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贵长 艾丹
摘 要: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集中体现了党的性质宗旨、理想信念和品格作风,将其融入思政课有助于提升教学的政治高度、时代广度、历史厚度、思想深度和情感温度。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核心精神是融入关键。担当精神、奉献精神、斗争精神、团结精神、创新精神是贯穿于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核心精神。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融入思政课,应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三个文化”,夯实精神底蕴;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等“三个教育”,坚定价值立场;遵循“讲深、讲活、讲透”等“三讲”原则,提升教育实效;创新学校“小课堂”、善用社会“大课堂”和巧用网络“云课堂”等“三个课堂”,统筹协同育人。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革命文化;思政课;立德树人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4107(2024)06-0068-04
一、引言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用好红色资源,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1]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筚路蓝缕、栉风沐雨,锤炼出鲜明政治品格,形成了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精神谱系,为立党兴党强党提供了丰厚滋养。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集中体现了党的性质宗旨、理想信念和品格作风,充分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在救国、兴国、富国、强国伟大奋斗中的精神风貌、崇高情怀、价值追求,将其有机融入思政课,有助于提升教学的政治高度、时代广度、历史厚度、思想深度和情感温度,充分发挥思政课指引方向、鼓舞斗志、凝聚力量、砥砺品格、启迪智慧的立德树人功能。
二、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核心精神是融入关键
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形成的伟大精神,虽因历史条件和时代主题的不同,有着鲜明个性和时代特征,但作为一个系统整体,蕴含着贯穿其中的核心精神。其中,使命在肩、奋斗有我的担当精神,爱国为民、不怕牺牲的奉献精神,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斗争精神,同舟共济、万众一心的团结精神,敢为人先、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犹如一根根红线贯穿于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之中。这些精神集中回答了“是否要奋斗”“谁来奋斗”“为谁奋斗”“该如何奋斗”“和谁一起奋斗”等逻辑连贯的核心问题。深入理解这些核心精神,对于系统把握精神谱系的精髓要义,更好地将其融入思政课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一)使命在肩、奋斗有我的担当精神
担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体现了对人民利益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高度责任感与使命意识。孟子“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的使命意识,陆游“位卑未敢忘忧国”的报国情怀,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济世抱负,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意识,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英雄气概,鲁迅“无数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的悲悯情怀,等等,都是担当精神的生动体现。作为中国精神的忠实继承者和坚定弘扬者,中国共产党人有着敢于担当的优良传统。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弘扬“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的伟大建党精神,肩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重任,在不同时期,尤其是重大历史关头,以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和巨大的政治勇气,始终走在时代前列,自觉担负历史使命,在机遇面前主动出击,在困难面前迎难而上,在风险面前积极应对,在失误面前勇于承担,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做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的业绩,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从“齐家治国平天下,由吾辈担当”的胡秉铎,到“愿以我血献后土,换得神州永太平”的车耀先;从“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的赵一曼,到“许身国威壮河山”的邓稼先,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薪火相传、前仆后继,以鲜血和生命诠释了“使命在肩、奋斗有我”担当精神的丰富内涵,展现了共产党人的优秀品格和政治本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能有多大成就”“使命呼唤担当,使命引领未来”[2-3]。新时代青年要努力练就担当作为的硬脊梁、铁肩膀、真本事,担当起党和人民赋予的历史重任,主动抢抓机遇,不犹豫不观望;勇于直面困难,不推诿不逃避;积极应对风险,不畏缩不躲闪,在激扬青春、开拓人生、奉献社會的伟大征程中书写无愧时代的壮丽篇章。
(二)爱国为民、不怕牺牲的奉献精神
