性2名,女性28名;年龄21~24岁,平均(22.51±1.01)岁。观察组男性1名,女性29名;年龄21~24岁,平均(22.58±1.27)岁。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予以传统授课模式,即教师主讲,学生听课。
观察组予以医护协同以护为主的教学模式。(1)课程设置。咨询相关专业人士后,将课程标准与实际相结合,合理安排教师和课程学时。(2)集体备课。组织中医护理学、儿科护理学等9门课程授课教师每3天进行一次备课,共同讨论教学进度、每一章节的重难点、授课技巧等,并根据相同病理进行不同角度的分析。(3)教学试讲。安排各位授课教师试讲1课时,护理教师先听讲,随后由护理教师对各类疾病课程进行讲解,由各位疾病专家对护理教师授课内容进行评分,并提出不足及相关意见,评判成绩高于80分即为达到授课水平。(4)强化师资队伍。举办强化师资的培训班,成绩优异的护理教师参加国家、省级教学比赛;各授课教师采用公开课等形式进行授课,并邀请国家、省级专家进行点评。(5)质量控制。在每一课程中安排成绩优异、公信力强的授课教师担任教学组长,负责监督教学内容和质量,并对授课老师、学生考勤情况进行监督,严格落实教学制度和教学流程。(6)护生培训。以理论授课、课堂操作示范、案例教学、临床实践为主要培训方式。课前准备时,护生自主分组,10人为一组,共3组,根据临床真实状况进行模拟,各小组护生轮流扮演患者,在模拟过程中发现临床护理中存在的问题,授课教师提出建议及解决方案,引导学生建立临床思维模式。由授课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实践,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并掌控带教环境,实践结束后在教室对学生操作进行评价。(7)培训目标。理论考核分数>80分为成绩合格,实际操作考核分数>80分为成绩合格。
1.3 观察指标
(1)理论成绩。通过咨询专家和各科室医生,制定理论考试试卷,每科满分100分。从难度、信效度、区分度等方面评价试卷质量,信度是对一致性程度的反映,信度较好为>0.7,信度很好为>0.8;效度是对制定目标的实际完成状况的反映,效度系数正常状况为>0.4;区分度是用于对护生情况进行区分的一个指标,区分度好为>0.15,区分度很好为>0.30;一般难度系数判定标准为,容易题、正常题、难题,分别为0.8~1.0、0.7~0.8、<0.7。本实验中的理论考试试卷,信度、效度分别为0.79~0.89、0.40~0.45,区分度为0.58~0.68,难度为0.72~0.89,试卷质量较高。(2)综合实践能力考核成绩。对比2组护患沟通、体格检查、操作技能、临床判断、健康教育、人文关怀、组织协调分数,均为100分。(3)职业认同感。采用职业认同感问卷[5]从认知、评价和影响3个维度进行评价,共10个项目,總分为50分。评分标准,非常不符合为
1分,非常符合为5分。其中认知包含4个项目,满分为20分;评价包含3个项目,满分为15分;影响包含3个项目,满分为15分。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护生理论成绩对比
观察组各课程理论成绩及平均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2组护生综合实践能力考核成绩比较
观察组综合实践能力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2组护生干预前和学期末职业认同感得分对比
干预前,2组认知、评价、影响得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学期末,观察组认知、评价、影响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3 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患者对护理人员的要求不断增高,如何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成为现阶段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6]。在临床护理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模式通常是由护士长或带教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无计划学习,学生比较散漫,学习积极性也较差,学习结束后往往不能达到预期效果[7]。医护协同以护为主教学模式是一种更为科学的教学方式,以医护2种不同的思维方式为切入点,为学生提供更为全面的学习环境,并通过扩展护理教师的知识广度提高护生对疾病的认知[8]。近年来,医护协同以护为主教学模式在临床护理课程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9],不仅调动了护生的学习积极性,还有利于提升护生的综合实践能力、理论知识水平和职业认同感,为今后护生步入护理岗位奠定扎实的基础[10]。
高静等[11]学者研究结果显示,医护协同以护为主教学组理论考核、职业认同感得分均高于传统教学组,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与本研究结果相一致。本研究中,观察组各课程理论成绩和平均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学期末观察组认知、评价、影响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采取医护协同以护为主教学模式,组织中医护理学、儿科护理学等9门课程授课教师每3天开展一次备课,共同讨论教学进度、每一章节的重难点、授课技巧等问题,并针对相同病理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促进医疗教师与护理教师之间的教学互补,不仅可以为医疗教师讲课时对疾病护理相关知识进行补充,还可以在护理教师讲课时对医疗知识的专业度和深度进行补充,提高护生对疾病相关知识和护理程序的了解。在课堂上,授课教师组织各小组护生根据临床真实状况轮流扮演患者,将学生带领至临床进行实操,让护生更为清楚地认识到护理工作对于患者的重要性,增强护生的使命感。护理教师通过参加国家、省级教学比赛等,让护生认识到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能力,才能紧随潮流,获得更好的职业发展,利于护生制定职业规划;护理教师学历较高且临床经验丰富,通过言传身教,让护生感受到护士职业的价值,提升护生的职业认同感。
在医护协同以护为主教学模式中,通过护理教师授课内容、技巧的提升和师资队伍的强化,增强教师质量水平,教学组长负责对教学内容和质量进行监督,并对授课教师、学生考勤情况进行监督,严格落实教学制度和教学流程,促进教学顺利进行,并将理论授课、课堂操作示范、案例教学、临床实践作为主要培训方式,由授课教师将学生带领至临床进行护理,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促进护生提升综合实践能力。因此,观察组综合实践能力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医护协同以护为主教学模式应用于临床护理课程教学中,有利于提升护生的理论成绩、综合实践能力和职业认同感,为今后工作打下坚实基础,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王利华,邓金梅,吴强,等.翻转课堂在实习护生心电知识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山西医药杂志,2020,49(19):2675-2677.
[2] WAKIBI S,FERGUSON L,BERRY L,et al.Teaching evidence-based nursing practice:a systematic review and convergent qualitative synthesis[J].J Prof Nurs,2021,37(1):135-148.
[3] 徐晨子.護士长护理信息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23.
[4] 李晓娟,王侠,王莉,等.医教协同背景下外科护理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研究[J].护理研究,2020,34(1):168-170.
[5] 吴春艳,宋迎香,傅晓璇,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住院医师职业认同感和职业忠诚度状况研究[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20,40(9):688-691.
[6] 王芳,孙善红,刘青.柏拉图分析法护理质量改进管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康复的应用效果[J].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2020,14(4):350-355.
[7] 李冬,李舒玲.SBAR教学联合Mini-CEX评价模式在护理实习生临床带教中的效果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20,35(17):1623-1625.
[8] 吴海梅.医护协同模式在介入栓塞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效果及价值[J].中国数字医学,2020,15(9):97-99.
[9] 徐滢超,谢蓓蕾.医护协同管理模式在连台手术安全管理中的效果观察[J]. 中国药物与临床,2019,19(22):3994-3996.
[10] 冯建红,孙彤.医护协同管理模式应用于静脉输液工具规范管理中对输液治疗质量及服务质量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2,41(7):1153-1156.
[11] 高静,胡雪慧,刘云云,等.“医护协同以护为主”教学模式在临床护理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效果[J].护理研究,2020,34(19):3531-3534.
(编辑:张兴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