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信息化2.0时代下数字化工具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2024-06-03 01:47:19谢婷
名师在线·下旬刊 2024年3期
关键词:电子白板工具数字化

摘 要:在教育信息化2.0时代,数字化工具成为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推动着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发展。电子白板作为数字化工具的典型代表,在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起着重要作用。文章根据数字化工具的应用价值,以电子白板为例,研究数字化工具在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重点探索切实可行的应用策略,希望帮助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提质增效。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教育信息化2.0;数字化工具;电子白板

在教育信息化2.0时代,数字化工具成为学科教学的强大推动力,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有利于促进学科教学提质增效。《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建议“推进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方式创新”,要求教师切实把握数字化学习特点,合理利用数字化平台、工具和资源,运用多样的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应当把握教育信息化2.0时代的特点,依据学校信息化环境建设情况,选择适当的数字化工具,灵活将其应用于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最大限度地实现数字化工具的价值,增强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效果。

一、数字化工具概述

(一)内涵

数字化工具是以电子技术为基础,以计算机软件和硬件为载体,被用于教育教学的各种工具[1]。数字化工具包括投影仪、电子白板、电子书等。依据学校信息化环境建设情况,本文涉及的数字化工具为电子白板。

(二)实践价值

1.丰富教学形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电子白板整合了不同的教学资源,具有多样的教学资源呈现方式。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教师除了运用电子白板呈现图片、视频、动画之外,还可以利用拖曳、克隆、书写、蒙版等方式呈现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依据信息技术课程教学需要,

灵活应用电子白板的某种功能,或组合某些功能。如此一来,课堂教学形式可以得到丰富。丰富的课堂教学形式可以增强教学的趣味性,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2.一键最小化,实现课件与桌面间的切换

信息技术课堂上的教学资源具有生成性。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依据具体的教学情况使用适宜的方式进行演示。在传统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大部分教师利用PPT进行演示。PPT演示具有间断性,会使课堂教学缺乏连续性,因此會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课堂教学效果不佳。电子白板具有“最小化”功能,教师可以利用此功能快速将屏幕切换到桌面,连续演示PPT。同时,在演示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电子白板的笔触、橡皮擦等功能加工PPT,使PPT内容更加丰富,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演示结束后,

教师可以点击“全屏”按钮,快速返回授课界面。这样,

课堂教学便具有了连续性,从而可以大大提高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效率。

3.作品展示评价,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

学生的亲身实践是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实践过程中,学生可以获得自己的作品。在传统教学中,一些教师只会选取学生代表登台演示,要求其他学生观看、倾听。其他学生由于没有得到自我展示机会,很容易对课堂教学失去兴趣。而电子白板可以记录学生的实践过程,保留、展示学生的实践成果。因此,全体学生都可以借助电子白板与同学共享自己的作品,并进行观察、分析、评价。在整个作品评价活动中,全体学生都能够表达自我,提高课堂参与性。同时,不少学生可以查漏补缺,完善自己的作品,提高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4.增强师生互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具有互动性,需要人人、人机互动。传统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以教师的知识讲授为主,缺少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人机互动。电子白板具备课堂活动模块,有利于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穿插多样的趣味游戏。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学生会发挥主观能动性,建构一定的认知,并主动与教师、同学进行互动,深入探究。在人人互动、人机互动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提高学习兴趣,建构良好认知,提高学习效率。同时,传统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方式可以得到优化,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二、数字化工具的应用策略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情境是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以教学目标为指引,以教学内容为依据,创设出的作用于学生主体的,能产生一定情感反应的,具有建构性的学习环境[2]。电子白板具有丰富的资源和多样的功能,是教师创设教学情境的重要辅助。因此,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围绕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善用电子白板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以“电子表格的建立”一课教学为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之一是认识电子表格处理软件的基本功能及常用电子表格处理软件。教学内容之一是电子表格处理软件。在生活中,大部分学生接触过各种各样的数据,甚至积累了使用、处理数据的经验。基于此,教师在电子白板上出示图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使用、处理数据的应用实例,如统计比赛成绩、考勤情况等。面对熟悉的生活场景,学生很容易产生兴趣,同时自主调动生活经验,联想其他的使用、处理数据的实例,畅所欲言并逐渐进入到生活情境中。教师围绕具体的生活实例,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常见的这些实例中的数据不算多,我们可以利用问卷调查、统计表等形式来进行整理、处理。在面对庞大的数据时,我们可以便捷地处理、使用吗?”一些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迁移已有认知,提到“电子表格”。教师趁机引导学生思考:

“什么是电子表格?如何建立电子表格?”学生可能会因此产生学习欲望,主动走进本节课。

由此可见,电子白板是创设教学情境的“法宝”。学生在体验教学情境的过程中会活跃思维,积极迁移已有认知,不断解决问题、提出新问题,由此提高学习兴趣,主动走进信息技术课堂。

(二)提出任务,驱动学生探究

探究、解决问题是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最终目标。在有效的学习任务驱动下,学生会发挥主观能动性,选用恰当的方式进行分析、判断、总结等,一步步地获得任务成果,建构一定的认知[3]。教师可以将学生任务成果作为着眼点,有针对性地给予学生指导,促使学生强化认知。教师可以利用电子白板提出任务,调动学生的探究兴趣。

以“计算机的组装”一课教学为例,本节课内容以计算机的硬件设备和作用、内部基本部件和作用为主。基于教学内容,教师在电子白板上展示一台计算机,并利用电子白板的蒙层功能遮盖其内部硬件设备及内部基本部件的名称。在学生观看时,教师在电子白板上出示探究任务:请大家自读教材,了解计算机的内部硬件设备、内部基本部件及其作用。大部分学生会踊跃地走进信息技术教材中,有目的地进行阅读,做到边读边思,从而建构一定的认知。

