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石学发轫于宋代,晚清之际研究者越来越多,陈介祺便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人物之一。陈介祺,字寿卿,号簠斋,山东潍县人,以鉴古、藏古、释古、传古为己任,《清史稿》誉其“所藏钟彝金石为近代之冠”,郭沫若和商承祚更是称其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一代宗师。然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在当代分科而治的语境下,金石学所包含的学术内容被分别纳入“考古学”“古器物学”“考据学”等现代学科体系中,客观上造成了学术界对清代金石学的疏淡,故对这一时期的金石学家关注度普遍不够。基于当时学界对陈介祺研究阙如的情况,2004年由陆明君编撰、荣宝斋出版社出版的《簠斋研究》从一手材料入手,对相关金石学著录加以爬梳,在突出陈介祺金石学成就和贡献的同时,勾勒出晚清金石文化发展的大体脉络。
本书原为陆明君的硕士学位论文,后在其基础上加以丰富,并增补年表修订而成。无论是资料的搜辑、考释,还是对金石学等相关知识的掌握和运用,陆明君均表现出深湛的写作水平和宽阔的学术视野,是一部自陈介祺开展研究工作以来较为完整、系统的个案专著。具体而言,《簠斋研究》主要有以下特色。
本书共分为六个章节,首先对陈介祺的生平事略加以论述,重点对其辞官回籍、躬耕金石学的原因进行分析之后,便从鉴藏与传古方面着手,在罗列陈介祺藏品种类之多、体例之大、品质之精的情况下,点明其“眼明如炬”的鉴古卓识,并阐述陈介祺拥有高超、精湛的传拓技艺,拓本遍及海内外的史实。其次,立足于当时古器物及古文字考释尚处于发端的实际状况,突出陈介祺在释古方面的见解和认识,以加强与前文的联系,同时彰显其学术贡献之大、造诣之高。与此同时,作者结合时代背景,对陈介祺的书学、印学思想进行考察,并对其书法风格的形成、發展及艺术价值进行探讨。最后,鉴于世人对陈介祺了解不足的情况,对其著述及藏品数目进行全面搜辑和梳理,并附以年表,条目清晰地反映其生平及学术轨迹。以上各章节内容均是围绕陈介祺的金石学研究展开论述,虽条目众多,但作者紧紧围绕陈介祺鉴藏与学术研究两条主线,内容丰富的同时显得繁而不乱。
在陈介祺之前,收藏文物、把玩金石仅是晚清官宦士绅附庸风雅、衬托其身份品第的象征。直至陈介祺,他将金石学视为研究和传授历史文化的载体和形式,其富藏精鉴、宗仰海内建立在他深厚的学术造诣之上。因此,陆明君将陈氏的鉴藏与学术研究紧密结合。陈介祺金石鉴藏与学术研究均以“文字”为核心,其自云“天开混沌由文字,人扩灵明亦在兹”,正是对文字的神圣之心和超前的古文字意识,使他秉持“文字真面”的传古宗旨。
陈介祺归里后,考释古文字成为他晚年生活的日常。在藏古方面,陈介祺尤重三代文字之器,认为“三代所存,莫重于六经,尚不免有脱简传讹之处,吉金虽古文字之一种,而真切莫过于是,何能不深系学者之心”。在鉴古方面,陈介祺亦注重以文字为主的探求。在古文字研究的初始阶段,陈介祺便能敏锐地观察到先秦文字书体风格的不同特征和地域区别,其不仅认识到“金文分时代,又分王朝列国”这种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书体风格的差异现象,还明确指出了“以王朝为佳”“惟楚书气胜于法”等,可谓洞见要害,开创了以国别研究古文字之先河。在传古方面,陈介祺认为传古贵在传古之文字,因为“古器出世即有终毁之期,不可不早传其文字”。在释古方面,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陈介祺作为发掘、研究齐鲁古陶文的第一人,吴大澂称其“遂使数千年前古文奇字,为祖龙所未劫,许氏所未录,欧阳、赵、薛所未得见者……以扩此继往开来之学,此又非退谷所能同日而语也”。