奉献是中国共产党人亮丽的精神底色。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强调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克己奉公,多作贡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追梦需要激情和理想,圆梦需要奋斗和奉献。”[4]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用生命践行“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的不悔誓言,谱写了气吞山河的英雄壮歌。从“心中装着百姓,一切为了人民”的焦裕禄,到“不治服风沙,就让风沙把我埋掉”的谷文昌;从“宁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铁人王进喜,到“誓干惊天动地事,甘做隐姓埋名人”的“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从无偿献血6万毫升的“当代雷锋”郭明义,到牺牲在脱贫攻坚一线的“时代楷模”黄文秀……无数共产党人以默默奉献点燃了生命之火,擦亮了党员本色,生动诠释了“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伟大建党精神,推进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伟大历史进程。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光辉历程,就是一部赤诚奉献的恢宏史诗。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我们共产党人讲奉献,就要有一颗为党为人民矢志奋斗的心,有了这颗心,就会‘痛并快乐着,再怎么艰苦也是美的、再怎么付出也是甜的,就不会患得患失。这才是符合党和人民要求的大奉献。”[5]青年应主动传承中国共产党人的优秀品质,永葆共产党人的奉献精神,把个人命运与国家和人民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正确看待苦乐得失,知重负重攻坚克难,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难关头豁得出去,在新征程上创造出无愧于党和人民的业绩。
(三)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斗争精神
“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人征服一切困难、战胜一切不良因素和推动社会不断发展的不竭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是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伟大政党。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时代潮流浩浩荡荡。历史只会眷顾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而不会等待犹豫者、懈怠者、畏难者。”[3]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正视矛盾的客观性、普遍性,遵循社会发展、矛盾运动的规律,以积极作为推动事业前进跃升,是历史主动精神的重要体现。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蕴含丰富的斗争精神印记。“英勇斗争”是伟大建党精神的核心内涵之一。抗美援朝以“钢少气多”力克“钢多气少”,打出了中国人民的精气神,诠释了“中国人民是惹不得的。如果惹翻了,是不好办的”的深刻意涵。红旗渠劈山填谷,与千年旱魔抗争,是“越是艰险越向前”斗争精神的生动体现。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我国发展进入各种风险挑战不断积累、集中显露的关键时期,面临经受风高浪急乃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新时代青年要知难而进、迎难而上,勇于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安不忘危、存不忘亡、乐不忘忧,不信邪、不怕鬼、不怕压,抓住历史机遇,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在面对大是大非、矛盾冲突、危机困难和歪风邪气等挑战面前敢于斗争、敢于胜利。
(四)同舟共济、万众一心的团结精神
团结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优秀品质,是赢得一个又一个胜利的重要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团结奋斗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最显著的精神标识。”[6]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戮力同心、众志成城、风雨同舟、守望相助、和衷共济、群策群力等都是团结精神的体现。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说:“就中国人来说,几千年来,比世界任何民族都成功地把几亿民众从政治文化上团结起来。”[7]团结也是中国共产人精神谱系的核心思想之一,长征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女排精神、抗疫精神,等等,都是团结精神的生动诠释。团结奋斗是党领导人民战胜前进道路上一切风险挑战,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的重要保证,是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兴业路到复兴路,中国共产党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团结奋斗的结果。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是伟大而艰巨的事业,新时代青年要在党的领导下,众志成城、万众一心,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在新征程上创造新的时代辉煌,铸就新的历史伟业。
(五)敢为人先、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
创新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的不竭动力,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鲜明品格。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领导人民披荆斩棘、上下求索、奋力开拓,不断破除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持续推进理论、实践、制度、文化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走出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蕴含丰富的创新精神。伟大建党实践彰显了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井冈山精神的“敢闯新路”、“两弹一星”精神的“勇于登攀”、北大荒精神的“勇于开拓”、改革开放精神的“锐意变革”、脱贫攻坚精神的“开拓创新”、科学家精神的“勇攀高峰、敢为人先”、企业家精神的“创业创新”、探月精神的“勇于探索”、新时代北斗精神的“自主创新、追求卓越”,等等,都是创新精神的生动展现。新时代创新已经成为大国竞争的新赛场,我们既面临赶超跨越的难得历史机遇,又面临差距进一步拉大的风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创新不行,创新慢了也不行。如果我们不识变、不应变、不求变,就可能陷入战略被动,错失发展机遇,甚至错过整整一个时代。”[2]新时代青年要坚定敢为天下先的志向,以只爭朝夕的劲头,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努力把握发展大势、抢占先机,瞄准理论、科技、文化等前沿问题,在独创独有上下功夫,争当创新的推动者和实践者。
三、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融入思政课教学的路径
(一)立足“三个文化”,夯实精神底蕴
