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玉米产品出口的影响因素及潜力分析

2024-06-01 13:24高雪梅董晔许文强包安明白冲
湖北农业科学 2024年4期
关键词:国际竞争力中国一带一路

高雪梅 董晔 许文强 包安明 白冲

摘要:选取43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利用贸易竞争力指数对2015—2021年中国玉米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进行衡量,通过扩展的贸易引力模型分析玉米产品出口的影响因素,并对出口潜力进行测量。结果表明,中国玉米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总体较弱,处于劣势地位。双方高的经济总量、较高的贸易自由度、加入共同的经济组织等因素显著促进了玉米产品的出口,而地理距离及过多的人口数量会阻碍玉米产品的出口。在43个样本国家中,3个国家是潜力巨大型国家,38个国家是潜力开拓型国家,2个国家是潜力再造型国家。中国应该继续强化积极的贸易因素,弱化消极的因素,培养新的玉米延伸产品,充分释放出口潜能。

关键词:玉米产品;出口潜力;国际竞争力;中国;“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中图分类号:F752;F32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24)04-0219-07

Analysis of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potential of Chinese corn product exports to countries along the “Belt and Road”

Abstract: 43 countries along the “Belt and Road” were selected to measure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Chinese corn products from 2015 to 2021 by using the trade competitiveness index,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corn products export were analyzed through the extended trade gravity model, and the export potential was measur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Chinese corn products was weak and in an inferior position. Factors such as high economic aggregate of the two sides, high trade freedom, and common economic organization significantly promoted the export of corn products, while geographical distance and excessive population would hinder the export of corn products. Among the 43 sample countries, 3 were huge potential countries, 38 were potential exploration countries, and 2 were potential reconstruction countries. China should continue to strengthen the positive trade factors, weaken the negative factors, cultivate new corn extension products, and fully release the export potential.

Key words: corn products; export potential;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China; countries along the “Belt and Road”

由于受到极端天气、地缘冲突、疫情、粮价暴涨等多重因素严重的影响,脆弱的全球粮食供应链遭到冲擊,大量经济落后的发展中国家陷入粮食危机[1-3]。长期的粮食危机不仅会增加个人患慢性病及死亡率的风险,也会威胁世界粮食市场的稳定性[4,5],联合国粮农组织发布的《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指出,2021年世界遭受饥饿的人数已经高达8.28亿人,约29.3%的人口正面临粮食不安全状况。“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具有丰富的农业资源,是中国开展农业合作和贸易的重要区域,在保障粮食安全方面能够发挥巨大的作用[6-8]。随着“一带一路”倡议持续推进,中国在农业领域不断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友好合作,携手维护区域粮食安全[9,10]。玉米的用途广泛,具有丰富的营养,是主要的粮食品种,人类进食后能增强肠胃的饱腹感,能有效对抗粮食危机[11]。据中国海关统计,2021年中国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28.11万t玉米产品,成为缓解局部粮食危机不容忽视的关键力量[12-31]。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众多,其粮食安全至关重要[32,33],涉及可持续发展中“零饥饿”目标的实现[34],然而大部分的研究成果集中在玉米贸易的影响因素、玉米国际竞争力、玉米贸易的政策[35,36],关于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玉米产品出口的影响因素及潜力的定量化研究不足。在国际贸易研究中,引力模型被广泛用于测算贸易潜力,并能解释贸易现象的现实意义[37,38]。因此有必要构建贸易引力模型来分析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玉米产品出口的影响因素,测算中国对“一带一路”国家玉米产品出口潜力,充分挖掘尚未开拓的中国玉米产品的出口潜力,携手共建一条安全的、稳定的粮食供应链,应对未来随时可能发生的粮食危机。

1 数据来源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

在选取样本国家时,以2015—2021年为时间跨度,以“中国一带一路网”认定的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样本国,排除爱沙尼亚、黑山、柬埔寨、老挝、也门、匈牙利、斯洛伐克、摩尔多瓦等数据缺失国家,最终将43个国家纳入研究。本研究的被解释变量(Yjit)是中国对43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玉米产品的出口额,其中包括冷冻甜玉米、玉米細粉、玉米淀粉、玉米糠、玉米麸、玉米油等12类产品。该数据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数据在线查询平台(htpps:// customs.gov.cn)中以HS开头的8位编码下的玉米产品。

