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波
古有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之技,今有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可以说。古往今来、体育在人的全面发展、尤其是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中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是在“应试教育”导致片面追求升学率、社会和学校存在重智育、轻体育的倾向,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学校挤占体育课,学生体育锻炼时间严重不足,体质健康呈普遍下降趋势的情况下应运而生的。
自20世纪90年代实施以来,经过近30年的发展,分值从10分增加到30分到50分、70分、100分,基本发挥了中考体育的“指挥棒”作用,在有效促进学生加强体育锻炼、促进初中段学生体质健康、推动学校体育发展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河南省教育厅在全省范围内将体育分值提高到和语数外同等分值的100分,在全国起到了先行示范的作用。100分共分为过程性考试30分和终结性考试70分,这个方向也是在引导体育锻炼更要注重平时而不是初三的突击锻炼。科学规划与实施中考体育测试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一、注重过程性评价向体育课堂要效率
体育课应合理安排各阶段的教学内容,根据《国家体质健康达标测试》项目和《义务教学阶段课程标准》合理安排好教学内容。抓好七、八年级的体育课堂,将过程性评价落实到课堂实际教学中。例如:男生引体向上是体质达标的难点,绝大部分学生成绩是0个和个位数,怎样在平时加强上肢力量和核心力量的练习,从而使“引体向上”这个项目在过程性考试中提高成绩就是我们注重平时课堂教学应该思考的问题,不然过程性考试男生成绩很难拿满分。
二、抓好初三春季开学体育锻炼冲刺的黄金期
每年的中招体育考试都会放在中招前的两个月左右,4月份开考。那么这两个月冲刺时间就是提分的黄金期。第一阶段(2月份):主要进行速度、力量、弹跳、耐力和灵敏等身体素质的全面综合训练,为形成较全面身体素质打好基础。在教学训练中应采用各种训练方法和手段,努力提高身体各器官的运动机能水平。在全面发展素质的同时,一般应以发展速度、提高跑的成绩为重点,应以中等运动训练量为主。第二阶段(3月份):阶段应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学生成绩有质的提高,特别是跑的成绩提高了,学生锻炼信心倍增。此阶段应注重发展和提高力量素质,特别是上肢力量、下肢力量及腰腹肌力量,并结合跑、跳、投、球类等考试项目,采用各种行之有效的手段,如杠铃、壶铃等加强力量,发展各个项目必须具备的专项素质,尽快提高掌握各项技术的速度。要在此阶段大运动量训练的基础上,调整运动强度和运动负荷,并逐步以提高和巩固运动成绩为目的。第三阶段(4月初):例如某些学生已经能在其中一项考试项目上能够轻松达到满分规定线,那么我们就可以让这一部分学生多化些精力去练习他的弱项,而不必在已经达满分的项目上下功夫了;而对于一些体育成绩相对较差、素质相对较弱的同学来说,则应以充分掌握好技术动作的前提下,结合个人特点,稳打稳抓。通过组织模拟测试提升必胜信心!
三、重视中考体育前的心理疏导
经过冲刺阶段的锻炼同学们都发扬了团结协作、勇敢拼搏的精神,在田径场上通过苦练、巧练,每位同学都付出了汗水,都获得了身体上从力量到速度等各种素质的提高。如何保持好心态,调整好心情,这才是考试获得优异成绩的关键,再此體育老师、班主任老师要从心态、体育考试前的准备等方面给学生讲清楚要求,做好心理辅导。
“中考体育100分”都是学校体育人的一针强心剂,让我们感到学科价值指向、学科地位得到体现,科学规划与实施中考体育还要靠我们每一个体育人共同努力,为学生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