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媛媛
摘要:亲和力是思政高效课堂建构的基石,是推动思政教育创新的原动力。高效的思政课堂必然是富有亲和力的课堂,亲和力的提升已经成为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风向标之一。文章围绕如何提升思政教育亲和力进行研究,希望通过多方面的探讨,明确现阶段高校思政教育亲和力提升的有效路径,为思政教育的高质量推进和内涵式发展指明方向。要提升思政教育亲和力就要转变认知,提升学生思政认同感;聚焦时代,增强思政教育新鲜感;优化方法,提升学生思政参与感;丰富内容,提升思政话语穿透力。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高校;亲和力;高效课堂;路径;立德树人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4)14-0033-04
思政课教学改革应围绕受教育者展开,即围绕学生展开。学生产生思政课学习兴趣并伴有思政课学习的积极体验将转变为学生对思政课深入探讨的驱动力。兴趣的产生和积极体验的获得需要从思政课教学改革入手,亲和力的提升是思政课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因此,针对当前思政教育与学生存在疏离感、思政教育浸润不够深入、思政教育长效价值发挥不佳等问题,高校需要牢牢抓住思政课堂主阵地,多措并举、多管齐下地提升思政教育亲和力,消除思政教育与学科教学、学生生活学习的疏离感,提高思政教育的实效性,更好地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
思政教育亲和力是教育对象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亲和感、亲近感的一种积极的力量,是由多种层面积极教育元素而汇聚集成的合力,属于和谐交往关系下的影响力,可以从以情感人的相关情感活动与以理服人的相关说理活动中准确体现出来。亲和力具有自身的鲜明特征,其对教育主体有自然的呼唤力和强大的吸引力,能够使受教育主体获得自然力量的感召。而这种感召力,又以教育目的人文性表达、教育方法恰适性支持、教育载体多元化服务、教育情境相融性引导为前提[1]。只有唤起受教育主体的共情心,才能体现课程自身的亲和力和感召力。这也启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关注受教育者的内在需求,贴近受教育者的生活和学习,同时融合思想政治教育内外部要素,拉近受教育主体与思政教育之间的距离,消除学习的陌生感,继而增强亲和感与认同感。这种亲和感和认同感,又会转变为相对稳定的德育情感内驱力。
1.转变认知,增强学生思政认同感
部分学生之所以对思政课学习缺少兴趣,一是因为部分教师习惯性地主宰思政课教学,导致思政课堂与当代大学生存在一定的距离,二是因为学生没有认识到思政课学习与自身成长成才的关联性,没有充分认识到思政课学习的价值。为了提升高校思政教育亲和力,一方面要寻求师生平等关系的契合点。从本质上说,思想政治教育是服务于人的,必须考虑受教育者也就是学生的内在需求,以服务学生为宗旨。“00后”大学生普遍具有接受新生事物能力强、思维活跃、主体意识突出、思想开放的特征[2]。但“00后”大学生群体还处于心智发育不成熟阶段,如果教育者没有在拔节孕穗的关键期给予他们有效的思想引导,很容易影响其正确“三观”的树立,导致其理想信念不够坚定。对于教育者来说,借助师生关系的转变、教学理念的创新,关注大学生群体的特殊性,以他们为主体,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关键。这样才能诠释思政教育的以人为本,体现思政课程的人文关怀。当受教育者的内在需求得到满足,他们自然会感受到课程的亲和力。因此,在思政理论课教学中,围绕教育对象的需求引入探究式教学,摘除“一言堂的紧箍咒”,才能让学生感受到人文关怀,才能让学生在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关注时政热点、思考时政议题。另一方面,要致力于解决学生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样才能让学生认识到思政教育是具有实效的,是可感知的,从而产生思政学习的主动性和认同感[3]。最主要的是坚持“三贴近”原则,即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这要求高校教师在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要始终将解决学生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作为一大突破口。教师要积极融入学生群体,倾听学生心声,了解学生困惑,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目前所遇到的问题结合起来,化作一个个典型生动的思想政治教育案例,让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找到以思政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具体路径,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是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提升的基本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要贴近生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真正做到教育的因材施教和问题处理的对症下药。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心理及性格特点,学习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关注当前社会环境、社会形势,让思想政治教育更接地气、更具烟火气,这样学生才能感受到思政课学习的新鲜感和实用性。例如,当前就业竞争激烈,学生也面临着未来发展定位、发展规划的现实挑战。如果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聚焦这些问题,為学生提供就业的有效参考,或者引导学生合理制订个人发展规划[4],那么就会使思想政治教育更易被学生认同,走入学生内心深处。
2.聚焦时代,增强思政教育新鲜感
当今世界出现了新变局,社会出现了新变革,既有机遇又有挑战,要善于在变局中开新局,在危机中育新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同样面临新形势,信息化时代知识更新速度快,学生掌握的新文化、新知识不一定比教师少,如果教育者仍采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就会形成代沟,不利于教育效果的提升。对此,教育者要结合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学生特点、思想变化等进行系统的规范化教育,把课程思政、思政课程、日常思政和校园文化有机结合起来,形成时时有思政、处处见思政的大思政格局。要聚焦时代特点,认清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和新时代的要求,学会运用新技术新手段开展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注重沟通交流,拉近情感距离,增强思政教育的新鲜感[5]。比较成功的做法有合理应用新媒体语言、丰富思政教育话语表达形式等。教育者可以选择新媒体平台中新颖前卫、多元立体的语言表达方式,并对此类语言加以转换调整,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话语表达方式代替传统思政教育中抽象的话语表达方式,从表达形式、思想内涵层面促使新媒体语言与思政教育需求相符合,以此增强学生对思政教育的亲切感[6]。同时,教育者还应结合社会热点、新媒体案例,营造轻松愉快的思政教育氛围,为学生学习生活实践提供指导,提升思政教育的亲和力。