1.2 贸易竞争力指数

贸易竞争力指数(TCjp)是测量某国家某类产品的竞争力及反映进出口状况的重要指标[39],其计算式为:

式中,TCjp表示j国p产品的贸易竞争力指数;Xjp为j国p产品的出口总额;Ijp为j国p产品的进口总额。TCjp的取值范围为-1~1,如果TCjp越低,说明p产品的竞争力越低,否则p产品的竞争力强。当TCjp<0时,表示p产品在j国家处于竞争力弱势,其p产品贸易的显著特征是贸易逆差。当TCjp=0时,表示j国家进出口p产品主要目的相当于交换国际产品。当TCjp>0时,表示j国家的p产品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其p产品贸易的显著特征是贸易顺差。

1.3 贸易引力模型

传统的引力模型通常以引力的影响因素作为解释变量,以引力作为被解释变量来揭示两个物体之间引力关系的方法[40]。本研究在传统引力模型基础上,主要选取经济发展、人口数量、地理距离与贸易自由度等指标作为解释变量,建立中国玉米产品贸易引力模型,研究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玉米产品的影响因素及潜力。为避免原始数据的非正态性和异方差性,对原始数据取对数,测量方程为:

[lnYijt=α0+α1lnECOjtECOit+α2lnPOPit+α3lnDISjit+α4lnFrei+α5lnPoli+α6WTOi+α7APECi+α8Langi+α9Boui+εjit]   (2)

式中,j表示中国;i表示中国玉米产品出口对象国;t表示年份;Yjit表示中国对i国玉米产品出口额;[α0]为常数项;[αk]为各变量的回归系数(k=1,2,3……9);[εjit]表示贸易引力模型的随机扰动项。为了进一步解释变量的具体含义,列出了详细的说明,如表1所示。

2 结果与分析

2.1 玉米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分析

由于中国经济迅速发展,居民的饮食结构发生变化,居民对于肉类、蛋类以及奶制品等食物的需求增加,间接导致玉米产品的消费量上升。由图1及图2可知,2015—2021年,中国玉米产品的进口量及进口额总体均呈上升趋势,分别增加2 363.66万t、452亿元;进口量及进口额的同比增长率不断上升,至2021年分别达151.87%、201.57%。而中国玉米产品的出口量及出口额相对较少,呈现两个阶段,2015—2019年,不断上升,分别增加67.57万t、21.17亿元,2020—2021年,迅速下降,分别下降48.68万t、11.85亿元;出口量及出口额的同比增长率均先上升后下降,上升阶段,分别由33.7%上升到86.89%和由28.44%上升到56.23%,下降阶段,分别由86.89%降至-63.39%和由56.23%降至-42.37%。由于中国的玉米产品生产能力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中国玉米产品的出口额及出口量连续多年分别低于进口额及进口量,差距不断扩大,至2021年,进口量约是出口量的101倍,进口额约是出口额的32.4倍。

图3为2015—2021年12类中国玉米产品出口的贸易竞争力指数,其中玉米(种用除外)、玉米细粉的贸易竞争力指数始终保持在0以下,具有较弱的国际竞争力。初榨玉米油的贸易竞争力指数除2017年为0.84外,其余年份均在-1附近,可见其总体竞争力较弱,远不能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种用玉米的国际竞争力由弱变强,2015—2019年,贸易竞争力指数小于0,2020—2021年,贸易竞争力指数大于0。2015—2021年,经其他加工的玉米贸易竞争力指数由0.99下降至-1,可见其国际竞争力极大下降,从优势地位变为劣势地位。2015—2021年,冷冻甜玉米的贸易竞争力指数在0附近,最高为0.32,但总体国际竞争力的优势不明显。玉米皮制品、玉米淀粉、其他玉米油及其分离品等其他玉米产品的贸易竞争力指数均大于0,在国际玉米产品出口中处于优势地位。由此可见,从初级农产品中加工而来的玉米淀粉、玉米皮制品、玉米粗粒等衍生产品附加值更高,运输相对便捷,出口更具有国际竞争力,而种用玉米、冷冻甜玉米等初级农产品附加值更低,运输成本较高,出口的国际竞争力较弱。