文化是精神的底蕴,体现了一个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关乎行为背后的根据、目的和意义,是人们思想观念、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和情感样式的集中表达,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观的集中体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8]。深入了解中国共产党人的文化血脉,准确把握滋养中国共产党人的文化土壤,是进一步理解其精神世界的重要途径。“三个文化”中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和道德规范是中国共产党人思想和精神的内核。中国共产党人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又是革命文化的创造者和力行者,同时还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引领者和践行者。传承和弘扬中国共产党人精神,不能简单地讲故事、兜售历史碎片,而要深入剖析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背后的“三个文化”,夯实精神的文化底蕴,以文载道、以文化人、以文育人,讲品味、讲格调、讲责任,让英雄人物、先进人物的革命事迹得到鲜活呈现和生动展示,为学生提供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从思想上解惑、精神上解忧、文化上解渴、心理上解压,达到塑造品格、品行、品味的立德树人目的。要特别抵制低俗、庸俗、媚俗,抵制调侃崇高、扭曲经典、丑化英雄、颠覆历史、搜奇猎艳、粗制滥造的历史虚无主义和文化虚无主义。
(二)深化“三个教育”,坚定价值立场
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是思想政治教育
的主旋律,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核心内涵。深化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对于人们坚定价值立场,提高思想觉悟、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不断增强“四个自信”,具有重要意义。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三者密切联系,有机统一。“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精神财富,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维护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的强大精神动力。”[9]爱国是具体的、现实的,在当代中国,爱国就是指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中国。社会主义是合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正确道路,体现了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社会主义道德的原则,集体主义倡导国家、社会和个人三者利益的辩证统一,当利益冲突时,坚持国家利益、社会整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这与爱国主义的要求一致,国家是最重要的集体载体。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蕴含着丰富的集体主义价值元素。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史,就是一部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社会主义为方向的爱国主义伟大史诗。诸如长征精神的“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
一切”,抗战精神的“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两弹一星”精神的“热爱祖国、无私奉献,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红旗渠精神的“团结协作、无私奉献”,北大荒精神的“顾全大局”,西迁精神的“与党和国家、与民族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抗震救灾精等的“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等等,都是集体主义原则的生动体现。弘扬中国共产党人精神,就是要通过鲜活的革命历史故事,引导新时代青年爱国利民,不断增强大局意识,持续增进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学会正确处理各种利益关系,将自己的梦想同祖国的前途、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立足本职,努力奋斗,创新创造,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作出应有的贡献。
(三)遵循“三讲”原则,提升教育实效
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但究竟怎么讲才能让严肃的“道理”入心入脑入行是个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思政课要“讲深、讲透、讲活”是讲好思政课的基本遵循。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教学要讲出应有的政治高度、理论深度、历史厚度和情感温度,既要体现政治性、思想性、学术性,又要把握理论性、规律性、时代性,同时还要富有亲和力、针对性、创造性。
1.讲深。讲好中国共产党人的故事,不能表面化、形式化、娱乐化,“要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10]。要通过中国共产党人的故事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建设和发展规律讲清楚,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个结合”讲明白,使学生在真学真懂真信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继承优良传统,赓续红色血脉。
2.讲透。不能停留于单纯的故事表面和历史碎片,要有系统思维、国际视野和历史视野,分析事迹和故事背后的世情、国情、党情、民情,深挖其中蕴含的真理、情理与事理,通过生动、深入、具体的纵横比较,把涉及的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讲明白、讲清楚,引导新时代青年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科学把握党的创新理论,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在事关党和国家全局性、根本性、关键性的重大问题上的重大决策,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辩证认识、理性分析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伟大实践中存在的各类现实问题。