例如,可以借助数字媒体技术,组织主题沉浸式二十大精神宣讲活动,将二十大精神宣讲与思政课程实践、学生情境体验、文学艺术表演融为一体,采用无主持人沉浸式体验模式梳理出二十大精神宣讲主线。可以借助数字媒体技术,为学生情境互动搭建桥梁,将思政主题教育、第二课堂主题教育、专业课程思政教育及思政课程教育串联起来,厚植学生爱国情怀,帮助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学生在沉浸式、参与式的学习体验中理解二十大精神,能让二十大学习走心更入脑。
再如微电影的使用。在微电影的制作过程中,学生可以以独立的视角和身份对社会热点与生活现象进行创造性的提炼、再造,对社会问题进行艺术化的思考与审视[7],并通过拍摄微电影的方式,围绕大学、青春、梦想、幸福、友谊、情感、祖国等主题,表达自身对生命的尊重、对家鄉的热爱、对社会的感受、对人生的思索、对未来的向往。学生可以根据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和对社会时事的真实感悟,进行大量的历史资料收集与筛选,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以史为鉴,在阅读和思考中将历史与相对比,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学生自导、自演微电影,能够培养实践意识、创新意识、团队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对思想政治内容的接受程度,改变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传统看法。这对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合作意识、问题意识、批判意识和观察能力、总结能力、提取信息能力等,都有积极的作用。
3.优化方法,增强学生思政参与感
优化教学方法,增强学生在思政活动中的参与感,也是提升思政教育亲和力的关键举措,是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的必由之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以服务学生为目标,遵循既定的教育规律、学生成长成才规律,在教学方法上推陈出新,让学生置身于多元化的思政课程学习情境中,以多种方式全面参与思政课学习。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要以身处大变革、大转型、大发展的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年轻一代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为切入点,以全球视野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现代化、科学化为大前提。在方法选择上,应坚持综合化、时代化、中国化三大标准,遵循人本化、艺术化、生活化三大原则[8],在方法运用上应坚持开放协同、预测引导、反馈测评、动态调适,增强学生的思政课堂参与感。
目前,各高校纷纷着手于参与式教学的推进,以提升思政教育亲和力。参与式教学能够带给学生思政学习的全景式沉浸体验,使学生在相对逼真的教育情境中、具体的教育实践中触摸思政实体资源,获得别开生面的思政学习体验感。最常见、最常用的实践性教学,是最为典型的参与式教学类型之一。其力求将思政理论宣讲与学生实践体验融合起来,避免空洞的思政理论说教,让学生在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中真正理解思想政治第一课堂的丰富内涵,在主题发言、专题讨论、心得分享的过程中产生思政学习的丰富体验。当然,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并不仅仅局限于课内,将课内第一课堂延伸到课外第二课堂,可以让参与式教学更有活力,更富实效。第二课堂表现形式更多元,可以是校园讲座,也可以是读书分享甚至是文艺晚会,学生通过参加不同的校内实践活动,可以拓展思政学习的视野,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路径。对广大思政教师来说,借助思政课堂对接社会实践课堂也可以带给学生思政参与式学习的积极体验。教师可以给学生设置志愿服务、社会考察、乡村调研、公益活动等具体实践任务,让学生在亲身体验所见、所干、所管中提升认知水平,端正学习态度,提升社会生活适应能力,产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9]。这样能够自然达成思政教育的目的。另外,还可以开展情境体验教学。情境体验,顾名思义是带给学生学习的亲临感、现场感,让学生沉浸式地体验学习。教师可以充分利用音频、视频媒介资源将学生引入情境,让学生通过故事讲述、主题演讲、角色扮演等方式,演绎不同的具体的角色,基于角色的第一体验感,尝试以思政理论解决实际问题。教师要特别关注教学情境的创设质量,这是学生能否走入情境、感知情境的关键要素。学生通过角色扮演进入特定的情境,能够在情境活动的合理引导下乐在其中,进而主动参与思政话题的探讨,理解思政话题的内涵,获得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德育熏陶。这样,学生不仅能产生积极的思政学习情感,还能在参与互动中将积极的情绪传递给他人,感染其他人,进一步增强积极的情感体验,使思政学习热情更为高涨。例如,教师可以灵活运用虚拟现实技术(VR)或增强现实技术(AR),创设讲述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仿真环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进行情境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坚定学生的“四个自信”,增强其历史自觉性,引导其主动承担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利用该技术,还可以让学生在线欣赏祖国的壮丽山河,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让学生成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好声音的形象代言人,提高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4.丰富内容,提升思政话语穿透力
在“内容为王”的时代,关注思政话语内容体系建设,提升思政话语穿透力,是提升思政教育亲和力的可行性举措。话语内容越丰富,越有助于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三大问题。内容在整个思政课程体系中是居于核心地位的,话语内容又与话语风格、话语语境、话语评价等相关联,共同服务于思政教育培根铸魂的目标[10]。从整体上来说,只有思政课的话语内容丰富,具有较强的教育穿透力,体现政治性、科学性、真理性、价值性的统一,才能真正解答学生对社会矛盾问题、成长发展问题,思想现实、价值取向追求等方面的现实疑惑。思政话语的穿透力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其一,话语内容要统筹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与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主题话语协调发展。统筹兼顾、协调发展是指话语内容要坚持守正与创新的原则,二者不能偏废。