2.2 玉米产品的影响因素分析

根据样本数据,为了兼顾模型的稳健性及计算效率,本研究测算了混合效应模型(POLS)、固定效应模型(FE)、随机效应模型(RE)的回归结果,其中模型1、模型3、模型5为基本的回归结果,模型2、模型4、模型6为扩展后的结果(表2)。

在设定模型后,采用Stata 17.0软件对扩展的模型进行实证检验。F检验的P为0.000,进一步采用LSDV方法进行研究,其中大部分虚拟变量是显著的,因此固定效应模型优于混合效应模型。采用豪斯曼检验,P为0.348,因此随机效应模型优于固定效应模型。综合考虑检验及回归结果,最终选定最优的模型6作为解释模型。在回归结果中,双边的经济总量、是否加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均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通过检验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人口数量、地理距离、贸易自由度、政治稳定性和非暴乱指数、是否加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等因素均对中国玉米产品出口潜力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

具体分析,在经济发展水平方面,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济规模系数为0.692,显著性较高,是影响中国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玉米产品的关键因素,如果其他因素不发生变化,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济水平提高,那么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玉米产品的出口额会有所提升。在人口数量方面,人口规模系数为-0.045,显著性不高,如果其他因素不变,人口每增加1%,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的玉米产品会减少0.045%。人口数量较多的国家可能具有相对自给自足的经济体系,可以在本地生产玉米产品,因此不需要大规模进口玉米产品[32]。在地理距离方面,距离系数为-0.244,是影响中国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玉米产品的消极因素,如果其他因素不发生变化,距离每减少1%,中国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的玉米产品会增加0.244%。在贸易自由度方面,贸易自由度系数为1.101,是影响中国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玉米产品的积极因素,如果其他因素不变,贸易自由度每增加1%,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玉米产品的出口额会增加1.101%。在政治稳定性和非暴乱指数方面,政治稳定性和非暴乱指数系数为-0.218,实际上,正如Asongu等[47]所证实的结果一样,并非所有类型的政治稳定都会对贸易产生积极作用,由于中国周边的政治局势不稳定,中国玉米产品出口会受到挑战。在虚拟变量方面,如果“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中国同属一个经济组织、有相似的语言及有共同的地理边界,均有助于中国实现玉米产品出口的便利化和自由化。尤其是,加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虚拟变量系数为1.928,且显著性水平高,表明“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加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能进一步减少贸易壁垒,有助于中国玉米产品的出口。

2.3 玉米产品的出口潜力分析

首先,根据随机效应模型的回归参数,构建中国玉米产品出口额的理论值方程式:

[lnYijt=-24.65+0.692lnECOjtECOit-0.045lnPOPit-0.244lnDISjit+1.101lnFrei-0.218lnPoli+0.144WTOi+1.928APECi+1.173Langi+0.059Boui]   (3)

其次,测算中国玉米产品出口额的实际值与理论值的比值,从而得到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玉米产品的出口潜力指数。在式(4)中,Pt为中国t期玉米产品出口潜力指数,Tr和Tc分别为实际出口额和理论出口额。根据实际出口额与理论出口额之间的比值,测算中国玉米出口潜力,将中国的贸易伙伴分为3种类型,分别是潜力巨大型(Pt≤0.8)、潜力开拓型(0.8

[Pt=Tr/Tc] (4)

从图4可以看出,2015年,中国对白俄罗斯、阿塞拜疆、印度、阿曼4国出口潜力指数分别为0.69、0.70、0.77、0.78,属于潜力巨大型,其余39个国家出口潜力指数均在0.8~1.2,属于潜力开拓型。2016年,中国对印度出口潜力指数降至0.63,属于潜力巨大型,对约旦、黎巴嫩2国的出口潜力指数分别增至1.22、1.26,变为潜力再造型,其余国家均属于潜力开拓型。2017年,仅有印度属于潜力巨大型,阿曼属于潜力再造型,其余国家均属于潜力开拓型。2018年,阿曼从潜力再造型变为潜力巨大型,黎巴嫩从潜力开拓型变为潜力再造型,其余国家均是潜力开拓型。2019年,中国对阿曼的出口潜力指数继续降至0.79,属于潜力巨大型,约旦、黎巴嫩2国属于潜力再造型,其余国家均是潜力开拓型。2020年,潜力巨大型的国家数量增加,包含拉脱维亚、阿曼、东帝汶,中国对3国的出口潜力指数分别为0.68、0.72、0.77,中国对其余国家的出口潜力指数发生变化,但所属类型未变。2021年,潜力巨大型的国家包括印度、拉脱维亚、捷克,而黎巴嫩、约旦属于潜力再造型,其余国家均属于潜力开拓型。