此话是说许慎未收录,欧阳修、赵明诚、薛尚功等宋代金石学家未得见的古陶文被陈介祺发现,开辟了金石学研究的新领域。因此,可以说研究古文字不仅是陈介祺的嗜好,更是其鉴藏和学术生涯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书虽是个案研究,知识范畴却十分广泛,在历史文献、金石学、文字学、美术学等方面均有涉猎,体现出跨学科式的写作手法和学术视野。金石学历经元明两朝式微,于清代达到巅峰。清代金石学实现了宋代以来以著录为主向著录与诠释并重的研究方式的转变,且研究视野进一步拓宽,金石学家数量不断暴增,成果规模急剧扩大,研究水平亦逐渐专精。陈介祺一生著述不辍,如《传古别录》《簠斋吉金录》《簠斋金文考》《十钟山房印举》等金石专著众多。为客观、真实、全面地呈现其学术成就和地位,陆明君不懈地从各大图书馆、博物馆、陈氏后人家藏及其他私人藏品中悉心搜求,获得大量未刊布的稿本、抄本、拓本书籍近百种,采用著录与诠释并重、辨文与稽史结合的研究方法,实现对陈介祺多层次、多维度、多领域的写作,旨在彰显其学术价值与贡献。
陈介祺作为一代金石之冠,其藏品数量极为惊人。在本书出版之前,学界尚未对陈介祺的藏品作出精准的计算,陆明君通过考释文献,运用计量统计法对其藏品数量作出统计,并对其来源、所处朝代均作出判断。其中,商周青铜器包括钟11件、鼎19件、其他青铜器213件;秦汉及新莽器80余件,所藏秦“权量诏版”为当时藏家中最多;古玺印7000余方,绝大多数为战国及秦汉玺印,为历史上私家藏印最多者,其他不再一一列举。对于如此庞大的收藏体例,作者通过稽考著录,以精准的数据考证陈介祺收藏宏富的史实,足以见得其治学的严谨。
在研究层面上,从稽考陈介祺的个人金石成就上升至对整个晚清金石文化发展的阐述,在彰显深厚文献功底的同时,具有历学史研究价值。作者通过爬梳清代金石学文献著录,如马衡的《中国金石学概论》、容媛的《金石书目录》、朱剑心的《金石学》、商承祚的《古代彝器伪字研究》等文献,对前人金石学的研究成果作出系统的总结和梳理,以窥探晚清金石学发展和演变的轨迹。另对陈介祺交友的金石著述加以考据,如叶昌炽的《语石》、吴云的《两罍轩尺牍》、吴式芬的《捃古录》等洋洋大观的著述,由此构建清代金石学的庞大殿宇,以反映晚清金石文化发展的兴盛,即从文献学和历史学的角度实现了对研究内容的诠释。
在研究视域上,宋代金石学的研究对象以钟鼎碑碣等大宗金石器物为主,清代金石学研究范围全面拓宽,简牍、玺印、封泥、吉金、镜鉴、钱币等器物均进入关注视野。陈介祺分别涉及这些方面的成就,作者亦分门别类地对其进行了阐述,如陈介祺在释古方面的创获:对陶文的发现与考释;对以古文字补阙或订正《说文解字》的认识;对古文字与《尚书》等先秦文献互证的认识;对古玺印、封泥的认识;对名物和古文字的考释。在当下学科分立而治的体系下,陈介祺对以上每个领域的独到看法和见解,均涉及一个学科领域的专业知识和著述。足以见得,作者亦通过跨学科的写作手法来实现对陈介祺的全面解读。
因本书出版较早,近年来随着学界对陈介祺研究的不断深入,在本书研究的基础上又涌现出大批专著,如2010年孙敬明主编的《陈介祺研究》、2015年邓华主编的《陈介祺传》等,均将《簠斋研究》作为参考文献,对陈介祺作出了更为深入、详尽的研究。其中,邓华的《陈介祺传》较《簠斋研究》而言,虽然也从陈介祺的家族、生平、收藏、考释、传拓等方面入手,但写作语言更为生动、活泼,极具故事性和趣味性,而《簠齋研究》更多地体现了学院派学术著作的系统性与规范性。因此,整体而言,本书的严谨性、丰富性、广泛性为后人研究陈介祺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写作依据。