在规定时间结束后,教师利用电子白板的随机抽取功能,选择学生代表,鼓励其介绍任务成果。之后,

教师利用电子白板的橡皮擦功能擦去被遮盖的地方,

显示正确的内容,引导学生判断自己任务结果的正误。当学生代表给出正确的任务成果时,教师鼓励其结合教材内容进行解释,并有针对性地进行补充。当学生代表给出错误的任务成果时,教师则进行纠正。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围绕具体内容提出问题,驱动全体学生思考、作答,这有助于全体学生查漏补缺,建立正确认知。

(三)动手操作,作品展示评价

动手操作是学生将认知转化为智能的重要途径[4]。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大部分学生在电子白板的辅助下体验了多样的探究活动,建构了一定的认知。教师要及时组织练习活动,给予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在动手操作过程中,部分学生受到已有认知的影响,可能会出现诸多问题,导致作品不尽如人意。教师要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鼓励他们利用电子白板展示作品、暴露问题,并在教师评价、生生互评的过程中解决问题,从而进一步完善作品,提高作品质量。

以“路径动画和遮罩动画”一课教学为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不断体验探究活动,逐步理解遮罩动画的基本原理、遮罩层和被遮罩层之间的关系,引导层路径与对象的吸附操作等。基于学情,教师提出练习任务:请大家打开桌面上的文件夹。想一想,并思考如果赛车的运动轨迹是封闭的曲线,该怎样实现动画效果?

在练习过程中,大部分学生能够发散思维,联想到不同的方法并动手操作。同时,教师选取几名学生代表,录制他们的操作过程。在规定时间结束后,教师将录像上传至电子白板,引导全体学生观看并“找碴”。大部分学生兴致高昂地观察、思考,发现并提出问题,进而分析问题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方法。其他学生认真倾听,自我反思,汲取经验,主动完善自己的作品。之后,教师鼓励学生在小组中共享彼此的作品,轮流介绍操作方法、操作过程和注意事项。其他组员要在倾听后进行评价。在评价时,学生既要指出他人的表现良好之处,又要指出表现不良之处。在生生互评下,大部分学生能够完善自己的作品。最后,教师通过亲身示范,演示不同的方法,促使学生建构正确的认知。

实践表明,大部分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和展示评价能够强化信息技术认知,习得操作方法,锻炼操作能力,从而提升课堂学习效率。

(四)归纳总结,加深学习印象

归纳和总结是一项以逻辑思维为主的活动。在逻辑思维的作用下,大部分学生可以清晰地梳理每个知识点,并把握它们之间的关联,建构出较为完整的知识结构,加深学习印象[5]。然而,大部分初中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不强,需要工具的辅助。电子白板具有思维导图功能,可以帮助学生梳理、归纳、总结学习

内容。

以“顺序结构”为一课教学例,常量、变量、数据类型、输入输出语句等基础知识是学生必须清楚认知并记忆的内容。在学习过程中,一些学生无法清晰地记忆这些基础知识,甚至会遗漏部分知识。针对此情况,教师可以在电子白板上绘制思维导图,包括中心主题(顺序结构)、分支主题(常量、变量、数据类型、输入输出语句等)。基于此,教师鼓励学生围绕分支主题,联想教材内容,拓展更详细的子主题,完善思维导图。在不完整的思维导图的助力下,大部分学生可以理清知识、归纳总结方向,有针对性地探寻相关知识点,并将其置于子主题框架中,自主绘制出较为完整的思维导图。

在学生自主制图后,教师可以利用电子白板的随机抽取功能抽取代表,鼓励其介绍子主题内容。其他学生在倾听时做出补充。教师则根据全体学生的讲述情况,完善电子白板上的思维导图。

在这样人人互动、人机互动的过程中,电子白板上逐渐呈现出一幅完整的思维导图。大部分学生可以因此建构较为完善的知识结构和清晰的逻辑思维,从而加深学习印象,提高学习效率。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数字化工具是教育信息化2.0时代下的初中信息技術课程教学的有效辅助,可以在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辅助学生与教师、同学、数字化教学资源进行互动,扎实掌握学习内容,发展能力和素养,获得学习满足感,提高课堂参与度。基于此,初中信息技术教师要将数字化工具作为教学辅助,根据课堂教学需要,灵活运用数字化工具的不同功能,创设多样的教学活动,促使学生积极体验、探究,并在知识、能力、素养等方面获得良好的发展,切实提高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邱顺福.整合数字化学习资源提升信息技术教学效率[J].读写算,2023(27):71-73.

孙理.希沃白板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探究[J].中国新通信,2023,25(5):125-127.

程颖芳.初中信息学科培养学生数字化教学和创新能力的策略探析[J].学苑教育,2022(24):72-73.

方其桂,张青.信息技术学科数字化学习环境的构建与创新应用研究:以安徽省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平台为例[J].中国教育信息化,2021(18):82-87.

范幼玉.希沃白板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1(34):10-11.

基金项目:本文系南平市教育科学“十四五”中小学学科骨干教师2023年度课题“数字化工具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实践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谢婷(1983.5-),女,福建建瓯人,任教于福建省建瓯市第二中学,一级教师,本科学历。

猜你喜欢
电子白板工具数字化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波比的工具
波比的工具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巧用”工具
读者(2017年18期)2017-08-29 21:22:03
巧用电子白板 激活英语课堂
电子白板助力初中化学教学改革
数字化制胜
中国卫生(2016年2期)2016-11-12 13:22:30
交互式电子白板与初中美术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