3.讲活。讲好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要注重方式方法,不能照本宣科把课讲成简单的政治宣传。一要创新教学形式,增强课堂活力。可综合运用互动式、启发式、交流式、探究式、穿越式、沉浸式等多种教学形式,增强思想性、时代性、亲和力、针对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激发青年的创新创造意识。二要创新话语表达,增强语言魅力。可用接地气、冒热气的家常话、大众话和鲜活的网络语言,以引人入胜、设置悬念等艺术化、喜闻乐见的方式阐释深奥的道理学理哲理,使学生能听得进、理解透、受启发。三要善用科技赋能教学内容的生成和传播。充分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虚拟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助力教学内容的设计与生成。充分运用移动应用、社交媒体、网络直播、短视频等新技术,构建大众化、立体化、动态化、数字化的教育教学传播体系,构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教育教学的多维时空场域。
(四)善用“三个课堂”,统筹协同育人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教育是个系统工程,要创新学校“小课堂”、善用社会“大课堂”和巧用网络“云课堂”,发挥协同育人效应。
1.创新学校“小课堂”。一要拓展课堂教学内容,发挥学校思政课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可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相关的音乐、美术、书法、舞蹈、戏剧等作品融入课堂教学,进一步增强吸引力、感染力,提升学生听课的获得感。二要创新课堂教学方法,积极运用小组研学、情景展示、课题研讨、课堂辩论等方式组织课堂教学,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三要积极邀请党政领导、科学家、英雄人物、大国工匠、先进模范、先进人物等在开学、毕业典礼、重大节庆日、重大纪念日等进校园作主题鲜明、富有感染力的讲座报告,营造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教育的惊涛拍岸声势。四要充分鼓励党组织、共青团、学生社团等开展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主题教育活动,利用板报、橱窗、走廊、校史陈列室、广播电视网络等设施,营造体现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文化氛围,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融入校园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之中,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
2.善用社会“大课堂”。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社会教学要避免娱乐化、形式化、表面化。一要组织参观研学,增强切身感悟。可组织大学生参观纪念馆、展览馆、博物馆、文化馆、科技馆、名人故居、烈士纪念设施等校外教育资源,鼓励大学生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教育基地、综合实践基地、地方特色教育资源等实践教学基地研学旅行。二要鼓励志愿服务,强化责任担当。可积极与社区、乡村、企业、社会机构等联系,开展理论宣讲、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学工学农生產体验劳动、学雷锋志愿服务、强国建设主题教育等实践活动,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三要开展社会调研,了解国情民意。要避免学用脱节,让大学生走出教室,深入农村、社区、企业、医院等社会大课堂,目睹时代变迁,倾听群众呼声,拓展视野和知识面,增强观察、分析和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切实感悟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精神力量和济世情怀,从而自觉将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融入到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伟大实践中。
3.巧用网络“云课堂”。鼓励师生围绕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创作动漫、短视频等数字作品,建设资源丰富、高效便捷、实时互动的网络“云课堂”,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我管理能力。充分利用思政课名师网络工作室、全国思政课教师网络集体备课平台、学习强国、中国大学慕课等数字化平台的优质共享资源,通过同步课堂、双师课堂等模式发挥专家名师的引领带动作用。充分利用微博微信、社交媒体、视频网站、手机客户端等互联网传播平台的多媒体资源。结合学生兴趣点和接受习惯,遴选、推介中国共产党人精神相关的主题专栏、网络文学、动漫、有声读物、角色游戏、短视频、纪录片、微课、微电影等网络教育资源。充分利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混合现实等新技术、新产品,生动鲜活开展线上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教育。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识网用网,提升网络素养,自觉抵制调侃崇高、扭曲经典、抹黑英雄、诋毁领袖、否定党的领导、损害国家荣誉的错误言行。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44.
[2] 习近平.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而奋斗——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6-01(2).
[3]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1).
[4] 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5-03(2).
[5] 习近平.办公厅工作要做到“五个坚持”[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4(8).
[6] 习近平.在二〇二二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二〇二二年一月三十日)[N].人民日报,2022-01-31(1).
[7] 汤因比,池田大作.展望二十一世纪[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9:294.
[8]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32.
[9]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N].人民日报,2019-11-13(6).
[10] 习近平.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 社,2020:383.
[责任编辑 韩晓雨]
收稿日期:2023-09-27
作者简介:林贵长,浙江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博士
基金项目:2023年浙江理工大学校级课程建设项目“党史”(XXKC2304);2021年浙江理工大学校级教学改革项目“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研究”(jgybylrd2021086)