晚清之际,受乾嘉学派的影响,金石学迅速发展,这一时期金石学家的普遍特点是精于鉴别、详于考订、研究范围较广,并且有一些集成性和综合性的工作,蒐集的铜器铭文、碑刻、钱币及玺印等铭刻资料更加丰富,考释文字的水平也显著提高。陈介祺作为晚清金石学界的代表人物,对其进行全面、系统的考察,不仅有助于窥探整个晚清时期文人士大夫在金石鉴藏领域的共性特征,还能反映整个晚清金石学发展的显著特征。另外,陈介祺作为金石学界里程碑式的人物,其交游囊括了同时代重要的金石学家,居京时来往密切者有吴式芬、张廷济、何绍基、李璋煜等,以上皆为金石学界举足轻重的人物。考索其行迹,则牵动一个群体,对于我们了解和认识晚清金石学的实际面貌大有裨益。
陈介祺某些独到、精辟的金石学思想,对当代考古学、美术学、博物馆学等研究领域都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价值。中国艺术考古研究脱胎于传统金石学,因此,探讨考古学学术上的某些问题,必须上溯至清代金石学研究。陈介祺作为晚清金石学的代表人物,其收藏文物的种类和体例超越历史和同侪,凡钟鼎彝器、金戈铁剑、镜鉴钱币、圭璧环璋、碑版造像、经幢志石、陶文玺印、封泥铭范、瓦甓宫当与宋元翰墨等,均搜罗庋藏,不仅拓宽了金石学的研究领域,亦使金石学的发展更趋完备、系统、科学,为当代考古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学术研究价值不言而喻。
在博物馆学方面,全书介绍了陈介祺对文物的收藏、保护与研究,为中国博物馆的发展作出了贡献。中国博物馆的萌芽远在先秦,宋代开辟专馆分类庋藏。陈介祺归里后对文物进行分类,以斋号名其场馆,如“万印楼”“十钟山房”“宝簠斋”等,同时编撰相应的书目,如《十钟山房印举》《簠斋藏古玉印谱》《簠斋藏古目》等,这些书籍或出于个人志趣的搜辑,或出于文物归类、科学管理的需要,为中国博物馆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陆明君对这些书目及陈介祺的藏古品类进行了分门别类的考释,对当今博物馆的陈设和罗列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此外,本书也对当今艺术品市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陈介祺于古物辨伪自成一家,造诣甚深,精选慎收,无一赝物,王献唐更是用“心细如发,眼明如炬”称赞其鉴古之精。本书对陈介祺辨伪的方法和特点进行考释,强调以经验为主,具体体现在从文字、器形、义理几个方面辨析。该鉴古言论不仅一直被现代考古学者沿用,也对当今艺术品拍卖的收藏者和投资者起到了重要的指导和借鉴作用。近年来,金石文物交易蔚然成风,陈介祺作为中国近代最大的民间文物收藏家,其藏品多达两万余件,故出自簠斋之门的金石拓本或墨迹在拍卖会上备受追捧,成交价不断攀升,其对于振兴金石学、推动金石学的发展意义重大。与此同时,本书对陈介祺收藏过的众多文物的辗转流传进行考释,如其所藏西周晚期文物毛公鼎曾被郭沫若誉为“抵得一篇《尚书》”,现为台北故宫博物院的镇院之宝。由此可见,本书在保存、整理和研究历史文化遗产以及文物的递藏史方面也作出了重要贡献。
陈介祺六世孙陈继揆这样称赞本书:“此书不仅弥补了研究的不足与缺憾,对了解、研究簠斋所处时代的金石学,也是一本甚有价值的著述。”本书虽是对陈介祺的个案研究,但关注视野宽广、考释的著录体系完备、考证方法成熟多样、研究旨趣多维丰富,能从个人上升至对晚清金石学的整体认识,不仅是研究陈介祺的重要读物,亦是了解晚清金石文化的经典佳作。陈介祺以毕生的心血,为保存、传承、弘扬中华文明做出了不可磨灭的伟大功绩,也正是如此,他对后世收藏市场产生了巨大影响。因此,综合来看,本书不仅是晚清金石学家的个案研究,亦是映射晚清社会风尚的重要切片,更是细化、深化艺术鉴藏史研究的重要读物。
作者简介:齐晓莹,女,首都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