潜力巨大型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较少,尤其是印度、拉脱维亚、阿曼3国的贸易市场尚未得到充分开发,未来仍然有巨大的贸易空间。潜力开拓型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占85%以上,出口潜力指数集中在0.8~1.2,对其出口的玉米产品基本饱和,但还有多余的出口空间。黎巴嫩、约旦是潜力再造型国家,中国对黎巴嫩和约旦出口的玉米产品已经达到饱和程度。中国对玉米的需求量较大,明显的净进口态势会制约中国玉米产品出口潜力的释放,因此在满足国内玉米自给的前提下,需要加强农业科技,培育玉米良种,提高国内玉米产量,探索新的玉米衍生产品,为中国玉米产品出口持续健康发展注入新动力。

3 小结与建议

3.1 小结

1)中国玉米产品的出口量小于进口量,差距扩大为2 810.52万t,出口额小于进口额,差距扩大为505.51亿元,出口量与出口额的同比增长率均呈下降趋势,分别降至-63.39%、-42.37%,进口量与进口额的同比增长率均呈上升趋势,分别增至151.87%、201.57%,玉米产品贸易逆差的现状可能会增加中国玉米产品出口压力。中国不同类别的玉米产品出口国际竞争力存在差异化,玉米淀粉、玉米皮制品、玉米粗粒等衍生产品的贸易竞争力指数总体较大,国际竞争力较强,种用玉米、冷冻甜玉米等初级产品的贸易竞争力指数较小,国际竞争力较弱。

2)加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共同的语言、贸易自由度、经济总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共同的地理边界的回归系数分别为1.928、1.173、1.101、0.692、0.144、0.059,均会促进中国玉米产品的出口,地理距离的回归系数为-0.244,是抑制中國玉米产品出口的重要因素,政治稳定性和非暴乱指数、人口总数的回归系数分别为-0.218、-0.045,两者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不显著。

3)95%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属于潜力巨大型、潜力开拓型,出口潜力还未充分挖掘,需要从各方面排除贸易障碍,降低玉米产品运输成本,扩大对潜力巨大型、潜力开拓型国家玉米产品出口量;5%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属于潜力再造型,出口潜力已充分释放,需要培养新的玉米衍生产品,从而促进玉米产品出口的可持续性发展。

3.2 建議

1)把控玉米产品的生产成本,增强贸易市场的竞争力。中国人口基数大,玉米产品供不应求,存在明显的贸易逆差态势,依赖大量进口的贸易方式满足国内需求,因此中国玉米产品在“一带一路”沿线贸易市场的竞争优势不足。为扭转劣势局面,中国应该结合玉米种植及国内外市场实情,一方面,在合理范围内调控玉米种子价格,降低玉米产品的投入成本,提高玉米种植的利润空间,通过规模效应降低单位玉米产品的生产成本;另一方面,适当补贴种植玉米的劳动者,同时鼓励生产者参与农业合作社或行业联盟,共享资源和信息,降低采购成本,增加谈判能力,以应对复杂的农业管理和市场竞争。

2)加强及推广农业科研,促进玉米产品高效生产。拥有新型玉米核心育种技术、玉米产品加工技术、智能化管理技术的国家,申请保护知识产权,才能把握玉米产品贸易市场的主导权。目前中国的玉米种植业发展水平,更多是基于筛选上一期种子进行留种,现有技术设备自动化低,不利于充分挖掘玉米产品的贸易潜力。中国需要研发玉米基因组技术,确定系统的玉米遗传基因图谱,选育优质、高产、多抗优良的玉米杂交种,开发利用玉米新类型,有效克服玉米病虫害。开展数字化农业、智能化农业、机械化农业,鼓励玉米产品生产及加工装备研发,集成组装一批高效化、系统化的技术设备,最大限度利用有限土地资源,以此提高玉米产品生产效率。