其二,话语内容要关注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社会的主要矛盾随着时代的发展已经发生了改变,不再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人们更渴望追求高质量的美好生活,这便与现阶段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产生矛盾。因此,思政话语内容设置及选取上要积极适应,主动转变,聚焦矛盾,提高话语的诠释力和穿透力。其三,话语内容要满足学生思想需求和成长发展期待。思政课教学不能只是说教式地宣传理论而忽视学生个人面临的思想困惑及成长成才诉求,应该把“立德”和“树人”有机整合起来。对于思政教育者来说,要把握受众特点,提炼教育内容,提升语言穿透力,像学者姚利民所说的那样,“以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成长困惑问题为教学内容切入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的深度思考”。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推进至今积累了不少的经验,在追求更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打造富有亲和力的思政课堂,成为思政教育的鲜明旗帜,也是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实效性的有力保障。亲和力就是让课程富有吸引力、感染力、号召力,让受教育者产生学习思政课的亲切感、认同感,具有较高的课程悦纳度。思政教育亲和力不但属于实践性问题,还是一个理论性问题。在现实践行中,教育者应转变认知,聚焦时代,优化方法,丰富内容,顺应教育对象成长成才需求,切实强化思政教育实效性。思政教育只有提升亲和力,才能出奇制胜和超常发挥,使得思政亲和效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张晴.高校思政教育网格化管理模式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23(29):166-168.
[2]郎君立,陶林.近五年高校思政课亲和力研究述评与展望[J].黑龙江教育,2023(10):88-92.
[3]欧阳锡威.非遗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价值探究[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3(36):104.
[4]黄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意义及路径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23(27):125-128.
[5]徐伟.融媒体时代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创新实践研究[J].教育传媒研究,2023(05):40-43.
[6]孙继才.新形势下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亲和力的有效途径分析[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3,36(17):91-93.
[7]郑盼杰.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亲和力提升的路径探析[J].信阳农林学院学报,2023,33(03):142-145.
[8]罗会宇,程典子.高校思政课学理性与亲和力的张力与平衡[J].新乡学院学报,2023,40(08):65-69.
[9]刘小文,朱宇华.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亲和力的理论蕴涵与实践进路[J].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2023,21(04):21-25.
[10]李沐融.高校思政教育贯彻“立德树人”思想的路径探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3,39(07):31-33.
Exploration of the Path to Enhance the Affinity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Jiang Yuanyuan
(School of Marxism, Yili Normal University, Yili 835000, China)
Abstract: Affinity is the cornerstone of efficient classroom construction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the driving force for promoting innovation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 efficien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lassroom is inevitably a classroom with affinity, and the improvement of affinity has become one of the indicators of the current reform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The article focuses on how to enhance the affinity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hoping to clarify the effective path for improving the affinity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at present through multiple discussions, and to provide direction for the high-quality promotion and connotative developmen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o enhance the affinity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t is necessary to transform cognition and enhance students sens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identity; focusing on the times and enhancing the freshnes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ptimizing methods to enhance students sens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enrich content and enhance the penetr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discourse.
Key word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universities; affinity; efficient classroom; path; foster character and civic virt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