3)维护良好的贸易关系,构建玉米产品信息共享平台。国家间不稳定的政治关系、贸易壁垒、贸易纠纷等问题已成为中国玉米产品出口被动化的重要原因。一方面,需要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建立持久的玉米产品贸易对话、沟通渠道、协商机制、强大的玉米产品供应链,增加玉米产品和服务的多样性,解决潜在的玉米产品贸易分歧;另一方面,积极开展商务活动来调节市场,联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构建包括生产量、进出口量、存储量、技术标准等信息的共享平台,根据贸易对象的相关技术标准和玉米产品的消费习惯,实施市场多元化策略,及时调整玉米产品出口地。

参考文献:

[1] 张 宁.气候变化或致全球粮食危机[J].生态经济,2021,37(8):5-8.

[2] 李董林,李春顶.俄乌冲突下中东和非洲地区的粮食安全问题、外溢效应及中国思考[J].农业经济问题,2023(3):132-144.

[3] 秦 静,乔 虹.突发公共危机事件下粮食价格极端波动的网络传染效应[J].统计与决策,2022,38(24):68-72.

[4] LEDDY A M, WEISER S D, PALAR K, et al. A conceptual model for understanding the rapid COVID-19-related increase in food insecurity and its impact on health and healthcare[J].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 2020, 112(5): 1162-1169.

[5] GONZALEZ J T,CARDENAS M V,SALAZAR J C. The effects of the free trade agreement with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prices of Colombian corn[J]. Artículo de investigación, 2018,37(65):151-172.

[6] ZHOU L Z, TONG G J. Research on the competitivenes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trade between China and the countries along the “Belt and Road”[J]. Alexandria engineering journal, 2022, 61(11): 8919-8931.

[7] 闫英杰,周宏飞,朱 薇,等.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中亚雨养农业区水土资源匹配格局[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21,39(3):184-193.

[8] 廖梦婷,魏 凤.中亚地区粮食生产潜力及发展潜力分析——基于GAEZ方法[J].自然资源学报,2021,36(3):582-593.

[9] 王永春,李洪涛,汤 敏,等.基于多视角群组划分“一带一路”沿线重要节点国家农业合作研究[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21,42(4):160-170.

[10] 张 芸,张 斌.农业合作:共建“一带一路”的突破口[J].农业经济,2016(8):3-5.

[11] LI T H.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Chinas international trade in agricultural products under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J]. Scientific programming, 2022.DOI:10.1155/2022/5093426.

[12] TORTAJADA C, ZHANG H Z. When food meets BRI: Chinas emerging Food Silk Road[J]. Global food security,2021,29:100518.

[13] XIE R Z, MING B, GAO S, et al. Current state and suggestions for mechanical harvesting of corn in China[J].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2022, 21(3): 892-897.

[14] CAO C,YUAN G J. Foreign trade and virtual land resources:A case study of Chinas grain[J].Agricultural economics(Zemědělská ekonomika), 2022, 68(7): 259-270.

[15] 殷菡笑.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粮食贸易效率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D].郑州:河南工业大学,2023.

[16] 彭 晴,郑锦荣.我国玉米油国际贸易区域特征及质量竞争力分析[J].上海农业学报,2015,31(6):134-139.

[17] 李美佳,王远路,刘欣凤,等.中美玉米生产贸易与比较优势分析——基于成本效益与生产率的视角[J].玉米科学,2013,    21(4):138-142,147.

[18] 李 爽,崔 欣,谭忠昕.黑龙江省玉米进口贸易的现状及发展对策[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5(20):22-24.

[19] 刘慧灵,金 莹.基于新贸易保护主义下中国玉米出口贸易的影响及对策[J].分子植物育种,2022,20(2):596-600.

[20] 农业部农业贸易促进中心课题组,倪洪兴,徐宏源,等.我国玉米产业面临的挑战与政策选择[J].农业经济问题,2014,        35(1):30-37.

[21] 李 爽,单琳琳.基于引力模型的中国玉米进口贸易影响因素研究[J].价格月刊,2017(6):44-48.

[22] 李婷婷,李文娟.我国玉米空间格局演变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进展[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21,42(2):87-95.

[23] 李 昂,刘瑞涵,王俊英.中国甜玉米贸易结构分析[J].中国蔬菜,2020(11):17-22.

[24] 王垠杉.中国玉米进口贸易效率研究[D].昆明:云南财经大学,2023.

[25] 顏雨欣,阮氏清华,王 晶.中国玉米国际竞争力研究[J].北方经贸,2016(10):14-16.

[26] 郑国富.中国玉米进口贸易现状及对策[J].农业展望,2020,   16(7):124-128,134.

[27] 郝晓燕,韩一军,石自忠.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中国粮食贸易影响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18(3):159-168.

[28] ERENSTEIN O,JALETA M,SONDER K, et al. Global maize production,consumption and trade:Trends and R&D implications[J]. Food security, 2022, 14(5): 1295-1319.

[29] 王常君,曲阳阳,王 萌.政策管控背景下我国玉米进口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玉米科学,2021,29(4):181-190.

[30] FALKENDAL T, OTTO C, SCHEWE J, et al. Grain export restrictions during COVID-19 risk food insecurity in many low- and middle-income countries[J]. Nature food, 2021, 2(1): 11-14.

[31] 吕梦轲,张丽君,秦耀辰,等.1987—2016年中国粮食贸易时空格局演变及贸易结构安全性评估[J].资源科学,2021,43(4):838-848.

[32] 孙致陆,张德凤.新形势下中国加强利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粮食市场与资源研究[J].农业现代化研究,2021,42(5):827-840.

[33] 朱海华,杨奕凡.乌克兰危机下的全球粮食供应链安全——基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分析[J].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2023(5):39-60,163.

[34] FANZO J, HADDAD L, SCHNEIDER K R, et al. Viewpoint: Rigorous monitoring is necessary to guide food system transformation in the countdown to the 2030 global goals[J]. Food policy, 2021, 104:102163.

[35] 恩 和,苏日古嘎.中国玉米出口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J].农业经济,2017(12):124-126.

[36] 江振娜,谢志忠.我国玉米贸易流量现状与影响因素:基于引力模型的实证分析[J].亚太经济,2012(6):52-55.

[37] 盛 斌,廖明中.中国的贸易流量与出口潜力:引力模型的研究[J].世界经济,2004(2):3-12.

[38] 谭秀杰,周茂荣.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贸易潜力及其影响因素——基于随机前沿引力模型的实证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15(2):3-12.

[39] WANG Y M, HUANG P P, KHAN Z A, et al. Potential of Kazakhstans grain export trade[J]. Ciência rural,2022.DOI:10.1590/0103-8478cr20210199.

[40] AIGNER D, LOVELL C A K, SCHMIDT P. Formulation and estimation of stochastic frontier production function models[J]. Journal of econometrics, 2023, 234:15-24.

[41] PHIRI J, MALEC K, MAJUNE S K, et al. Durability of Zambias agricultural exports[J]. Agriculture-Basel, 2021, 11(1):1-14.

[42] 季雯婷,任文龙.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体育用品出口的影响因素及贸易潜力——基于扩展的贸易引力模型检验[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20,44(4):70-77.

[43] 余永庆,杨小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距离对我国农产品贸易成本的影响[J].商业经济研究,2022(18):143-146.

[44] 刘 瑶,张一平,王孟竹.进口贸易自由化的福利效应:基于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双边进口需求弹性的测算[J].世界经济研究,2022(3):3-16,134.

[45] 廖梦婷.中亚地区粮食生产及出口潜力研究——基于中国粮食安全视角[D].陕西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20.

[46] DUAN J, NIE C L, WANG Y Y, et al. Research on global grain trade network pattern and its driving factors[J]. Sustainability, 2022, 14(1):245.

[47] ASONGU S A, KOSSELE T P Y, NNANNA J. Not all that glitters is gold: Political stability and trade in Sub-Saharan Africa[J]. Crime, law and social change, 2021, 75(5): 469-485.

猜你喜欢
国际竞争力中国一带一路
国际农产品贸易自由化背景下发展东北地区粮食贸易的对策
提升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对策探讨
浅析石油工程服务企业如何提升国际竞争力
中国股份制商业银行国际竞争力分析
肯尼·格雷特,爵士的“中国”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